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汽车类“1+X”证书制度实施存在问题与对策

2023-12-22 13:47秦启超黄高勇陈友鹏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12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智能网职业技能

秦启超,黄高勇,陈友鹏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州 510925)

0 引言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明确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读期间积极考取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自身就业创业本领,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1]。截至目前教育部先后批准4批共448个“1+X”证书,其中汽车类“1+X”证书有20个。这些证书高度聚焦新岗位、新技术、新工艺,因此“1+X”证书不仅是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的改革,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出台的20个汽车类“1+X”证书中,大部分由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技术开发企业或售后服务企业开发,但目前由于“1+X”证书制度不健全、院校设备投入与证书考试要求不匹配、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证书的推广和实施存在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1 汽车类“1+X”证书设置特点

自2019年教育部发布第一批“1+X”证书以来,累计发布汽车类“1+X”证书20个,如表1所示,其中第一批2个,第二批0个,第三批5个,第四批13个。证书涵盖汽车生产、销售及售后全产业链,并应对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基本搭建出完整的汽车类专业面向的技能岗位所需的“X”证书技能等级标准。

表1 汽车类专业对应职业技能等级“1+X”证书

1.1 证书设置已基本覆盖汽车产业链

汽车产业链由上游配件制造及技术服务、中游整车制造、下游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组成。分析(图1)可知,已发布的20个汽车类“1+X”证书已覆盖汽车产业链,其中60%的“X”证书对应汽车售后服务类,包括汽车技术上的运用维修、钣金喷漆、运营管理、二手车鉴定评估、共享服务的相关工作;20%的“X”证书对应汽车技术服务类,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或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服务工作;16%的“X”证书对应汽车制造类,主要为燃油汽车总装与调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以及汽车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应用3个“X”证书;仅有1个证书为汽车销售类,为中德诺浩(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商用车销售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20个汽车类“1+X”证书中有部分证书考核内容重复的问题,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与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均考核智能网联汽车故障诊断分析,智能新能源汽车与电动汽车高电压系统评测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均考核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等。证书考核项目有重复性,意味着证书选择上“二选一”的考量,造成证书试点及推广初期的重复成本。

1.2 证书设置对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由(图2)可以看出,汽车类“1+X”证书设置对应车型中明确对应燃油车的证书有3个,新能源汽车证书有3个,智能网联汽车或自动驾驶汽车的证书有6个,适用各种车型的证书8个。汽车类“1+X”证书设置对应了汽车的发展趋势,充分考虑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后的岗位技能人才需求,但考虑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开设时间短、在校生规模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相比整体偏小,且在智能网联汽车或自动驾驶汽车类的证书设置上总量偏多,容易造成报考率不高及整体推广成本偏高。

说明:其他(通用)指的是适合所有类型汽车的X证书数量。图2 教育部已公布20个汽车类“1+X”证书对应车型情况

1.3 证书对应培训评价组织与汽车产业关联度高

为分析证书培训评价组织与证书对应行业的关联度,专门通过企查查、爱企查等企业信息平台进行整理,通过证书适用岗位与证书培训评价组织所在行业关联程度简单计算证书对应培训评价组织与对应行业关联度数据。

1)证书培训评价组织所属行业或经营范围与证书适用岗位相同,则相关度定为100%,如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制造企业)开发其岗位对应的制造类“X”证书--燃油汽车总装与调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企业业务范围与证书适用岗位相同。

2)证书培训评价组织所属行业或经营范围与证书适用岗位的行业相近但业务不同,则相关度定为50%,如中德诺浩(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行业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有汽车教学设备开发或汽车配件研制业务)开发商用车销售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汽车销售类)及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汽车售后服务类)。

