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研究述评

2023-12-20 00:54李康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1期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学科建设需要而产生的学科,研究其学科性质有助于解决目前学科困境,明确开展学科建设的方向。目前学界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界定明确并达成一致,学科方法正在逐步探索和形成的过程中,学科体系正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而日渐完善,但该学科的独立性尚未完全形成。为打破学科研究的困境,实现学科独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立场,实现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在高校要进一步将该学科纳入教学中,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形成稳定的教学和研究队伍,在教学中促进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学科独立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3-0061-04

作者简介:李康(1983—),女,硕士,云南轻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的研究

(一)研究对象

杨玉宇等认为,思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及依据这种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1]。王仕民等认为,思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等[2]。杨芷英等认为,思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包含了对主客体心理因素、环体和介体的研究[3]。贺岭峰等认为,思政工作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政工作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互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4]。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心理都应作为研究对象,这是二者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的。双方通过互动和对话开展活动,一方面教育者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育者要有充分驾驭能力,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并非完全被动地接受各种影响,而是主动地理解、筛选和选择信息,其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受其自身、教育者和教育过程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是信息接收和目标达成的主体。

虽然双方心理活动还受到所处环境和互动方式的影响,即环体和介体的影响,但不必作为研究对象特别列出。环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影响心理活动的外部因素,例如社会文化、季节气候、学校环境等。介体是指思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中介因素,例如体态语言、语气方式、双方关系距离等。思政教育活动必定处于特定的场域之中,受到场域内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在心理学研究中,环体和介体已经作为影响人们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因素纳入心理学研究内容,思政教育心理学不需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单独列出,但仍然要加以着重分析和研究。

综上,学界对该学科研究对象基本达成以下共识:一是以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为阐发,表明学科研究对象必须处于该活动之中;二是明确了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即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研究。

(二)学科方法

近年来随着对思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学科方法论的研究也丰富起来。王仕民等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有局限性,会造成学科被边缘化、评价认同度不高等问题[2]。李术红认为,思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联系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研究方法,可采用理论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现状调查法、心理体验法等[5]。张微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对心理学方法论的借鉴是学科方法论层面的,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立场,在心理学方法论视野中抽取思维习惯,进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整合与再生[6]。

学科方法的形成一般从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开始。哲学方法是本学科研究和实践的基本思维方式,具有根本的指导性。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服从和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观作为哲学方法指导学科研究。一般科学方法涉及诸多学科间通用的方法,在学科创建初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借鉴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科方法,是学科方法研究的必经过程,例如引导法、震慑法、心理测量、心理疏通等。

(三)学科体系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体系化表达主要以教材和专著两种形式呈现。199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童彭庆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国家教委思政司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编写的系列教材之一,该书主要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需要和动机、态度、群体、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扬和批评心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原则、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依次编入教材,表现出典型的以心理学学科体系为架构呈现学科体系的特点。李術红提出以问题模式和水平模式构建学科体系,涵盖了对学科性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现象、个人和群体心理、社会和学校心理工作等方面构建学科体系。王仕民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概论》和杨芷英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近年来该学科较新的教材,二者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从学科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过程、心理规律、心理机制学科性质、工作原则、工作机制、心理类型、对象、原则等架构学科体系,并提出了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融合加深、创新性逐步增强的特点。

在学科创建初期,研究一般以问题为导向和切入点,在问题解决中积累成果,其中学科基本矛盾是研究的出发点。该学科的基本矛盾为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实效性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性之间的矛盾,由此衍生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方法和教育目等一系列矛盾,随之产生对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内部及相互之间矛盾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主要在研究成果产出的实践层面。而学科体系的构建应以学科取向展开,关注学科内概念、范畴、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严谨地进行体系化的构建。学科构建按研究成果的性质和类型区分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技术方法后,以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维度架构形式,以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技术方法为基本内容进行填充。随着学科研究的深入,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学科体系也会逐渐完整丰满[7]。

综上,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经界定明确并基本达成一致。但是,由于该学科是一门正在创建和完善过程中的新学科,对应的学科方法正在逐步探索和形成过程中,学科体系正随着学科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且日渐完善,目前该学科的独立性尚未完全形成。

二、学科归属

学界目前对思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归属看法不尽一致,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从研究对象上看,与心理学重合,应归属于心理学学科之下;第二种,从其历史由来和研究的出发点、落脚点来看,都是为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而服务的,因此应归于思政教育学科之下;第三种,因其学科方法、研究内容都同时兼有心理学和思政教育的性质,因此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入的,既不属于思政教育,也不属于心理学,而是一个独立的交叉学科。

