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纸媒新闻记者的影响

2023-12-20 21:37李军翰
记者摇篮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报纸传统媒体

□李军翰

一、新媒体对纸媒新闻记者的影响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抖音、快手、微信、微博和各种直播平台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誉为中国网络视听行业风向标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51 亿、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 亿,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2.5 个小时。目前,短视频平台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首要渠道。在传统媒体为主流的时代,报纸作为一种廉价、常见且携带方便的信息载体,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新闻资讯、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报社作为生产报纸的主要场所,在当时不仅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力与公信力,更引领着媒体发展方向。

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报社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下降,其掌控社会舆论导向的作用力也不断降低。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人民群众看到的高质量新闻信息越来越多,而新闻信息内容和类型往往并不能重复,这就对纸媒新闻产品尤其是新闻记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对新闻记者的影响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了新闻记者工作量

在过去,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无论是新闻采访还是传播都受到限制。十几年前,新闻记者到现场采访全靠一支笔、一个本,顶多再加个照相机。由于新闻素材采集方式相对单一落后,所以每天需要处理的新闻素材量也比较少,工作量比较小。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新闻采集和传播门槛的降低,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方式越来越多,他们不仅可以进行实地采访,也可以利用各种社交软件采集信息。多元化的新闻采集方式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新闻记者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受人工成本所限,报社通常不会引进新员工,这就很容易让新闻记者产生负面情绪,既不利于新闻记者自身成长,也不利于报社健康发展。爱岗敬业的前提是员工工作有热情、有动力,能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媒体变相增加工作量的做法,不利于新闻记者对报社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形成。新闻记者直接面向广大的受众,这种不满的情绪或多或少地会被带到工作中,不但会影响到受众对报社的评价度,而且会影响到新闻记者与受众的良好互动。因此,报社不该忽视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导致新闻记者工作量增加的事实,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新闻记者的工作热情。

2.改变了受众阅读习惯

受众往往更喜欢阅读和浏览那些触手可及的新闻报道,当前,他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搜索到其想看的新闻信息,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功能和条件。受众线上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习惯都意味着报纸这种纸质版信息传递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实际需要。

传统媒体时代背景下,由于媒体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受众只能被迫接受线下这种单一的阅读方式。人的行为习惯总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新媒体环境为受众改变新闻信息阅读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报纸作为“纸媒”,是一种能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商品,既有其社会价值,同时包含了一定的经济价值。当然,无论是发挥其社会价值还是创造经济价值,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销售量,让更多的受众购买报纸并看到报纸上的新闻内容,这样才能体现出其价值。但是,信息技术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让人民群众在获取新闻信息时,能够摆脱时间、地域和载体的限制,随心所欲地浏览新闻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受众仍然会选择通过阅读纸质报纸来获得新闻信息呢?

从过去的必选过渡到新媒体时代的多选,受众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这也使他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新媒体的崛起意味着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报社必须重新规划发展路线,以满足受众实际需要为立足点,让自己生产出的新闻产品能迎合现代受众阅读习惯。这样才能让报社重新赢得媒体市场和受众的支持。

3.导致受众“分流”

报社的社会影响力与生命力与受众数量息息相关,受众数量越多,其生命力也越顽强,社会影响力也会越大。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社、电视台、无线广播形成了媒体行业的主体,而媒体市场这块大蛋糕主要也由这三方切分。然而,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媒体格局。由于新媒体能为受众提供更人性化、更智能化、更方便快捷的阅读服务,让他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所以钟情于新媒体的受众越来越多,使得报纸受众数量大大减少。

报纸的价值体现与受众数量成正比,受众数量的降低往往也意味着报纸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弱化。新闻记者是新闻生产的主要参与者,受众“分流”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受众“分流”还导致广告效应下降,使得传统媒介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甚至面临破产的边缘。报社经济效益不理想,新闻记者的薪金待遇也就很难得到保障,报社员工“跳槽”现象时有发生。人才是报社发展的保障,没有优厚的薪金待遇作为基础,报社就很难留住人才,人才流失会导致高质量新闻报道生产困难。所以,受众“分流”与人才流失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就是报社的一蹶不振。此消彼长,从当前新媒体的发展势头来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媒体、融媒体将会成为新闻媒体行业的“领头羊”,报社必须加快转型,朝着融媒体方向发展。

