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等院校学报专业化转型调查研究

2023-12-25 07:58汪文敏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办刊专业化学报

汪文敏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一、引言

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问题是一个老话题,问题的提出缘于一九九〇年代高校学报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诸多困境,以及学术界对于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的诸多不满而引发的,彼时期刊界和学界普遍认为综合性的办刊模式是造成高校学报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专业化转型是方向。 但在之后的改革实践中,对于高校学报要不要专业化转型以及如何转型的问题在高校学报界则存在很多争议,不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学报看法不一致,即使是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高校学报看法也不尽相同。 比如,有人长期唱衰综合性高校学报,以仲伟民、朱剑[1]为代表;有人并不认为综合性就办不出好学报,相反,在扶持中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以赵大良等[2]为代表;有人认为高校学报已固化为我国特有的期刊类型,单个学报专业化转型并不能改变高校学报的整体特征,而且因为改革涉及的因素复杂,并不是每一家高校学报都能顺利转型,以尹吉玉[3]为代表。 对综合性学报改革的建议:早期有仲伟民提出的“专业化、集团化和数字化”三种思路;刘京希提出的大专业或小综合模式、专业性模式和专题性模式等三类;康敬奎提出的“高校学报在长时期内应走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化道路”[4]。近期有周俊、段艳文提出的专业化发展分步走路径[5]。 进入新时期,国家提出科技强国战略,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科技期刊的发展变化之快超乎了人们的反应,先进的办刊理念和办刊手段不断出现,如集群化办刊、开放获取、预印本平台出版、融媒体出版、数字化出版等等,相比较而言,大多数高校学报改变的进程就复杂和困难得多。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宣发〔2021〕17 号)中明确提出:”着力解决内容同质化问题,支持现有学术期刊合理调整办刊定位,鼓励多学科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但真正转型的仍属个例。

观点纷争的背后反映的是高校学报改革所呈现的极其复杂性。 面对同样的问题,每所高校及其所属的学报、办刊的相关人,其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改革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践路径有很大的不同,在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意愿强弱的权衡中存在很多不确性和不对等。 高校学报问题的讨论亟需从各说各有理的困境中跳出来。 因为现实问题研究的角度是多元的,如果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发表观点,就很难取得共识。

国内现有学报改革的相关研究或偏于宏观层面理论阐释、政策分析,或偏于对已成功转型的个刊、刊群的经验复盘,缺乏对置身于具体环境的个体学报转型过程的关注,缺少对具体学报改革心路历程的深描。 本文拟以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本文统称为职业高等院校学报)为研究对象,通过网上调查、会议交流、电话沟通获得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展示这一群体改革发展的基本样态和共性特征,以尝试对相关观点做出验证,为高校学报的改革提供新的材料和视角。 之所以选择这一群体,是因为这一群体本身比较特殊,它体量不大,是部分业内同行眼里的“超生游击队”。 尽管“塔基理论”[6]论证了职业高等院校学报存在的合理性,但并不能使这类学报内部的矛盾自然地消解。 这个群体总体上仍属于一个弱小的群体,而恰恰是这一弱小的群体中出现了一些专业化转型比较成功的案例,探索他们转型成功的规律可能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所涉关键词的界定

(一)专业化

对产业部门而言,专业化是指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在某个领域内专注于某个具体的业务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实现更高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 产业专业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对学术期刊来讲,专业化是指期刊主要刊载某一个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以聚集该学科领域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或兴趣目标,并且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的研究者形成学术共同体,实现有效的学术交流,进而促进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 文献[7]认为,衡量学术期刊专业化水平的主要依据是论文所属学科的范围。 同时,被国际典型数据库收录、获得奖项、资金资助,也能够体现期刊的专业化程度和学科建设水平。目前满足这一标准的高校学报约占1257 种全部高校学报总数的1/4,综合性学报所占比例远高于专业性学报。

(二)专业化转型

向专业化转变的过程就是专业化转型。 高校学报的“专业性”是与“综合性”对应的相对性概念,专业性学报是相对于目前刊载多个独立学科领域论文的综合性学报而言的。 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讲究的是同一学科或者是不同学科对共同关心问题的协同研究,而不仅仅是“发表多学科文章”那样简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水平的综合性办刊,可以认为是另外一种专业性办刊的表现。例如,《学术月刊》的宗旨就是要以不输于专业刊的学术水平办综合刊。 选择专业性或综合性办刊与期刊的学术资源禀赋、平台价值、学术声望、编辑方针、办刊策略等因素密切相关。 无论是专业性学术期刊,还是综合性学术期刊,其落脚点都是为了凝聚学术共同体,传播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因而两者本身并非价值对立。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专业性是终极目标。

