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剧彭派艺术的“在地性”内涵与发展突围

2023-12-18 12:54张瓅文
戏剧之家 2023年31期
关键词:湘剧戏曲传统

张瓅文

(长沙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22)

“在地性”最早是由美国的极简主义艺术家罗伯特·欧文提出,在发展中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新观念,这种全球化的观念更注重全球化中地点差异所带来的身份和文化差异,强调多元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分析湘剧彭派艺术的“在地性”内涵与发展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彭派与其他湘剧流派共性的同时,了解戏曲文化在发展中的“在地性”。

一、湘剧的起源与发展

湘剧,是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湖南长沙地区以及江西吉安、萍乡等地。从明代开始,外来剧种在发展中与湖南当地传统文化结合,湘剧形成。嘉靖年间,弋阳腔就已流行于湖南地区,后来受青阳腔的影响,湘剧的曲牌与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发展至清代,很多湘剧的班社多以唱高腔为主,也兼唱昆腔,清代中期,很多徽班陆续入京,湘剧中也开始出现其他声腔,剧种的发展使得当时的湘剧班社逐渐增多,各地也开始陆续出现科班,仅在长沙一带,就先后出现了三十多个班社,这些班社以唱弹腔为主,剧本内容以水浒故事、公案故事等为主。

民国时期,湘剧持续发展,女子科班的出现使湘剧表演有了专门的女演员。但在抗战时期,湘剧发展受阻,许多戏班也被迫解散,新中国成立之后,湘剧发展得到恢复,相关艺术家创作并整理了很多经典的剧目,如《琵琶上路》《追鱼记》等,有的湘剧还被改编,以影视剧作品的形式出现。但如今随着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湘剧得到的关注也逐步减少,许多演员选择转行,湘剧发展日渐衰微。当下,保护传统文化的声音越来越高,推动着湘剧的传承与发展,但要想长久地发展下去,相关从业者需要结合当前的文化环境,为湘剧在新时期的发展找到新的突破点,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二、湘剧彭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湘剧彭派的传承

彭派是湘剧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流派,要想更好地了解湘剧彭派的传承,就不得不提及湘剧著名表演大师、彭派的创始人彭俐侬。彭俐依并非出身科班,而是跟随父亲彭菊生学习,其父是湘剧胡琴伴奏名家,长期为湘剧名角伴奏,因此,彭俐侬在唱腔上兼采众家之长,有很深的造诣,她的老师萧金祥是业内公认的戏状元,对湘剧研究颇深,在彭俐侬的基本功教学方面,萧老师也极为严格。也正是这一阶段的学习奠定了彭俐侬坚实的基本功底。1942 年,12 岁的彭俐侬正式登台演出,在田汉改编的《新会缘桥》一剧中饰演丫鬟春香,她的艺术天赋也被田汉关注到,还让彭俐侬跟随他的夫人学习文化知识。抗战胜利后,她多次跟随湘剧团到各地演出,日渐精进,学会了很多传统的湘剧作品,17 岁时,她就已经是当地非常有名的湘剧演员了。1949 年8 月,湖南顺利解放,彭俐侬加入了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湘剧工作团,参演了很多经典的剧目,之后还陆续在很多戏曲演出比赛中获得重要奖项。1956 年,在湖南政协礼堂参加汇报演出,受到了周恩来总理以及贺龙副总理的接见,周总理对彭俐侬的表演与唱腔给予了重要肯定。随后电影版的《拜月记》上演,也大大提升了彭俐侬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彭俐侬主攻青衣,也擅长花旦,凭借其独特的嗓音,不断改进唱腔,她的唱腔浑厚自然,极具特色,自成一派,被誉为“彭派”高腔。

彭俐侬非常注重演唱方法的科学性,借鉴了程砚秋先生的唱法,总结出了独属于彭派的表演要诀。她新创的声腔在表演中也得到了大家的喜爱,湘剧也出现了一种极具表现力的新板式,并很快被多数湘剧团接受,也被戏曲界正式命名为“正南路三眼”。彭派风格质朴自然,彭俐依也有“湘剧梅兰芳”的美誉。三十岁之后,彭俐侬从舞台表演转向教育领域,尽心培养湘剧艺术的表演人才,她培养的学生也成为湘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并延续了彭派艺术的发展。

