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PPPS教学模式探究高校思政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2023-12-20 04:06和晶郑海涛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和晶 郑海涛

摘  要:高校思政课长期以来都有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发挥着主渠道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增强教学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思政课相关知识和理论深度结合,可基于BOPPPS教学模式、融入典型案例开展教学,让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共同性和不可分割性有更深刻认识,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BOPPPS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3-0133-04

基金项目:云南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立项培育项目“协同多学科视域育人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1220400501);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重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及其多元化评价体系探索实践”(课题编号:2021-JY-Z-03);昆明医科大学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项目编号:2022JXZ021)。

作者简介:和晶(1979—),女,硕士,昆明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郑海涛(1980—),女,硕士,昆明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

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新鲜血液,肩负着新时代的历史重任,关系着党和国家、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是维护民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实现祖国统一的中坚力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意义重大。

一、新时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题中之义

新时代大学生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形成合力。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百年来党解决各种民族问题、推动民族工作不断向前的“纲领”和主线,得到了历史和现实的充分证明。作为承担立德树人重要责任的高校思政课,在新时代大学生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本应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成为高校思政课必须担当的使命。

另外,在文化交融激荡过程中,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更为频繁, 加快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西方文化的渗透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同時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带来了挑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敏锐、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发展潜能大、可塑性强,如何有效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效性,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理论内容融入和教学活动有效开展都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探索,在高校思政课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和研究维度出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了交叉、融合、具体、全面的研究。目前形成的成果包括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深化出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意义和建构路径进行了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维度就是在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价维度就是在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义”[2]。从实践的角度,对如何有效实现大学生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研究者从构建起多元一体、有机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方法;提高思政课理论实践教学水平;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综上所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可直接用于教学的相关具体资源开发不多,资源载体需要进一步优化。比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各种学术性成果如何转化为教学资源,如何让这些资源在相关教育平台和育人载体中助力教育活动的开展,实现把相关研究成果和教学的有效互动存在不足。另外,开展教学的方式方法主要是课堂教学传统讲授或者专题讲授,形式比较单一,而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不佳等。

三、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

BOPPPS教学模式是一个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强调学生参与式互动和反馈的闭环教学活动模式,主要由六个阶段构成:第一个阶段是导言(Bridge-in),目的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专注即将要介绍的内容。第二阶段是学习目标(Objective),教师清楚明了提出教学目标和要求,例如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和态度目标等,让学生清晰学习的方向。第三阶段是在建立学习目标之后进行的先测(Pre-assessment)。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即将讲授内容情况的大致调查,以做测试题、简要提问等方式开展。第四阶段为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这一阶段强调的实现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互动,一般方式主要有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同学之间的互动,还可以两种形式结合,在此阶段一起开展。第五阶段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一定时间后的测试,即后测(Post-assessment),主要是检查在前一阶段的学习基础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之前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出现了新的问题和疑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检测方式,如采用测试题、特定情境分析、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最后则是摘要/总结(Summary),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之前教学活动的总结归纳,以及对下一次教学活动开展的安排准备。这一阶段同时也可以注意收集学生反馈意见。BOPPPS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环节清晰,目的明确。与“回顾导入—教学目标—课前提问—讲授—课堂练习—总结”方式不同,BOPPPS模型的课堂教学操作流程突出强调了“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后测—总结”,在加强教学互动性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开展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活动,总的来说就是把立体式研究形成的相关典型案例资源的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性、共同性和不可分割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让学生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党的领导的必要性、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形成正确认识,高校思政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效性。

(一)前期准备:充分挖掘思政课教学理论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结合点

挖掘思政课教学理论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结合点,对后期找到典型案例资源以及在BOPPPS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确定了思政课教学方向和目标,必须紧紧围绕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因此,在高校思政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中应注意:第一,以教学要求为导向,找准案例选取切入点。案例教学首先要明确“教什么”,找准案例课程的教学目的,掌握学生对案例的关注点和困惑点。第二,要突出问题导向,找准案例聚焦点,要让理论热点或实践难点成为课堂讨论分析的聚焦点。

第三,要突出理论分析,进行学理阐释。无论是政策类、成果类还是实践类案例,要着重讲授问题背后的学理逻辑、规则或方法。

(二)关键环节:基于BOPPPS教学模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构建——以云南民族团结建设为例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整合中,可以紧紧围绕“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拓展,把重心下沉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连队等基层单位。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示范单位建设,推动各级示范区率先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建设特色鲜明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

以云南省为例,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云南有世居少数民族25个,总人口156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民族团结对云南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民族工作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在民族团结工作中,不断培养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珍惜、相互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融荣与共、同心同行。

面对边疆少数民族众多的省情,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云南省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用法治保障民族团结、协调民族关系。

面对边境地区众多的少数民族,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云南省全面贯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提高治理能力,确保民族团结,协调民族关系。健全民族工作法规体系,先后制定《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关于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从法制和政策层面立起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四梁八柱”,不断巩固提升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良好局面[4]。

云南民族团结相关案例不论是历史资料还是现实素材都丰富多彩,选择开发适合思政课相关知识点、相关理论的民族团结建设事件,为BOPPPS教学开展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案例,提升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效性。在案例选取过程中,结合思政课教学內容,突出教学目标,例如政策类案例,要突出制度优势;成果类案例,要强调历史依据;实践类案例要体现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等政策的有效性。

(三)基本遵循: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的难点

从理论上说,BOPPPS是一种可以灵活运用于各种教学形态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主要是指BOPPPS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如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教学等理念适合所有的教学形态[5],BOPPPS教学模式在思政课的教学运用中,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和要求探索适合BOPPPS教学模式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在部分课堂进行教学实践,再通过教师自我总结和学生评价对之前的教学设计进行改进。

通过这种环节清晰、时间紧凑的教学模式,可以把教学目的和重点突出体现出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是对知识点的掌握,还需要在理论知识教授的过程中将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意识,自愿将其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基础,学生将接受的内容转化为个人行为,并通过重复练习形成习惯。因此,BOPPPS教学模式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深度参与。另外,BOPPPS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六个阶段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灵活有效配置各项内容,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活动组织策略,避免局限于教学模式各阶段任务而造成教学活动僵化的问题。

(四)教学设计: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设计主题要围绕“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采用BOPPPS教学模式、融入典型案例,紧密结合思政课相关知识点和理论,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对各个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精神等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性、共同性和不可分割性有更深刻的体悟,使大学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23-10-25).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448633/index.html.

[2] 希辉,王文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现状与趋势[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06):23-30.

[3] 中国政府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EB/OL]. (2019-10-24). https://www.gov.cn/zhengce/2019-10/23/content_5444047.htm?eqid=a524c96700306a22 000000036495a6a9.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研究”课题组. 民族团结云南经验———“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调研报告[R].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 殷旭辉. BOPPPS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以“原理”课的一个知识点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09):7-8.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
“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
十年磨一剑: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综述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