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路径探析

2023-12-18 14:55韦娜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新时代大学生

韦娜

【摘要】本文阐述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通过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梳理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提出构建劳动精神培育教学体系以强化学生劳动意识、优化劳动精神培育环境以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完善劳动精神培育机制以保障学生劳动行为等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劳动精神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7-0128-05

在2020年11月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精神的内涵作了系统阐释,将其科学地概括为“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并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新时代大学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需将国家和民族的重任转化为劳动实践。因此,聚焦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问题尤为重要。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当前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路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

劳动精神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是劳动创造出的文化形态。劳动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立场,既展现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又顺应时代潮流呈现出不同时期的社会风尚。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着力从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行为方面引导大学生呈现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状态和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文化形态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在理论发展、教育护航和时代回应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理论发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家园构建中最鲜明的理论底色。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概念。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的活動迄今为止都是劳动”,即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类人猿通过劳动进化成为人,人开始全面认识和把握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之后再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界,解决了人类吃喝住穿行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践行者,始终崇尚劳动、赞美劳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表达要崇尚劳动的治国理念,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这些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大学生当中出现弱化的情况,在劳动观上体现为贪图享乐、不爱劳动等,实质上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没有真学真信真用,没有坚持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的基本原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之所以强调在大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因为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的迫切需要。

(二)教育护航: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法宝

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振大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使大学生有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提高大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因此培育劳动精神是护航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高的价值追求,强调人自身的品质、智力、体力、审美及其他方面的能力获得多维协调发展。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也就是说,劳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天然优势。

劳动精神培育既能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又有利于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树德体现在大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劳动实践中,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点和态度;增智侧重让个体明确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实践,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智力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强体是对增智的补充,即创造劳动价值不仅依赖智力因素,还有赖于强大的心理、强壮的身体;育美则强调塑造心灵之美,当个体真正认识到劳动最美丽,就能以丰富的精神食粮滋养心灵的荒芜之地。因此,当劳动精神被真正激发之后,新时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一定能得到提升,从而跟上时代的节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时代回应:是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迈进的新起点上,我们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新时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主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肩负必有所为的时代使命。当前,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加速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化,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纵观国内国际新形势,实现伟大梦想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学生要想合理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就必须把自己变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从劳动中汲取精神力量。

要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就意味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大学生昂扬向上的劳动热情,凝聚强大的劳动创造力。大学生只有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才能意识到劳动实践不仅关乎自身,而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要让大学生进一步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了改善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必须依靠劳动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才能适应新的挑战,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才能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如果每一名大学生都能身体力行,自觉争做劳动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那么推进新时代伟大事业的追梦之路将走得更稳更扎实。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当前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现状。问卷经问卷星平台面向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医科大学、南宁学院等各级各类高校发放,共回收1 038份有效问卷。与此同时,笔者在授课班级与部分学生进行深入访谈。

综合来看,近几年劳动精神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根据调查情况,发现大学生对劳动精神的关注度不够、大学生主动践行劳动精神的情感不够强烈、高校对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力度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劳动精神的关注度不够

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大学生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筛选,对一些事物或人物予以关注,而对另一些事物或人物不予关注或是不太关注。调查发现,43.26%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国家有关劳动教育的政策和会议精神,59.25%的学生表示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中偶尔关注过劳动模范的光荣事迹。这表明大学生对劳动精神的关注度不够。在感性认识阶段,部分大学生认为劳动精神与自己的劳动价值观联系不够密切,因而把信息自动“过滤”出去。进入理性认识阶段后,部分大学生未能理解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这一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因而对劳动的思想认识和看法较为模糊,无法真正做到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2.大学生主动践行劳动精神的情感不够强烈

践行劳动精神的情感建立在长期劳动实践基础之上,反映的是如何对待劳动精神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针对“您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劳动精神现状如何”这一问题,49.52%的学生表示认可劳动的价值,但经常被动参与劳动。在多选题中,关于“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目的”的选择,排在首位的是“增长知识与技能”,占90.75%;选择“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的占80.54%,选择“劳动使人快乐”的占76.49%,选择“为了劳动报酬”“学校或父母要求”分别占56.55%和35.16%。另外,笔者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是为了在“第二课堂”加分,高校已将劳动实践纳入学分管理并与毕业标准挂钩。由此可见,部分大学生践行劳动精神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够,在被动参与的劳动实践中无法全身心投入劳动中,缺乏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

