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3-12-20 01:04徐轶博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信息技术

摘  要:课程思政与法学教育相结合,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践行“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的升华和不断发展,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剖析思政教育与法学教育的契合点,找准问题的关键点,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求,结合农业高校的学科优势,创新法学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去改造法学课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法学课程、课程思政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关键词:新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法学课程;德法兼修;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3-0073-04

基金项目:2022年河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融入法学专业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XJGLX040);2021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改革的法制保障”(项目编号:2021GGJS030)。

作者简介:徐轶博(1984—),女,硕士,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农村法。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更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高校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具体落实到课程建设方面,除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之外,还要将价值观塑造融入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育人和育才的融会贯通。农业院校有必要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突出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注重德法兼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一、法学教育实施课程思政的思想内涵

(一)法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目标一致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知识的获取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知识的选择、知识背后的价值判断等问题却逐渐引人深省。古语有言: “首孝悌,次见闻,有余力,则学文。”道德引领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在法学领域更是如此。要实现法学教育中的道德引领,关注学生的思想精神领域是关键。因而法学教育需要从法治思维、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合,补充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不足,并且从中找到与思政课程、意识形态方面的强对应点。在法学教学中,在教授法律知识、培养专业素养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法治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法治思想等渗透或融入法学课程中,为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培养服务于“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合格法律人才[1]。

(二)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意义深远,务必要立足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使命责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人才保障。法学教育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改革,丰富和加强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内涵,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法学人才[2]。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不断深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潮并存。大学生正处于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容易受到各种现象、观点、言论、思想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方法,还要发挥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的作用[3]。在法学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每门课程、每一场课堂发挥教育作用,把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与职业道德、道德修养等价值因素相结合。

二、当前农业院校课程思政融入法学课程的困境

(一)法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上未融入课程思政

当前时代背景下,法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不能只是传统的法学专业知识的教与学,更要主动适应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求,继承和发扬传统法学学科的精髓与内涵。课程思政不只是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更应该体现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在法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运用法治思维,秉承法治理念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4]。因此,农业院校的法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不仅要结合国家对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还要紧密结合学校的特色優势,结合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去改造课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法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如果将两者割裂开来,各自发展,不仅难以实现农业院校法学专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也不利于德法兼修的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

(二)法学课程中的思政内涵挖掘不够深入

当前,我国法学教学基本都将系统传授法学理论知识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法学知识主要为法律概念、权利义务、制度原则等方面内容,法学教学注重对法律概念、立法宗旨以及法条的正确适用等方面的讲解,这对学生系统化学习法律知识无疑是有利的,但却缺乏对法律制度产生的历史缘由、蕴含的人文理念、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探究,也缺乏对学生现实困惑的关注,导致学生陷入知识的僵化和被动的学习,结果就是学生虽然知晓了法条的具体规定,掌握了法律的核心概念,但缺乏对法律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不利于对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塑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的法学理论,教师大多会采取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将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有效结合,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教师如果只要求学生根据案例思考法律条文的适用问题,却忽视课程主旨、价值引领和学生现实困惑问题的解决,难以达到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的育人效果。

(三)法学教师的思政应用能力不足

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育人,不能仅仅把希望寄托在部分人身上,而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同时要依据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与定位,因地制宜地实施育人方略。特别是在延伸育人的空间和时间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多元化的便利条件,但也对法学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农业院校法学教师的思政素养、提取思政元素的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挖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在专业课教学中,法学专业教师不仅需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活动设计,还需要在进行课堂活动师生互动时融入课程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课程思政融入

只有全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设置途径,才能融会贯通,深入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找到新的思路。与思政课相比,课程思政强调从整体上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育人效果的提升,注重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效果的形成。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为主。教师通过课堂讲授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通过单一的途径被动接受相关知识。在专业教学中偶尔穿插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来说,传统教学模式所达到的效果有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将专业教学内容和思想政治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同时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融入教学,不仅便于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自主学习,还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性地重复学习。这些都能够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的有机融合,既能加强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又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农业院校课程思政融入法学课程的具体路径

