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 理念下高师院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研究

2023-12-27 17:31
轻音乐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大调小调和弦

王 浩

一、 研究概述

成果导向教育 (Outcome-Based Education, 简称OBE) 产生于20 世纪80 年代, 目前OBE 理念的影响已经发展到国家学位标准、 高校教育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等多个方面。 OBE 理念包含了三大要素: 以需求为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 可持续改进。

钢琴即兴伴奏在高等教育领域属于音乐与舞蹈学科音乐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具备相关职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钢琴即兴伴奏和创新设计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提升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操作能力[1]。

基于OBE 理念对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进行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不仅仅停留在实践层面, 将中小学音乐课本内容融入本课程的教学中, 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持续改进, 进而在理论方面形成系统化, 改善本课程的教学效能, 有助于丰富高师院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的相关理论, 对该门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的完善有重要意义。

二、 钢琴即兴伴奏技能对于高师音乐专业的重要性

高师院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渠道就是中小学教师,而钢琴即兴伴奏是中小学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 是上好一堂音乐课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教授新的歌唱作品时,如果熟练灵活运用钢琴即兴伴奏辅助学习, 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分段、 变速练习, 同时根据钢琴伴奏音乐的变化, 直观地感受歌曲表达思想情感的变化。 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具体有以下几个作用:

首先, 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鉴赏课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 《春天的歌》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 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现场即兴伴奏 《杨柳青》 进行导入,利用钢琴模仿不同民乐的音色特点, 接着引出学唱歌曲《嘀哩嘀哩》。 学生通过导入, 提高了学习兴趣, 快速进入学习主题。

其次, 钢琴即兴伴奏在歌唱教学课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 《歌唱祖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的新歌教学中, 对于较难的乐句和节奏, 教师通过即兴伴奏逐句进行学习训练, 提高学生新歌学习效率。 同时, 教师还可通过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做出力度和速度等变化, 让学生感同身受, 体会歌曲中的情感变化。

最后, 钢琴即兴伴奏对学生乐理知识的学习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歌曲 《雁群飞》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 的学习中, 教师通过钢琴即兴伴奏进行辅助, 使学生快速掌握八分音符、 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不同时值。

三、 当前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 在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招聘中, 音乐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深深困扰着音乐行业的领导者与组织者, 高校毕业生缺乏综合的音乐素养和良好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难以适应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其次, 高校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往往无章可循, 伴奏内容复杂多变, 面对的大多数学生钢琴基础较差、 音乐理论功底不深。 同时教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师大多是学习钢琴独奏出身, 因此钢琴教师几乎把精力都放在了传统钢琴演奏曲目的教学上, 而对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内容或蜻蜓点水式的象征性表示一下, 不去考虑其系统性。

最后, 高校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弹奏内容往往局限于固定的几本教材, 内容上较少涉及中小学音乐课本的歌曲, 同时目前市面上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歌曲伴奏参考书籍是罗列的形式, 仅停留在实践层面, 并没有针对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设计做理论化提升。 这就导致学生毕业进入教师岗位后, 面对大量不熟悉的歌曲,很难满足中小学音乐课堂对于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需求。

因此, 针对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如何与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相关联, 如何将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应用到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训练中来迫在眉睫。

四、 OBE 理念下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一) 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模式

根据OBE 模式,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 使课程安排更加合理和多样化, 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 帮助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将即兴伴奏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弹奏技巧相结合, 做到思想和弹奏的高度融合, 提高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 加强理论与实践创新之间的关系, 加强对多学科知识的理解[2]。

(二) 配合作品的编配, 将相关教学内容做理论化提升

在教学内容方面, 即兴伴奏的教学不只是简单地教弹奏, 没有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的伴奏往往结构杂乱无章。 OBE 模式下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可以结合伴奏实践设计教学内容, 例如在和声方面, 以正三和弦为基础, 依次加入副和弦、 重属和弦、 副属和弦和替代和弦等相关内容作为专题, 并与中小学歌曲相结合, 分单元对理论知识进行解构, 将歌曲编配流程化, 形成课程目标清晰的教学理论体系。

(三) 根据不同风格歌曲的伴奏需要制定全面的伴奏技能训练内容

在技能层面, 从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出发, 对接用人单位的真实需求, 融入中小学音乐课本歌曲, 反向设计教学内容, 构建基于OBE 理念的模式化钢琴即兴伴奏技能体系, 教授学生在歌曲伴奏中的基本规律, 熟练不同调式。 伴奏模式化既包含了和声选择和旋律连接的模式化, 又包含了间奏和尾奏处理的模式化, 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四) 根据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成果设置多元化评定等级

