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经世致用教育思想研究初探

2023-12-26 00:41刘鑫
今古文创 2023年47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林则徐人才培养

【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也开始了睁眼看世界的历程。作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对于引进翻译人才、介译万国法有非凡之功。林则徐从识敌、师敌认识到要“以敌之长技以制敌”,从积极翻译外国书刊、引进万国公法、购置洋枪洋炮等实际行动再到从教育层面思考时势,欲除中国之积患。林则徐接橥于前,由魏源、沈葆桢接续,再到洋务人士光大于后,中国教育近代化由此拉开帷幕。

【关键词】林则徐;经世致用;教育思想;改良科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K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7-009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7.028

鸦片战争时期时贤对传统教育的反思,是传统走向现代教育的第一步,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并未真正从教育层面来思考时局。作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这一点上有所推进,他主张改良科举,培养经世人才。作为经世派代表的封疆大吏,研究其经世政治思想前人已颇多成果。关于其教育思想,前人也偶有论述。朱季康的《传统的坚守:林则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一文中借助史料分析其传统教育思想以及实践,厘清林则徐作为最后一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教育理念及实践。余子侠的《晚清经世致用教育思潮论析》中论述晚清经世致用教育思潮中首次加入了“西学”的新质因素,教育也由此开始了重大变革。对于林则徐本人的经世致用教育思想研究还较为少见,认真分析史料,林则徐本人不仅对于科举变革提出了思想,还对经世人才的培养以及任用也有颇多论述,处于传统向近代将要过渡的时期,林则徐的经世致用教育思想奏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序曲的乐章。

一、识敌、师敌、以制敌

19世纪的西方社会呈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用工业革命完成的科技手段来夺取新的市场,中国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自然成为殖民者们的头号选择。而鸦片贸易则被作为打开中国市场的首选,“鸦片走私和鸦片贸易给英国政府和英国资产阶级带来巨大的利益,却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人口及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极为有害的影响”[1]62,道光时期终至泛滥。道光十九年正月,林则徐奉命到广东查办鸦片事宜,以制夷为目的开始了识夷、师夷之路。在与外夷接触的开始,并未认为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制敌之战。最初在面对西方坚船利炮时认为西方坚船利炮“亦只能取胜于外洋,而不能施技于内港”[2]165。但随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已经与其刚开始的想法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窃谓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2]306。在与外敌交手的过程中,林则徐对于外敌的造船铸炮之术有了更为直观的看法,从“内地船炮非外夷之敌手”[3]478认识到天朝军器武备已经不足以抵抗外敌,再到“以船炮而言,本为防海必须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委”[3]478中学习外敌的思想。后来在《致姚椿王柏心》中的论述表明初步形成了学习外敌、以敌制敌的思想:“前曾觅一炮书,铸法练法,皆与外洋相同,精之则不患无以制敌。”[2]3061840年7月,林則徐在未上奏道光皇帝的奏折中表明要“以敌攻敌”。对外,借助各国贸易上的不平等来实现借用外敌的力量来抵抗外敌;而对内,“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学习外敌先进的造船制炮技术,突破传统藩篱。

从“大局尚恭顺”到“师敌长技”的过程中,认识到需要学习,并且要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制造技术,已经表明其思想逐渐突破传统文化的边界,向“西学”靠近。如果说鸦片战争之前的经世致用思想没有超出儒学固有范围,也没有突破传统文化禁锢的藩篱,那么身处这场战争漩涡中心的林则徐,“为了抵抗外国侵略,批判闭关锁国政策,于1839年初到广东后,即‘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并组织人力集中翻译外人报刊。”[4]1种种举动看来,他的思想已经在逐渐突破传统教育的边界。一方面,作为政府官员,殚精竭虑,寻找制敌之策是其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在寻找制敌之策过程中,认识到制敌之策在于知其虚实,在于“师敌长技”。从识敌、再到师敌,也标志着林则徐理性看待外敌的开始,而制敌不仅需要认识到“外敌之长”,也应该内审诸己。林则徐处于横流溃决之时,愤然欲除中国之积患。无疑,此举需要千千万万的经世人才。于是,他提出了改良科举、培养经世人才的想法。

二、改良科举、革除时弊

林则徐作为最后一代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上层知识分子,治学方法与教育思想深刻具备传统特征。他认为科举是国家取士正途。“国家设科取士,硕德异才咸出其中。”[5]402他也希望借科举来培养、选拔人才,“夫飞国家制科一途,不足为人才鼓励也。”[5]438但由于清朝科举腐败丛生,积弊难返。“笑看济济英才士,任尔才高命奈何”[6],可谓是晚清举子们的真实写照。“科举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莫过于由它所造成的畸形发展的读书做官道路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主义。”[7]读书——做官的思想根深蒂固地扎根在每个读书人的心中。然而清朝科举腐败丛生,厥辜尤重,科举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动关系被科举破坏,科举亟待整饬。

