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
——关于安徽职业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2023-12-26 13:17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六室王文武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技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六室/王 星 王文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系列重磅文件出台,职业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美好愿景转为“大有作为”的安徽实践,我们实地走访了部分职业院校,并与部分教师、学生、企业负责人等进行了访谈,据此系统回顾了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了工作建议。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基础

从理论上看,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原始社会无所谓分工职业,技能传递主要靠模仿,称之为无系统的模仿制度。随着社会分工细化,专做一门职业的人积蓄长久经验,便有了职业之分,徒弟制度产生,这是职业教育的元祖。随着科学知识增进,学职业的人先要具备普通科学基础,再学本业的应用科学、专门技能,正式职业学校应运而生。[1]这便是陈选善先生在《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中关于职业教育演进的概述,从模仿制到徒弟制,从职业学校到现代职业教育,“做”与“学”并重,“原理”与“实习”并行。

从国际上看,职业教育在西欧迅速崛起。

西班牙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职业教育的国家之一,早在18 世纪建立了生产工厂,创办了培训工人的学校。[2]经数百年坚守,在职教领域依然全球领先,政府强力推动、法律制度完备及紧跟市场需求是其主要做法经验。

18 世纪中期,德国钢铁等重化工业迅速崛起,随之兴起的技术学校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吸引了大量青年就读;旨在促进成年人继续学习机械学和手工工艺的实科中学兴起,实际承担了部分职教职能。1969年出台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德国“双元制”体系的学生必须考取德国行业协会考核发放的职业证书方可上岗就业。由此孕育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即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3]。以产业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重视实践能力及教育体系完善为其主要经验做法。20 世纪70 年代后又有升级版,即跨企业培训: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同时,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作为企业培训的补充和强化的“第三元”。

从国内来看,职业教育发展始终与时俱进。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诞生了墨子、鲁班、管子等职业教育思想家,孕育了知行合一、言传身教、人人可教等职业教育思想,为近代以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植入了优秀基因。洋务运动时期,遵循“中体西用”创办了以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工艺学堂为代表的30 多所新式实业学堂;维新运动以来,废科举、兴学堂、开办实业教育,在学部实业司设实业教务、实业庶务两科等,推动了近代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与时俱进,为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提供了人才支撑。1996 年出台的《职业教育法》确立了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2022年5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施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发生快速巨大深刻变化

2021 年4 月12 日至13 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一)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

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更强。服务面向突出“全”,专业设置突出“新”,目录架构突出“特”。二是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办学路子更宽。开展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型城市等一系列试点。三是职普教育相互融通,学生成长路径更加畅通。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为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提供更适合的多样化发展机会。四是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学生发展力更足。专科层次职业学校为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预留空间,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上本科,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高。五是职业学校的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责任担当更大。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 万名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六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办学形式更活。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1000余门在线精品课和2000 余门视频公开课,为全民学习提供充足的数字资源。七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开放水平更高。与7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稳定联系,在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4]

(二)我省职业教育迈开新步伐

截至2022 年底,全省共有职业学校410 所(高职75 所、中职249 所、技工院校86 所);在校生175.6 万人(高职78.6 万人、中职72.8 万人、技工院校24.2 万人),在校生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11、第5、第5;年均输送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近50 万人。近3 年直接就业(不含升学、入伍等)毕业生中,76.2%的高职专科毕业生、64.42%的中职毕业生在省内就业,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技能人才支撑。2019 年,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郑权同学获第45 届世界技能大赛建筑石雕项目金牌,系我国在该项目上获得的首枚金牌。我省获国务院2021年度督查激励。

三、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大有作为的几点建议

在调研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全面检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综合起来,就是要把握好“普与职”“供与求”“师与生”关系,久久为功,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把握普与职,聚焦“想不想”,推动尊职重教

2000 年,随着“就业派遣报到证”停用,启用“就业报到证”,毕业包分配工作全面取消,“学历成为敲门砖”,这是人们对职业教育产生偏见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要看到向好变化,《工人日报》报道,“考上大学不值得炫耀,能找到好工作才算有真本事”“过去职校老师都有招生指标任务,如今招生季很多家长都是主动打电话咨询”。选择职业学校,从曾经学生和家长的迫不得已,到如今职招变“香”,折射出观念的变化,职教改革发展迎来重要机遇。[5]据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提高站位尊职教。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综合国力竞争特别是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的竞争、制造业的比拼,既需要一流的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也需要一流的能工巧匠。落实省领导联系职业院校制度,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要舍得拿出“真金白银”,提升技能人才政治地位、收入水平,提交住房、保障服务等方面待遇,让技能人才“才有所值”。

