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三重逻辑

2023-12-17 01:44
关键词:党员队伍政党革命

蔚 佳 霖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1]64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可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加以阐释。

一、理论逻辑: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生成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理论创新的政党,自我革命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其生成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

(一)保持党组织“正义性”的要求

保持党组织的“正义性”要求确立“无产阶级”或是“人民”对党组织的领导地位。马克思说:“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2]14这意味着要建立一个具有“阶级性”或“人民性”的党组织。马克思指出,领导德国革命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落到了完全在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支配和领导下的地位”[3]362。一个组织“应该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尽快采取自己独立政党的立场,一时一刻也不能因为听信民主派小资产者的花言巧语而动摇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组织的信念”[4]199。马克思主义政党应是兼具“阶级性”和“人民性”的政党组织。保持党组织的“正义性”要求党组织时刻与无产阶级或是人民利益相协调。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时刻处于无产阶级或是人民的领导之下的政党,与人民利益相一致。马克思曾说:“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4]44可见,马克思主义政党应是从站稳“人民立场”中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的政党组织。

因此,保持党组织的长久正义既要求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本色不改,又要求其坚守人民立场不动摇。新时代为“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1]14,即借助自我革命强化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筑牢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

(二)保障党的政策“正义性”的要求

正义的政策应该致力实现全社会的平等权利。平等权利是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阐述:“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替代……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5]758所谓“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替代”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平等权利的价值追求,其后人类社会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则是平等权利的价值指归。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制定的政策应始终关注全社会的平等权利。正义的政策应致力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在收入分配中的实现。“分配正义”是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在马克思看来“对于劳动所创造的社会总产品,至少需要先扣除六个部分,剩下的部分才能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劳动者”[6]。扣除的其中一个部分是“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2]433。“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将社会总产品中扣除一部分用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是分配正义的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制定的政策应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平等,即“平等分配”。

新时代为“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7]13,中国共产党借助自我革命这一制胜法宝保障党的政策始终关注全社会的平等权利,“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1]64。

(三)保证党员“正义性”的要求

正义的党员队伍来源于严格的党员吸纳程序。党组织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源源不断地吸纳党员,但吸纳党员不单是追求数量的增加,更要保证质量的提升。列宁指出:“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8]51列宁认为:“要利用‘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这个创举继续清党:非经半年‘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的‘考验’或‘见习期’,不得接收入党。”[8]22针对党组织发展速度可能因注重党员质量而放缓的问题,列宁认为:“党员数量上的这种减少意味着党的力量和作用的大大增加。”[8]2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员应是通过严格党员吸纳程序考验的先进群体。正义的党员队伍成长于严格的党员管理制度。严格的党员管理制度是纯洁党员队伍、提高党员队伍凝聚力、充分发挥党员队伍战斗力、实现政党长期先进的重要保证。只有依据严格的制度管党治党,将党内少数落后、腐败、违反管理制度的党员甄别出来、矫正过来、甚至清除出去才能让党员队伍永葆先进。正如列宁所说:“若不清洗那些宣传反党观点的党员,它就不可避免地会瓦解,首先在思想上瓦解,然后在物质上瓦解。”[9]665为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员应是在严格的党员管理制度中成长的先进群体。

总之,保证党员队伍的长久正义既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吸纳党员时把好“入口关”,又要求其在管理党员中疏通“出口关”。新时代为“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1]14,中国共产党借助自我革命这一制胜法宝,既“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1]68,吸纳先进群体入党,又“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1]68。

二、历史逻辑: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历史责任的政党,自我革命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一)在自我革命中把握历史主动

第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中前进。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性质是属于统一战线的组织”[10]484,其中既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有无政府主义者,导致组织内部政治主张存在分歧,有部分成员“主张绝对自由,反对一切强权,反对无产阶级专政”[10]486。为解决这一问题,1921年3月,北京、武汉、长沙等地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举行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表明与无政府主义分子划清界限,这次会议“肃清(了)无政府党”[11]161。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12]1这些内容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有别于无政府主义者思想的政治主张,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纲领的指引下投入“大革命”的洪流。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国家发展。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起来。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没能在运动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导致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陷入困难。为此,中国共产党在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在会议中解决自身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保持“赶考”的清醒,清楚地认识到党内存在民主集中制缺位的问题。刘少奇认为“这是我们这几年在某些工作中犯了严重错误的根本原因”[13]424。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保持“赶考”的决心。在会议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人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剖析问题、纠正错误。毛泽东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的主席。”[14]296借此实现“强身治病”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国民经济建设,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