(三)本研究所指的综合性学报

本研究所指的综合性学报仅限定在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具备以下特征的综合性学报,具备这些特征的表明有专业化转型的必要。 学报涵盖多个学科领域且相互独立不成体系,问题意识较差,较难持续获得优质稿源;办刊过程中来自体制、传统和现实诸方面的阻力较大,办刊宗旨较难付诸实际;编辑办刊成就感较低,职业倦怠感较强。 这可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因为这种描述性解释有一定的模糊性色彩,但对处于真实工作场景中的学报办刊人来讲却是真实的存在。 很多时候,我们个性化的感受、情绪和情感可能恰恰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8]。

三、职业高等院校学报专业化的数据化呈现

(一)结构和数量

据教育部2022 年6 月17 日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高等院校),我国3013 所高等院校中,高职(专科)院校1489 所,成人高等学校254 所。 1600 种高校科技期刊中,以“校名+学报”类别的学术期刊1257 种,其中,“双一流”高校主办学报122 种,普通本科高校主办857 种。 我们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 AMI 收录的职业高等院校学术期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RCCSE 收录的高职高专成高学报为基础,合并重复的学报,补充未收录学报,考虑到改革的历时性和延续性,保留了已经合并或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原专科学校、成人高校学报,得到约279 种职业高等院校学报(其中高职院校 143种),占总数的 22%;高职高专成高院校有学报的仅占16%(不含内刊)。 具体在样本选择过程中,侧重高职院校学报,以及较有学术影响力的高专、成高院校学报,少选或不选虽然专业化程度较高,但载文过少或过多,影响因子偏低的学报。 本研究不求数据的绝对精准,而是通过类别的划分,展现出职业高等院校学报专业化发展的大致样貌。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除公开可查的数据直接引用以外,为保证被分析学报的隐私,会用某校、某学报这样的词指代。

(二)专业化程度

借用文献[7]对专业化高校学报的观点,职业高等院校学报满足专业化、准专业化这一标准的约占总数的31%。 1.从传统的评价学术期刊指标看,更名的专业性学报普遍数据较好,这符合学者们以往的研究结论,即专业化学术期刊的发展普遍好于非专业化学术期刊。 未更名但内容较专与未更名同时内容也综合的学报,评价数据有高有低,可能有学科差异的影响,需要有新的针对职业高等院校学报的评价标准对这类学报办刊质量进行再评价。 2.政法类、教育类学报较多,整体专业化程度较高,专门的理工农医类学报偏少。RCCSE 统计的社会科学综合刊是215 种,自然科学综合刊是39 种,两边都有一些学报是文理兼容出版,但总体上比例相差悬殊。 3.绝大多数“校名+学报”的刊名很难体现刊物的特色和定位。见表1。

表1 职业高等院校学报专业化程度

(三)栏目设置与发稿重点

栏目是学术期刊的“导读指南”,是反映学报内容的学科特点,体现办刊宗旨和刊物特色的标志。 大凡编辑质量好、学术水平高的学术期刊,都特别注重栏目的整体性、系统性、逻辑性和相对稳定性,以吸引相关学科领域作者和读者的持续关注。 开设专栏、特色栏目通常被看作是综合性学报专业化发展的第一步。

受资料的可获得性因素影响,这部分以AMI收录的173 种学报为样本进行分析。 在173 种学报中,专业性学报栏目设置体现了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逻辑性和相对稳定性特征,在期刊评价体系中也有良好的表现,但同类学报容易出现同质化发展的趋势,极少数学报有细分领域的深度研究,从学术市场的角度看,这可能显示了该学科的发表需求旺盛。

