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文阅读助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

2023-12-19 04:39李艳霞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9期
关键词:群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李艳霞

摘 要: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具有较强的作用,是当前比较受青睐的教学方式。随着教育强国战略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语文教学方式的重要价值,更加强调对初中学生听、说、读、写综合素养的培养。此种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为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积累更多的教学素材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就群文阅读的内在含义、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群文阅读的重要性、教學现状、应用表现以及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群文阅读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9.005

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一方面能将零散化的教学内容系统化,利用多元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素养,将单篇阅读模式变为多篇阅读模式,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读写教学计划,从不同角度展现出群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实现新时代教学的目的,完善学生的语言基础、读写思维、创新能力和文学素养。教师作为群文阅读的发起者与实践者,应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提高课程质量,成为目前教育界的研究重点。

一、群文阅读的内在含义

群文阅读是指教师与学生围绕同一个或者多个不同的题目,将单篇阅读模式转化为多篇文章共同阅读的模式,选择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开展教学。一般而言,相较于传统阅读模式,群文阅读更倾向于从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一带多思想引导学生从多种类阅读文本结构中深层次体会其中的创作技巧、情境内涵、优化阅读过程,从中提高核心素养,保证知识技能与情感认知的有效传递。

现如今,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教学标准高度一致,在实践探索与教学过程中展现出多种表现形式。总体来说,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从五个维度凸显教学特征,与基础课程教学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第一维度:群文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朗读教学模式,开展语文单元整合性群文阅读,立足语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其中的单元阅读内容,梳理把握课程重点,从观察实践中提高课程质量。单元整合性群文阅读维度是现阶段最基础也是最直接的教学方法,以此考量学生与教师对教材阅读内容的细化理解能力。

第二维度:群文阅读作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在课内阅读教学基础之上同样注重课外阅读,教师采用“1+X”内外结合阅读模式,以一篇文章阅读扩展到多篇文章阅读,从多角度阅读中突出阅读效果。

第三维度:从一本书阅读拓展到整本书阅读,加快学生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解析质量。

第四维度:群文阅读以同一个议题或者多个议题为基础,此种阅读方式强调以主题开展群文阅读,在主题阅读框架之下,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创作模式与思想情感。

第五维度:在第二维度阅读基础之上,教师要打破阅读教学壁垒,在课内知识巩固基础之上,以课外文本阅读为主,设计主题班会,阅读活动等模式,进而丰富阅读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1.提高阅读兴趣

初中学生好奇心重,个性化明显,语文知识繁杂且相对枯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降低学习积极性。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将单一阅读模式分散成多种阅读方法,通过研究、分析、对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写探索欲望,通过单篇阅读、多篇阅读、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等模式,增强阅读的灵活性。语文学科的育人性较强,以群文阅读模式助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强化学生的读写参与感,为后续持续探索语文阅读技巧,加强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提供基础教学途径。

例如,在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音乐巨人贝多芬》为阅读素材,在单一讲解文章的模式之上,增加《我的老师》《爸爸的花儿落了》《邓稼先》等,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中探索几篇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

2.拓宽读写思维

新时代语文学科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逻辑解析素养,在阅读教学中看重对学生“对、比、读、议、整”阅读素养的培养。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开展对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影响较大。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的指导之下挖掘学生读写潜力,拓宽读写思维,帮助学生在不同单元、不同主题、不同环境中掌握阅读内涵与写作方式,引导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筛选有效信息。群文阅读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群文阅读教学目的,根据教学标准与课程结构,优化学生的评价、反思和思辨意识。

比如,教师在教学《观沧海》时,可以利用群文阅读模式,从教材内容素材逐渐延伸至课外阅读内容,引入“曹操的生平历史”“观沧海的创作时代背景”等内容,让学生从阅读中拓宽阅读思维。

3.拉近师生关系

群文阅读并非简单将各个模块的阅读内容相互结合,而是通过拆分、重组,准确把握阅读核心,利用多层次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僵硬,枯燥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有一定的限制。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深度应用能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主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在研究与思考中找到问题的真实答案,从一问一答中夯实阅读基础,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热爱。由此可见,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能在当前的教学基础之上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构建新型读写模式奠定基础。

比如,在《看云识天气》一课中,传统阅读教学侧重通过文章阅读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云代表着不同的天气,而群文阅读模式能在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在任何时间节点向教师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同一议题,在问答中协同分析、解决问题,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为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三、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群文阅读模式的推广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教学矛盾,实现阅读素养培育和基础语文教学之间的矛盾平衡,鞭策教师慎重选择阅读素材,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调整单元阅读结构,通过单篇文章带动多篇文章,在保证阅读速度的基础之上,凸显群文教学效果,通过比较、整合、反思、评价等技巧,促进学生读写水平提高。就目前而言,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已经取得效果,但从整体来说,我国的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初中学生面临中考,語文作为三大学科之一,是中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受应试思维影响较重,常常忽视阅读教学过程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差异,容易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佳。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准确把握阅读单元,阅读素材和阅读主体之间的联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思维和探索素养就会逐渐丧失,过多地干预学生的阅读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阻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于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群文阅读作为高质量阅读教学模式,目前在语文实际教学中的渗透力度较小,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受到阻碍。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群文阅读模式设计不合理,缺少针对性教学规划,不利于学生总结、反思,查漏补缺。