3)证书培训评价组织所属行业或经营范围与证书适用岗位的行业及业务均不同,则相关度定为0%,如某汽车制造企业开发化妆品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通过整理分析得到汽车类“1+X”证书对应培训评价组织所属行业与汽车产业关联度数据如图3所示。根据图中关联度数据来看,汽车类“X”证书对应培训评价组织与汽车产业关联度整体较高,且多数企业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行业里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这有利于证书在行业中的认可及推广。

图3 教育部已公布20个汽车类“1+X”证书对应培训评价组织与汽车产业关联度情况

2 汽车类“1+X”证书制度试点中存在问题

目前,汽车类“1+X”证书在政府补贴政策下试点推行,部分高职院校已开展试点。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于2021年已开展“智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2个汽车类“X”证书培训及考核的试点工作,2022年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项目培训及考核工作。结合汽车类“1+X”证书试点情况的调研和实践情况分析,汽车类“1+X”证书制度试点存在如下问题。

2.1 “X”证书社会认可度低,学生考证动力不足

国家推广“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初衷是拓展学生就业和创业技能,让学生毕业后能有一项谋生技能,更快找到合适的工作,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然而在证书试点过程中发现,尽管政府和学校做了大量宣传推广工作,通过课程加分、第二课堂加分等方式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水平证书考试,甚至为参加考试的学生提供免报名费,并组织教师免费开展考证培训,学生的积极性仍然很低。

学生考证很注重“X”证书的实用性,但目前“X”证书在企业招聘中的参考比重较低,且无证书相关补贴,未纳入入户积分项。纵使目前政府部门补贴考证费用,学生免费考证,部分学生也觉得证书无用,浪费精力。另外企业、学校、教师的态度也影响学生考证动力。目前多数汽车类企业更认可学生在自己企业的培训表现和考试成绩,以及社会上较成熟的证书(如机动车驾驶证、低压电工证等),且汽车类企业对“X”证书缺少认识及认可。证书试点阶段考试相关设备购置、培训、人力支出均由试点学校负责,基本是纯投入无产出,且政府在对学校年度考核中“1+X”考证相关考核要求低,使得部分职业院校特别是民办职业院校在“X”证书制度推行上相对消极。教师对“X”证书所属培训评价组织的权威性、证书对学生就业的帮助等方面均存有质疑,态度相对中立,也影响“X”证书的试点推广。

此外,教育部推行的“X”证书未纳入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虽然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取得一项职业技能证书,但将教育部推行的“X”证书与社会上其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相比,在非单一选项条件下,学生选择成熟的、社会认可度高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才是风险最低、收益最大的选项,因此,“1+X”证书制度推广任重而道远。

我的姨妈孟书娟一直在找一个人。准确地说,在找一个女人。找着找着,她渐渐老了,婚嫁大事都让她找忘了。等我长到可以做她谈手的年龄,我发现姨妈找了一辈子的女人是个妓女。在她和我姨妈相识的时候,她是那一行的花魁。用新世纪的语言,就是腕儿级人物。

2.2 汽车类证书监管机制及制度体系不完善

汽车类证书试点监管机制及制度体系不完善,制约着证书的推广。在政府推广补贴与证书通过率挂钩、证书推广纳入绩效考核的背景下,证书评价组织机构、学校及政府间产生利益关联。在监管机制不到位的情况下,可能会存在如下情况:“X”证书评价组织机构为尽快铺开证书推广市场,降低申报证书考核点的审核要求及证书考核的难度;学校则在利益考量及证书选择上倾向于通过率高、投入少的相关“X”证书;政府相关部门则在“X”证书推广初期较重视证书推广的数量,而质量把关上相对宽松;证书实施监管不到位还易出现考证泄题、借证敛财、证书滥发等不规范现象[2]。监管机制及制度体系不完善会使“X”证书含金量受到负面影响,降低证书的社会认可度。