其他综合性学报的栏目设置一般包括“特色栏目”“常设重点栏目”“有学校背景的学科栏目”“职业教育研究栏目”“教学研究栏目”“工程技术栏目”和“其他栏目”,这些栏目不一定各刊同时都有,而是各有取舍,栏目编排的顺序有所不同,相同栏目名发表论文所占的比例不同,有的偏职业教育领域,有的偏工程技术领域,体现了各刊特色和重点的不同。 有132 种学报设置了“职业教育栏目(含教学研究内容)”,占学报总数的75%,在期刊内栏目载文占比从10%到70%不等;有40 多种学报设置了反映地域经济文化特征的“特色栏目”,占学报总数的23%,部分学报的特色栏目有较强的可持续性,载文比例适当,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部分学报的特色栏目在自身的学报中占比很小,有些出现发展萎缩的状态;一些学报的常设重点栏目与学校的重点、特色专业关联度较高,一些学报则设置了与学校学科背景关系不太紧密的栏目。 学报主管学校的学科专业是学报的办刊资源,单科性学校专业集中度较高,更有利于学报的专业化发展和特色的形成。 反过来看,学校特色越不鲜明,越容易使学报在已有的学科专业中平均发力,如果单篇文章把关不严的话,整体内容质量和特色就乏善可陈。

(四)专业化转型的几种模式

高职院校办刊模式是在不断被形塑的过程中形成的,也是在遭遇发展困境时主动求变的结果。各专业化学报启动改革的切入点可能有所不同,但所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基本是一致的,抓住了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即以学科为中心,以研究者为中心,以读者为中心“三个中心”的统一,把握了刊物的定位、编辑的素养、专题的策划和优稿的来源等关键要素,力求回归中国大学学报传统中开放的心态、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学术交流平台的功能。 我们的分类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往往不同的模式类型中有相同的要素在起作用,比如,主编的作用、组织支持、编辑团队的作用等,这些是每一种模式都不能缺少的,并不是某一种模式特有的。 与外部机构合作办刊本身就会外聘学术顾问,外聘了学术顾问也往往会外聘学科编委,我们只取主要的方面来分类。 见表2。

表2 职业高等院校学报专业化办刊的模式

四、职业高等院校学报转型的过程性描述

(一)强烈的改革意愿是转型的基点

虽然没有十分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面对学报要不要专业化转型的问题,学报人的思想意识中基本存在这几种情况:一是有十分强烈的改革意愿并努力寻求改变的时机。二是有强烈的改革意愿,但惧于改革的风险,往往会压抑住改革的冲动。 三是在工作遇到十分糟心的事时有改的想法,但过后会淡忘,回归到安于现状的状态。 四是没有想改的意愿,认为学报办刊模式是正常的,不必改。

几乎所有专业性职业高等院校学报的转型都是“蓄谋已久”的,力图改变的想法首先是源于对综合性学报办刊现状的不满。 有以主编为主导的改革。 有的学报可能从前一代主编就一直有改革的想法,不断地积累情绪,形成共识,开展调研,瞄准方向,只等时机成熟。 有以学校为主导的改革,很少。 有的是学报与主办单位双向奔赴的“合谋式”改革,即学报主编(或者校领导)有意要改,学校(或者学报主编)也认识到学报对学校工作的重要性,极力支持(积极呼应),达成共识。

我接手学报后,发现学报与其他高职高专成高学报面临同样的困境,举步艰难。 当时的情况是,学者缺失,学报特色不鲜明,读者不确定,编辑部每天坐等稿件。 发稿对象主要是本院老师,什么学科都有,很多文章是非学术性的工作交流,学术水平高的文章非常少。 启动改革是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国家管理层不断发文鼓励综合性学报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型;二是学校换了新领导,新领导年轻、思想活跃,非常有魄力,极力地推动学报进行改革;三是我本人也做了大量的调研,查询了几千种学术期刊,对所有的教育类期刊都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下决心要试一试,看看我们“第三世界的学报”能不能在专业化这条路上走得通。 (某教育类学报主编)

专业性学术期刊有一个平台,有学术共同体集聚,高职院校学报学科很散,读者辨识度低,优秀稿件被淹没或流失。 我从开始编辑工作起就不断地问自己,我工作的意义何在,我在做什么,就象《苏菲的世界》中说的那样,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到何处去。 如果是一本专业期刊,我可以明确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对我现在工作的学报我不知道要做什么。 这些困惑是编辑部所有同仁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某教育类学报副主编)

上面两位主编所讲的正是目前绝大多数职业高等院校学报面临的问题,对现状不满,不甘于平庸,对办刊的情怀,会让改革者萌生很强的改革意识,但是在改与不改之间却存在着鸿沟。

(二)组织的支持至关重要

学报编辑部是主办单位的内设机构,部门建制、人员编制、人事待遇等都受主办单位管制,主办单位对学报工作持什么样的态度对学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个学校的发展历史、文化积淀、管理理念不同,对学报工作的态度千差万别,有的学校特别重视学报工作,有的就不那么重视,有的甚至会歧视学报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独立建制的高职院校学报编辑部偏少,多数可能是与科研处、教务处、图书馆、宣传部、院办等机构合署办公,所以,每家学报的处境有很大差异[9]。

