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直播让地方广电台领跑“主赛道”

2023-12-20 21:37王莲婷
记者摇篮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电台

□王莲婷

随着视频直播门槛的降低和交互方式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网络直播这种传播形式,直播队伍的逐步扩大也预示着全民直播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正处于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一些地方广电台已经建立了融媒基本架构,进入从媒体基本融合向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变革性阶段。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直播成为地方广电台弯道超车的最好载体,要想跑好跑赢直播这条赛道,首先就要对直播有全面的了解。

一、网络直播特点

网络直播一般在现场架设独立的信号采集设备(音频+视频)导入导播端(导播设备或平台),再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发布至网址供人观看,是通过互联网媒体介质,将当下发生的即时状况展示给终端用户以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一种新的高互动性互联网传播途径。

1.真实性

网络直播具有实时性特点,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可进行现场直播,通过直播将事件的整个过程呈现给广大用户,真实还原事件本身。现场直播避免了人工篡改或者再度加工的可能,让事实更加真实可靠,使用户通过所看、所听真实地获取信息。

2.传播性

网络直播中,用户可随时与主播进行互动,通过分享链接等多种网络直播互动形式,让用户主动传播信息,从而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这使得事件迅速提升热度,产生公众话题,在短时间内井喷式爆发。

3.社交性

网络直播是自带社交属性的媒体介质,通过弹幕、语音与主播连线、评论区留言、私信视频或交流、粉丝群互动等多种社交形式,让主播与粉丝、粉丝与粉丝、散客与过客等都可以进行互动社交,符合当下用户的社交需求,从而让更多的用户关注、喜爱网络直播。

4.社群性

尽管网络直播平台主打内容不同,风格有差异,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社群性特点,在直播领域得到有效释放。用户会根据个人喜好,关注或者青睐于收看符合自身喜好的主播或者平台,这就将直播间和直播账号进行了垂直领域的细化。依托不同喜好类型的人群自动形成的粉丝圈,使得社交进行了深层次的沉淀,深层次的社交关系得到升华,让平台与用户、粉丝与主播、用户与账号之间形成了强黏度。

5.开放性

网络直播具有开放性的特性。承载网络直播的平台本身就是开放式的平台,任何个人、团体、企业等都可以在合法范围内,进行上传、互动、分享等操作。对于直播内容的创造,创作者有极大空间。粉丝、用户都可在直播中发表言论和观点,也可以将直播以转发、分享、下载、收藏等方式链接到其他平台、分享给第三方个人或者应用,储存在互联网终端。

6.变现性

打赏、直播带货、软广植入、内容付费、广告投放、会员充值等都是当下网络直播的变现方式。因为网络直播的变现方式多样,直播形式百花齐放,这也是当下全业态的关注焦点,俨然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构建了新的消费业态。

二、地方广电台融媒直播的优势

媒体融合发展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因此,汲取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优势、管理审核优势,加上新媒体互动优势、流量优势等,集中火力创造融媒时代地方广电台的直播,将很大程度上助力主流媒体、主流声音回归主流“C位”。

1.平台优势

在媒体深度融合环境下,地方市级广电台多数已经开展全媒体宣传工作,形成宣传矩阵。以铁岭广播电视台为例,铁岭广电的融媒传播矩阵是以各科室、栏目为依托,以媒体专业技术团队为支撑,形成“新闻+团队+传播”的立体宣传模式。现在铁岭广电拥有网站、“铁岭在线”客户端、公众号、微博、视频号等。2023年1月至5 月,网站共发布新闻4500 条,APP 共发布4355条,公众号共发布170 期1047 条,微博共发布1530 条,视频号共发布1298条,形成铁岭广电融媒的平台优势。

2.人才优势

地方广电台人员通过公开招聘选拔而来,很大一部分人是广电专业科班出身,具有一定的理论积累,而且常年从事广电专业领域工作,在实战中磨练,积累经验,再加上多年广电系统领域的专业培训的补充,让地方广电台的直播有大量主持人、摄像、记者、编辑、制作等专业的人才和团队。这是一些小公司或者小直播团队所不能企及的优势。

