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职普融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3-12-26 09:44孙悦超苏财茂郭海龙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本毕业设计专科

孙悦超,苏财茂,郭海龙

(1.岭南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广东湛江 524048;2.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50)

一、引言

为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机融合贯通,提升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自2013 年起全国多地逐步推行“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的职普融通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有本科在前专科在后的五年制2+3 和2+2+1、四年制2+2、高职四年制4+0和专科在前本科在后的五年制3+2 等模式[1],实现了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的职普融通专本一体化教育,这对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职普融通专本衔接培养多数采用专科在前本科在后的3+2 模式。该模式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成效,但在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中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岭南师范学院经过5 年多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专本一体化教育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二阶段、三主体、四结合”的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真实岗位情境教学,同时,将思政元素无声、巧妙地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确保了职普融通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职普融通专本衔接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课程设置脱节、融通不畅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原则上是系统性、一贯制的,由专、本2 个办学主体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但实际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经常出现这2 个阶段的培养方案由2 所学校独立完成的情况。开设课程仍按原有的专科、本科模式设置,甚至直接使用原有的高职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导致课程设置相互独立,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专科、本科严重脱节,甚至出现主要内容遗漏、交叉和重叠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2-3]。

(二)培养目标独立、系统性差

高职和本科学校在专、本衔接人才培养过程中,经常出现专、本2 个学校主体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互割裂、缺乏统一性和连续性,衔接标准界定模糊等问题。在专科阶段主要强化实践教学、轻视理论知识,而本科阶段则过于偏重理论课堂、弱化实践环节,导致专、本衔接无法形成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甚至流于形式,导致专本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质量严重下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4-5]。

(三)培养主体单一、企业参与不实

当前,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主体大多为高职专科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将企业作为主体融入进来,出现“主体单一化、校企‘两张皮’”的情况。如果把合作企业作为培养主体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就可以实现与学校主体共同发力,共同协商制定既满足行业需要又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培养机制,最终实现“三主体”共同培养、理论实践相结合,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6-7]。

综上可见,我国的职普融通专本一体化教育的发展历程较短、衔接实施还不理想,存在课程衔接脱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独立、企业主体缺失等关键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职普融通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针对上述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汽车服务工程行业领域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岭南师范学院基于其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本衔接办学的具体实践,总结提出了“二阶段、三主体、四结合”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职普融通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可有效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衔接不畅、主体落实不实、企业融入不高等问题,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阶段”是指高职专科3 年和应用型本科2 年的专本一体化培养阶段:第一阶段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进行专科学习,第二阶段在岭南师范学院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进行本科学习;由这2 个既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学段共同完成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在招生时,2 所学校联合企业多次充分研讨,确定切实可行的汽车服务工程领域岗位群的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以克服高职专科重实践轻理论、本科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既充分融合2 个阶段的优势又弥补各自的不足,实现“懂理论会实践、强能力善创新、有技术能服务”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主体”是指在职普融通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专科学校、应用型本科学校、合作企业3 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除学校主体外,将主要合作企业作为第三主体承担一部分人才培养任务,这样既可避免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又可充分发挥企业的行业引领和职业能力提升作用。随着汽车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服务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汽车服务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工作岗位对汽车服务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缺少企业深度参与的学校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受教学资源、岗位情境、师资队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专业知识不精、就业方向不明确,到工作岗位后工作适应周期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学校与合作企业通过签约成立“汽车专业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明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和实施细则,促使企业主体与学校主体共同商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只有学校和企业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基于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并将所学理论知识快速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从而实现预定人才培养目标。

“四结合”是指在职普融通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毕业实践与岗位训练相结合、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相结合、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的育人体系。具体结合方式如下。

(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学校将“情境式、探究式、启发式”等作为日常教学手段,按职普融通专本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汽车服务工程岗位工作需求,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安排在实验室或合作企业,并结合汽车服务工程岗位情境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设计综合实验、小组讨论等,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毕业实践与岗位训练相结合

以往本科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这2 个毕业实践环节是独立的,通常毕业设计集中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共8周时间。由于目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最后一学年学生除了要完成毕业实践外,还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等事情上,因此,毕业实践时间受到严重挤压,质量也有所下降[8]。若将毕业实践与毕业实习的工作岗位相结合,则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工作岗位训练将不再相互独立。学生带着毕业设计的目的性、针对性,在毕业实习岗位中完成毕业设计,这样可使毕业实践与岗位训练相互促进、设计应用更加符合实际,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统一。

(三)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相结合

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职专科和本科学校应将与汽车服务行业紧密相关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中国制造、自主品牌等家国情怀的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汽车产业特色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民族自信心。由于大部分毕业生所从事的包括检测维修、保险理赔等汽车售后服务岗位环境较差、时间随机性强,甚至有夜间在岗的情况,所以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的精神,培养其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