组织的支持可以体现在人力、财力、物力层面,也体现在精神、心理层面,从起点到过程,一直支持。 没有校方的支持,改革的动念都很难产生。同时,在编辑部尚没有成熟的方案时,在外部因素不确定时,在学校自身条件有限时,支持很难具体化为实际的行动。

我们一提出想转型的想法,没想到学院领导非常支持。 经费支持直接从原来的两位数提高到三位数。 为使学报能持续获取优质稿源,在政策上也积极支持,在教师考评考核制度上向学报倾斜。 (某教育类学报主编)

高职学报的平台太低了,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要走出去。 好在是我们学校的领导非常支持,尽一切努力为我们提供条件。 (某教育类期刊行政负责人)

编辑部在2016 年对刊物进行了重新定位,2017 年正式改版,由原来较宽泛的教育学学科转向专攻职业教育,明确高起点办刊。 学报办刊单位的学术资源不够强,迫切地需要我们走出去,约请著名专家学者的稿件,这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某教育类学报主编)

只有以更宽广的视角为学报定位,才能够走出传统办刊模式的困境。 我们首先从结构上改变用稿的重点,如果还是延用原来的刊名,不可能持续得到优质的稿源。 用外稿就减少了内稿量,引来校内部分教师的强烈不满,面对这种压力,校领导鼓励我们只要认准方向是对的,就大胆往前走,不要管其他。 (某经济类学报执行主编)

(三)利益的平衡是难点中的难点

职业高等院校学报在专业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平衡各种利益,核心是学术话语权的平衡,尤其在改革起步的头三年,如果不能突破这个瓶颈,几乎很难成功。 职业高等院校学术话语权是指在学术领域中,职业高等院校师生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知识创新等方面所具有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在学术界,学者追求的是学术话语的表达权,而学术话语的支配权归属于学术共同体,因为学术共同体遵循同行认可。 职业高等院校学报作为学术平台,肩负着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生产被学术共同体认可的知识产品的任务。职业高等院校学报首先考虑的当然应该是职业高等院校在学术研究、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果,但不应限于职业高等院校中的学术个人,而要关注职业教育领域的更广泛的学术群体。 当初讨论大学学报专业化问题时也遇到过类似的观点争锋,学科并不是一所学校的学科,那么,职业高等院校的学科、行业技术,也不是一所职业高等院校的学科、行业技术。 大学学报由高校的“窗口”转变为开放的公共学术平台,无论从上级文件导向还是业界形成共识都已是大势所趋[10]。学术生产者、表达者和传播者的学术研究视野越广泛,其学术生产的质量就越高,其学术话语表达和传播的范围也就越广,从而其学术话语权含量就越高,在学术共同体中处于中心位置和支配地位[11]。 职业高等院校发表或不发表本院论文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个平衡点,落脚点是要保证学术质量,刊发的内容要有创新、实用,能给社会创造价值。

迈出转型这一步的头三年,我们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非常艰难,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三年里本院论文一篇也没有发表,结果被人告状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说我们只发外稿不发内稿。 (某经济类学报执行主编)

被人告状到高级别的行政管理机构当然是一个极端的案例。 但是在现实中学报编辑办刊受制于此的例子比比皆是。 学报拼盘式的栏目设置有对这种现状妥协的成分,也有成本与效益的权衡,时间长了会形成路径依赖,难以摆脱。

单位原来规定了内稿率,当我们觉得内稿质量不行,需要作者修改时,有的作者会反过来要求编辑直接帮他修改,大有一种反正你得给我发表的意思,真的很无语。 取消这个规定后,编辑部就有更大的自主权录用外部的优质稿件了,校内作者也会更积极地配合编辑修改论文。 (某经济类学报常务副主编)

(四)高素质编辑团队是推动转型的主动力

学术期刊的内容生产是期刊质量的根本,是期刊影响力的源泉,加强学报内容生产能力建设是提升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关键环节,是办好学报的底层逻辑,也是各家学报在更微观层面的较量[12]。 在内容生产的质量控制方面,各专业化学报都进行了艰苦地探索。 学报精准定位是以主编为主的编辑团队首先要考虑的事情,需要大量的艰苦的学术调研。 其次是组约优质稿件,再次是提升同行评议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为作者、审稿专家和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组约优质稿件主要通过组织、承办或参加学术活动,跟踪有影响力的学者的科研项目等方式。 为提升同行评议质量,一般会建立一支稳定、高质且高效的审稿专家团队,并精心维护与审稿专家的良好关系,来保障审稿质量与效率,多数是外聘专家、学者。 提升服务质量就是想方设法地为作者、审稿专家提供优质服务。