3.高校對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力度不够大

因肩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中具有重要的主导职责。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对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力度不够大,28.61%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虽已开设劳动课程,但措施落实较为乏力。关于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68.02%的学生认为培育内容单一,63.87%的学生认为培育形式单调,57.13%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缺乏和师资力量有限。从内容上看,高校未能合理构建针对培育劳动精神的课程体系,较少开展劳动实践培训,授课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吸引力。从形式上看,高校未能营造浓郁的劳动氛围。校园活动丰富多样才能让大学生参与多种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但是,目前各高校举办的劳动实践活动较为单一,如打扫公共区域等,劳动精神培育效果自然不佳。

(二)问题成因分析

1.内在因素:大学生自身内驱力没有被有效唤醒

大学生之所以表现出不爱劳动、不愿劳动,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内在因素,即没有产生意志动机和自觉行动,内驱力没有被有效唤醒。依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观点,内驱力应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首先,大学生缺乏对劳动观的认知内驱力,对劳动没有好奇心和探究欲。劳动虽然贯通大中小各个学段,但是大部分学生觉得稀松平常,很难体会其深层次含义,往往把劳动等同于打扫卫生等体力劳动,尤其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也就无法体验劳动解决现实问题的成就感。

其次,大学生缺少通过劳动实现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由于个体在校期间的行为都是指向学业和名次,只有把劳动与学业、劳动与名次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激发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然而大部分高校更注重专业和技能的提升,忽略了学生劳动、德行等方面的表现。

最后,大学生践行劳动精神的附属内驱力不足,家庭、学校和同伴对积极向上的劳动行为赞许较少。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是为了满足父母和学校的要求,然而劳动表现很少得到正向肯定。此外,有学生反馈,在同学当中越是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同学可能越容易遭到他人嘲笑。这种情况只有在班级中热爱劳动的人占多数时才能得到改观。

2.外在因素:家庭、高校、社会等没有形成教育合力

人的社会关系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人的劳动实践必然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不能只依赖个体,然而现阶段,家庭、高校和社会等没有形成教育合力。

一方面,教育环境呈现多维复杂性,家庭、高校、社会等环境中包含不少消极因素。从家庭环境因素来看,家庭是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至关重要,但是部分学生的父母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过于注重改善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忽略了对孩子的精神熏陶;二是有些父母长期不在家,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任由家中长辈溺爱孩子。从学校环境因素来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虽然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各有侧重,但都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放在首位,“重智轻劳”的倾向反映出高校未能准确理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社会环境因素来看,社会错误思潮搭乘信息化技术的多变快车所带来的冲击较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观念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以及对事物的根本看法。

另一方面,教育环境呈现步调不一的问题,家庭、高校、社会在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方面未能协调发力。高校和家庭之间的步调不一,体现为大多数家庭把“成人成才”的任务推给学校,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学校努力推进劳动教育、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时,部分家庭会不自觉地用行动消减育人的成效,错误地认为这样的教育活动毫无意义,还不断给自己的孩子传递“劳动有高低贵贱之分”等不正确的劳动观念。高校和社会之间步调不一,则主要是受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在社会上积极树立劳动榜样、宣传劳动模范事迹等,以引领良好的社会劳动风尚。然而在主流价值观之外也充斥着各种声音,如网络中不断炒作流量明星收入或网红直播带货利润等新闻,烘托出炫富、攀比、享乐的氛围,致使部分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出现偏差。正是因为家庭、高校、社会等没有做到协同发力,因此难以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导致学校在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时常处于被割裂的状态。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路径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事业,结合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需高校、家庭、社会及学生协同施力,构建劳动精神培育教学体系以强化学生劳动意识,优化劳动精神培育环境以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完善劳动精神培育机制以保障学生劳动行为。

(一)构建劳动精神培育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劳动意识

精神品格的形成离不开认知,劳动认知提供的理论依据是培育劳动精神的基础。认识劳动现象背后的本质特征,有赖于劳动知识的学习和劳动能力的培养,也有赖于对劳动行为社会意义的理解。为了增加大学生的劳动知识,涵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高校应着力建设“专门劳动必修课—思政课—专业课”一体化课程,构建劳动精神培育教学体系。这需要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即以专门劳动必修课为抓手,以思政课和专业课为延伸。

首先,独立开设专门劳动必修课,将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进行设计,增设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法规等板块,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劳动精神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并有机融入劳动模范、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相关案例。

其次,充分挖掘思政课和专业课中的劳动育人元素。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必须发挥其主渠道作用,推进劳动精神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推进过程要坚持课程定位,比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侧重引导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侧重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侧重体现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最后,专业课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劳动品质。只有坚持优化一体化课程,培育劳动精神的教学内容才更具吸引力和思想性。此外,有丰富的实践教学形式,才能增强学生的劳动体验。劳动必修课和思政课要兼顾校内外实践环节,校内实践活动要开发体现劳动精神的活动、比赛、游戏等,校外实践活动要利用周末或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比如助推乡村振兴、采访劳动榜样并撰写访谈报告、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专业课则要与用人单位、学生见实习单位紧密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只有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深化理论内容,促使学生的劳动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优化劳动精神培育环境,激发学生劳动热情