二、纸媒新闻记者面对新媒体影响的应对手段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传媒格局,也让报社这种传统媒体面临一系列发展难题。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未来发展竞争力是报社走出发展困境、重新赢得人民群众支持并夺回媒体市场的必然选择。新闻记者在报社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显而易见,但新媒体对纸媒新闻记者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何才能趋利避害,让新媒体成为报社开疆扩土的利器,为报社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是报社和新闻记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融媒体作为新旧媒体的结合产物,既将传统媒体的优势完整地保留下来,同时还体现出新媒体的发展优势。因此,促使报社朝着融媒体方向发展似乎成为其成功转型的关键。当然,新闻记者也要摒弃传统发展观念,培养融媒体意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降低新媒体对自身的负面影响。只有把握好发展方向,有意识地完善报社生产结构,报社才能重新获得充沛的生命力,在媒体行业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1.培养融媒体意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报社还是广播电视台,其发展现状都不容乐观,自新媒体出现以来,有很多传统媒体已经消失在受众的视野中。合作共赢,融媒体就是通过有效利用媒介载体,把报纸、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优势互补,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内容与宣传方法等资源整合,以此达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效果。

传统媒体正处于发展的“低谷期”,以报社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应该遵循以发展为前提,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在促使单一媒体竞争力转变为多媒体竞争力的同时,提高媒体抵御风险的能力。换句话说,融媒体就是要把报社、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资源进行有机融合,开创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同分的目的。报社在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下如履薄冰式的发展现状不仅让报社焦头烂额,也让纸媒新闻记者苦不堪言。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是报社转型的必然选择,以丹东为例,丹东日报社将与丹东广播电视台资源融合,筹备成立丹东新闻传媒集团、丹东新闻传媒中心。新闻记者作为报社的“排头兵”,其必须培养融媒体意识,并以迎合受众阅读需求为核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新闻记者是报社生产和报道高质量新闻信息的关键,只有当他们形成融媒体思想,并在实际工作中按照融媒体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其采集的新闻素材才能满足受众的实际需要。

2.提高综合能力

社会在进步,近乎所有的行业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发展。受到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影响,各种意识形态交相融合,而媒体作为掌控社会舆论导向的主要力量,必须引导民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其所生产出的新闻报道内容直接决定了这些新闻报道能带来的社会反响。受众作为享受新闻报道服务的主体,在评价新闻内容质量上最有发言权。以人为本是所有服务性行业应该具备的服务理念,报社在新闻生产与新闻传播活动中也要以受众需求为切入点,动态调整新闻内容和形式,让受众满意。新闻记者负责第一手新闻资料的采集,他们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所能采集到新闻素材质量的高低。因此,提高新闻记者综合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报社要把提高新闻记者综合能力当成是重中之重,并优化培养培训条件,让每一个新闻记者都能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和新理论的洗礼,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实现质的飞跃。

其次,新闻记者要从报社的特点入手,综合考虑报社的发展优势与不足,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尤其是增强现场视频采集能力,并试着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最后,新闻记者还要学会查漏补缺,及时发现学习和工作中的不足,调整发展方向,增强未来发展自信心。

3.以满足受众需求为导向

报社在生产与传播新闻报道时都应以满足受众实际需求为导向。与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不同,“碎片化”阅读是越来越多现代受众的新闻信息阅读方式,传统纸质版报纸明显不能满足受众的这种阅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报社可以生产“云报纸”,打造全新的线上报纸生产线,大力发展线上阅读产品,使受众能够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浏览新闻信息,弥补传统线下新闻生产线的不足,同时也为报社增加发展活力。

2022 年泛网络视听产业的市场规模为7274.4 亿元,较2021 年增长4.4%。其中,短视频领域市场规模为2928.3 亿元,占比为40.3%,是产业增量的主要来源。报社可以为受众提供云报纸订阅服务,为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受众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特殊化新闻报道服务,拓展报社业务范围,增加报社经济效益。

一方面,纸媒新闻记者应该摒弃传统新闻采集观念,加强对手机、直播平台等辅助工具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与受众无障碍交流沟通,完善互动交流平台。新媒体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信息交互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的支撑,能够实现新闻编辑、新闻记者、受众群体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实时互动,这对记者工作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编辑采访工作中,新闻记者不能简单地将采访工作的关注点集中在受访对象一个角度,而是要将采访组织和受众群体的现场反馈有机结合在一起,及时对采访方向和重心进行调整。要能够采用合理的转换方式,将受众群体的反馈内容传递给受访者,要能够起到良好的信息中转作用,从而确保新闻采访内容与编辑方式等更加契合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能够引起更多受众群体的关注,从而更好地提升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

另一方面,报社要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完善媒体结构,统筹规划,强化“纸媒”权威发布及深度报道优势。只有报社把新闻服务做到满足受众的实际需要,他们才会对纸媒新闻记者以及其他工作者的工作满意。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媒体时代其实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且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时代。它的出现虽然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但这背后也是促进新闻记者自身成长的助推剂。因此,纸媒新闻记者要摒弃传统发展观念,培养融媒体意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扬长避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从而为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报纸传统媒体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