3.题材优势

作为地方媒体的市级广电台,在地方具有得天独厚的题材优势。比如交警大队夜查酒驾醉驾行动、消防安全大检查等,都是与当地百姓息息相关的信息。还有一些重要的会议、大型的文艺节目,比如铁岭荷花文化旅游节、2023中国·铁岭第八届国际徒步大会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第三届徒步大会等,在当地深入人心。正是因为这些与当地百姓关联度大的活动,所以相关部门往往会把直播的权限给到地方媒体,做主要甚至独家直播。

4.技术优势

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要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要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技术要素在智慧融媒建设中的活力进一步释放。虚拟人、数字人加速在广电领域铺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仿真主播“AI 王冠”,山东广电首位超写实数字主持人“海蓝”在虚拟空间实现“面对面”对话。

今年1月,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元”元宇宙平台正式启动,将涉猎全息投影技术、三维制作、大空间定位、动捕系统、CAVE成像、VR、AR、MR等多项前沿技术。

三、地方广电台做好全媒体直播的关键因素

1.人才与制度是全媒体直播的坚实保障

全媒体直播需要有懂直播、会直播、愿意直播的人才,这些人才不是“单兵作战”,需要的是团队“集团式作战”。就拿一场全媒体直播来说,少则2至3人,多时需要20 至30 人同时参与。主播、导播、摄像、编辑等,不同岗位不同工种,发挥的作用和职责也都不相同,需要每个岗位每个工种的“单兵”技术过硬,不能出现因某个岗位而拉低整体水准的情况。这就需要对参与直播的人员进行常态化有针对性地培训,从而提升整体业务水平。很多地方广电台还是按照部门进行工作划分,那么要组建一个人员实力相当的直播团队,就需要打破制度壁垒,调动人才,组建团队,保障直播有序进行。从山东盐湖融媒采用的项目制、工作绩效和培训三大法宝来看,制度保障对全媒体直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项目制其实就是借鉴了工程领域的项目负责制。台内成员都可以申请立项,在申请中要说明立项的内容、亮点、流程、持续时间以及项目商业洽谈投入情况等,经过领导层审核获得批准后,在行政办备案,再由项目申请人担任项目经理,开始签订商务合作合同,同时对全台公开召集项目执行团队,在此过程中台人力资源部、财务科全程监督协助审核。

项目制主要解决直播人员从哪里来的问题,工作绩效制度主要解决人员工作积极性。工作绩效是激励员工参与的重要制度,对于项目获得的收益,拿出10%至20%甚至更多,给予项目运营团队。以项目分红形式,让项目运营团队始终保持高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项目成功、台里有收益和参与人员获得感提升的多重功效。

当下用户收看习惯、消费模式、直播技术等始终处于快速发展和变化中,要想提升应对能力,培训至关重要。这里要提到的是,培训的话题老生常谈,但是能够产生实效的培训,如轮训、讲座、线上教学、业务测试等,才是地方广电台需要的培训,才能让地方广电台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满足不断变化、不断衍生的新岗位发展需求。

2.内容建设是全媒体直播的“颜值担当”

第一,会议类直播要稳定要安全。会议类直播首先要保证安全稳定。执行方案要分会前、会中和会后三个阶段,保证不落一点,不出一个问题。会前要测试平台,策划直播机位、直播环节、直播流程,做好直播界面VI设计来保持美观和统一性,要检查直播设备、直播网络信号等,避免因技术故障而出现中断或者无法直播的情况,还要提前制作好与会议相关的片花和垫片,以备应急时使用。会中要设置应急预案,因为是实时直播,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要做好应对。会后要进行宣传报道,延续直播影响力,团队还要做好复盘工作。

