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12-18 07:56李小龙黄琪超
文教资料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资助育人

李小龙 黄琪超 陈 瑞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 来宾 546199)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实现教育公平、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公平,加大了对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渐形成一套规范的、以“贷、助、奖、勤、减、免、补”为主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1]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资助育人,积极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2]因此,如何将资助工作与育人目标紧密结合,通过资助工作助力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让家庭相对贫困的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摆脱贫困,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工作目标至关重要。自2016年来,受资助大学生的数量逐年稳步上升,时至今日,高校资助工作基本实现了对在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全覆盖。大部分高校主要通过建立学生的资助档案、完善贫困学生认定机制、对辅导员进行相关培训、通过网站或者班会向学生宣传等方式展开资助工作。传统的资助工作模式虽然也能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可,但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完成新的使命和任务,实现更高的育人目标。“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是将高校党政干部(包括辅导员和班主任)、专任教师及其他服务人员全部吸纳到资助育人的工作队伍中,将资助育人工作贯彻始终,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展开资助工作,实现高校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

一、“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资助工作未能充分落实“全程育人”

目前,由于高校资助贫困认定工作程序不完善,高校资助工作的全程性无法得到保证。

首先,高校资助贫困认定工作主要依据有关部门发布的贫困生数据,但全国大学生贫困数据很难与省、市的大数据同步发布,加之高校收到的资助政策文件的时效范围可能与大数据的发布时间不匹配,使得高校资助工作比较被动,容易出现错漏。[3]其次,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对贫困标准的界定存在差异,容易导致贫困认定的结果与事实不符。最后,部分大学生户口所在地的当地政府可能未对学生家庭实际收入进行检验就为其开具贫困证明,影响了高校对学生贫困等级的评定。综上,贫困学生大数据延迟发布、地方经济发展存在差异、乡镇政府的有关部门及居委会把关不严都会影响高校资助认定工作的准确度。

(二)高校资助工作未能充分实现“全员育人”

部分高校中从事资助工作的相关人员人数不足,且存在流动性大、经验浅、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培训等情况,导致高校无法落实全员育人的资助工作要求。

首先,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校大学生人数陡增,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高校资助工作变得愈加繁重和复杂,如果没有专业性强、资助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其中,基层资助工作很容易出现政策解读不到位、政策宣传不到位、对贫困学生材料的审核存在偏差等问题。其次,许多高校由于人员紧张,资助工作的负责人及相关联络人普遍身兼多职,甚至存在直接将资助工作交由学生干部一手操办的现象,资助工作团队缺乏专业性,出现了对资助政策文件精神、内容、要求解读错误以及学生资助信息填报不严谨的情况。最后,高校资助的工作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传达延迟或有误,使学生和联络员进行重复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倦怠、反感的负面情绪,甚至放弃申请贫困补助。

(三)高校资助工作未能充分做到“全方位育人”

不少高校没能针对资助工作的学工负责人、系部联络人、班主任、辅导员建立起合理的考核制度。

首先,辅导员和班主任是资助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和第一道哨岗,也是落实高校资助政策的主要执行者。由于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和合理约束,部分辅导员和班主任将高校资助工作当作形象工程,既没有保证贫困认定工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也没有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让资助工作流于形式。其次,学工负责人和系部联络人在核验资助工作时主要核对相关工作人员所提交的材料,未能到学生中进行深入调查或者检查资助工作的后续成效,导致相关人员将资助工作的重心放在核对材料上,而忽视了立德树人才的根本目标。最后,资助育人的工作制度不完善。现有的资助育人制度赏罚机制不完善,且无法量化资助工作的完成效果,无法调动相关人员提升资助工作成效的积极性。相关工作人员容易偏离资助政策及文件的精神,机械地完成文件的内容。

二、提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策略

(一)提高资助认定的精准度

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必须从根本出发,完善资助工作制度,强化资助识别的精准度。[4]新时代高校资助的内容包括经济资助和精神资助,其中经济资助是高校资助基础。落实国家和学校的经济资助政策的前提和关键是精准识别经济困难学生。提高资助认定的精准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第一,通过家访、与当地民政部门对接和大数据分析的方法掌握学生家庭的基本经济情况,再通过座谈会或者一对一谈心谈话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了解个别困难学生的真实消费水平和思想状态,综合考量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确定学生的贫困等级,建立学生档案并且定期更新档案资料,实现档案资料的动态管理,确保档案内容的真实性。第二,加强高校资助工作中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主要是对资助工作的评审流程、评审标准、评审工作人员的角色和被评审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消费情况进行监督,要求评审工作人员在评审前按照评审标准,认真参考群众的建议后确定候选人名单,并在评审过程中保持情感中立、不弄虚作假,通过公开或半公开投票的方式,严格按照规定的评审流程确定资助对象和资助金额。评审工作团队除了班主任和辅导员外,还应至少包含一名学工负责人,学工负责人在资助工作中应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第三,高校对弄虚作假、存在失信行为及滥用资助资金的受资助学生应进行一定的惩罚。虽然有关部门、资助工作人员及其他学生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但学生的真实家庭收入很难通过第三方数据获得,所以资助信息的真实性保障最主要还是依赖于受资助学生的自觉性和诚实度,对失信学生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增加受资助学生撒谎的成本,减小学生失信的概率。