情感是精神品格形成的动力,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难以形成坚定的意志。激发劳动情感是培育劳动精神的关键。劳动情感是人们根据劳动认知对自身或是他人劳动行为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体验,行为符合个体的认知就会产生积极的体验,比如热爱、自豪、赞赏。高校在激发学生劳动情感时可通过创新“内容+形式”优化劳动精神培育环境,提高环境创设的感染力,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在内容上,高校可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劳动精神资源。

一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精神资源。教师可在诸子百家思想、四大发明科技成果、长城伟大工程以及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中,选取与学生专业、就业相关的优秀劳动人物事迹、劳动故事和劳动名篇名句,不断增强学生践行劳动精神的力量。二是挖掘革命文化中蕴含的劳动精神资源。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建构革命文化,为践行劳动精神增加了新的内容。教师可通过班会、主题日活动等讲好革命斗争中的劳动故事,让学生感受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劳动创造出的幸福生活。三是挖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劳动精神资源。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贡献自身力量。高校可通过主题讲座的方式拉近学生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劳动模范等榜样人物之间的距离,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努力挖掘杰出校友身上的典型事迹,并通过学校宣传片、校园宣传标语、校史等加大宣传。

在形式上,高校可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开展学术科研、创新创业、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例如文化艺术方面,学校可结合艺术专业的特点充分挖掘榜样人物的事迹,利用歌剧、话剧、美术展等形式编排文艺作品,通过丰富的宣传形式讲好劳动模范的故事;志愿服务方面,可在“第二课堂”学分专设劳动实践志愿服務活动板块,校园志愿服务可覆盖公共卫生常规管理、校园绿化养护等,校外志愿服务可结合社区、乡村等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利用新媒体如新浪微博、B站、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等平台广泛宣传学生身边劳动榜样人物的事迹。学生身边的榜样人物鲜活可亲、行为更具模仿性,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也更易强化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三)完善劳动精神培育机制,保障学生劳动行为

行为是精神品格的外在表现,也是精神形成的终末环节,培育劳动精神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劳动行为是在一定的劳动认知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劳动行动。劳动精神不可能只停留在劳动认知和劳动情感层面,还必须通过劳动行为方式和劳动行为习惯来体现。只有在反复劳动实践中稳定下来才能称之为劳动行为。完善劳动精神培育机制可以为养成劳动行为提供坚实的保障。

首先,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的印发,意味着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劳动精神迫在眉睫,全社会要在此基础上凝聚共识。高校应自觉承担起劳动精神培育的主导职责,从学校领导到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都要重视劳动精神的培育,并把劳动精神培育工作融入各职能部门、各学科发展、各专业课程建设当中。另外,要积极引导家庭和用人单位参与劳动育人,以形成育人合力。如引导家庭通过吃苦耐劳的家风传承及组织家庭劳动活动的形式,使学生明白“劳动才能创造个人价值、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方面,主要是进行资源置换。如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可借助校企合作成立产业学院,实现产教融合基地资源共建共享,既能为企业培养更专业的人才,又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实践机会,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质。大学生自身也要积极配合,一方面学习“专门劳动必修课—思政课—专业课”一体化课程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如校内劳动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校外社会公益活动、假期居家劳动实践活动等。

其次,完善劳动精神培育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具有督促定向功能,完善考评过程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坚持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的劳动成绩不能只由劳动必修课的任课教师打分决定,还应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家长以及用人单位纳入考核评价主体范畴。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同主体的考核评价占比不同。如对实习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劳动成绩应以劳动必修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及用人单位的考核评价为主。二是坚持考评内容的多元化。考核评价学生的劳动行为需综合多方面内容,包括学生的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行为等,集中体现在劳动理论考核和劳动实践表现两方面。其中,对劳动理论的考核主要由劳动必修课教师来完成。劳动实践表现因涵盖学生校内日常劳动、校外社会公益劳动、居家生活劳动、专业见实习劳动四个方面,体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特点,所以应由学校、家长和用人单位共同完成考核评价,各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理论考核和实践表现的占比。三是坚持考核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为保证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可增加访谈、问卷、实地调研等方式,通过考核评价深化学生对劳动的认知。

中华民族是崇尚劳动的民族,不仅依靠劳动创造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接续奋斗中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转变。迈向新的伟大征程,迎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方各种风险挑战对新时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大学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应意识到未来只能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只有争做弘扬劳动精神的生力军,才能把自己锻造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新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