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里的女村医

2023-12-26 15:15牛志远
时代邮刊 2023年22期
关键词:桃花源卫生院婆婆

文 牛志远

5年前,麦姝儿来到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秦许乡卫生院,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如今已经27岁。

几年的朝夕相处,让这个偏远的西北山村,变成了她心中的“桃花源”,也让她坚定了从事基层医疗工作的人生方向。

“我想遵守这个承诺”

2013年,麦姝儿以医学免费定向生的身份考入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按照相关培养规定,毕业后需要到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

2018年8月,她第一次来到乡卫生院时,有一丝“落差感”。“对比实习的大医院,乡卫生院的硬件条件确实差一点,这里没有先进的医疗器械,有些病看不了。晋升的机会也非常少。”她说。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麦姝儿的许多同学相继选择了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式,去大医院进行为期三年的进修。

“同学们在规培期间还可以拿到双份工资,我挺羡慕的,也为此犹豫过,但是当时约定了要在这里待6年,我就想遵守这个承诺。”

于是,麦姝儿留了下来。

在乡卫生院待了一段时间后,麦姝儿意外地发现,这里的医生给病人看病有自己的一套“绝活”。“治疗一些常见病时,医生会使用结合中医的方式诊断,规避了乡卫生院医疗设备没那么先进的短板,效果也很好。”

但这对麦姝儿很有挑战。“我不是学中医的,更不擅长把脉、抓药。”但中医在基层医疗当中的实用性,激发了她学习中医的兴趣。她也惊喜地发觉,基层医疗工作同样能学到许多技能和经验。

不仅如此,她还察觉到,这里的病人对医生都特别信任,医患关系非常融洽。

刚开始麦姝儿不明所以,直到有一天,她发现院长经常义务上门给患者看病。“患者大多是老人,院长觉得他们来医院不容易,就主动到家里给他们看病。”

麦姝儿说,正是院长的这种负责和用心影响了她,“我也想为病人做点什么”。

于是,她决定利用午休时间,义务到比较困难、出门不方便的患者家里去给他们看病。

就这样,一晃几年过去,麦姝儿先后放弃了到兰州某三甲医院规培和调回县里的工作机会,成为兰大同专业、同级学生中留在乡里最久的人。

“一个细心的好医生”

“高考后,我的朋友们得知我要报医学专业都特别惊讶,说我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应该胜任不了医生的工作。”但在家人的建议之下,麦姝儿还是报考了医学专业。

如今,在许多患者的眼里,那个曾被认为“不适合做医生”的姑娘,却是一位细心的好医生。

老人来医院取药,麦姝儿经常会重复两三遍告诉他们怎么服用,后续上门随访的时候,也会留意药有没有过期。一位病人评价道:“她看起来跟我的孙子差不多大,却十分细致、有责任心。”

在一次义诊时,麦姝儿默默记下了高血压患者齐婆婆吃的药。“那天她从山沟里跑出来,说自己头疼得厉害,一量血压,发现她的高血压已经达到三级。”麦姝儿说,村里许多老人家的家人常年在外地,没人带他们去医院,病了就一直拖着,越拖越严重。我们不去关心的话,说不定哪天真的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2023年3月21日,麦姝儿带着降压药,第一次去了齐婆婆家。麦姝儿回忆:“认出我是那天的医生后,她很热情地走出来迎接我,一进门就冲了一大杯糖水给我喝,很甜。”

齐婆婆的血压还是很高。“因为没有人叮嘱,她服药断断续续的,好几年血压都没有降下来。”走之前,麦姝儿反复叮嘱齐婆婆要按时服药。

4月12日,降压药就快要吃完了,麦姝儿又去了一趟齐婆婆家。令人欣喜的是,齐婆婆的血压终于降下来了。

麦姝儿开心极了:“自己的用心在患者身上看到了效果,别提多高兴了。”

“社恐”变成“社牛”

作为一个在基层工作的“95后”,麦姝儿也有特别孤单的时候,但淳朴的村民和患者治愈了她。“很多有关人性美好的事情,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来这里以后才发现真实存在着。”

在她看来,基层医疗工作的特质是“接地气”。“在大医院实习的时候,医生和患者一般不会在私下有联系。但是这里不一样,我们知道这家人是做什么的,那家的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人与人之间无比亲近。”

“有些人可能连县城甚至这个山村都没出过,但淳朴、真诚,对人丝毫不设防。”麦姝儿说,“给村民看完病,总会有人叫我们到家里吃饭,就好像我们已经认识了很久。”

正是这样一群人,填满了麦姝儿工作和生活,这种真诚也逐渐感染着麦姝儿,她不再觉得孤独了。“这里就像一个桃花源,让我这个‘社恐’,都变成‘社牛’了。”

从大学开始,喜欢拍照的麦姝儿便开始运营摄影账号。工作后,她的镜头,被西北的四时美景和一张张来自村民和患者们的淳朴笑脸所填满。

山川积雪、春暖花开,这里不仅风景很美,人也很美。

麦姝儿的镜头里,有戴着蓝色头巾、笑容美好的齐婆婆;有梳着小辫子,长得像动画电影角色的老奶奶;也有常年生活在山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牧马人。“我体会到了做一名乡村医生的幸福感。”

在偏僻的山村待了5年多,麦姝儿显得有些“佛系”,一些网友把她称为年轻人中“逆行的人”。

服务期收尾的第6年,她做了许多未来打算,都与基层医疗息息相关。麦姝儿表示:“我喜欢待在基层。”

在麦姝儿看来,乡村需要年轻的医生。“医学是与时俱进的,前沿的医学方法可以为病人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许多年轻医生具有这种能力。”

同时她也认为,作为一名年轻医生,需要不断学习汲取更多医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服务期满后,她计划留出时间学习中医以及一些老年疾病密切相关的医学知识。“这在基层医疗工作当中很有用。”

她还有一个在她看来十分“理想主义”的计划:去新疆、西藏、云南这些偏远地区继续从事基层医疗工作。

猜你喜欢
桃花源卫生院婆婆
走进桃花源
再造“桃花源”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别把婆婆当成妈
隐匿的桃花源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
“编制”致卫生院陷尴尬境地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