为保证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能力相适应,建设理论功底深、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极为重要。为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等主体的各自优势,岭南师范学院联合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主体,共同打造了一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一方面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学习,将企业生产实践与校内教学紧密结合,促使授课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另一方面,聘请汽车服务工程领域一线技术人员作为毕业设计副导师、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有效解决了学校“双师双能型”教师不足的问题。

四、职普融通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实施过程

根据现代汽车服务行业工作岗位对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培训等,进行职普融通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图1)[9]。

图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实施过程

(一)前移后置深度优化设计课程体系

因为高职专科与本科2 个学校主体分别相对独立承担专科和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任务,所以课程体系设计要把专科和本科阶段的课程分为2 个层次并保持相对完整性,强化高职专科与本科2 个阶段的人才培养优势。把本科阶段的通识课程,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前移至高职学段,并增加学时和内容深度,为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夯实基础。按“理论够用、实用管用”的原则,把高职学段理论性课程后移至本科学段,把职业能力类课程前移至高职学段,与职业资格认定相结合,由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完成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技术实践、工程运用类课程后移至本科阶段,由岭南师范学院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样既遵循了专本一体化学生的成长规律,又保障了毕业生理论素质与应用能力的双提升。

(二)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培养爱岗敬业、崇尚科学、精益求精、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新时代汽车服务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使命。结合汽车服务领域各行业工作岗位的特征,不断加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安全意识、协作意识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将大国工匠、中国制造、自主品牌等体现家国情怀的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知识体系中,引领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汽车产业特色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民族自信心。将汽车专业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巧妙融合,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来改变他们盲目学习、缺少学习目标的状态,进而提升其学习信心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内生动力。

(三)校企“三主体”共建产教融合基地,进行真实岗位情境教学

校企“三主体”共建与真实工作环境一致的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及虚拟仿真实验室,可聚焦于未来工作的真实岗位、真实设备、真实场景、真实流程、真实案例等。运用情境教学、沉浸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方式模拟真实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实现理论与应用的紧密结合。另外,拓展实习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产业学院、科研服务于教学等,实现产、教、研深度融合,使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与企业要求一致,让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就能够“身临其境”,进一步缩短真正胜任岗位要求的时间,实现走出校门即可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

(四)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

近年来,随着广东省高等教育提高毛入学率政策的提出,岭南师范学院招生人数增多,导致毕业设计资源相对紧缺,尤其是校内教师不足,使得每位校内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人数较多。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都是在企业边工作边进行的,校内教师也很难跟进指导,导致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是在答辩前才仓促完成,质量下降明显。以往本科毕业设计是在第七学期末布置题目,第八学期开展工作。受新冠疫情影响,目前就业形势仍较为严峻,最后一学年学生投入到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等的时间较多,使毕业设计时间受到严重挤压。为此,学校要求将毕业设计提前一个学期与毕业实习同步在企业完成,并安排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负责。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互相协作跟进指导,使学生带着目的性、针对性,在毕业实习岗位中完成毕业设计,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统一。

(五)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确保理实一体化教学

只有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具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能力,而以往理论教师只懂理论、实践教师只会操作,影响了理实一体化教学。一方面,岭南师范学院通过大力支持教师考取各类职业技能证书,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同时将“双师双能型”教师纳入学院绩效考核指标,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进入企业锻炼和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的积极性。经过近3 年的建设,符合规定条件的专业教师和实验教师都考取了汽车维修技师、高级维修技师等技能证书。另一方面,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行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作为兼任教师,把行业现状、人才需求、发展趋势等带入课堂,准确将汽车服务工程领域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处理方式、问题方法等融入课堂,从而确保实践应用与理论知识相衔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工作岗位有机结合,确保了理实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

五、结束语

基于“二阶段、三主体、四结合”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岭南师范学院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经过5 年多的专本衔接协同育人教育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通过高职专科3 年、本科2 年2 个阶段,高职专科学校、应用型本科学校、合作企业3 个主体共同实施,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毕业实践与岗位训练相结合、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相结合、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使教师育人能力、学生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与教研成果。近几年,教师在指导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参加“挑战杯”及学科竞赛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均位居全院各专业前列。教师在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方面,也取得突破性成绩:“汽车发动机构造”获批2020年广东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汽车底盘构造”获批2021年广东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汽车构造类课程群教研室”先后获批2022 年岭南师范学院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另外,还获得省、校级教改项目,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立德树人优秀案例等18 项教学类项目。

猜你喜欢
专本毕业设计专科
新时代高职院校“专本衔接”学历教育探索与实践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数控技术专业专本衔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商务英语专业专本衔接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