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蔬菜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023-12-18 11:41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崔惠琴鲁文玲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8期
关键词:农机化宁夏机械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崔惠琴 鲁文玲

近年来,在宁夏蔬菜“冬菜北上、夏菜南下”的战略部署下,逐渐形成了设施蔬菜、露地瓜菜四季生产、周年供应、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2021年,宁夏蔬菜种植面积296.0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55.68万亩、露地蔬菜162.55万亩、露地西甜瓜77.83万亩,总产量798万吨,产值203.8亿元,产品外销70%。然而,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市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和老龄化加剧,蔬菜产业“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日益突出,适用机械装备不足、产业机械化水平较低,成为宁夏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宁夏蔬菜生产机械化推进情况

目前,宁夏用于蔬菜生产的机械主要有微耕机、卷帘机、翻转犁、起垄机、旋耕机、小粒种子播种机、移栽机。传统耕整地机械装备较为完善,其他机械化环节不足。蔬菜产业种(栽)植机械化水平约70%;耕整地、植保机械化水平较高,分别达85%和50%以上;设施种植综合机械化率仅为29.5%,播种(移栽)和收获机械化水平更低,分别为20%和9%。种(栽)植、采收作业依靠人工作业仍较为普遍,特别是收获环节,机具数量很少,甚至空白。据调研分析,人工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54%,而种收环节人工成本又占人工总成本的60%—70%,因此,种收运输环节机械化已成为制约蔬菜种植产业发展的瓶颈,“无机可用”“有机难用”是宁夏蔬菜,特别是设施蔬菜种植机械化发展的短板。在所需装备方面,起垄机、开沟机、多行移栽机、特色蔬菜播种机械、蔬菜收获机械等有较大缺口需求,水肥一体化设备、蔬菜自动包装设备、田间转运设备等总体需求量较大。

2021年以来,结合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宁夏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机构针对蔬菜产业机械化推进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一是针对蔬菜生产机械化装备短缺情况,通过实施菜心收获装备引进改制试验与研究项目,引进意大利HORTECH叶菜收获机械开展了地区适应性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组织区生产企业和科技人员不断优化改进,增强引进装备的作业稳定性和适应性。根据多点田间试验结果,结合宁夏菜心种植农艺模式和生产条件,制订宁夏菜心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二是利用春播、植保、收获等关键生产农时和“农民丰收节” “韭菜节”、网络直播等活动,邀请区内外学者、专家和领导,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演示和培训,做好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宣传。三是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产业生产需要,结合农机化发展“四分”(分区域、分产业、分环节、分作物)调研活动,摸清各市(县区)产业发展的家底和短板,有针对性地在蔬菜机械化生产播种收获环节,根据农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田间培训与政策信息咨询服务。

二、宁夏蔬菜生产机械化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

1.蔬菜种植模式与机械化作业方式不相符。宁夏蔬菜种植分布在15个县区,布局零散,蔬菜种植种类多、品种多、模式杂、面积小,规模小、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水平低。缺少相对统一的生产模式,与农机装备特点、作业性能、作业条件和作业方式不相符。播种、定植、收获环节基本靠人工完成。“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是宁夏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短板。

2.市场购买能力与机械化装备投入不相称。蔬菜生产要求农机装备多种多样,但宁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购买力较弱,进口机械价格贵,种植农户,特别种植散户用不起进口机械。高性能的蔬菜种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本地种植实际进行改进,也会造成成本增加,种植户难以接受。宁夏境内农机制造企业规模小,研发力量薄弱,专用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可用机型少,适用性差。另外,因为土地担保的限制,农户也无法从银行贷款获得周转资金,不利于蔬菜机械化生产。地方财力也十分有限,用于发展冷凉蔬菜机械化发展的资金投入较少,满足不了现代化农业对机械化生产投入的需求。

3.设施配套资源与机械化装备规格不统一。田块宜机化程度较低,渠沟路农田基本设施网格不合理,机械进入困难,作业空间受限,机械化作业优势及效率发挥不出来。特别是设施蔬菜种植中传统设施蔬菜温棚的结构、空间、形式的限制,一些常用机械设备难以进入,即便中小型机械勉强进入棚内,也存在掉头作业难度大、辅助作业时间长的问题,造成作业效率降低,比如设施温棚的起垄、植保、运输等环节的作业,“进门难、调头难、作业难、中转难”等问题较为突出。另外,水利配套设施较薄弱,蔬菜生产用水难以保证。

4.农艺生产变化与装备研发周期不同步。生产中重农艺轻农机的现象依旧存在,蔬菜生产新技术新模式更新快于机械装备更新的速度,机械化装备研制周期与农艺生产变化步调不同,机械化技术应用到位率不高,尤其缺少适应设施蔬菜生产应用的机械种类,加上秸秆生物反应堆、蚯蚓生物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设施机械适应性差,成本高,生产效率提升不明显。

5.人才结构与机械化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匹配。一是基层专技人才年龄结构老龄化,乡镇农机化推广人员脱离农机化推广工作,面对机械化装备电子化、精密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向,现有专技队伍的综合能力与解决机械化生产实践问题的要求不匹配,不能完全满足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二是各级农机推广机构在改革过程中面临合并、解散的可能,职能弱化,个别基层农机化推广机构甚至成为“一个机构一个人,一副身板几处忙”的“救火队员”“替补队员”,农机化推广出现严重的“下肢萎缩”现象,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不能百分百落地,基层数据和工作效果的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下降;三是受职称评聘制度影响,因非主观原因造成无法如期申报、不能正常晋升,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诚,出现应付工作、消极工作、不愿工作的现象。

三、推进宁夏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建议

1.加大机械装备引进和研发力度。加快适用不同蔬菜种植模式的机械装备引进和研发力度,特别是蔬菜收获环节机械化装备。

2.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整合力度。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化专用机械补贴范围,提高特定机具补贴比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引导和技术指导。

3.完善蔬菜种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宜机化改造进程,加强水源设施的建设,配套喷灌、滴灌设施,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全方位增强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推动蔬菜育苗向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4.提升农机化技术培训效果。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分区域开展先进农业机械化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必要的技术指导,推动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

5.进一步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育与建设。加强对社会化农机服务组织的政策引导与项目扶持,建立“农户+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机企业”新型生产合作模式,通过签订生产协议,统一选种、育苗、种植、管理,弱化小农户“无机可用”的困境,达到标准化生产;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装备优势,采取收费方式提供田间作业服务,解决“有机难用”的问题。

6.稳定农机化推广队伍,补充专业技术人才。出台符合新形势下的人才引进和晋升政策,适当降低现有农机人员进入门槛,有效解决农机推广基层“缺腿”问题,提升农业从业者待遇,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猜你喜欢
农机化宁夏机械化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宁夏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宁夏煤电博弈
宁夏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