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极致美学

2023-12-22 13:40☉阿
读者 2023年24期
关键词:蜂鸟时间轴水母

☉阿 信

秒和比秒更快

时间不仅仅是一种生活工具,它也是我们观察、认识和思考周围世界的一个维度。人对时间的感知局限,是由我们的生理条件决定的。

你是否有过看着钟表,以为秒针停了,然后看到它又嘀嗒嘀嗒走起来的经历?这就是停表错觉,是视觉刺激和感知的失配导致的。钟表当然没有停,但你的大脑需要时间来处理它的运动。

在事情发生后的1/10 秒内,我们看不到、听不到,也感受不到所发生的事情。等我们察觉到这些即时事件时,它们实际上已经成了宇宙历史的一部分。

1 秒可以分为1000 毫秒,标准电影速度是每秒24 帧,相邻两帧之间有约42 毫秒的间隔。在观看电影时,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是流畅的视频,却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独立的图像,它们就像翻动的书页或者洗牌时的纸牌一样逐帧闪过。

蜂鸟每秒扇动翅膀50 次,一次完整的上下扇动耗时20毫秒。蜂鸟翅膀的这种运动在人类肉眼可感知范围的边缘,因此在人的视野中,空中悬停的蜂鸟身体轮廓非常清晰,翅膀则是模糊的三角形。

人的肉眼每秒能识别约60 张不同的图像,而蜻蜓每秒可以感知200 多幅不同的图像。体形越小的动物,在同等时间内收集的信息越多。比毫秒更小的单位是微秒,1 秒可以分为100 万微秒。水母发射刺丝囊只需要1 微秒,这简单而精妙的刺丝囊装置,水母花了10 亿年的漫长岁月才演化出来。

这就是生命:它是集化学和物理于一体的神奇狂欢,诞生于混沌之中,经历着快与慢的运动。

千年和比千年更久

在几十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关注那些以秒计的时间尺度。但随着对时间的探索不断深入,我们开始感到人类被大自然忽略了,我们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像闪电一样快速触发蜇刺的水母可以活很多年,有些甚至可能接近永生——道恩灯塔水母可以转变为幼年珊瑚虫的形态,从而恢复生长,逃脱死亡的命运。

著名的俄勒冈蜜环菌,占地约10 平方千米,已存活约2400 年。公元前4 世纪,当柏拉图撰写《会饮篇》时,它已经开始生长了。

年龄最大的多细胞个体动物——北极蛤,是一种大型可食用蛤蚌。2006 年,研究人员在冰岛的一座岛屿附近水域收集到的一个样本有507 岁。它生于中国的明朝中期,于是一位为《星期日泰晤士报》撰稿的记者将它命名为软体动物“明”。

1888 年,一只13 岁的弓头鲸受到人类的袭击后,侥幸逃脱,但那把石制鱼叉留在了它的身体里。与此同时,在大约8000 千米外的法国阿尔勒,少女珍妮·卡尔曼在她叔叔的布店里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画家,他叫凡·高。那头鲸在遇袭后又活了92 年,于1980 年在阿拉斯加圣劳伦斯岛被当地捕鲸者杀死,只活了它的种族平均寿命的一半。而珍妮还活在世上,直到1997年去世,享年122岁,是最长寿的人之一。

许多树木的寿命都比人类长,其中最长寿的莫过于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和犹他州的狐尾松,这种著名的树木寿命可达5000年。

地中海海藻群落的年龄更大,这让人们怀疑:只要生长环境保持稳定,植物的寿命就可能不受内在因素的限制。

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的是,群落里的植物在老的部分死去的同时又会生发出新的枝条,并通过这种方法不断恢复活力。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个体的本质。

无论是在哪里,时间都不受生物影响,时间之箭以恒定的速度(光速)在空间中向前飞行。地球上铀原子的衰变速度与宇宙最深处的铀原子衰变速度完全相同。

一瞬也有亿年

在时间轴的微观一端,水母喷射刺丝囊,真菌抛掷孢子,螳螂虾的钳子咔嗒作响……一切都发生在瞬息之间。

在时间轴的另一端,能轻松存活几千年的狐尾松具有抵抗衰老的力量,从河马远亲到鲸的演化花了数百万年,生命的起源、地质变化则是更为缓慢的过程。

不过,就像衔尾蛇一样,生命的时间轴两端其实是连在一起的。生命之快是生命之慢的基础,生命之慢则为生命之快提供了必要的解释,二者不可分割。

我们的生命同时呈现了从飞秒到亿年的时间魔法,或者说正是这些快与慢塑造了今日生物圈的千姿百态。无论是苍蝇、鲸还是人类,地球上有机体的成分都离不开恒星消亡后的星尘。从这个角度来说,生命的现在也包含着无数的过去,一瞬也有亿年,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其实是众生同源。

猜你喜欢
蜂鸟时间轴水母
各种各样的水母
时间轴上二阶非线性非自治延迟动力系统的振动性
蜂鸟——致苔丝
水母奇观
时间轴里的“共和国记忆”
蜂鸟
“永生”的水母
水母观察记
时间轴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蜂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