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导学式”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3-12-21 05:44马进军
小学生 2023年24期
关键词:导学式目标素养

☉马进军

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而言,会导致他们的知识学习处于被动地位,题海战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思维及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及成长环境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发生变化。“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改变了原有的“小单元”教学模式,避免了零散的单一教学,教师开始贯彻活动为中心的原则,以兴趣为导向,促进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提升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开始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并且自主研究,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所谓的大单元教学,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学情建立相应的情境,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全面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之中养成语文核心素养,实现综合发展。

一、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概念与主要教学特点

(一)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概述

针对该教学模式来看,它是围绕语文教材来进行的教学,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以及实际的生活背景,对有关教学内容及素材开展整合,通过合理引导,与学生开展交流导学,或是让学生自主导学,以达到知识的有效积累,促进学生相关能力的培育。这一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时间及空间,全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利用单元学习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阅读及写作等技巧,切实了解学习及生活的重点,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主要教学特征

基于“导学式”单元教学,教师起着“导”及“教”的作用,与学生的“学”一起构成了循环体系,借助“导”对“教”进行引导,通过“导”来促进“学”,以保证学习过程逐步深化,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利用这些知识。这一模式的教学特征如下所示:

第一,整合碎片化内容。利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它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开展对内容及教学组织进行设计时,应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坚持“大格局”,对过去的碎片化单元进行整合,构建为大单元,全面调动学生的兴趣。伴随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不仅能促进知识及技能的培育,还能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便利,在此基础上达到以“导”带“学”的目的。第二,强调教学针对性。实施“导学式”单元教学,应全面彰显教师的作用,虽然课堂上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然而课堂外却要教师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有效完成备课,了解相关的内容[1]。在进行备课时,教师不但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认识及分析,还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需求,全面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开展教学引导。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有了更高的要求,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整合,并保证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构建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有目的地提升“导”及“学”的效果及质量。第三,推动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活动。根据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导学式”单元教学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加以重视,引导他们综合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推动学生积极完成深度学习。就学生个体来看,他们的基础及个性都存在独立性特点,该教学模式的目标是确保所有个体都积极参与其中,有效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同时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及质量,进而持续提升“导学式”教学质量。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要求

第一,“导教学”有机结合。对于“导学式”单元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理清教师的“导”及“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有机整体,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还可以确保教师的教学灵活自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应系统性探索相关任务及要求,结合自身知识及经验实现拓展联想,建立新知识结构,从而达到知识的有效迁移及运用,把这三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及教师看成有机整体,促使双方一起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第二,层序性解决难题。针对大单元教学设计,它属于系统性工作,想要有效建立大单元,应保证各单元元素的独立性,同时要确保它们彼此的紧密性,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各个单元的设计都具有相应的作用,可以当作学生进步的阶梯,要求教师对其层序性加以重视,逐步落实各单元教学,一点点解决难题。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应避免完全按照教材结构,应结合学生的理解及认知能力,采取针对性措施,基于目前重难点知识的前提下,持续提升高度,保证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持续解决存在的难点问题。第三,典型范例教学。可以为学生构建全方位认知素材,基于教师的科学引导,选取和大单元主题存在一定联系的典型材料,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通过单元来选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自主学习,学生利用对比分析,也能从中总结一定的学习经验,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基于目前知识基础上持续延伸,采取举一反三的方式开展自主学习。

