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伟娜,刘 峥
(亳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安徽 亳州 236800)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分层次、分阶 段地对乡村振兴的落实进行了详细的谋划,重点强调 “加快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鼓励商贸、邮政、快递、供销、运输等企业加大在农村地区的设施网络布局。”这为我国农村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农村智慧物流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进物流行业的发展模式,能够在物流运输中,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完成对物流体系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管理。但智慧物流并非对传统物流的 “否定”,其价值目标与传统物流保持一致,都是为促进货物的实体流动而服务的。但智慧物流依托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高新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在控制物流成本的前提下提升物流运输的实效性。所以,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出发,推动农村智慧物流建设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乡融合,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实效性。
作为先导性行业,乡村物流业的建设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提供了便利,全面发展乡村物流可以让更多乡村居民享受到优质的物流服务。所以,农村物流是推进城乡融合的关键环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农村智慧物流发展与建设,可以促进乡村商品流通模式的转型与升级,可以加速乡村经济的发展进程,实现乡村经济振兴与产业振兴。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又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加速了物流产业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速度。[2]大力推进乡村智慧物流建设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集中体现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农村城市化建设、实现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智慧物流兼具农村生活与生产特点,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在物流交通、信息基础、配送体系等方面实现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不仅有助于畅通城乡物流,推进农产品的“上行”,提高农民收入;还能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实现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此外,积极发展乡村智慧物流能够优化农村物流的运营模式,推进农村物流在模式、标准、业态、组织等层面的革新,从而反作用于农村产业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譬如,在智慧物流的支持和作用下,农村物流产业能够构建现代化物流系统,扩大流通渠道,带动农村就业,释放消费潜能,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其次是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农村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城镇,工业物流是农村物流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对工业基础良好的县区,以物流建设促进城镇工业改造,会加速城镇的建设与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步伐。通常来讲,城市化主要包括两个内涵。一是城市的发展,能够吸引乡村居民进城成为市民。二是农村的发展,农村文明程度与生活水平的提升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加强智慧物流建设,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物流产业向智慧化、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等方向发展,能够改善农村产业环境,提高农村信息化程度,促进新型农民的形成,为农村城市化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是推进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农村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与质量,尽可能地为用户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服务体验。而良好的服务体验、周到的服务体系又必须依托可靠的技术平台做后端。从该角度出发,农村物流应充分认识到冷链技术、仓储技术、信息技术的价值,充分利用智能化、网络化技术发掘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只有实现服务供给与用户需求的有效对接,才能实现农村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首先是农村网络设施投入的增加。农村网络普及率逐年提升。2019—2021年,农村网络建设投入达到1000亿元,基本实现了4G网络与光纤网络的全面覆盖。[3]同时,农村网民规模日渐提升,截至2021年,农村网民规模超过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半数。并且农村信息惠民措施日渐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为我国全面开展智慧物流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农村配送体系的完善。当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村、镇、县三级配送网络。结合国家邮政局的有关数据,2019年我国有55.3万个农村直接通邮;区域网点达到3万余个,快递网点覆盖率为96.3%。[4]与此同时,苏宁易购、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企业直接参与到物流体系建设中,搭建物流网络,构建快递分拨、中转及收寄点,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农村物流的服务能力,为农村智慧物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再次是电商规模的增长。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2020年农村网络零售额为1.7万亿元,环比增长19.2%,普遍高于全国增速的2.5个百分点。东北、西部、中部、东部等乡村地区的零售额占比分别为2%、9.4%、12%、76.6%,山东、河北、福建、江苏等省市地区的排在首位,而增速超过20%的地区分别是重庆、江西、甘肃、西藏、福建等地[5]。因此,伴随农村电商规模的增长,农村智慧物流建设将面临着更巨大的挑战及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可以不断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
最后是电商业态的创新。伴随“电商下乡”的深入,企业对接乡村资源,将催生出全新的电商业态。具体分为:(1)农超对接模式。即美菜网、盒马鲜生等大型超市与农产品基地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由农民直接供应农副产品,商家对产品进行运输、加工、生产等环节的监控,可以充分缩短各类中间环节,保障农产品的品质。(2)产地直销。产地直销主要指农户通过微商、拼多多、淘宝等平台进行销售,可以实现农产品的扁平化供应,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3)直播电商。很多农产品可以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的广度和维度。电商业态的创新,在某种层面上拓宽了农村智慧物流的发展方向,使智慧物流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到农村经济的建设中,增强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实效性。
首先是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经济发展等层面的问题。从整体发展的层面出发,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地,能够完善公共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然而智慧物流是以信息网络为前提的新型模式,该模式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对农村公路、电信等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我国农村在物流、水利、公路、电信等资源和设施上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及智慧物流的建设进程。相关设施的智慧化改造与升级滞后,无法实现对偏远“公路信息”的有效更新。贫困乡村的快递网点少、交通不便、末端服务水平不高。冷藏设备和运输车辆陈旧,智能化设备匮乏。