OBE 模式下的教学评价, 重点在于学习的成果,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 要分阶段进行教学评价,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学生的钢琴基本功练习音阶和琶音等进行评价。 第二, 对学生是否充分掌握功能和声基础理论并快速为旋律选择合适的和声和织体进行评价。第三, 对学生是否能满足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需求的职业要求进行评价。

五、 OBE 理念下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内容

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 以中小学用人单位的日常教学音乐素材为主要学习内容, 将常用和声语汇、织体变化、 即兴移调练习, 与歌曲即兴伴奏的实践紧密结合, 力求每个知识点对学习者的即兴伴奏学习有实际指导作用, 做到即学即用。

(一) 常用和声语汇训练

要为一首歌曲配和声, 首先要对歌曲的内容、 演唱方式、 作品风格和音乐特点做分析, 特别要明确以下三点: 一是旋律的调式调性 (根据调式决定和声, 根据调性决定伴奏织体的音域); 二是旋律的结构 (根据结构来安排终止式); 三是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大体决定歌曲的基本和声节奏)。

和声的一般学习顺序是先掌握正三和弦编配, 先大调后小调。 然后逐渐扩展自己的和声应用范围, 可以先副三再副属和弦, 最后是各种色彩和弦的运用。 同时由于中小学音乐课本歌曲包含很多民族调式的歌曲, 所以也要加强民族调式歌曲的和声配置训练。 以下内容均以C 自然大调为例, 举例编配歌曲来自 “人音版” 和 “人教版” 中小学课本内容。

1.大调正三和弦应用

大调的正三和弦加上属七和弦是大调式中最基本的和声, 包含了大调式中所有的自然音, 已具备了编配大调式旋律的可能。 但是尽管已有三种和声功能, 由于和声比较简单, 和声色彩单一, 对比不强, 还不能应付所有大调旋律编配, 因此, 大调正三和弦是初学者首先要掌握的编配手法。 例如在歌曲 《新年好》 《小雨沙沙》《牧童谣》 等歌曲的编配中, 适用和弦只包含了大调正三和弦。

2.大调副三和弦应用

大调ii (2 4 6) 级和弦属于下属功能组, 一般用来替代Ⅳ级和弦或者在Ⅳ级和弦后出现。 《跳绳》 《国旗国旗真美丽》 和 《小青蛙找家》 等歌曲编配中适用正三和弦加二级和弦。

大调重属和弦 (2#4 6) 可以归类为ii 级和弦的变化, 可替代ii 级或者在ii 级后出现。 但要注意旋律里如果有调式四级音的话不能用重属和弦。 《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曲中适用大调重属和弦的编配训练。

大调六级和弦 (6 1 3) 是复合功能和弦, 属于主功能和下属功能组。 由于和弦中包含主和弦的三音和五音, 它的主功能占主要地位。 《拉勾勾》 《其多列》 和《同唱一首歌》 等歌曲适用大调正三和弦和VI 级和弦的编配训练。

大调三级和弦 (3 5 7) 是复合功能和弦, 属于属功能和下属功能组。 由于它包含了调式的导音, 所以它的属功能占主要地位, 但是因为同属主功能组, 其后可接Ⅳ级和弦。 《我的中国心》 《小小少年》 《雪绒花》 和《我和你》 等歌曲适用于本部分学习的编配训练。

3.小调正三和弦应用

小调主要包含自然、 和声和旋律小调三种: 和声小调的基本和声语汇与自然大调基本相同; 自然小调音阶不升高第七级音, 它的属和弦是一个小三和弦, 因此在和声进行上与和声小调的属和弦不同, 小属和弦并不要求一定进入主和弦; 旋律小调的上行音阶在和声小调的基础上又升高了第六级音, 因为增加了一个大下属和弦(大三和弦的结构) 的选用可能, 一般上行出现升六级与升七级时可参照和声小调的处理手法, 当然也可以用旋律小调的大三下属和弦。 《动物说话》 《洗手绢》 和《大家来劳动》 等歌曲编配中, 适用和弦只包含了小调正三和弦。

4.小调副三和弦应用

重属和弦 (7#2#4) 是在ii 级和弦的基础上升高了三音和五音, 因此有着比ii 级和弦更强烈的要求进行到属和弦的倾向, 它常用于下属功能和属功能之间。 《大家来劳动》 这首歌曲可以用小调重属和弦来进行编配。

小调六级和弦 (4 6 1) 是个复合功能和弦, 它属于下属和属功能组, 作下属功能常用在主和弦的后面, 作主功能常用于阻碍进行或阻碍终止。 《让我们荡起双桨》 《龙里格龙》 等歌曲适用小调正三和弦和VI 级和弦的编配训练。