第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再创辉煌。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勇于“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15]119。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这次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论述:“我们党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有决心有能力防止重犯过去那样严重的错误。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观点看问题,我们党的错误和挫折终究只是一时的现象。”[16]61此后,中国共产党沿着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书写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历史篇章。

(二)在自我革命中坚守初心使命

第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保证政治底色。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员“群体基本上都是受过中等以上教育,大多数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活跃分子,大部分人的职业是教师、记者或学生”,“只有两人是工人出身”[17]9。部分党员受制于其阶级属性,无法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前途,同时也有部分党的领导人消极看待中国革命的前途。如在陈独秀看来:“共产党取得政权,乃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事,在国民革命时代不会发生类似的问题。”[18]498陈独秀提出“二次革命论”,认为中国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胜利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待资本主义发展后,无产阶级再发动第二次革命,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不主张共产党人掌握政权,建立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在这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纠正右倾错误,会议通过《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指出:“我们要整顿设备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但是我们深信我们的党必定有很充足的力量,以坚决的革命性改进这个变革的关键。”[19]114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坚守政治本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党员群体中存在的“同路人”问题。列宁曾指出:“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小资产阶级同路人参加无产阶级政党,他们最不能领会无产阶级的理论和策略……最倾向于彻底推行机会主义。”[8]262反观中国亦然,“同路人”式的党员中的一些人,他们在工作中贪污浪费、官僚作风严重,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为解决少数党员思想滑坡、精神缺钙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从1951年12月到1952年10月在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正如刘少奇所说:“在‘三反’运动中暴露了不少党员的严重错误,其中有些人则在运动中证明是混入党内的坏分子,因此,必须利用‘三反’运动的结果对于我们党的组织进行一次严肃的整理。”[20]293

第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的质量。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辉煌巨变,但一些不正之风在党内滋生和蔓延,“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15]402。党员群体中腐败频发的现象不仅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利益,而且对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带来负面影响,对于这种腐败现象“人民群众是非常反感的”[21]156。为“整顿党风,搞好民风”[15]219,邓小平同志提出“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21]314,强调“惩治腐败,至少要抓一二十件大案,透明度要高,处理不能迟”[21]313。我们党要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坚决惩治党内腐败,打造一支清正廉洁的党员队伍。

三、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是勇立时代潮头的政党,自我革命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在自我革命中纯洁党的组织

一方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提振党组织风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敢于亮剑,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1]13。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438.8万件、470.9万人;党的十九大以来,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9.6万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6万人”[22]630,其中既有正国级的“大老虎”也有村干部的“蝇贪”。我们党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彻底肃清腐败现象的恶劣影响,对影响政治生态的不正之风、不良现象,敢于亮剑、善于斗争,立好“明规矩”、打破“潜规则”。正是反腐工作不设限、无禁区、零容忍式地推进,才让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得以根治,使我们党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强调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就要求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为全面提高管党治党能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的建设,积极构建“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体系。首先,着力充实党内法规,“截至2022年6月,全党现行有效党内法规共3718部”,“其中,党中央制定的中央党内法规221部,中央纪委以及党中央有关部门制定的部委党内法规170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地方党内法规3327部”[23]。在充实党纪党规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勇于对一些既有的党内法规进行扬弃,“2012—2014年、2018—2019年,在全党范围内先后进行两次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决定废止、宣布失效和修改865件中央法规文件,实现党内法规制度‘瘦身’和‘健身’”[24]61。

(二)在自我革命中纯洁党的队伍

一方面,不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为自我革命赋能。毛泽东说:“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纠正过去之无计划的听其自然的状态,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25]94“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意在着力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即针对党员群体存在的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育。新时代,针对部分党员干部思想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集中教育效能的发挥,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实现了对“关键少数”和“绝大多数”的全方位教育。

另一方面,积极营造党员的受教环境为自我革命增效。恽代英曾说:“不是教育了一切的人,才可以改造环境;是改造了环境,才可以有好教育。”[26]84可见,教育与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党员群体而言,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能够进一步提高其政治站位,使其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的纪律规矩,保持初心使命。通过营造党员的受教育环境让党内教育向常态化、长效化的方向发展。如通过红色旅游景区、党史陈列馆、党性教育馆以及党建文化厅的整缮与修建,为党员接受党史教育营造良好的现实场景。同时,拍摄优质反腐倡廉纪录片、廉洁警示教育片以及短视频、直播、VR数字技术的运用,在网络上构建一个生动的党员受教育环境。

猜你喜欢
党员队伍政党革命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关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有效性的思考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坚持标本兼治 纯洁党员队伍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新形势下高校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