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与顺应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2023-12-27 20:02罗康智莫明仙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木本茶油现代化

罗康智,莫明仙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农业农村基础①人民网评:《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评论》,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2/1121/c223228-32570812.html,访问时间:2023年3月22日。。但在认真观察、分析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各种社会事项后,我们总会清醒地意识到在推进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不少后续影响,甚至有时在无意中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如何做出有效的应对,以期确保“顺应自然”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而不至于像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做出的警告那样,走向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反面。为此,以下陈述的具体事项,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能动应对,以期确保“顺应自然”不至于沦为空谈,而是要落实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每一个细节中去,成为绝不容许突破的行事底线。

一、施肥就像“喂饭”:顺应自然中的经验积累

作为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标志,化肥的使用已经成为当下农业生产的惯例。为这一惯例做辩护的农学家们,一致认定不使用化肥就无法确保粮食增产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体到化肥的使用而言,他们主张施肥越精准,越定点越好。这不仅可以节约化肥的使用量,还可以收到更理想的增产实效。

走访相关的农户后,其施肥方法的惯例又是另一番景象。各民族不少乡民其实是在暴雨即将来临之前的一两个小时内,将需要使用的化肥,以人工的方式抛洒到正在生长的作物叶面上,其后便听凭暴雨的淋湿,让农作物自然获取肥力。经过长期观测后发现,采用这样的方式施肥,作物的长势反而比农学家指导的施肥方法,表现得更具成效。换句话说,采用这样的方式施肥,不仅施肥的劳动力投入得到极大地减轻,并且在施肥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增产的成效反而比某些农学家指导施肥的田块更具优势。事后,笔者查看对比田块,将作物根部的土层挖翻后,一眼就可以发现在专家指导施肥的田块中,不少化肥还停留在原处,基本保持原样,往往导致临近化肥的植物根系枯萎。农民私下经管的田块其情况则相反,无论如何翻动根部的土块,很难找到化肥的踪影。面对这样的事实,相关专家大体都表现为不置可否,各族乡民的表述则另有洞天。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给庄稼施肥就像是给小孩“喂饭”那样,关键是要“小孩”开口,得听小孩的接纳。换句话说,给庄稼施肥还得听庄稼如何接纳。庄稼既然有灵性,他们肯定可以自主做出选择,用不着人去填塞。上述乡民的施肥方法,大雨一冲肥料很快溶解,即令我们撒得不均匀,但随着雨水会自然流动,不就均匀了吗?庄稼想“吃”多少,能“吃”多少,由他们做主,咱们用不着劳神费事为他们操心。

这样的表述言简意赅,明白如话,但其背后的哲理,恰好应对了“顺应自然”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目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反复强调要开展深入基层的社会调查,就以上事例而言,确实切中了时下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

随着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推进,肥料生产企业很自然地也找到了自我发展的空间,陆续推出复合肥、有机肥,长效肥等商品样式。这下可难倒了各族乡民,因为他们根本无法从商业名称上判断到底是何种匹配关系生成的肥料,更没有知识储备和技术装备去认真地化验自己耕种地块的已有肥粪匹配关系。因此,要各族乡民去精准施肥,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要知道此前的农学家们,之所以将肥料大体归结为氮、磷、钾三要素,那仅是一种极为粗疏的指导性意向。具体到各族乡民所种田块而言,到底三要素中缺哪一种,其实都需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这是因为,上述三要素在土壤中存在的样态各不相同,如果这三要素中其中有某种要素在当地土壤中不能溶于水,就很难发挥其肥力。再则,包含上述三要素的肥料复合施用后,在当地土壤中是否会相互干扰,同样深为可虑。为此,有学者明确提出要科学施肥,话虽不错,但如何能让乡民付诸实践,要做的事情就非止一端。

举例说,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冲击带,由于在历史上其海拔比现在低得多,海水倒灌的可沁润带很广,海水中本身就富含有磷和钾,加之黄河水携带的无机盐中,也不缺乏磷肥和钾肥。到了今天虽然其海拔有所升高,但底层土壤中海水和黄河水积累下来的磷肥和钾肥还足以支撑当地时下的农业生产之用。在这样的地带,无原则地使用各式各样的复合肥,除了浪费外,还可能诱发肥料过量的负效应。