二是营造氛围重职教。调研发现,近年来一些拿着本科文凭的大学生为了更好就业,选择到技校回炉再造。这一现象正日益刷新传统就业观,“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加快形成,一线技术工人拥有更多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助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华丽转身,职业教育责无旁贷。应创新宣传方式,营造良好氛围,久久为功,厚植崇尚技能的文化氛围,促进形成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良好氛围。

三是同等待遇兴职教。结合我省实际,加快推动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聘、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有同等待遇,真正将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等政策落到实处,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把握供与求,聚焦“要不要”,推动产教融合

从洋务运动的“工学并举”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半工半读”,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一直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制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也是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路径。

调研中发现,冷热不均较为明显,产教融合仍存在“合而不融”“融而不合”现象;校企合作仍面临“作而不合”“合而不深”问题,实践壁垒依然顽固。一种说法是“企热校冷”:“热”侧重企业用工,即企业希望职校优秀毕业生来了就能干。“冷”侧重好学校、优秀毕业生不愁找工作,但学校里这样的优等生偏少,企业求“才”而得不到满足。还有一种说法是“校热企冷”:“热”是指学校希望更多参与校企合作。“冷”是指行业企业投入产教融合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具体参与产教融合的人员配备不强、资金投入不足等。

调研中还发现,职业教育升学热现象不容忽视,部分学生对学历晋升有迫切需求,优秀学生高比例升本、保留率下降,企业参与热情有所下降。在选择学校时,升学导向的学校更容易被家长和学生认可。

更深一层,通过校企合作投入到学校的资产产权不清晰,资金、土地等办学要素投入成本约束,企业投入合理回报通道不畅,容易“卡脖子”,产教融合程度不深、校企合作渠道不畅,滞后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部分学校重教轻产,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投入较大,导致学科专业调整相对滞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节,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需求。

再深一层,冷与热只是体感和表征,供与求才是内在和实质。学校培养学生,供的是毕业生,求的是好工作岗位;企业提供的是工作岗位,求的是好学生。调研中发现,供需错位、供给侧失衡现象仍然存在,需要的培养不出来,培养出来的不需要。由此,坚持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加快构建服务全产业链、全生活领域和全生命周期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十分重要、十分必要。

一是探索创新“三共同”办学形态。在新华学院调研发现教室很少,实操车间很多,与生产结合紧密;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所接触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由此,可围绕促进产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凝练产业人才需求,打破校企合作先天不足;共同开发课程设计,引导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共同组织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等方式,支持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

二是完善激励机制破除融合壁垒。建议由省级教育、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省司法行政、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协同,全面系统梳理,规范校企合作范畴,划清合作“红线”,建立负面清单,有效保障各方利益,破除瓶颈制约。

三是全生命周期落实组合式激励。支持落实“金融+投资+财税+土地+信用”五位一体政策体系,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热情和积极性。系统总结推广合肥学院大众学院模式。推动校企共建共管现代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拓展职业院校办学空间,持续将产教融合向纵深推进,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拓宽“立交桥”促进类型教育融通。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各个阶段,学生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学生,经过相关文化课学习后,可进入普通高校学习。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提高高职办学水平;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拓宽“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专业硕士”职教“立交桥”和对口招考等,推动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一体化办学、衔接式培养,促进学历和能力双提升,竞争力和感召力双提升。

(三)把握师与生,聚焦“长不长”,推动教学相长

调研中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三年疫情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生重要影响。从学生角度看,年轻人宁愿选择送外卖也不愿去工厂的现象时有发生,选择实体经济制造业意愿有所减弱。从学校角度看,职业院校治理方式和激励机制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积极性,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相对紧缺。从教师角度看,一方面教师总量不足且来源较为单一,不少“两重门”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校企双向流动不畅,“引企入教”赛道还不够畅通。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开展强师试点。聚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实行分类分级资格认证,建议在合肥、阜阳、滁州、马鞍山、芜湖等地各选择1—2 所职业学校与企业开展职教教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在学校培养—入企业培训—再回归学校强化”试点;学习借鉴上海、南京、苏州、深圳、青岛等地先进做法,加快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学相长。二是拓宽参训赛道。鼓励支持职业学校面向各类人群开展职业培训,培养引领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和高素质农民队伍。积极探索拓宽技能回炉再造新赛道,有效摆脱“学历硬、技能软”困境。三是创新培训主体。学习德国“双元制”升级版,建议依托合肥学院大众学院,探索设立跨企业培训中心,推进政府、学校、企业“三位一体”培训培养模式,探索创新专业、就业、产业“三业一体”融合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技能
高级技能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