(二)湘剧彭派艺术的发展现状

湘剧彭派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与很多地区的传统戏曲在当前社会的发展境况较为相似。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丰富多样的娱乐形式使大众应接不暇,加之湘剧等传统戏曲缺乏演出市场,喜欢湘剧的观众也越来越少,而且观众群体的年龄层偏大,存在严重的年龄断层现象。很多湘剧团演出机会少,演员薪资待遇低,老一辈的湘剧演员退休之后,部分年轻演员转行,湘剧表演人才大量流失。作为专门培养湘剧表演人才的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也出现了师资薄弱、生源紧张等问题。其中彭派艺术的发展更是如此,加上日常教育中鲜少涉及戏曲类相关知识,年轻人群体就离彭派艺术越来越远。

当今社会快节奏生活影响了大众审美,大家偏爱结构短小且富有时代信息和娱乐性的作品。但湘剧彭派在传承过程中,多数作品都以历史故事或公案故事为主,故事较长、结构庞大、节奏缓慢,很多观众,尤其是年轻一辈的观众对其兴趣不高。因此,基于现阶段的发展现状,要想使湘剧彭派艺术在新时期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在多方面实现突破。

三、彭派艺术的“在地性”内涵

(一)唱腔的“在地性”

不同的地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通过了解湘剧彭派唱腔的“在地性”,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把握湘剧彭派的地域流变。彭派作为湘剧中的重要分支,在湘剧发展的过程中,也体现了戏曲地域化的演变过程。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地方戏曲形式了解该地的风土人情与文化传统,这些戏曲音乐也是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才使我国戏曲艺术更加绚丽多彩,进而成为地域文化的一种象征。

湘剧彭派在发展中较好地结合了当地的地方特色,湘剧本身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剧种,融合了高腔、昆曲腔、乱弹等声腔于一体,加之彭派艺术主要流行于长沙一带,受当地传统文化与民俗习惯影响明显。长沙一带民风淳朴,对彭派唱腔的形成影响显著。湘剧彭派为曲牌体音乐,很多作品都会以曲牌连缀的方式展开,在曲牌之中会穿插长短不一的乐句反复滚唱。湘剧彭派演唱时语言特点突出,似说似唱,风格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通常会眼上起腔,结合切分的节奏,尤其是对尾腔的处理,极具地方风格,“中州韵、长沙字”的方言语调,增强了音调的起伏性,丰富了旋律的发展,加上多种形式的帮腔手法,对作品中角色的形象塑造与情感表达都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唱腔也体现出了鲜明的“在地性”。

(二)表演的“在地性”

除唱腔外,表演上也同样存在“在地性”,戏曲音乐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地域文化的不断渗透,戏曲音乐才更有感染力与表现力。湘剧中还有音乐性的念白,与唱相互配合,互为补充,这也是塑造人物角色非常重要的手段,念白可分为韵白和散白,都需要经过艺术性的加工与提炼,所用的语言也都是长沙当地的方言,不同地区的语言具备不同的节奏感与音乐性,长沙话讲究“四声六调”,除轻声之外,共有六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和入声,因此,长沙方言似乎具备某种旋律。此外,方言中也会混合部分声母的发音,如“f”和“h”以及“l”和“n”等。

在表演上,湘剧早期非常讲究技艺的运用,如“爬杆”“叠罗汉”等,融合了很多“杂技”“百戏”的内容。青阳腔进入之后,“唱”要重于“做”,如传统湘剧作品《琵琶记》中,没有过多程式化的动作,至今依然保留着古朴、凝重的特点。后来,湘剧又吸收了昆腔载歌载舞的特点,舞台表演更加丰富多彩。清末,京剧传至长沙后,很多京剧艺人与湘剧艺人之间交流演出,湘剧表演艺人学习京剧表演中的武功,再一次丰富了湘剧的表演艺术。彭派非常注重对作品细节的刻画,在细节中融入表演者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并将其呈现到作品之中。