道光十二年,林则徐在《请定乡试校阅章程并防剿袭诸弊疏》中,就揭露了科举的腐败。一方面是对于校阅中的现象。校阅中的“争先荐卷之弊”,面对此间情形,林则徐担心“判升沈于恍惚之际”[6],士子们得不到公平对待,建议“分篇批出”且“不使有一篇批语相同者”[6];另一方面并于阅卷人员安排上做了详细规定,“必择文理优长、精神振作之员,不敢以年老荒庸滥行充数”[6]。除此之外,林则徐在奏疏中直指科举流弊。例如夹带,在他看来,“虽有所资,而尚需运用”[8]91;二来“明知不可抄袭,只图采掇成篇”[8]91;三来“见题即抄,不费思索”[8]91。此时学校教育已经名存实亡,科举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致使学校教育空疏化,教育已不具备其独立性。而在此制度下挑选出来的人才并不能真正成为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甚者有“理财无才,治兵无才,受令无才,将相无才,乃至市井无才商,田亩无才农,列肆无才工”[9]43之现象,且禁锢人们的聪明才智。再者,对于科举考试考官阅卷章程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对于阅卷过快,他认为可能会造成“真才遗失”的后果。

林则徐敢于在奏折中直指科举制度的流弊,标志着他的认识与传统士大夫已经截然不同。在其担任主考官时,对于阅卷期限也有所延长,使考官有充裕的时间阅卷,并规定“认真校阅,则穷日之功,只能以四十本为度”[6]。而林则徐敢于上奏直指流弊,也是希望“真才自不致有遗矣”[6]。不难看出,林则徐对于科举的态度还是十分重视, 这是他作为清政府官员中传统的一面;但世俗之间的言与形总是脱节,林则徐做出了切实举动,改良科举,勠力于实务,这又是其进步的一面。

三、人才经世的教育思想

1838年林则徐在上奏光绪皇帝《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中就写道:“臣十余年来目击烟流毒害无穷,心焉如捣”[3]38,如果说此时的林则徐只是想要在民众层面禁烟,没有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峙之意;那么在1839年写给皇帝的《附奏粤省鸦片情形片》中写道:“屡经严拿之余,兴贩者不能不敛戢。吸食者亦不能不戒断……若宽而生玩,则不惟未戒者不戒,则已戒者亦心复食,稍纵即逝,恐不可挽。”[10]206-207诚然,禁烟绝非易事,此举亦需要千百万与社会共进步的人士,与之相切的是科举制度的流弊所带来的人才培养方面的后继乏力。

封建教育日益腐败。“教育与社会之间,一向存在一种供求关系。当社会向教育提出一定的时代要求后,教育必须做出适当的反馈与变更,以满足社会对自身的需求。”[11]晚清社会的巨变已经向封建教育体系发出强烈的警告,晚清经世致用者们寻求实学以抵御外辱,提出“师夷”,从而以改良教育为着手点,培养经世人才。

林则徐表现出不同于晚清其他官员的一面,在批判、改良科举的同时,他也提出了培养经世人才的教育主张。“夫为国者以人才为重,此扼要之谈也。”[10]366不仅如此,在筹措军队、武器制造方面对于人才的缺失亦有深刻之感,在《致姚椿王柏心》中,谈到与外夷交战的过程中,我方所以失败者,不外乎“器良、技熟、胆壮、心齐”[2]307也,而之所以“逆夷深入险地,是谓我中原无人也。”[2]307若培养不出善于驾驶战舰之人,则面临“殄灭无遗”的后果。而“先进的武器总是要先进的人来制造、使用,这必然涉及养兵、练兵之法,涉及到人才的培养”[12]。

其次,在人才培养上提出标准。“世之烜耀而震烁者,曰勋业、曰文章。之二者有本焉,则德是已。”[5]408才与德相互影响,有德之人忧国忧民,使人发奋努力,挽狂澜于既倒,拯万民于水火。林则徐将才与德作为人才培养的两大标准,其目的在于告诫世人: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要为民服务,也只有具备为民造福“与民兴利除弊”[5]373,才能显露其卓绝才华。林则徐将“才”“德”与“勋业”联系起来,为传统人才思想注入新的血液,在世风日下的社会情势下看来,颇具现实意义。林则徐还指出抵御外敌,应首要重塑道德风尚,在《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中开宗明义要求士人重构自身道德风尚,加强教化与经世之学,“文章经国之大业,世盛则文运操之而上,而教化行”[5]383,冀以“化民由学”“文以载道”“著辉光于笃实”[5]218。林則徐倡导的道德与制敌主题相切,有其深远之意。林则徐看重个人才华,寄希望于科举,“国家设科取士,硕德异才咸出其中,则有因文以致用者。”[5]402藉科举来培养才德兼备之经世人才。