再如我国的南方,由于在传统的耕作体制中,延续着旱湿两季轮作制。在冬季,早年大多数是种植草本豆科植物,如蚕豆、豌豆等等。20世纪中期以来为了增加主粮的产量,冬季改种小麦,以至于旱湿两季都得消耗氮肥,而此前种植豆科作物则不会有这样的隐患。如此一来,对这种新的耕作体制追施有限量的氮肥完全有必要。但如果过量,反而会导致小麦的倒伏,其间需要精准操作的细节,几乎是一言难尽。而这样的科学施肥,对主要靠经验积累实施耕种的农民而言,几乎是一种苛求。即令有了当代大数据支撑,农学专家也未必能够做到精准定位,更不用说普通民众了。这意味着,单就施肥这一农业现代化转型而言,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无论是乡民的经验,还是农学专家的指导,都得试着干。绝对不允许施肥来个大水漫灌,无原则的推广统一的施肥规范和用量。具体到每个田块,仍然需要相关的试用和经验积累才行。

综上所述,仅有农业转型的号召还远远不够,需要做的具体科研工作依然很多、很具体。基层的农技专家和技术人员,要真正做到“顺应自然”需要沉下心来,对每个田块的施肥实情,逐年做好记录,形成档案。如果人力不足,最好带动乡民同样做好记录,从中总结出经验,科学的施肥才算有了盼头,“顺应自然”也才能落到实处。这是因为,农作物的立地土壤,表面上看差别不大,但作物的根系要深入地下,土壤的底层结构如何,一般性的研究取样是很难弄清的,而且需要投入的成本,农民和国家都很难承担。就这一意义而言,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的经验,无论如何转型都无法替代。因此,尊重经验的积累反倒是最稳妥,最有效的“顺应自然”的不二法门。在这个问题上,受科学至上主义的蒙蔽,反倒是值得防范的观念形态隐患。机械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模式,更不可取。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转型同样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样得走自主选择的道路才行。

二、畜群规模的大小之争:回归顺应自然个案中的启示

一提到农业现代化转型,就畜牧业而言,不少人心目中的景观那就是千万成群的牛羊觅食壮观景象,因为当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大致都是如此。而我国此前农村副业的畜群饲养,大体是以家户为单位,所拥有的畜群种类多,但具体的某一种牲畜数量总是十分有限。饲养的成效大部分供家庭自我消费,仅有其中的极少部分流入市场。随着都市人口规模的日趋扩大,肉食的供应出现不同程度的错位,总是难以有效应对。于是大力支持饲养大户快速崛起,很自然成为当代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手段。始料不及之处在于,前些年一旦遭逢如非洲猪瘟的干扰,国家就不得不动用储备肉制品,以稳定猪肉的价格。事情过去后,不少农业专家更加坚信,畜群饲养规模必须扩大,饲养的畜群物种越单一越好管理,这样的主张很快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热烈响应。但是,这种规模性饲养畜群却引发了始料未及的后果,下文将以一个典型的个案略加说明。

在我国河南、山东等平原省份,规模性饲养的牛羊,在起步的前几年,收入确实可观,但牛羊粪便引发的烦心事却接踵而至。那就是牛羊拉下的粪便很难自然降解,不管是暴露于地表还是埋入土中,均无济于事。如何处理这样的牲畜粪便,反倒成为保护自然的头等难题。走访当地的农户后,他们也茫然不知所措。在他们的记忆中,牛羊一旦拉下粪便,不消两天便会被屎壳郎采食一空,未采食的残渣,不消一个星期也会变得无影无踪,从来没有听说过,牛羊粪便不会腐烂这样的怪事。

