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盱眙县

2023-12-26 07:54韦应物
月读 2023年11期
关键词:韦应物盱眙盱眙县

〔唐〕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解读】

我们先看诗题。夕是指傍晚,次就是驻留,盱眙是今天江苏省淮安市的下辖县。从题目上看,“夕次盱眙县”就是诗人傍晚驻留在盱眙县。

韦应物的这首《夕次盱眙县》是写诗人旅途中遭遇风波,泊岸停宿,夜不成眠,引起乡思的情景。但我们一读就发现此诗在声音上的特点十分突出。叶嘉莹先生指出:“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

这首诗的韵脚字“驿”“夕”“白”“客”,读起来好像完全不押韵,其实这四个字都是入声字,它们的统一特征就是发音短促、爆破,近体格律诗通常都是押平声韵,而这是一首押入声韵的古诗。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描述了一个从准备靠岸到已经停舟的渐变过程。“逗”是逗留,盱眙在淮河南岸,所以是“淮镇”。“逗淮镇”场景大一些,视野开阔一些,“临孤驿”的场景则更具体、更聚焦。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当夜幕来临时,远山和村郭渐渐暗下来,人们都开始回到家中休息,芦苇丛生的河洲在暮霭中变成灰白色,大雁纷纷飞落其中栖息。这两句以人归雁下的黄昏景象引发一种思归情绪,反衬背井离乡者的惆怅。韦应物借由“人归”和“雁下”对照自己还在羁旅行役的漂泊之中,一“归”、一“下”,是动静之间的对比;而一“暗”、一“白”,又形成颜色、光线上的对比。

诗中第二句“停舫临孤驿”的“孤”字与倒数第二句“独夜忆秦关”的“独”字,就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孤独之感。韦应物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在孤独的旅夜,思念长安,既是对家乡的眷恋,也代表着功业上的忧虑。

在这孤独的行旅之夜,钟声缭绕,也令诗人思绪飞驰,想起了家乡长安,思乡心切,夜晚清亮的钟声更搅得人难以入睡。诗中出现的“停舫”“独夜”“听钟”“未眠客”不禁使人想起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无尽的乡愁就在这浩浩的淮水中,阵阵的晚风中,清寒的夜色中,还有缭绕不尽的钟声中。

一定有很多朋友看到本诗的题目,就会想起美味的盱眙小龙虾,希望下次大家再品尝盱眙小龙虾时,也可以想到《唐诗三百首》中还有这么一首带着“盱眙”标签的佳作,想到韦应物曾经有过的这么一个风起思乡、听钟未眠的夜晚。(张静)

猜你喜欢
韦应物盱眙盱眙县
盱眙县“立体式”教育促应急科普知识“润万家”
盱眙首支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亮相
盱眙县打造安全教育“一站式”新平台
美丽的『呼吸』
有急必应 有灾必救——盱眙县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洪救灾纪实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淮上即事》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盱眙生态藕
寄李儋元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