在约稿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差异化发展。 C刊理论性强,适应研究型大学的作者,我们以智库型文章呈现,避开了和大刊 C 刊的恶性竞争。(某经济类学报执行主编)

为了获取优质稿源,我们一般采用参会办会的形式约稿。 一是参会,重要的专业性学术会议,我们都尽可能参加。 二是办会,分独立办会和与其他机构合作办会。 这些会一般是周末开,我们的编辑经常牺牲周末时间跑会,非常辛苦。 为了开拓人脉资源,从一个都不认识到逐渐认识到建立信任,其间经历了很艰苦的过程。 (某教育类学报主编)

我们动员所有的力量去拉好的稿源,但非常非常难。 我们在编辑部内提出要以最大的诚心、最大的善意对待我们的作者群体和同行。 (某教育类期刊行政负责人)

压力来自于学报发展的生态环境。 目前的生态环境对高职院校学报非常不友好,专家的稿件非常难约。 我们曾约到一位专家的论文,找了某大学一位非常有名的的专家评审,提了很详细的修改意见,结果这位作者吸收了修改意见把文章改投到了C 刊。 虽然心里很不舒服,但还是选择谅解,只当肉烂了在大锅里。 (某教育类学报主编)

五、讨论与反思

1.尽管职业高等院校学报这个群体很小,但其发展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分化格局,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性与专业性分化。 综合性的学术研究涵盖多个学科领域,专业性专注于某一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 二是学术性与技术性分化。 一些学报注重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强调学术性;而另一些则更侧重于技术应用和技术开发,强调技术性。 三是研究型与教学型分化。 有的学报依托研究型大学或行业学协会,注重原创性研究和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有的学报则更注重教学经验和教育改革的研究。 四是地域性分化。 不同地区的学报,由于所处的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等环境不同,也会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五是质量与影响力分化。 部分学报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面对职业高等院校学报的分化格局,应当鼓励和支持学报根据自身条件和特色,找准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推动学术进步和知识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同时,也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优化管理,促进学报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健康有序的学术生态。

2.只要遵循学术期刊的发展规律,职业高等院校学报一样能趟出一条健康发展的路子。 已转型的学报中,有进入C 刊行列的(如《河北法学》),AMI 行列的(如《东北亚经济研究》《教师发展研究》《当代职业教育》),北大核心期刊行列的(如《种子》《旅游科学》),这些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得到了学术共同体的广泛认同。 一些独立办刊的学报通过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化道路,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努力实现服务学术、服务行业和地方,服务教师成长的功能。对于大多数职业高等院校学报而言,其价值需要新的多元多层次的评价指标结合传统评价指标来评价,进而再讨论这类学报在我国学术期刊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改进,以达到优化我国学术期刊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3.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已经专业化转型的学报,其经验和做法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起意往往基于行动者的主观判断,实施往往依赖个体的人脉关系和个体的人格特质,情境性强普适意义比较差,这可能是绝大多数学报难以简单借用而仍维持原有办刊模式的原因。现实中我们发现还有已经转型的高职院校学报因为种种原因又重新改回综合性模式的。 这说明仅有政策引导还不够,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共同努力。 学报身身也要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学术规范建设,增强学报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加强品牌建设,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学报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改革需要容错机制。 学报转型发展首先需要得到所在高校的包容和支持,学校要克服狭隘的“本校主义”立场,站在更高学术视野考虑学报对本校学科建设的功能。 其次需要管理层的政策支持。 目前由于卡脖子技术的影响,国家对于科技期刊的政策主要向顶级科技期刊、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期刊倾斜,比如,持续创办新刊、英文刊,还有各种项目支持,但速度和数量目前还难以满足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 学术创新作为一种推动知识边界向前发展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创新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职业高等院校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 有专家认为,不必每一种学术期刊都去争一流,学术期刊生态中需要保留非一流学术期刊。 有时候作者的一个小点子,可能不太成熟,在非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没准就有可能成为重大创新的引子。 多样性应该是一个健康学术生态应有的状态,激发“塔基”学术期刊的创新同样重要。

猜你喜欢
办刊专业化学报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致敬学报40年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