其次是技术水平较低。技术是推进农村智慧物流建设的前提保障,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强大支撑。近些年我国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无人配送、污染分拣也变成现实。但与城市物流相比,农村物流还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在仓储、运输、装卸等环节的难度较大,为此我们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完善物流服务体系。当前,农村智慧物流在信息技术上还存在应用不充分及投入不充足的问题。即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难以应用在农村物流建设中;相关的资金保障、制度保障普遍缺失,技术攻关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最后是人才匮乏。农村智慧物流建设与发展需要一批高质量人才作为支撑,优秀人才能够从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多个角度拓宽智慧物流建设的道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但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却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一是难以留住人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生活条件艰苦,优秀人才不愿意留在农村。二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滞后。当前院校所培育的物流人才很难对接智慧物流建设的需求,缺乏数据挖掘、智能算法、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并且在通信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上应用能力不高。三是企业缺乏可靠的培训机制,不能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升从业者的理论素养、技术能力及创新意识。
为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应转变观念,革新发展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商品在仓储、运输、加工等环节的设施建设,培育出更多满足智慧物流建设需求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基础设施是智慧物流发展与建设的基础,基础设施越完备智慧物流的建设成本便会越低,反之会不断提升。首先,政府部门应高度关注交通设施建设,结合当地的道路状况进行规划,并做好对乡级、村级主路的“路面拓宽与硬化工作”,全面治理危桥与路面塌方等问题,改善道路状况,确保物流运输的通畅与安全。为降低物质损耗,企业应选择集装箱运输,减少卸货次数,保障物资的完整性;凡是拥有构建高铁、高速公路建设条件的乡村,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争取为智慧物流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其次为解决物流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我们应完善冷链仓储设施。通过资金指引与政策制定的方式,引领企业构建冷冻仓库、冷藏仓库,或者构建公共冷链中心,发挥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数据库等技术优势,实现商品信息的可追溯功能,确保物流信息的透明与公开。此外,还需要提升批发市场、产地、网点的设施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最后是加速物流网络的构建。为加速农村物流建设,助推乡村经济振兴,应强化智慧物流网络建设,实现村镇的全面覆盖,将物流配送渗透到贫困、落后的乡村地区。在统筹乡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应全面考虑当地的物流成本、交通条件、村庄规模,适度增加网点数量,购置终端设备。针对规模较小的村庄,要发挥快递网点、供销超市的功能,由其负责收发快递,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当前,与智慧物流建设紧密相关的技术有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加速新技术的互通融合,能更好地实现智慧物流的健康发展,提高乡村振兴的建设质量。首先是加强技术运用。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完成对海量信息的分析与收集,使其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源。智慧物流产业每天都在涌入海量的个人信息与数据,需要我们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挖掘、分析、整合各类信息,促进物流内部的信息流通,提升物流服务效率;而运用云计算能够提高对信息流的处理、存储、收集等能力,为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提供可靠的保障;物联网技术能够通过跟踪与定位技术,跟踪商品的流转情况,确定商品的实时位置,并通过无线射频、条形码识别等技术手段,帮助人们查询到商品的具体信息;人工智能技术拥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分辨能力、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可以实现农村物流从供应到配送等环节的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区块链技术拥有鲜明的安全性、高效化、去中心化等特征,可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实时监督,确保货物、客户信息的安全。其次是构建保障机制。推进智慧物流建设,对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为此,我国政府部门应结合农村物流产业的特性,组织研发部门开展技术攻关工作,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破智慧物流建设的关键技术。在实践中,政府应构建技术投入增长机制,确保投入到信息技术研发中的资金得到持续的增加;构建评估、监督机制,确保相关技术、资金充分运用到农村智慧物流的建设中;构建智慧物流建设标准,指导企业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特点,提高技术运用与研发水平。
推动农村智慧物流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构建一支高质量、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队伍。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拥有较高的技术技能与扎实的物流知识,还要精通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解决农村智慧物流人才匮乏的问题。首先是吸引人才留在农村,积极参与到农村物流产业的建设中。我国政府部门应制定并颁布一系列激励政策,同时投入资金用于智慧物流的科研经费及解决从业者的生活保障问题,让人才可以全身心地参与到智慧物流的建设中。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应构建有助于校企合作的扶持政策,指引企业参与到学生教育中,如为师生提供实践岗位、实训资源、行业信息等。其次是完善培养体系。高校应转变培养理念,以强化道德观、提升职业素质、培育乡村振兴发展所需求的人才为导向,制定培养方案、增设相关专业,结合乡村振兴与智慧物流建设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加大财政投入,升级教学设备与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融入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方面的知识,全面培育兼具大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智能算法、物流管理等技能与知识的优秀人才。最后加强内部培训。物流企业应在结合智慧物流发展趋势、特点、特征的前提下,全面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物流人才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定期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理论培训”活动,从实践的角度提高从业者操作物流设施的能力和素养,提高农村物流服务水平,从而为我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供支持。
乡村智慧物流是现代流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升其效率与质量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力量。农村智慧物流作为衔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对推进城乡共同繁荣、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新型关系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所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域下,应明确农村智慧物流建设的价值,从人才培育、基础建设、技术运用等层面统领全局、谋求发展,提高农村智慧物流建设质量,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从而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构建一个和谐、美好、健康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