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雪峰
唐永徽元年(650 年)五月二十六日,长安城,唐高宗李治来到距离皇宫并不远的皇家寺院感业寺,为去世的父亲李世民上香。这一天,是李世民去世一周年的忌日。办完上香这件正事,他还干了一件私事,去见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一见到他就泪如雨下,还为他献上一首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诗叫《如意娘》。作者写这首诗时的身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后来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以前叫“武约”,进宫后叫“武媚”,未来叫“武曌”,史称“武则天”。
这首诗,改变了她的命运。
一年前,李世民去世。武则天作为李世民生前的侍妾,同时作为李治的庶母之一,按照唐朝皇室的制度,被迫来到感业寺出家。身处低谷的武则天所思念之人是谁?就是她这次献诗的对象,从辈分上算是庶子的唐高宗李治。
诗是好诗,但如果真要“开箱验取石榴裙”,那裙上的泪痕怎么可能一年也没有干?可见,武则天这最后一句的真实意图,是在提醒李治忆起她身穿石榴裙的美丽旧时光。
献诗之后,武则天和李治旧情复燃。武则天离开感业寺再入皇宫,由昭仪到皇后,由皇后到天后,由天后到大周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抓住李治之心的,除了这首诗,还有那条石榴裙。
“裙”,原写作“帬”,最开始并非女性专属,而是男女都可穿的衣服。
现代意义上的裙装出现在汉代。女性穿着裙子,上身搭配襦袄等短衣,在进入汉代以后逐渐成为风尚。到了唐朝,裙子成了女性服装的标配之一。
唐朝女性的裙子长。其长度与前代裙子相比,明显长得多,裙裾曳地在当时很常见。为了显示身材的修长,女性在穿裙子时会将腰束得很高,多将裙腰提到腋下,裙子的下摆则盖住脚面,有时还在地上拖着一截。孟浩然就在《春情》一诗中描述过这种长裙子,“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唐朝的女性穿这样的长裙子时,上身往往会罩以薄薄的纱衣,且领口开得较低,如同现代的低胸晚礼服。
唐朝女性的裙子宽。一般要用6 匹布帛制成,也有用7匹或8 匹做的。按照当时布幅宽度计算的话,宽度差不多在3 米以上。这么宽的裙子,不仅会影响女性行动的灵敏度,还会造成布料的极大浪费。要知道,在唐朝,布匹非常珍贵,有时甚至可以直接当作货币使用。所以,女性的裙子问题,曾经一度受到皇帝的关注。唐高宗李治就曾经指出:“其异色绫锦,并花间裙衣等,糜费既广,俱害女工。”唐文宗李昂则直接要求:“妇人裙不过五幅,曳地不过三寸。”一条裙子,惊动了政府。
唐朝女性的裙子贵。除了大量使用上等布料,还要在裙子上做各种装饰,包括花纹、金银、珍珠等。比如,条纹裙,裙子上有三五种颜色的竖条纹;画裙,就是在裙子布料上作画进行装饰;晕裥裙,其色彩变化更多,布料颜色按照由深至浅、再由浅至深的色阶顺序排列,犹如浓色向两边扩散出晕影。还有更贵重的裙子,裙子上装饰着金银。在裙子上装饰金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泥金泥银,即将金粉或银粉加入黏合剂,制成金泥、银泥,再涂刷在印花板上,最后拍印到织物上;另一种是蹙金蹙银,就是将捶打至极薄的金箔、银箔切成细缕,再将其缠绕于涂有黏合剂的丝线上,制成捻金钱、捻银线,用这种金线和银线在织物上制作花纹,最后用针线进行固定。秦韬玉《贫女》中的诗句“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说的就是用金线做这种蹙金裙子。
唐朝最为名贵的一条裙子叫作“百鸟毛裙”,为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所有。传说她的这条裙子“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裙中”。或许有点儿夸张,但裙子的色彩变幻莫测,应该是真的。
唐朝女性的裙子色彩丰富。裙子的颜色,一般以红色、绿色、黄色、紫色、白色等颜色为主。研究人员通过对吐鲁番出土的唐朝丝织物做色谱分析,发现唐朝女性的裙子颜色非常多,红色有银红、绛红、水红、猩红、绛紫五色,绿色有碧绿、翠绿、湖绿等二十四色,黄色有鹅黄、金黄、菊黄、杏黄、土黄、茶褐六色,等等。“蔓草见罗裙”“荷叶罗裙一色裁”,说的是绿裙,又叫“翠裙”“翡翠裙”;“血色罗裙翻酒污”“裙红妒杀石榴花”“窣破罗裙红似火”,说的是红裙,也叫“石榴裙”。武则天的石榴裙,就是这种红裙子。
都督夫人礼佛图(局部)
唐人为什么要用“石榴裙”来命名红裙子?
第一种说法,红裙子是用石榴花提炼出来的染料染成。石榴花中的确有红色素,但从相关典籍的记载来看,以石榴花作为植物染料的染色技术,在我国古代并未被广泛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唐朝工匠是用红花、茜草等传统染料染出红裙子的,这也是当时染色行业制成红色的主要方式。
第二种说法,这种红裙子上装饰着石榴花的花纹,以示吉祥。石榴多子,古人用裂开的石榴果实图案,来寄托多子多孙的心愿。
第三种说法,红裙子的裙摆像石榴或石榴花。
看来,红裙子之所以被称为“石榴裙”,主要是由于其颜色、形制与石榴相近,再加以多子多孙的吉祥寓意。
可以想象,在武则天的人生步步成功之时,她的衣箱里,肯定会有很多条做工精致的石榴裙。但我一直相信,她最爱穿的石榴裙,还是当年想让李治开箱验取的那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