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视阈下文艺“人民性”概念的历史流转

2023-12-19 16:24黄甲农
科学导报 2023年85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人民性文论

黄甲农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根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中国化的中心主旨。人民性概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传入中国,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地丰富与深化,展现了鲜明的实践品格和时代蕴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艺“人民性”概念的引入与嬗变。从新文化运动到延安文艺,为了建构适应社会变革的文艺理论体系,文论家们学习与传播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原典,在发现“人的文艺”的基础上,完成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艺的历史性转变,逐渐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立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指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人民性体现在真正将人民放在了文艺舞台的中央,通过普及与提高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使得工农兵成为文艺创作、文艺评判、文艺面向的主体。

建国后17年文艺中“人民性”概念的遵循與深化。从延安文艺时期到70年代末,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建立了完整自觉的社会主义文论体系,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在阶级斗争的纲领下,文艺的人民性窄化为阶级性的具象表达,放大了文艺本身所蕴藏的批判精神与斗争属性。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文艺与政治的交融,文艺成为政治的传声筒、指挥棒,政治对文艺的干预与控制导致了文艺领域呈现出一种“左倾”的激进主义色彩。

改革开放后文艺“人民性”概念的复归与淡隐。这一时期重新调整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阐明了人民性与阶级性、党性的内在联系,并且以辩证的眼光重新看待文艺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观,使得这些范畴回归到其本应归属的人民性之中。文艺的“二为”方针,将文艺的人民性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了起来,突出了文艺的建设性作用。

新时代文艺“人民性”概念的守正与创新。步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对“人民”这一概念作出新的阐释:“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1]文艺要把握好“人民”与“现实的人”的两层限度。人民的生活是文艺的源泉,文艺应该表达人民真切的生命情感,谱写平凡又伟大的人民史诗,做到服务人民、鼓舞人民、歌颂人民,塑造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形象。习近平文艺思想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和文艺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功能定位,关于人民性的阐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不断中国化过程中的理论特征与主体指向,立足于当代实践,赋予了“人民性”概念新的时代内涵。

文艺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新时代文艺创作要反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人民是文艺的价值主体,文艺是人民生活的生动点缀,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是鱼水之喻。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群众实际的生活,坚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秉持博大高尚的人民情怀,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02).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人民性文论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从隐匿到重现:中国新时期西方文论知识资源的流变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审视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从文论医评《内经》
从现象学看现当代西方文论科学神话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