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程的生动记录、创新成果的集中反映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的思考*

2023-12-22 20:36陈锡喜胡海鹏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时代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陈锡喜 胡海鹏

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的《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二卷)与党的十八大以来陆续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各个领域重要论述的数十种《摘编》《选编》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卷本)均按专题编排相比,有其显著特点:党的十八大至党的二十大这十年间收入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指示、批示、训令等在内的146篇著作,均按时间顺序编排(除第一卷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开卷篇)。更重要的是,《习近平著作选读》全部文稿均由习近平亲自审定。

习近平反复强调,要通过学原著来悟原理。《习近平著作选读》的上述特点,对于学习、研究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三个重大价值。

第一,《习近平著作选读》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以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进程在实践上的生动记录。

第二,《习近平著作选读》是对我们党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经验在思想上的科学总结。

第三,《习近平著作选读》是对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理论上的集中反映。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历史定位,更全面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性,更充分认识这一思想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世界性贡献等,更切实体会其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这一实践价值。

将《习近平著作选读》当作最权威的文本来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定位、科学体系、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首先需要按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从《习近平著作选读》中清晰把握新时代得以开辟和新思想得以开创的历史背景,完整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进程。

一、开辟新时代和开创新思想历史进程的生动记录

按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习近平著作选读》在问题导向中把握时代要求,从“应变局、布新局”到提出“新战略、新理念”,从宣示“新时代”提出“新思想”,再到确定“新征程”擘画“新发展”,生动记录了习近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开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进程。

(一)在坚持问题导向中把握时代声音并承担历史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出全党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他在主持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时就指出:《决定》的制定“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1](p.161)在指导各领域工作中,习近平都在强调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进一步强调,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1](p.1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形成的一系列原创性思想,都源于以问题为导向的基本态度。

党的十八大以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效显著,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但与此同时,党和国家在长期工作中也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新风险挑战。习近平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揭示了这些问题——这构成习近平开辟新时代并开创新思想的历史背景。《习近平著作选读》,特别是第一卷,深刻记录了这一背景。例如:

党的领导领域,存在认识模糊、行动乏力,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特别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从严治党领域,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一些贪腐问题触目惊心,而且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交织,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经济建设领域,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藩篱日益显现,传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模式难以为继。政治建设领域,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不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严重存在。文化建设领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社会建设领域,民生保障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脱贫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生态建设领域,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家安全领域,外部压力前所未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国家安全制度不完善,应对各种重大风险能力不强。国防建设领域,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军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突出。祖国统一领域,港、澳门落实“一国两制”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台独”势力猖獗,国家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外交工作领域,逆全球化思潮上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等等。

总之,“当时,党内和社会上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前途忧心忡忡。面对这些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p.5)

《习近平著作选读》特别是第一卷展现的上述历史背景,可以使我们更深刻认识习近平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的伟大历史主动精神、巨大政治勇气和强烈责任担当,以及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战略创新思维。

(二)在引领历史性变革中形成新理念新战略并蕴含新思想

除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开卷篇外,《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所选著述记录了党的十八大至党的十九大这五年间习近平开辟新时代的实践征程和开创新理论的思想历程,重点是“应变局、布新局、新战略、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刚闭幕,习近平就为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进行布局,提出了新历史条件下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并以许多新战略来回应,如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如雄安新区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等)、扩大内需战略、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等,建构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些战略蕴含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按著作编排的时间顺序,主要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就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实现中国梦,既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无止境推进改革开放,又必须从严治党,把“八项规定”作为改进作风的切入口;从严治党先抓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大力整顿“四风”和开展反腐败斗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国梦”须精准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识形态领域要“亮剑”,掌握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为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形成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确立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和抓好政治工作这一生命线等强军思想;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以及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法治思想;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等经济思想;“两山”意识、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等生态文明思想;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和周边外交、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国际战略上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等外交思想;形成把握两岸关系大局的总方针;坚持党领导一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全党要牢固树立政治、大局、核心、看齐“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等党的建设的思想;等等。

(三)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开篇,《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所选著述记录了党的十九大至党的二十大这五年间习近平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和构建新思想的科学体系的进程,重点在“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新发展”。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命题。中国共产党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进一步掌握历史主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进一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按著作编排时间顺序,主要内容有:

论证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征及其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和世界的意义;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基本内涵和新时代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的新征程;强调在新征程中要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全面领导,做到“两个维护”;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确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实践上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作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强调全党要坚持敢于斗争、掌握历史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提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经济发展新战略,强调高水平科技要自立自强;提出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巩固民族团结、建设平安中国、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等思想;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以及在百年奋斗中构建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主张;提出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等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的系统呈现与历史定位的充分彰显

《习近平著作选读》系统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建构其科学体系提供了丰富内涵;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历史定位;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的根本要求;集中反映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创新成果。

如果把“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思想内涵综合起来,就可以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涉及的十四个专题。《习近平著作选读》收录的146 篇著述系统呈现了这些思想内容,以各篇文稿的主题为区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6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8篇,经济建设27篇,政治建设12篇,全面依法治国5篇,文化建设15篇,社会建设8篇,生态文明建设6 篇,国防和军队建设8 篇,维护国家安全5 篇,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3 篇,外交工作13 篇,全面从严治党16篇,综合类15 篇。这14 个领域的文稿为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多次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1](p.5)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观点,这是体现“新的飞跃”的必要条件;二是对新的历史方位的自觉把握,这是实现“新的飞跃”的充分条件。这两方面在《习近平著作选读》中都有充分体现。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原创性观点。