该学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事实是明确的,但任何交叉学科的最初出现都应以其中某一门学科为主,因其发展需要而借鉴其他学科知识,整合后归于该学科之下。思政教育心理学应归于思政教育专业之下,原因有二:第一,从学科任务上看,是为思政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服务的,并非为丰富心理学的研究或其他学科研究,是手段并非目的,目的决定了方向,不可偏废;第二,从学科价值上看,其学科价值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和实践中实现。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双方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和心理规律的研究,提供基本理论、应用性知识、基本工作原则、方法、技术等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可用性、适用性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来检验的,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政教育心理学研究是没有价值的[8]。

三、学科研究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目前未实现完全的学科独立,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困境:一是缺乏从事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心理学知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推动了该学科的产生,但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和思政专业建设发展,从事该学科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是思政教育专业人员,心理学专业的学者参与较少,且学科间的合作较少,使得研究者理论准备不足,研究受到限制。二是未被广泛纳入学科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公布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中,思政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将思政教育心理学作为思政教育专业的一门课程要求开设[9]。但在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并未被列为思政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开设该课程的高校不多,本科阶段开设该课程的院校更少。未被纳入学科教学与未形成稳定的研究队伍之间互为因果,使学科独立受限。另外,该学科未受到重视,地位不高,研究难以保障,也是学科研究和发展的困境。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该学科目前的学科研究成果不多,特别缺乏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研究成果,学科研究仍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思辨和感性层面的经验总结,缺乏基于实践的学科知识生产和创造,从而制约了学科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凝练和升华。

四、学科建设的方向

要突破目前该学科发展的困境,参照学科发展的普遍规律,可以从实现学科的科学化和学科化两个方面入手。一门学科只有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科得以确立,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学科建设的一种共同的规范[9]。但学科化并非只有在实现科学化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二者没有规定的界线,可以同时进行。

(一)科学化方面

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该学科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决定了该学科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所具有的政治性、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体要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研究的时代课题从实际出发,辨清目前研究的“应然”目标和“实然”状态增强问题意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开展研究;既要学科交叉,更要独立创新,在研究成果上建立学科自信。

二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研究立场。立场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或所抱的态度。学术立场关乎怎样做学问、做什么样的学问、为谁做学问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中头等重要的问题[10]。思政教育心理学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两个学科领域,作为一个新学科,在相互借鉴、糅合的过程中,要经常转换研究角度,从不同视角开展“对话”和“沟通”,但没有立场的“对话”就容易迷失方向,出现左右摇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中心词虽为“心理学”,但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了限定,表现出其类型上的特殊性。心理学研究一般秉持价值中立原则,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有道德价值和政治是非的判断标准,为了服务和服从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该学科必须始终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立场上开展研究。

三是以创新性和先进性评价研究成果。科学研究成果可以表现为新的知识、技术、公式、原理等,必须同时具备创造性或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特点。创新性方面,一定要避免对已有学科的简单重复、移植,要通过研究获得创新性知识的生产,在新知识、新方法的基础上整合、归纳、提取共性特征和关键要素,形成具有学科自身特点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从而在学科研究体系和研究范式的高度达到创新和独立。在先进性方面,要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及时跟进时代发展。聚焦新时代,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如何通过其功能的发挥,达到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实践,既关照个体得到较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满足,又推动整个社会群体投身伟大梦想的自觉奋斗。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要求,一旦失去先进性,落后于时代,也就失去了实用性。

(二)学科化方面

一是进一步纳入学科教学体系。首先高校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建构更加科学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包括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评价指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教材编写,教材编写与学科体系构建关系密切,充分体现了学科体系构建的情况。通过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人才培养和知识应用,可以进一步审视学科体系,完善学科体系。另外,在更多高校开设该课程,可以引起管理者的关注,提高研究投入和保障,从而促进学科研究。

二是形成稳定的教学和研究队伍。研究队伍建设是学科持续发展的保障。目前同时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复合人才不多,要通过开展学科间的对话和合作,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创新,形成一批该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师范院校在开展学科协同研究中有独特优势,一方面师范院校普遍都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心理学专业,有专业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条件,便于在校内统筹各种资源开展协作研究。另一方面师范类院校以培养师范生为主,更需要通过该学科的学习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能力,并在未来的职业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该学科。

参考文献:

[1] 杨玉宇.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新论[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10.

[2] 王仕民.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8.

[3] 杨芷英.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2.

[4] 贺岭峰. 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1.

[5] 李术红.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构建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

[6] 张微. 心理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21:3.

[7] 邓铭. 指向学科深度学习的过程驱动教学实践与探索[J]. 教育科学论坛.2021(16):56-5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EB/OL]. (2008-04-25). http://w 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0512/t20051223_82753.html.

[9] 宇文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化与科学化刍议[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5):76-79.

[10] 陈曙光. 论新时代中国学术的研究立场[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26(06):22-30.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