三、“导学式”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分析

第一,培育核心素养,科学选取主题。对于全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立德树人始终是他们的追求及使命,在不同的学科中应根据本学科具体情况,培育学科素养,借助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以更好地满足核心素养的要求。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课程开展的关键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其任务是持续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思维意识的发散,持续学习更多的知识,培育优秀的学习习惯,从而全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借助“导学式”大单元模式开展教学,需强调人文主题的选取及运用,把它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同其形成情感共鸣,以此提升他们的积极性。根据语文教材来看,在单元导语中,对人文主题进行确定,由此导致学生在选择主题过程中,不但能够具备科学的目标,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人文主题和素养的有效结合,引导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2]。例如,将“爱国”当作主题进行实际教学时,可以人民抗击疫情的光辉事迹及建党百年的伟大变化当作教学素材,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引领其组织主题演讲及诗歌朗诵等活动,帮助他们形成强烈的爱国认知,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第二,调动高阶思维,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方向,基于有效的目标指导下,可以促进教学活动按照科学的路线发展,持续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偏差及问题。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教师应注重统筹协调性,明确实际目标及发展方向,一起开展教学及评价设计,不但要强调教师的“导”及“教”,还应注重学生的“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不管是育人价值,还是核心素养,都要通过目标来完成。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要求教师根据单元主题内容开展全面分析,掌握各个大单元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应当达到的标准。在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开展分析时,如对其字词积累量以及写作能力等开展分析,需强调增强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思维层次,结合实际的学习状况,明确各个教学环节。想要有效实现目标设定,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可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头脑风暴活动,一起制定最终的教学目标,通过思维的不断碰撞,实现群策群力的作用,逐步完成大单元教学目标。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高阶思维发展属于起点,可利用迁移、分析及评价等过程,促进单元目标的顺利实现,借助三维目标及有关素养要求,不断体现高阶思维意图,把教学活动贯彻到整个单元中。通过教学评价环节,可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应该将其当成目标的映射及参考依据。

第三,教学内容整合,促进意识迁移。大单元教学设计应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加以重视,以期利用深度学习来健全核心素养教学。对此,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引导其重构现有的知识,有效借助现有知识完成基础延伸及迁移,对有关内容进行全面整合,促进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及记忆,进而提高知识的提取及应用能力。针对大单元内容整合,可以促进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一点点结合相关知识技能完成迁移工作,全面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为有效增加教学资源,强调知识的延伸及拓展,应根据主题来确定教学内容,以培育学生的表达及写作能力素养。将课内外知识全面整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更多选择的机会。例如,在对《太阳》及《松鼠》进行研读过程中,可对重点词句进行分析及理解,以此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感受文章或平实或活泼的特点,虽然文字风格是不一样的,但是,写出来的文章却是条理清晰的。当阅读教学结束,可鼓励学生参考课文描写方式选取相应的场景进行对比仿写,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将单元内容全面结合在一起,可以促进各单元知识点的有效连接,打破碎片化知识壁垒,在提升语文知识联系的基础上,持续往地理及历史等学科延伸,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这对培育其科学的价值观念,构建正确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3]。

第四,科学开展过程设计,切实达到“导学”目的。对于大单元教学来说,在进行过程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微观需要,还应考虑宏观需要。对于宏观层面,主要是在已经设计好的学时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把它划分成若干课型,避免原有教学的条块化,应倡导“大语文观”;针对微观层面来看,主要是借助多种课型主导作用,促使学生有效把握大单元,促进“学习内容”的转变,实现“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有效借助“导”的作用,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情境素材开展教学,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加强知识内容和素养之间的联系,基于突破和反思,持续延伸学生的思路。把大单元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构建情境素材,这一过程需对学科及学生情况加以重视,持续探究教学内容,增强他们的核心素养。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进行实际教学时,可把英法联军入侵同当时的贸易战进行联系,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进行科学引导分析,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可以科学分析国家的发展情况。语文教学中,还可以把学科的前沿内容当成情境素材。例如,航天工程等内容,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将其当作情境素材,将极大地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延伸学生的视野。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应对周围政治及社会等事件多加关注,对各个内容和知识的联系加以重视。以《鸟的天堂》为例,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把环境污染及碳中和等当成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就“导学式”大单元来看,为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设置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问题,有效发挥导学作用,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积极解决,引导他们自主完成,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借助现有知识开展分析、探索及交流,从而重构学生素养,全面增强其知识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为学生提供正确答案之后,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思考及解决过程进行引导,提升他们的理解及分析能力,确保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思维拓展。若是学生对某个问题存在争议,教师应为其留出一定的时间,引导其积极思考及辩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这也是进行知识创造的过程,可以促进教师全面开展大单元评价。

综上所述,针对小学生来说,最为关键的并非是学习知识,而是应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以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对此,教师应有效采取“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手段,基于该开放式教学模式,显著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持续发展及完善的过程,还需我们语文教师不断努力完成。

猜你喜欢
导学式目标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整体导学式开放性教学法初探
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实施程序及效果评价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