面对上述饲养畜群规模的扩大,清醒的农学家早已心中有数。他们倾向于认定,随着畜群规模的扩大,集体染病的风险必然很高。为了防病于未然,定时定量甚至超量在饲料中加配抗生素药物就成为饲养操作的惯例。生产饲料的相关企业,抓住这一商机,在其生产的饲料中大多会加配抗生素和其他类型的药物,而且还大肆声称,购买他们的饲料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牲畜染病的概率。使用这样的饲料之后,大规模饲养的牲畜确实很少发生疫情,但始料未及的后遗症——也就是为何会出现上文提到牛羊粪便很难腐烂这样的怪事。而导致这一问题的答案恰好隐藏其中,这是因为不管什么样的防病抗病药物,它不仅可以防病治病,同时也会“绞杀”那些对人类有用的、必不可少的微生物,包括能够降解畜群粪便的多种微生物。

众所周知,粪便无法降解还仅仅只是一种表象,牲畜在人的胁迫下,强制食用过量抗生素或其他类型的药物,也会将牲畜体内的有用微生物一并消灭。更可怕的还在于,买到如此方式喂养出来的肉食,他们在吃肉的同时,也在无意中摄入了大量抗生素等有害药物。这显然与健康中国的建设南辕北辙,但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农业现代化转型浪潮中的插曲。

以上这一事例,看上去简单明了,只需要下达行政命令,禁止给牲畜滥用抗生素类药物即可,但其间隐含的哲理却不容低估。那就是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个极其有限的构成部分,人类的活动即令是在无意中偏离了自然规律,那么引发的后遗症将是人类穷尽移山之力,也难以消除的“魔障”。要回归“顺应自然”的正确道路,显然得从根本做起。因此,我们得反思此前鄙视、贬低家庭副业饲养的习惯性看法是否全面周详。我们不能仅贬低其所长,而放大其所短,此前的评议显然需要多一点一分为二的辩证理念,不能只顾一面,就轻率下结论。据此可见,以上的事例绝非表象,其背后隐含着“顺应自然”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底线于其中。不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起点着眼,即令是无意识之所为也难免会偏离“顺应自然”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底线。

三、盲目推广转基因技术深为可虑:顺应自然中的文化对策

一提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转基因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使用,肯定会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议。不错,转基因技术的发明和实践应用,肯定是当代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但如何正确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实践应用,稍不留意肯定会触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原则。而且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还是全球范围内农业转型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转基因技术的实质就在于通过人为的干预手段去打乱生物有性繁殖和遗传的现有定势,创造出新的人为物种。然而这样的人为物种,在当下的生物圈内是否有自我存活能力,是否会对现有物种构成伤害,不经过数十代的持续观察积累,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就连资深的生物学家,甚至是诺贝尔奖得主,都很难对此做出准确的预测。

历史的证据并不遥远,瑞典人Paul Hermann Miller 因为发明了为解决疟疾作出卓越贡献的DTT 而被授予诺贝尔奖,后来人们发现DTT 对环境有巨大的破坏而放弃了①中国青年网:《科学新发现:床头放只鸡能驱蚊》,https://news.youth.cn/kj/201607/t20160725_8340684.htm,访问时间:2023年3月22日。。诚如《寂静的春天》所言,DTT并不是简单的杀虫剂,而是不折不扣的“杀生剂”,它足以把所有微生物物种不分皂白一概杀灭,使生机勃勃的春天变成死寂的世界②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转基因技术,绝对不是只局限于生物的一代,而是会干扰到若干代的正常繁殖和遗传信息传递。其危险的隐患往往要经历数十代、上百代的有性繁殖后才可能水落石出为那些睿智的专家所观察到。在这一问题上,仅作三到五年的观察,证明其无害,本身就是无效的结论。这是因为,转基因技术造出来的也是生命体,它也会有性繁殖和遗传信息传递,对人类社会是否真正有效无害。要获得证明,需要的是漫长的时间跨度和世代交替才可能得出结论。说转基因产品无毒,本身就错乱了时空场域。这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有毒无毒,乃是指食用后几小时,或者一两天内是否发生明显的病变去做出的认证。但是,这样的认证并不适用于有遗传和生物属性的转基因物种,这本身是不言而喻的客观事实。但某些学者故意偷换概念,去意图证明转基因产品完全无害,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大原则问题。下面将要提及的这个案例,可以给我们提供可凭的教训与启示。