四、新时代彭派艺术的发展展望

(一)机遇与挑战

不能否认,我国传统戏曲音乐的发展正处在一个较为艰难的时期。一方面,传统的戏曲文化在发展中日益受到其他艺术形式的冲击,加上网络媒体的普及,人们几乎可以随时观看多种艺术,这也影响了传统戏曲的发展;另一方面,戏曲自身也越来越无法适应大众的审美,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当代大众借助网络新媒体,越来越追求视觉冲击力较强、娱乐性较强的节目,艺术的发展也更加趋于市场化,这对传统艺术发展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对年轻人而言,相较于传统的戏曲音乐,他们更喜欢节奏快、冲击性强的节目形式。这对湘剧发展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但与此同时,网络的发展也为传统戏曲提供了更多样的传播方式。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络上观看不同的戏曲作品,通过网络的连接,戏曲演员与观众之间也可以以一种新的形式交流,观众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作品与演员的观点与看法。网络运营平台也为戏曲作品的演出提供了一种新平台。

湘剧彭派艺术作为湘剧重要的分支流派,在后续的发展中,需要结合当代的社会发展情况,分析这一传统艺术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湘剧的传承工作无法只依靠相关演职人员,现在湘剧彭派的演职人员,多数都比较年轻,对湘剧剧目遗产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充实湘剧传承教学的师资队伍。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文化扶持政策,对参与培训的学员以及愿意投身到湘剧教学实践中的教师人员给予优待,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范围地展开教学工作。还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湘剧彭派艺术的发展,合理利用有效途径与资源进行宣传,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环境中为湘剧彭派艺术寻求更多发展契机。

(二)发展路径分析

湘剧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与传承湘剧已迫在眉睫。但如何保护湘剧,如何更好地发展湘剧,是我们在现阶段需要认真思考的。湘剧属于我国的传统地方剧种,在形成与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要以多角度看待湘剧的传承与发展。湘剧作为一种传统的戏曲形式,是一个流动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在不断地流变,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湘剧的发展历史、表演艺人与经典剧目,包括其对当时的戏曲发展的意义,这些都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但很多湘剧行当的经典剧目严重流失,湘剧老艺人去世之后,艺人传承出现断层现象,老艺人的表演技巧与表演精神没有很好地被继承,这是非常遗憾的。如旦角的“踩蹻功”,现今的表演艺人中很难找到可以掌握这一技巧的旦角演员了,在《穆桂英打围》等很多经典的剧目中,如果缺少了“踩蹻功”,在角色塑造方面就会丢失掉很多亮点。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湘剧本身就是以口传身授的形式传承的,如果在后续的发展中无法改善这一现状,湘剧只会离现代群众越来越远。

湘剧彭派艺术在后续的发展中,首先需要与时俱进,尤其是要适应当代的时代需求与观众的审美取向,在发展中实现自我革新,革新的同时还要保留好本身的“在地性”,这就对湘剧彭派艺术的创作与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湘剧作品创作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结合现实生活的内容,可以使观众更好地融入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很多古代题材的作品在传承与发展时也具备一定的优势,相关艺术工作者可以将作品的创作与长沙的历史发展与城市文化相结合,结合彭派独特的唱腔风格,构建观众与湘剧彭派艺术之间的沟通桥梁。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了解彭派湘剧艺术发展,笔者结合彭派艺术创始人彭俐侬的艺术实践,了解湘剧彭派艺术的风格特点,分析其“在地性”文化内涵的具体表达,并希望在了解其“在地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通过具有地方个性的表达方式,拓宽其在新时代的发展途径与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到湘剧等地方戏曲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湘剧戏曲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曹汝龙湘剧艺术六十周年专场演出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湘剧《云阳壮歌》剧本研讨会
中小学校湘剧传承的实施现状与建议
老传统当传承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