四、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表现

初中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思维的培养,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从本质上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深层次提高学生的分析、对比、思考、评价能力。随着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语文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在初中人教版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立足教材大纲,在课前全面梳理语文课程阅读重点,在丰富学生语文思想认知的同时确定群文阅读主题,通过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和阅读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基础,为强化阅读主题单元之间的有效联系奠定基础。

比如,将《中国石拱桥》一课作为阅读教学主题,教师在课前总结归纳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从阅读素材文本类型和性质结构,整合单元中相类似的课文内容,选择《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桥之美》等文章总结其中的相似点,梳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多文阅读对比中了解石拱桥、园林、博物院等建筑的构造。此外,教师还会在确定群文阅读主题之后,设计“说明文阅读沙龙”“说明文主题班会”等活动,在实践参与中突出群文阅读的有效性。

五、以群文阅读助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

1.慎重选择群文阅读内容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要想充分发挥群文阅读对语文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展现群文阅读的教学优势,教师应该转化阅读教学思想,深层次分析群文阅读教学理念的内在含义、指导目标、设计模式以及群文阅读教学的情感表达技巧,根据新课程群文阅读教学标准,慎重选择群文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教学的层次化、丰富性和趣味性,在巩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

在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阅读文本样式较多,涵盖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以及诗歌和寓言故事等,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之前,必须仔细研究不同阅读文体之间的区别,注重对学生写景、抒情以及人物描绘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进行《沁园春雪》《我用残损的手掌》《济南的冬天》《孙权劝学》这几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其文体特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避免课内群文阅读素材之间毫无关联,导致学生理解能力较弱,读写素养难以提升。此时,教师应当针对性选择阅读文本内容,通过定向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丰富创新群文阅读方法

阅读与写作模块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的教学难点,对现阶段教育教学而言,群文阅读模式的开展体现出学校与相关部门对语文读写素养培育的关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道路上的领航者,可以观察并列举出群文阅读重点,创设情景演绎阅读法、SQ3R五步阅读法、问题驱动阅读法,从多样化阅读教学视域下夯实学生的群文阅读基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群文阅读的实质内涵,完善课内单元整合阅读内容、1+X课内外延伸阅读、一篇带多篇阅读、整本书阅读和主题阅读等阅读方法,切实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多阅读文本之间的有效转化。

在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以《口技》教学为例,教师应当打破传统阅读模式,注重从不同角度出发,创设多元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创设“特殊技能演示”场景,精选出优秀情节,鼓励学生在演绎中感受课内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弱化课程难点。或者,教师可以从《口技》的教学中确定群文阅读主题,拓宽课外阅读素材,引入《核舟记》一文,提出有效的问题:“两篇文章的阅读文本与创作方向有何共同点?”“在阅读过程中,两者结构、创作灵魂以及主题思想表达从何展现?”在朗读、泛读、精读中提取有效信息,增强学生的阅读素养;丰富群文阅读的方法还包括设计阅读主题班会,在《口技》的教学中引入“民俗”这一阅读主题,帮助学生在主题大纲框架之下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

3.深化培养学生的群文自主阅读思维

初中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在明确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优化阅读环境的基础之上,深化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对比、研究、评价的思维。此时,为真正凸显群文阅读助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效果,教师应该主动探索教学途径,尊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从根源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缩小学生之间阅读的水平差异,教师应当抓住群文阅读教学核心,正确梳理语文课内、课外的阅读难点,以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出发点,创建多元实践模式,夯实学生阅读基础,为初中学生听说读写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端正学生的阅读思想和心态。以《皇帝的新装》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设计群文阅读模式,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群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探索群文阅读内涵。教师通过对“皇帝的新装”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利用“信息化阅读平台”和“1+X主题阅读沙龙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拓展阅读思维,加强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此在思考、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读写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的思维尚未发育完全,教师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需要设计更完善的教学方法,群文阅读模式的应用能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要精心挑选群文阅读文本,利用丰富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对课内单元整合阅读、1+X课内外阅读、单篇带多篇、整本书阅读以及主题阅读、课外班会活动等阅读教学层次的优化与资源整合,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读写综合素养,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飞速提升,使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潘有瑞《群文阅读要坚守一课一得——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2年第10期。

[2] 许小平《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第6期。

猜你喜欢
群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