再者,而人才不仅要培养,还要重视人才的任用。“然则培养之、扶植之,使天下之才皆足以为我用。”[10]366而能够为国家所用的人才应该“系实心任事之员,行之有验”[5],对于“漫不经心,甚至纵役滋累,亦即纠参示儆”[5]19。林则徐将人才培养与国家兴利相联系,“任事者,方兴利以救弊”。由此可见,林则徐心目中的“才”可被任用的条件,不是埋首故纸堆,不知天下事,也不是只会磕头的官吏;而是能“载道惟文”且“忠规谠议”,“经明行修”这样集经术、治术、文章于一身、对国家安邦治册有实效的经世人才,归根结底还是注重研究现实问题有经国致用之才者。

四、余论

经由鸦片一役,不仅折射出古老东方国家陈旧、腐朽的一面,更多暴露出农业文明在近世科技文明之下的无力。受中国传统教育浸润的林则徐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主动或被动地应对着时代给予他的挑战。从他对外国报纸及书刊的翻译、国际法惯例的引入,都可以看出林则徐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及技术,尝试开始接受西方较为先进的观念和制度。然而,种种举动都是出于抵抗外敌的入侵,并为中国封建王朝带来新的风气,以求巩固王朝的统治。强烈的民族意识是林则徐转变思想的前提与动力,他始终困在传统士大夫“治国平天下”桎梏之中。尽管他提出“师夷”一说,终究只是“药方只贩古时丹”,其思想也与其时代相契合。

首先,林则徐经世致用教育思想肇始于社会亟待转型时期,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层面体现出在教育上的是其进步的一面。林则徐提出的对于传统教育的批判与改良,势必带给清政府教育一种新的模式,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中又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林则徐经世教育思想对于“西学”的态度主要表现在中华文明在应对外敌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的反思。而鸦片战争时期的经世致用教育思潮所面临的时代任务,已经变成了如何接受西方文明带来的教育上的冲击,即:如何通过教育来实现“制夷”的目的。晚清经世致用教育思潮的变迁映射出中西两大文明通过教育开始有了交集,而交集开始的信号便是林则徐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自林则徐起,之后种种教育方面的变迁,都是以此为底色逐渐发展而来。

其次,林则徐经世致用思想是为了挽救清王朝统治而阐发,也使得其思想中带有浓厚的士大夫因素,是其经世教育思想中不彻底的一面,使得在教育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负担重重。究其缘由,固然与其身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向教育提出全面且深刻的改革有关。其思想依然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愿景,也只是希望时人“诸君砥砺追前修”,所以尽管林则徐在教育上提出了种种变革方案,只不过是封建地主阶级开明势力为了挽大厦将倾而做出的自救活动。

综合看来,林则徐经世致用教育思想呈现出进步与不彻底的两方面。一方面,为中国教育由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中奠定了学习西方的历史底色,做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如学者所言:“‘师夷长技以制夷’当是划时代的观念,可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3]起到了开风气之功。林则徐经世致用教育思想不仅标志着他与近代传统官员中截然不同的一面,还是中国近代教育吸纳异质新学的开始,拉开了教育现代化的帷幕。后来无论是洋务派,還是维新派,亦或是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提到的种种教育变革的进步,无不由此为肇端;另一方面,在近代中国教育融入世界的过程中,由于林则徐近代教育的底色中颇多历史实际因素,故对于接收新文明亦呈现出后继乏力的现象。

历史是发展的。虽然林则徐提出的“师敌”一说在当时看来是触怒天朝威严,不啻于手足倒悬般荒唐可笑。但随着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让人们深感前人的远见卓识,让中国人认识到了“看世界”的必要。由林则徐开创的“师夷”,被后来洋务派所承继发展到器物层面,维新派人士将之推广到了制度层面,迈出了摆脱“华夷”之辨中华夏文化的优越心态的束缚的第一步,以客观的视角看待异域文化奠定了基础,也对现实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冯天瑜,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林则徐全集 第7册 信札卷[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3]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林则徐全集 第3册 奏折卷[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4]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5]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林则徐全集 第5册 文录卷[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6]璩鑫圭编,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鸦片战争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7]黄留珠.创新与流弊:千年科举制度面面观[J].学术月刊,2005,(11):66-68.

[8]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林则徐全集 第1册 奏折卷[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9]汤志钧,陈祖恩编.戊戌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10]杨国桢.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林则徐卷[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1]余子侠.晚清经世致用教育思潮论析[J].学习与探索,1997,(06):107-113.

[12]李国钧,金林祥主编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6卷):清代(下)公元1840至1911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3]俞启定.晚清中国近代教育形成动因和线索[J].教育研究,2021,42(06):62-69.

作者简介:

刘鑫,女,山西阳泉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发现:中国近代教育史。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林则徐人才培养
《林则徐》
林则徐禁烟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