(二)打造一支专业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难度增加、要求更高,资助工作队伍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者和评判者,其专业水平非常重要。学校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措施提高资助工作团队的专业性。

第一,优化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结构。除了负责资助工作的学工负责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如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图书馆管理员及后勤管理员等都应参与到资助育人的工作中。第二,加强对资助工作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专业业务,也包括思想意识。资助队伍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道德修养、工作责任心和岗位服务意识都会影响甚至决定资助育人工作的成效,所以培训既应包含对最新资助育人政策的解读,还应包含开展一定次数的与资助工作相关的座谈会、交流会,帮助资助工作人员强化业务技能、提高思想觉悟、提升工作经验。另外培训还需要指导资助工作者将工作的重心从资助转向育人。第三,规范资助队伍的奖惩制度。合理的资助工作奖惩制度能充分调动资助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资助工作队伍的责任意识,继而及时高效地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资助服务。高校制订资助工作奖惩制度时可以从同行评价、困难学生评价、受资助学生评价、育人成效、资助工作完成的规范程度五个方面出发,在规范资助工作队伍的工作流程、提高资助工作团队的专业性的同时强调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三)通过多方联动提升资助育人的工作效率

多方联动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加入到育人行动中来。多方联动可以丰富资助育人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提升资助育人的工作效率,实现资助育人工作“育人”的根本目的。三方教育与资助育人工作相融合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大学既是大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又是学生与家庭、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除了通过课堂传授知识还应包括对学生创新能力、生活技能的培养。将钱直接发给学生的传统资助方式虽然不可或缺,但育人作用不明显。而向困难学生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举办有奖金的创新创业大赛、建立专门的电子阅览室以及根据困难学生的成长需要定期进行采购活动等资助方式,不仅可以丰富资助形式,还可以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质量。第二,家庭教育是三方教育的基础,也是与学生联系紧密、对学生影响最深的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资助育人中的作用对提升资助育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重要。因此高校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一方面是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是要通过沟通引导学生家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氛围,配合学校完成学生的培育工作,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第三,大学的育人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因此社会教育是资助育人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资助工作队伍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专门为困难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勤工岗位、有偏向性地设置专项社会实习和创业奖学金、助学金,提高困难学生走向社会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尽早更好地适应社会,引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让困难学生拥有更好更广的发展前景。

(四)在资助工作中加大劳育力度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5],劳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诚实劳动,资助育人过程中若没有融入劳育,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不劳而获劳、理所应当的负面思想,所以劳育是资助工作中的必要部分。考虑到劳育是新时代所有大学生都需要的教育内容,高校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在资助工作中有机融入劳育教育。

第一,在大学开设劳育必修课,课程内容既包括理论教育,也包括实践教育。在劳育课堂上,教师首先应普及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理论知识要围绕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法规、劳动安全等内容展开。其次要加入劳动实践的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性劳动,增加学生的劳动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不计得失的优秀劳动品质,强化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劳动育人的目的。第二,在已有学科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在传统课堂中加入劳育教育,可以丰富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思想政治课、经济学课、职业生涯规划课上融入颂扬劳模、颂扬普通劳动者的内容,加入阐述勤劳、勇敢、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环节,或者在高等数学课、专业技术课、体育与健康课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学严谨、规范正确、注重效率和创新的劳动态度。第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劳动文化。教师可组织学生制订宿舍劳动公约、教室劳动公约、学期公共劳动任务清单,或者组建劳动教育相关的社团等,这些都是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措施。此外,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与劳动有关的节日都是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劳育的契机,教师可以结合节日的主题开展班会活动和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亲身感受劳动带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五)资助工作的过程中重视感恩教育

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面对人生,因此将“三全育人”的理念融入高校资助中就必须要坚持“助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在“育人”中凸显“育德”“育心”。传统的资助育人体系往往缺乏多元化的感恩教育,仅采用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德育内容,既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无法让德育内容深入学生的内心,甚至会激发学生的抵触心理。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资助工作的育人效果,高校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在资助工作中融入感恩教育。

第一,根据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要开展关于感恩教育的主题活动,例如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讲座、座谈会、交流会和演讲。资助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流露,感恩教育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在举办主题教育活动的时候不应以任务形式强迫学生发言,也不应要求学生在得到学校资助后必须取得某种成就,这样的感恩教育容易使受资助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第二,通过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促进感恩教育。爱是感恩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感恩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困难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爱护,如果辅导员和班主任能做到定期问候学生的学习生活并及时提供帮助,教师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后勤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能在服务过程中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学生就会自发地理解和尊重老师,实现真正的感恩教育。第三,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感恩教育的主要场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6]高校能否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资助工作中营造出浓郁的感恩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其育人的成效,教师在思政课堂上应将相关补助政策、就业扶持政策、创业政策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关爱,帮助学生树立有感恩色彩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感恩教育真正深入学生的心中。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