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中的经济学

2023-12-22 13:31梁小民
读者 2023年24期
关键词:种植园科尔凶手

☉梁小民

美丽的加勒比海维尔京群岛远离城市的纷扰,人们来这里享受海风、沙滩和夕阳。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斯皮尔曼夫妇也来这里度假。他们住在桂湾种植园酒店。这是一家豪华酒店,还住着不少名人。但在宁静、舒适的环境中,不和谐的事件发生了。先是退休将军德科尔中毒身亡,然后是菲茨修神秘失踪,最后是法官富特被人砍死。

德科尔有怪癖,对服务人员极为苛刻,难以伺候。富特法官原为参议员,是种族歧视的支持者。案发后,侦探文森特把犯罪嫌疑人定为乐队负责人莱蒙斯和服务员弗农。莱蒙斯编了一本名为《袭击者》的刊物,在《目录》这篇文章中,刊登了一些他厌恶的名人,其中就有富特。弗农是为德科尔服务的服务员,屡遭刁难。他们俩有作案动机,文森特怀疑他们是凶手,于是将他们逮捕,并用博弈论中“囚徒困境”的方法,对他们分别进行审讯。结果也像“囚徒困境”分析的那样,他们最终都认罪了。

但斯皮尔曼教授根据经济学原理断定莱蒙斯既不可能是凶手,也不可能买通弗农,利用为德科尔服务的机会下毒。这是因为,莱蒙斯组织乐队为酒店的客人演出,周六时有300 美元收入。那个周六,莱蒙斯并不在酒店,说明他参加演出的地方收入高于300 美元。后来证实,那一晚莱蒙斯在另一个地方演出,收入为400 美元。他为什么非在周六放弃高收入去杀人?同样是杀人,换一天有何不可?因此,凶手不可能是莱蒙斯,弗农自然也不会是凶手了。

凶手会是谁呢?斯皮尔曼把注意力转向神秘失踪的菲茨修,因为他注意到菲茨修在失踪前曾去租了游泳用的脚蹼,而他也正是在游泳时失踪的。斯皮尔曼决定租船到菲茨修失踪的亨利珊瑚岛上去看一看,他怀疑这里是菲茨修作案的基地。在岛上,他见到了穷凶极恶的菲茨修。后来,菲茨修承认被斯皮尔曼怀疑为凶手的道格·克拉克是自己的兄弟,而菲茨修的真名是达里尔·克拉克。兄弟俩认为,德科尔将军对他们在越战中阵亡的弟弟负有责任。达里尔向道格寄去毒药,道格下毒杀死了德科尔。富特发现了道格下毒的事,于是被达里尔砍死。

让斯皮尔曼怀疑道格·克拉克的原因是,桂湾种植园酒店平时的消费比比克鲁斯酒店高89%。道格夫妇平时在桂湾种植园酒店消费时是理性的,但在德科尔被毒死的那个周六,他们已把孩子送走,节省了保姆费,此时在桂湾种植园酒店消费比在比克鲁斯酒店要贵114%,但他们仍然选择在桂湾种植园酒店消费。这种违背经济学常识的行为引起了斯皮尔曼的注意,他开始调查道格夫妇,并用发邮件的方式进行试探,最终用经济学原理破案。所以,他对文森特说:“每一个法律工作者都应该接受一些经济学理论的训练。”

与这部《边际谋杀》类似,经济学家写的小说与其他作家写的包含了经济学道理的小说完全不同。后者讲经济学道理是无意的,但前者是有意的,故事情节和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经济学知识。

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又分为众多流派。就总体思潮来说,可分为自由放任经济学派,又称新古典经济学派;以及国家干预经济学派,又称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小说中的斯皮尔曼属于新古典经济学派。所以,他介绍的经济学理论属于新古典经济学。当然,在经济学基本概念上,这两个学派是一致的。

新古典经济学从利己的人性出发,认为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就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消费者,他要用既定的支出实现效用最大化,即消费获得的满足程度最大化;作为生产者,他要用既定的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按这个原则行事,人就是理性的。小说中,斯皮尔曼正是根据道格夫妇没有按这一原则去价格更低的酒店消费,违背了利己原则而怀疑他们的。

经济学基本概念适用于很多场景。对这些概念,即便无心学经济学也可以稍作了解。小说中也用了一些故事情节来解释这些概念。举个例子,经济学家常用到“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并不仅仅是你做一件事时付出的金钱成本,还是你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所放弃的一切,包括时间和许多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东西。比如,你为了考出好成绩,而把原计划用于看一场电影的两个小时用来学习。你学习两个小时放弃的东西,即看一场电影会得到的精神满足感,就是机会成本。小说中,斯皮尔曼用机会成本解释自己放弃集邮、阅读与休假的原因——随着他名声的提高,讲课、写书的收入越来越高,他从事这些业余活动的机会成本也越来越高。

斯皮尔曼还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他在岛上旅游时遇到的其他事情。一位女士声称自己不爱跳舞,但与丈夫跳得很愉快。斯皮尔曼用相互依赖的效用函数来解释这件事。相互依赖的效用函数指一种行为给一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即效用;还取决于它给另一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这位女士的丈夫爱跳舞,跳舞带给他的效用大,所以这位女士也能从丈夫的效用中感到快乐,双方都达到效用最大化。除此之外,岛上的东西便宜是因为没有进口关税;《时代周刊》在这里卖得贵是因为只有一家店卖,形成了垄断……总之,读这部小说就会让人沉浸在一个经济学的世界中。

猜你喜欢
种植园科尔凶手
凶手是谁
处死“凶手”
谁是幕后凶手
某花卉种植园区天然气管道在建工程造价争议的司法鉴定
美国:种植园安全举措事关食源性疾病
小种植园里的劳动故事
科尔摩根伺服在数控钻铆机床中的应用
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
真正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