所谓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相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许多新的原创性观点,这是构成思想“新的飞跃”的必要条件。《习近平著作选读》对马克思主义的道义性和科学性提出了诸多原创性观点。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道义性的发展。习近平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1](p.16)“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2](p.8)这是马克思主义道义性之所在。习近平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概括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p.59)逐步提炼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实践中又把这一理念落实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仅如此,他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把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强调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1](p.18)的党。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道义性的重大发展。

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发展。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p.7)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了新概括,强调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互为目的和手段,提出了包含“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内的经济思想,包含“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内的法治思想,包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在内的生态文明思想,包含新时代强军目标和战略在内的军事思想,包含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内的外交思想等。同时,他还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和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要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还强调: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另一方面,“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3](p.559)“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3](p.561)并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性的重大发展。

第二,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历史定位的科学把握。

由图2可见,减水剂分散能力随链转移剂用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0.6%左右时最佳,可归因于链转移剂用量较少时,聚合物分子量较大,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较慢,从而净浆流动度较小;当链转移剂用量过量时,生成的减水剂分子分子链过短,其在水泥颗粒表面的空间位阻能力减弱,分散能力下降;但混凝土的倒坍流空时间随着链转移剂用量的增大而减少,结果表明链转移剂用量为0.8%时,混凝土倒坍流空时间最少,混凝土粘度最低。

所谓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把握包括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命题等在内的新历史方位,这是思想“新的飞跃”的充分条件。在《习近平著作选读》中,可以清晰看到习近平对我们所处的新历史方位的科学把握。

一是对时代背景的新判断。首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主要体现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即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p.9)这意味着尽管我们今天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已经不是当年“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而是因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部分质变进程。正如习近平指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3](p.402)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其次是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判断。尽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但世界处在新的动荡期,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又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在一起,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利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且要因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一所处世界方位的变化,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简言之,“两个大局”就是新思想实现“新的飞跃”新的时代背景。

二是对实践基础的新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既延续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实践基础,又有新的重大发展,总体上反映的是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强起来”不仅是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而且体现在各个领域,主要是:党的全面、集中领导进一步全面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更加完善;中华文化新辉煌在更高层次上得以铸就;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实现新进步;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并掌握解决台湾问题主动权;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等等。这生动体现了实践产生了新思想、新思想又引领新实践的良性互动,奠定了新思想实现“新的飞跃”的实践基础。

三是对理论主题的新概括。每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问题,提炼时代问题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回答,便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对新的理论主题的概括,便成为“新的飞跃”。

习近平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1](p.15)习近平不仅是实践问题发现者和解决者、新的思想和理论的创立者,也是时代课题和理论命题的提出者。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就强调本次会议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1](p.80)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对时代课题加以升华,提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p.15)

同时,习近平还规划了新时代的总任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于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便成为新的时代课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1](p.52)这样,“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课题也摆到了我们面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上述三方面时代课题综合起来,通过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共产党,构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理论主题,成为实现“新的飞跃”的理论标识。

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根本要求的深刻体现

习近平强调:“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4](p.27)只有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习近平著作选读》中,习近平强调学哲学用哲学的重要性,对今天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做了深刻阐述;特别是对开辟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的根本要求,完整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一)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

从历史逻辑看,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的看家本领;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实需要来看,既关系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又是领导干部提高领导能力的关键。为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我们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 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1](pp.75、85、82、83)而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通过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而建立的。因此,习近平始终强调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1](p.335)这就是理想信念奠定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

习近平经常引用恩格斯“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的名言,强调中华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3](pp.161、418)为面对新征程各种复杂局面的挑战,习近平对领导干部提出了要求:“加强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3](p.248)

为此,习近平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p.147)因为它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而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于是,习近平在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属性和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做了新的概括和提炼

习近平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又紧跟时代步伐,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新的力量指导新的实践。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大问题,习近平的回答是,“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意味着,没有马克思主义不行,但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不行。这是中国近现代百余年实践得出的经验和教训。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属性和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做了新的概括和提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四个基本属性,即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开放的理论,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1](p.16)新的时代条件下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性和人民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他还提炼了今天我们学习马克思的九方面内容: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守人民立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民民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关系、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3](pp.161-166)这些重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具有切实的指导价值。

(三)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出了新要求

习近平强调,在今天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1](p.14)他从根本途径和具体要求两方面,阐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路径。

第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两个结合”重大命题。之后,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进行了系统科学阐释。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强调“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5](p.707)

这意味着,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已包含“两个结合”的意蕴。习近平提出“两个结合”的命题并把它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意味着我们党更高的理论自觉,即把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拓展到同包括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内更广泛的实际相结合:把“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升华为同包括“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相结合,通过“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1](p.15)

第二,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在今天的具体要求,是做到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1](pp.16-18)这六个“必须坚持”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如果说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价值立场,那么自信自立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论立场,问题导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守正创新、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试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