小调二级和弦 (7 2 4) 属于下属功能组, 是减三和弦, 常用六和弦位置, 也可加上七音后成为半减七和弦来使用, 实际弹奏中甚至比ii 级三和弦用得更多。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等歌曲适用于本部分的学习编配训练。

小调自然七级和弦 (5 7 2) 是个大三和弦, 经常用来替代小属和弦 (3 5 7), 自由应用于小调歌曲中, 同时也经常用于大小调的交替中。 《红蜻蜓》 和 《山谷静悄悄》 等歌曲适用于本部分的学习编配训练。

5.五声调式

五声调式的和声和大小调和声在功能方面基本一致, 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五声调式和声中非五声骨架音的处理问题, 为民族调式风格歌曲配和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为了使和声符合旋律发展的需要, 尽量避免使用和声力度强的进行, 尤其是连续的四五度和弦进行, 低音应力求以五声音调为骨干;

根因是偏音的和弦尽量避免使用, 比如宫调式中用ii 或vi 级替代Ⅳ级, 但是在同宫系统的其它调式中Ⅳ级不是骨架音和弦则不需过分在意;

可在三和弦的基础上附加一到二音, 一般须是正音(偏音不用), 且避免出现小二度音程, 大三和弦一般加二度、 六度音, 小三和弦一般加四度、 七度音;

有时还可以采用替换和弦, 用三和弦二度或四度音代替和弦三音, 形成一个四五度叠置的和弦, 也可重复一个根音。 形成一个 “琵琶” 和弦与琵琶定弦音程关系一样;

民族调式中由于具有 “游移性”, 因此在乐段终止式配置和声时, 要体现调式的特点非常重要。

《卢沟谣》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梅花》 《阿喽喽》 和 《美丽的夏牧场》 等歌曲适合本部分五声调式的编配训练。

(二) 织体变化训练

中小学音乐课本歌曲的钢琴伴奏织体不能有太多层次, 要与儿童单纯、 活泼的性格特点相适应。 通常多采用双层次的伴奏音型, 力求简洁明确、 节奏鲜明、 弹奏便捷, 还要带上主旋律, 方便学生学习演唱。

1.进行曲类歌曲

进行曲属于队列进行类的音乐体裁, 大多用于2/4、4/4 拍, 曲式结构规整, 强弱规律明显, 节拍明确, 速度一般是中速或稍快, 常选用柱式和弦体现进行曲的步伐感, 富于动力。 《小松树》 《共产儿童团歌》 等歌曲适用此部分的编配训练。

2.轻快类歌曲

轻快类歌曲主要是指各种舞蹈性的曲子, 适合边唱边跳, 生动活泼。 这类歌曲大多用2/4, 3/4, 4/4, 6/8拍子, 律动明显, 节奏欢快, 在编配中一般采用不带旋律的节奏性强的伴奏织体, 并多运用连奏和跳奏的对比来烘托气氛。 《奥苏珊娜》 《放牛山歌》 和 《我是草原小牧民》 等歌曲适用此部分的编配训练。

3.抒情类歌曲

抒情类歌曲一般旋律优美, 速度多为中慢速, 大多是4/4 拍, 在编配音型上多用全分解和半分解音型。《愉快的梦》 《歌唱祖国》 和 《摇篮曲》 等歌曲适用此部分的编配训练。

(三) 即兴移调训练

在歌曲的演唱中, 有时为了使旋律适合不同的人声演唱, 就将旋律由一个调移到另一个调上, 把歌曲的一部分从一个调性移到另一个调性而没有任何其他改动,叫做移调[3]。 在钢琴即兴伴奏中, 对歌曲进行移调的第一步是分析并确定歌曲的和声编配, 然后将这些和弦快速转移到目标调式进行弹奏。

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本中歌曲统一使用了简谱标记, 这样更适合中小学生建立调式调性的概念, 因此首调唱法的运用较为普及。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要根据实际情况使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适合不同音域和不同能力的演唱者。 例如在 《采菱》 (原调C) 和 《种太阳》(原调A) 的教学中, 原曲定调过高,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能力降低一至三个调进行演唱教学。

结 语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对于提高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将来要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师范生来讲, 钢琴即兴伴奏技能是成为一名合格音乐教师所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 基于OBE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背景, 笔者仔细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明确了OBE 课程教学建设中的以学生为中心、 需求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学设计内容,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大调小调和弦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Op.81a“告别”第一乐章三个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G大调随想曲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五河小调
演奏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216》的预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