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主持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发展

2023-12-20 21:37□宋
记者摇篮 2023年10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主持人受众

□宋 晨

一、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是伴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产生的新兴事物。它既是一种媒体环境,也是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一个概念。

1.新媒体是一种环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本身可以被看作一种环境,是指当下万物皆媒体的一种环境。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手段支撑下出现的一种媒体形态,它通过不同的载体,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微信、QQ等社交通信平台;数字杂志、报纸、各类新闻网站进行实时传播,营造出的一种传播环境。

2.新媒体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媒体”最初起源于拉丁文的“Medius”,意为中间、中介之意。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媒体一词在现代主要是指荷载文字、声音和数据等信息的介质。即可以认为将信息从信息源传播至信息接受者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可以成为媒体,它是所有信息传播方式方法的总和。而所谓的新媒体也是要寻找到传统媒体这个参照物进行比较所得出的概念。

新媒体中的“新”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广播出现后,广播相较于报纸、杂志等无声媒体可称之为新媒体;在电视出现以后,电视相较于广播这种无图像影像媒体也可称之为新媒体;如今,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数字技术面前,各类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相较于广播、电视自然也可以称之为新媒体。不难看出,所谓的新媒体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是社会发展、技术更迭而不断产生的新技术、新手段所支撑的媒体。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区别

1.传播内容上的差异

从传播内容上来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从性质上看。在传播内容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媒体大多数是由官方、主流等途径进行信息传播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而新媒体作为人与人之间传播沟通的方式却不具备这样的性质。

第二,从信息量上看。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量要远高于传统媒体。一方面由于新媒体在社会中的普及率和应用率远高于传统媒体,且新媒体的消息传播局限性较小,这就形成了人人可报道,时时可传播的社会局面。传播主体利用互联网、手机等网络设备平台寻找、发布、传播自己所关注的信息,这样使得新媒体的网络传播量巨大。但传统媒体因其传播渠道、传播主体受限等原因,其信息传播量较少。另一方面,即使面对相同信息,新媒体的传播也是发散的、多元的,存在不同观点看法的,这些都是传统媒体不具备的,而这一点也扩大了新媒体的传播量。

2.传播模式上的差异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模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这里主要从传播机制和传播流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第一,从传播机制上看。传统媒体偏向于单向传播,将信息收集、整合并通过特定载体对外输出,受众很难参与其中。新媒体则是采用多边传播模式。信息在发布后会被受众传播,受众可以自由发表观点、看法、见解,将“一对一”的模式改为“一对多”的模式,参与性和互动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第二,从传播流程上看。传统媒体需要一个较为完整的制作传播流程,从挖掘到制作再到传播都有其特定的流程,任何一个步骤都有相应的要求,过程相对冗长,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体时效。但新媒体因为发布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互动性增强,可以做到人人可发现、人人可制作、人人可传播。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能依托不同的网络平台,将身边发生的信息迅速地传播出去,大大地提高了新媒体的时效性。

3.传播效果的差异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效果上其实并不存在实质上的好坏之分,由于所处环境与适用人群的不同,导致二者传播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此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一方面,从区域上来看。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是不可否认的,而新媒体由于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其在发达城市覆盖率更高。在相对发达的城市,由于各方面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完备,城市的开放程度和先进程度较高,接纳新事物的速度更快,使新媒体在这类区域的应用和传播效果更好。而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传统媒体仍然是传播信息的主力军。

另一方面,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年轻群体对新事物接受得相对较快,也更乐于接受和使用新事物,这使得新媒体在年轻人中的传播效果更好,而老年人仍旧习惯性地依赖于传统媒体来获取信息。

可以看出,传播效果上的区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放在特定的背景、特定的人群中才能呈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媒体的覆盖面正在持续扩大,其优势在传播效果上也将更为明显。

三、新媒体背景下主持人行业的现状

主持人作为新闻传播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在新媒体时代,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传播的程度与主持人自身存在很大的关联。由于时代的变化,在步入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主持人行业出现了诸多方面的不足,主持人能力的发展滞后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这不仅制约了主持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也阻碍了行业的进步。

1.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主持人在创新方面的能力滞后于新媒体的发展速度。主持人创新能力不足主要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是从客观方面来看,学校教育的模式化影响创新。如今,各大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的主要来源仍是专业院校的毕业生,而高校毕业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相关课程仍是传统理论、传统方法,很多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实际工作。然而高校并未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一味地灌输式教育,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影响了行业的持续发展。