(一)明确法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目的

课程思政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开展了多年,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对法学教师来说,要充分认识到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专业知识教学的关系。通过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坚定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在不断提升学生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基础上,使他们正确认识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的关系,使之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农业院校的法学专业,要以培养农业法律人才为己任,把实施德育与培养农业法律人才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教师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帮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建立自己与他人、社会、民族的联系,并在这种联系中确定要实现的人生价值,明确人生抱负。为此,必须在法律知识本身的基础上,明确法律知识的价值,即明确这门课在法律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它能帮助人类认识或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及与国家未来发展有何关系。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同感,令他们发自内心地树立运用法律知识报效祖国的志向。

(二)深度挖掘法学课程中的思政内涵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推进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丰富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学内涵提供充足的条件与基础。教师在组织课程思政相关的教学内容时,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全方位查找相关资料,特别是要了解党中央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新提法、新要求。他们将获取的新内容与法律专业课的相应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灵活地采用案例法、讨论法、专题法、辩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或者选择创新的教学模式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不断加深学生对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的关联和认识。

要根据法学课程的知识结构,将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等核心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实现专业知识与德育要素的有机融合。在讲授法学课程的过程中,应在各门课程的绪论部分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课程的性质,灵活地在每门课程的内容中融入不同的思想政治元素。讲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要发掘出其弘扬自由、法治、公平正义的理念;讲民法的意思自治和行为规范,要发掘出其传递的契约精神与诚实守信;讲农业农村法通过法律手段治理农村各项事务,要发掘出其对保障农民权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等的重要意义;讲经济法对市场活动的调节与规制,要发掘出其对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优化市场环境的贯彻;讲知识产权法对著作、专利的保护,要发掘出其对创新和智力创造活动的鼓励等等,这些都是在法学专业课程中可以弘扬的思政元素。

(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应用能力

不同的法学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提炼以及课程思政的认识深浅存在差异,在资源搜索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等方面也存在不同。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法学教师应加强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应用能力,以保证有组织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达到更高的水平。法学教师不仅要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且要能够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的思想政治特色,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广泛收集海量信息,立足学科前沿,并运用新技术重塑课堂和实践,以实现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法学教师既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解,又要加强编辑能力,尽量能够熟练地应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各种计算机软件制作更直观、更有针对性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并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其中,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教学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课程思政仍旧要建立在保证学生掌握好法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去开展,否则就会本末倒置。教师也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如果教师自身的价值观不正确,是不可能取得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

(四)强化法学课堂教学思政活动设计

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许多优点,其中教育活動中的师生互动是其主要特色。因此,要保证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能够得到积极反馈,法学教师还应加强思想政治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视程度,加强对这方面活动的设计。

1. 采用与信息化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整合信息化教学模式,采取混合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利用网络平台编排案例、阅读材料,通过讨论和小组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受、下结论,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呈现给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多样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共鸣。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等方式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过程中,使他们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对于学生的思考辩论,教师应进行深入的互动点评,使学生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内化,实现法学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的同步发展,更容易取得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2. 设置能践行思政理念的实践环节

在教学活动组织中,可以结合课程特点多设置一些能够践行思政理念的实践环节,比如拍摄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小剧场,通过短视频还原生活场景、庭审现场、辩论赛现场等,在进行情节设计时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观的弘扬与体现。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沉浸式学习,能够将思政理念渗透到个体行为之中,强化大国自豪感、强国意识感、爱国使命感、兴国责任感,全面提升法学课程的思政建设水平。既要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要树立学生的法治思想,实现价值观的提升,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得一应俱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5]。

四、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法律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设置思路是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以创新型、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专业化的教学,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法学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等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德法兼备” 的法律人才。首先,需要转变高校、教师、学生三方对于课程思政的态度与认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其次,要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农业院校的法学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树立学生的法治思想和法律意识,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涉农法律人才。在课程教学内容要进行调整,要注重价值观引导,使课程思政具有农业特色。最后,注重课程体系和整体教学设计的优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工具在法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最终目的不是利用网络平台,不是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也不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改造,而是要切实增强大多数法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深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锐. 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 大庆社会科学,2022(08):151-154.

[2] 李主峰,李娜. 以《刑法学》为例谈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理论观察,2021(05):171-173.

[3] 张文显.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J]. 法制與社会发展,2021,27(01):5-54.

[4] 梁文生. 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研究[J]. 高教学刊,2021,7(22):193-196.

[5] 汪海燕. 农林类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21,8(104):102-104.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