此外,“1+X”证书激励制度的缺失,也限制了“1+X”证书制度的推广。相比人社部主管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育部主管的“X”证书目前主要用于“3+证书”考试技能证书及相关课程学分互换,尚未被地方政府纳入积分入户、积分入学等政策福利制度体系中;由于缺少政府部门或权威机构的背书,以及“X”证书含金量未得到社会检验认可,行业企业也未将其纳入薪资评定指标体系。社会及行业企业激励制度的缺失,考取“X”证书不能获取社会政策福利及提高自身就业优势,使“X”证书的实用价值被打折扣,不利于推广。

2.3 汽车类“X”证书尚未与课程有机融通

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融合是“1+X”证书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但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还未能真正将两者有机融合,导致“1”和“X”仍然是“两张皮”的现象。目前,高职院校汽车类“X”证书“课证融通”尚在探索和实践阶段,可复制的课证融通推广模式较少;并且在“X”证书师资培训上尚未形成系统化培训体系,涵盖“X”证书考核内容的教材较少。此外,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缺乏企业实际项目的操作及实践经验,也会制约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融合。

此外,目前汽车类“X”证书试点在实施中主要以考试为导向,教师单独针对考核要点进行培训,学生为提高自己的证书通过率,多数临时抱佛脚应试,这违背了“1+X”证书制度设计的初衷。“证书”获取的应试化、功利化,需改变学生对“X”证书的观念与认识。

3 汽车类“1+X”证书制度实施对策

3.1 加强政府引导,构建X证书多元主体生态链

在汽车类“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教育、财政及人力资源等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加强引导、服务等职能,统筹规划“1+X”证书制度实施中的政策,通过政策指导、引导及支持学校、证书评价组织、行业企业、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1+X”证书制度实施的各环节。政府相关部门出台“1+X”证书制度实施的地方性政策制度及实施细则,明确各主体权责、主体间的关系及利益分配,健全“1+X”证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奖惩制度,并将其覆盖“1+X”证书实施各环节各主体,严格全过程考核评价,并落实奖惩制度,形成多主体互利共赢的生态链和良性科学的约束机制,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作用,将“1+X”证书制度实施由“政策导向”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组织机构和政府部门严把证书质量关,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所学与岗位所需对接,才能保证“X”证书的含金量,提升证书的社会认可度[3]。

3.2 深化课证融通,高质量推进“X”证书实施

3.3 优化服务平台,推动“1+X”证书数字化管理

优化“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推动职业技术等级证书管理与服务工作数字化。在教育部职成司等部门牵头打造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管理服务工作综合信息平台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仿真等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拓宽沟通服务功能,提升“1+X”证书信息交流的通畅性和各方资源对接的精准性,并在平台中加大各方信息公开力度强化社会监督。建议在国家“1+X”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中增加企业评价平台,企业作为证书认定技能等级人才的验证方,对证书含金量有充分话语权,通过收集行业企业对证书评价意见可指导改进各方工作。

此外,引入“X”证书考核费用议价机制,针对证书考核培训费用,建立政府监管、协商议价机制。在国家政府部门监管下,由培训评价组织、试点院校、行业专家、会计审计等成员按照财务制度对证书开发实施中的资本支出与费用支出准确核算,共同协商制订“X”证书考核培训费用标准,并对社会公开[4]。健全证书“进退”考核机制,每年对“X”证书实施效果进行考核,对学生、企业、学校反馈较差或实用性不足的证书进行淘汰;对新开发的证书标准进行社会评估,符合校、企、生三方认可的证书纳入证书项目推广。优胜劣汰,保证“X”证书的动态调整,满足行业动态的人才需求。

4 结语

实施“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决策,通过研究并分析汽车类“1+X”证书制度开展存在问题,提出通过政府加强引导,构建X证书多元主体生态链;深化课证融通,高质量推进X证书实施;优化服务平台,推动“1+X”证书数字化管理等对策有效落实“1+X”证书制度,提升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智能网职业技能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5G赋能智能网联汽车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智能网联硬实力趋强
迎战智能网联大爆发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智能网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