第二是从主观方面来看,主持人自身定位的固化影响创新。很多主持人从事工作多年,已经形成了固有的主持风格以及特定的主持节目类型,他们习惯于在自己的舒适圈内一成不变地进行工作。但是时代是在不断前进变化的,一些主持风格不再适合现今行业发展需求,一些节目不再符合观众的口味。传统主持人若不能走出舒适圈,迈出创新的步伐,势必会制约自身发展。

主观和客观因素的结合造成了如今主持人创新能力的不足,制约了主持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会影响行业的蓬勃发展。

2.专业能力与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在新时代下,主持人个人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出现两极分化,部分主持人专业素养不够。造成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专业能力欠缺,一味追求节目效果。无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一直都是一个追求严谨的行业,尤其是在当下的大环境下,更是对主持人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很多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为了提高节目收视率、曝光率,过分使用方言进行播报。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影响了新闻传播的严谨性,还有可能影响普通话的推广。

第二,逻辑思维混乱,自身素质欠缺。作为一名新闻传播者,良好的逻辑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素养之一。主持人播报新闻靠的不应该是一味死记硬背,更多应该运用自身的逻辑思维,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新闻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受众好接受的语言来表达。同时,良好的逻辑思维也是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问题的保障。

四、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主持人专业能力

主持人能力的提升是新媒体时代下推动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提升主持人专业能力成为重要课题。以下分别从创新主持风格、革新观念理念、提升专业素养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1.创新主持风格,适应新时期

主持人是新闻传播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如何创新主持风格是新时期一项重要的课题,也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主持风格的创新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第一,梳理特点鲜明的主持风格。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更快、信息化更发达。网络、电视等媒介能够快速地将信息传播至受众,信息快传播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标志。这样的环境对于主持人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一方面如何在多渠道、快传播的过程中快速让受众记得、喜爱是一种挑战。另一方面,形成自身鲜明的主持风格,提高自身主持风格的辨识度就是蕴藏的机遇。在新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受众对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呈现出较大的包容性。主持风格可以体现在对节目节奏的把控上;可以体现在对新闻内容的深度挖掘上;可以体现在与观众互动环节上等。主持人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入手,树立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主持风格。

第二,多领域多平台协同发展。在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很多官媒陆续在各大网络平台上申请官方账号传播新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这样的改变也催促着主持人行业不断思变。这些网络平台受众多为年轻人,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改变以往严肃的播音状态,以轻松、活泼、幽默的方式向受众传播新闻资讯、关注社会热点。多领域、多平台协同发展,是主持人的时代课题,更是新时代下全行业的时代必修课。

2.革新观念理念,顺应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因此,革新理念是主持人乃至全行业发展的必修课。

第一,主观上增强主持的普适性。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到来,是必然趋势,如何能在新媒体时代继续发展成为主持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面对整个行业变革之时,革新观念是顺应发展的唯一出路。创新变革贯穿于各个方面,如在主持语言上的变革。在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晦涩难懂的新闻,受众很难理解,此时便需要主持人作为媒介,对新闻进行解读、剖析,使新闻信息、社会热点问题能够更接地气、更贴近受众,让受众能够更多地了解、更多地参与。

第二,客观上变革信息传播方式。播音主持行业的特点在于“传播”,将信息传递给受众群体是播音主持行业的主要工作。传统媒体时代更倾向于灌输式的传播方式,忽略了受众参与与讨论。新媒体时代,可以依托各大新媒体网络平台增加受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变革信息传播的方式,以顺应新发展。

3.提升专业素养,迎接新挑战

在提高专业素养方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第一,努力培养专业素养,提高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储备。作为一名播音主持人,专业能力过硬是基本要求。无论什么时代,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都是优秀播音主持人的必备条件。掌握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储备也是成为优秀播音员的保障。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在播报新闻、评论社会热点问题时,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储备是深入解读、全面分析的重要保障。如今很多新闻节目都要求主持人在专业素养过硬的前提下,能够融入更多个人看法,多领域、多学科知识的储备能帮助主持人更好地深度剖析问题。

第二,播音主持人的首要工作是“播音”,但又不局限于播音。主持人并不是简单地照稿宣读,更多时候主持人需要具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能够在主持的过程中依据现实情况调整主持节奏,能够在面对突发状况时随机应变,迎接挑战、处理问题。

不难看出,提升专业素养在新时期对于播音主持人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主持人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进行提高,单位应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外出学习参观等,帮助主持人不断积累、不断进步,以迎接发展道路上的新挑战。

五、结语

作为媒体传播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持人能力的提高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不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在新媒体时代,主持人都是行业发展的推动者,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有力保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存在较大差异,只有认清现实,结合实际,不断提升主持人自身能力,才能应对行业的飞速发展,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拥有更好的自身发展,才能助力行业的蓬勃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主持人受众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