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视角下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

2023-12-20 18:40刘麟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1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安全教育意识形态

摘  要:互联网的开放性、便捷性及匿名性等特征,促使其成为舆情发酵的重要场域,给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造成了困境。为增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效果,通过文献法、观察法明确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迫切性需求,分析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共享网络舆情数据”“构建三位一体模式”的方案,构建适应网络舆情趋势的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途径。通过网络空间治理实现网络氛围净化,通过共享网络舆情数据实现安全意识形态教育主体协同,通过“三位一体”模式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融合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3-0003-04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SJB0544)。

作者简介:刘麟(1985—),男,学士,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管理。

网络舆情的基本内涵是“网络环境中的舆论情况”,可以将其视为社会公共舆论的网络形态与传播途径。从舆论主体角度看,网络舆情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泛指“网民”“网友”“网络用户”等群体对于社会事件、人物、现象等秉持的态度。网络舆情之所以备受关注,与互联网所具备的强大传播力、影响力有密切关系,而在道德标准、政治信念、法治思想等判断依据上,与一般社会舆论并无二致。意识形态既是一个政治学概念,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从政治学角度看,意识形态可概括为“特定阶级及群体意志、思想、观念、态度等集合”,它代表了特定阶级及群体的价值取向;从哲学角度看,意识形态属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范畴,它不是固然存在于人的大脑思维中的,而是源自人类社会必然、客观存在的认知。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网络舆情与意识形态有着很高的耦合性,前者通过信息传播引导机制,对于后者产生正向或负向影响。立足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社会人”都无法避免网络舆情对自身意识形态的影响,尤其高职学生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的主体来源、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要素、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建设者之一,将会走进各行各业、各种岗位上。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网络舆论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一、网络舆情视角下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迫切性

客观上说,加强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所有高校的应尽职责,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组成部分,相比普通高校而言具有一定特殊性。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求”的人才为基本方向,强调学生应掌握实际工作中的知识、技能,要具备一定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换言之,职业院校教育重心往往放在学生“本领过硬”上,用人单位评价职业人才主要采取“实战能力”的标准,这就容易造成院校忽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因此,相比普通高校而言,高职院校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面需求更为迫切,具体原因如下:

(一)学生的“网络原住民”特征

从当代高校学生共性出发,高职院校学生身份构成已经进入以“00后”为主体的时代,其被称为“网络原住民”,即在成长过程、教育阶段及家庭环境中,普遍能够接触到互联网,对于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并不陌生。这一特征,决定了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包括利用网络获取咨询、参与社交活动、进行电子商务消费等,因此,其接触到不理性言论、虚假信息等概率很高[1]。

(二)學生的来源及教育层次特征

相比普通本科高校而言,高职院校生源较为复杂,大致上可以划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统招生源,即参与高考,按照成绩从高到低的排序,属于第四批录取的学生。二是从中专、技校升学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即“3+2模式”),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专业教育。三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招生对象包括社会适龄青年、退伍军人、企业员工等。如此一来,高职院校生源的教育层次差异很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未经历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认识浅薄,更容易被网络舆情影响。

(三)学生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特征

整体上看,全社会对于高等教育人才的态度,仍然受到学历或“教育出身”的影响,人们潜意识中存在“鄙视链”,如博士价值高于硕士,本科学历优于大专学历,普通高校教育效果强于职业教育等,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思维及行动模式的异变。一方面,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弱、文化底子差,在面对未来发展时,往往表现出自卑自弃的情绪,缺乏改变命运、提升自我的信心与勇气。另一方面,部分高职学生行动模式较差,如缺乏对纪律道德的敬畏心,打架斗殴、抽烟酗酒等现象频出。加上自制能力、辨别能力较差等因素,不良网络舆情很容易腐蚀高职院校学生,导致其产生错误价值观。

二、网络舆情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生成机制

高职院校在明确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迫切性之后,需要进一步了解网络舆情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即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生成机制。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互联网+”发挥了意识形态生成催化剂的作用

意识形态不会在人脑中自然形成,作为价值观的集合体,其生成受到外界环境、教育因素、社会舆论、人际关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互联网+”无疑是影响力最大的外部因素,广义上,可以将其描述为“互联网技术+真实社会”的形态,而在这个形态中,线上与线下、自身与他人、“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从而形成了一个不容易辨别的舆论场域。“互联网+”对高职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互联网+学习”“互联网+生活”“互联网+实践”等各种形式,一定程度上撕裂了系统性的思政教育,引发意识形态认知碎片化与边缘化。换言之,相对于“传统媒体+社会舆论”场域而言,“互联网+”借助新媒体渠道,能够加速网络舆情发酵与传播,从多角度、多层次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价值判定,是意识形态生成的催化剂[2]。

(二)“微传媒+”构成了意识形态生成的主要场景

“微传媒+”代表了一众移动传播媒介,如微博、微信、微视频、微小说等,主要特点是搭载于智能手机,可随时随地联通无线网络。“微媒体+”的本质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微环境”,其存在形式形成了“点对点”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式,加上大数据推介功能,对于个体意识形态生成具有很强的诱导性。一方面,“微传媒+”场域中存在大量泛娱乐化要素,诸如抖音、微信、直播等软件,几乎成了智能手机的标配。另一方面,“微传媒+”造就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舆论环境,每个手机用户可以无差别、无门槛的获取想要的信息,并在舆情活动中张扬个性、发表观点。如此一来,高职学生“高考失败者”“学历弱势者”的标签就不会被人看到,因此“微传媒+”对于高职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其是意识形态生成的主要场景。