第二,活动类直播要创新要灵活。活动类直播是地方广电台增加创收的一项重要途径,通常地方台是对活动进行整体策划包装打包进行招商的。这样的打包招商方式,让传统媒体的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活动类直播是创收类直播,是要符合市场规律的,也是挑战性和竞争力都较大的一种直播,需要从业人员在策划上不断创新,符合市场需求,满足投资人的意愿。在形式上与时俱进,灵活运用当下潮流新工具、新手段等。需要注意的是,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一套运营逻辑和规则,传统媒介的规则在新媒介上不再适用,直播逻辑、内容消费逻辑也都在变化,因此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做法生搬硬套在新的媒介里。这就对直播团队从业人员的网络敏感度、实操能力等有新的要求,要策划出受众喜欢看,能够停留并愿意主动分享的内容,从而达到直播的目的和效果。

第三,赛事类直播要全面要细微。赛事类直播有个难点就是,尽管一些赛事是在固定场所里进行,但是赛事的细节需要全部展现,不然很可能因为一个镜头的疏忽,让整场直播失去了重心。一些赛事在户外进行,赛程是个较大区域的环线或者直线,这就要求赛事类直播要事先做好全面策划和布局,要多次实地考察赛事场地,选择好拍摄点位和动线,保证不落下任何一个赛事得分的镜头和画面。赛事类直播一般要动静机位结合,在不同点位设置固定的拍摄角度,多机位切换,立体化多角度地呈现赛事。同时,要在技术上对得分等关键性镜头进行放大和特效处理,还要保证网络的正常通信和信号传输,真正让受众看清赛程,看懂过程。

第四,带货类直播要数据要结果。带货类直播是近几年比较火爆的一种直播类型,对于地方广电台来说,多数都是从直播助农切入到带货类直播的。这样的切入方式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地方是可以对家乡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公益性带来良好口碑和快速的粉丝增量。弊端则是购买群体定位不够精准,销售能力较弱。如果想做好带货类直播,需要直播团队用互联网思维和商业思维来做直播。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很多地方广电台的带货直播人员还在用传统的思维和固有的模式进行带货直播,这就不合时宜。带货类直播需要注意五点:一是做垂直类账号,精准吸粉;二是要了解违禁词,避免封号;三是内容避免同质化,制造话题推升热点;四是选品严格把关,避免假冒伪劣;五是物流售后跟上,避免扣分罚款。

3.技术支撑是全媒体直播的关键因素

这里的技术支撑指的是做直播的硬件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多功能演播厅。建议打造成由坐播区、点评区、访谈区和虚拟背景区构成的无障碍交流区域,各区域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割,采用固定或者流动的多机位方式,实现对单个或者多个主持人、互动嘉宾,进行全景式的直播。

第二,导控区。导控区是信号调度中心,该系统包括视频系统、音频系统、通话系统、技术监测以及TALLY系统,以满足超高清、高清节目的制作需求。

第三,4K 直播车。这个是当下广电台的直播配备中比较实用,且使用率较高的设备。它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的特点,既能够满足4K 以及高清节目的录制,又能通过4G 或者5G 网络对节目进行推流。在空间有限的转播现场,进行现场的导播、录制以及传输,并且能够及时向全媒体中心传送节目进行现场转播。直播车的设备是根据使用情况和财力情况酌情配备的。

第四,手机。手机是最普遍也是最便捷的直播设备,它的优势突出,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采制和编辑,独立性强。劣势是续航能力差,且只能作为直播的一个机点,不能掌控全局。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平台,将手机与直播车和演播厅互联,增加直播的灵活性,同时将手机采制和编辑的内容分发给抖音、微信、快手等直播平台,为直播进行推广和引流。

四、结语

全媒体时代已然到来,新时代新形势下,传统媒体抓住直播这个大势,单点突破,带动全局,势必能变被动为主动,让传统媒体回归“主战场”,领跑“主赛道”。

猜你喜欢
电台
亲戚
浅谈模块化短波电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某型车载电台的电磁辐射研究及整改
机载超短波电台邻道干扰减敏特性建模与评估
GSM和CDMA系统对铁路机车电台的干扰分析
西藏电台广播中心应急播出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电台主持人语言个性的培养分析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荔枝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