(三)“社交化+”促成了意识形态生成的助力机制

从网络舆情视角出发,“互联网+”保障了意识形态的萌芽,“微传媒+”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土壤,而“社交化+”则扮演着“助力者”的重要角色。一些原本不被人注意,甚至早已过时的旧闻,很可能在某个节点迅速发酵成一个新的网络舆情事件。究其原因,“社交化+”为互联网用户编织了一张大网,单个网络舆情在初期进行“点对点”传播,后期通过特定群体的集中转发、评论等操作,触发舆情的社交化效应,即“链式传播”与“病毒传播”效应。社会上每一个热门事件、人物、现象等,背后都有对應的职业或职场领域,高职院校大学生更容易对“社交化+”的网络舆情场景产生共鸣,尤其是劳资纠纷、职场潜规则等话题,但其也容易在这些话题中丧失理性。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关注“社交化+”带来的网络舆情挑战,提高对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视[3]。

三、网络舆情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路径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关键在于创造健康的网络舆情生态,消除“互联网+”“微媒体+”及“社交化+”造成的不良意识形态影响因素。而健康网络舆情生态的构建,非高职院校一己之力可为,还需要政府及社会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

(一)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构建良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环境

宏观层面,网络空间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网络净化,尽可能消除不良网络舆情萌芽、发展及暴雷的土壤,这是一种“做减法”的治理机制。但单纯阻塞、制约不良网络舆情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还要从“做加法”的思维出发,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优质内容,并引导高职大学生提高辨别与分析能力,提升个人的意识形态安全素养。

1. “三管齐下”管控网络舆情,提高意识形态安全认识

第一,技术角度。网络技术是消除不良网络舆论的第一选择,国家安全部门应提高对不良网络舆情的关注,严厉打击国内外黑客组织及不法个人,尤其是针对国内各大高职院校恶意挂马的行为,为高职院校学生创造干净的网络环境。

第二,法律角度。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舆情往往会伴随着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如恶意人肉、污蔑先烈、歪曲事实等。健全互联网络法律体系,能够为高职学生正确意识形态形成构建有力屏障,也能够帮助学生识别对错是非,增强对网络舆情的判断能力。

第三,行业角度。客观上,技术手段、法律手段都存在滞后性,为有效管控网络舆情,还要激活互联网企业的责任意识。微信、微博、哔哩哔哩、抖音等网络平台要加强实名认证,消除“匿名化”造成的无所顾忌心理,让人们自觉把握言论尺度,同时加大对恶意制造消极性舆情用户的管控,如禁言、注销账号等,及时将涉及违法的现象主动提交给公安部门处理。

2. 加强网络媒体监管力度,面向学生供给优质内容

网络舆情诞生于网络媒体,加强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监管力度,是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力支持。同时,工信部门、文化部门及地方政府等要加强对媒体的引导,呼吁“内容为王”的创作理念,积极向公众提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活社会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经得起历史与时代考验的优质内容。

具体到高职院校,应定期开展学生网络媒体使用习惯、浏览内容的调查,从中发现问题。一方面向内容创作者反馈,另一方面向高职学生推荐好的创作频道。例如,面向农业类专业学生推荐“央视农业”频道,不仅可以了解农业知识、农业经济等信息,还可以增强对粮食安全、域外病虫害防输入的认识[4]。

(二)共享网络舆情数据,加强高职校园意识形态综合治理

高职院校各个职能部门应提升“教育合力”意识,一方面,各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加强网络舆情跟踪,及时掌握社会热点,分析判断其是否会对职业院校学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以院系、专业、班级划分三层架构,分别由系领导、辅导员、学生会骨干领导,加强对学生意识形态动向的观察,实现网络舆情数据共享。组织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题活动,通过专业课、实训课、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等途径,增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例如,设置校园“汉服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了解,以此确立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在特殊节日组织爱国主题汇演,聘请公安部门人士走进校园,宣传国家安全知识等,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将来可能进入涉密岗位,可以结合军工、科研、企业等具体实例,夯实高职院校大学生“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形态观念。

加强职业院校网络舆情队伍建设。从现实维度出发,网络舆情往往是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导火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网络舆情队伍抢占舆论高地,提前为高职学生“打疫苗”,提高其辨别不良网络舆情的能力,以及增强不良意识形态的抵抗力。例如,在热点舆情实践出现之后,通过校园广播、官方网站、微信群、微博等途径,共享官方渠道获得的舆情数据,戳破不良媒体,呼吁学生理性看待问题,让高职学生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不要盲目跟风。

(三)构建三位一体模式,健全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职能

在高职院校范围内,构建“三位一体”模式,形成对网络舆情监管的“三面墙”,以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职能。

第一,从“立德树人”理念出发,高职院校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训课程的师资要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履行好“学生引路人”的责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关心高职学生的网络生活、网络行为及网络习惯等,将做人道理、做事准则等融入课程中,增强学生对意识形态的敏感度,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从课程思政实践出发,课程思政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该顺应时代特点,多引用、分析网络舆情案例,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帮助学生认清意识形态的本质及价值。同时,鼓励学生秉承意識形态安全意识、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展开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分析和判断。

第三,创新教育手段,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渗透到高职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交各个方面。例如,高职院校以各专业为基础,设置“网络舆情监督中心”,定期在班级微信群中发布热点事件,引导学生从意识形态角度加以分析,让学生对“文化侵入”等概念有更理性的认识[5]。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舆情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其本质与传统媒体时代的社会舆论区别不大,主要差异在于互联网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及网络信息与受众存在高度不对称。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不可避免地会被裹挟到网络舆情的漩涡中,这也让高职校园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战场之一。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高职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他们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霞. 高校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05):61-63.

[2] 李千乔. 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探析[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04):82-85.

[3] 马冰,赵美娇,李玲.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4):8-10.

[4] 于小庆. 高校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1):194-195.

[5] 李宣虹. 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9):90.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安全教育意识形态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构想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问题漫谈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