出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善举,我国新疆地区的棉花种植引进了转基因的长绒棉栽培种植,在短期内确实也收到理想的经济收益。出售转基因棉种的美国孟山都公司在宣传中再三重申,这样的转基因棉种极少会受到棉铃虫的攻击,可以稳保棉花丰收。这样的棉种确实可以防治棉铃虫的攻击,稳获丰收,但始料未及的祸患在近年来却蔓延成灾。

此前谁都没有预料到,这种转基因棉种,虽然可以规避棉铃虫的攻击,但却没有本领规避其他昆虫的攻击。特别是此前根本不会攻击棉花的玉米螟却得到了猖獗式的繁殖,足以让这些“先进”的科研技术威信扫地,一败涂地。对此我们不得不回想起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警告,大自然的报复才是人类需要凛遵的底线。事情的谜底其实并不复杂,转基因技术仅仅是通过基因的嫁接去培育新的栽培物种,以期规避当时最大的生态风险。然而,在极端复杂的生态背景下,对棉花构成危害的病虫害的共生物种,本身就多得不胜枚举。要凭借一项技术举措,去防范可能发生的生态隐患,本身就是一种管窥蠡测似的异想天开之举,不能理性地对待这样的科学技术发明,才是值得引以为戒的教训。

另一个例证则是用生物学的手段去应对稻瘟病的猖獗。朱有勇博士的发现则是在吸取滇东南使用不同水稻品种实施分行插秧的做法,去防范大肆蔓延的稻瘟病③朱有勇,陈海如,范静华等:《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3年第5期。。这项发现并不希望创造新的物种,也不是将稻瘟病毒斩草除根,而仅仅追求稻瘟病不至于蔓延成灾就够了。实施的结果对人、对物都做到了兼容而不对抗,互惠而不损及物种的存亡。相关论文在国外发表后,一位英国生物学家据此断定,朱博士的发现如果能够得到更大的推广运用,那么转基因技术运用的必要性就会大感逊色。

有鉴于此任何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转型,最迫切需要的是理性的选择,审慎而适用,而不是盲目追求新发明,新创造。就这一意义上说,尊重中华文明优秀的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反倒更为可取则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个充满趣味性例证,在近两年就发生在云南的德宏和西双版纳地区。当时由于非洲东北部大陆干旱从而引发了蝗虫肆虐,成群的蝗虫越海攻击了巴基斯坦、印度的农田,进而可能攻击到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农田。有关部门多次告急,希望各族乡民大力防范,但其后的事态发展,却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原来当地各民族在其传统文化中,早就拥有取食各种昆虫的文化禀赋。听说蝗虫要来了,各族乡民早已做好准备,用自己传统的捕虫工具,投工投劳去实施人为防虫。捕到的蝗虫,也就成了美味。出售价20 元一斤,经饭店加工烹调后,一份的售价高达120 元,而且一份美食仅有2 两左右的蝗虫。于是,当地的饭店,获得了大量的利益。因此,始料不及的反倒是危险的蝗虫灾害,到了中华大地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何去评价这样的社会事实,不是本文探讨的对象,但其间隐含的哲理,却值得深思。人类既然具有生物性的一面,那么和其他生物一样,以其他物种为食,本身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根本无需争议。需要做的反倒是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尊重和宽容,理由在于,这样的优秀文化传统是通过不断的实践验证和经验积累沉淀下来的科学事实。食用蝗虫无碍于人类的健康,是否食用各民族可以自由选择,根本无需旁人非议。对生态安全而言只要是经过积淀的文化传统,加以尊重就可以在不经意中真正落实“顺应自然”的这一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原则。

但值得提醒之处恰好在于,此前相关部门为了防范蝗灾而囤积下来的备用农药应当如何评价和处理,看来还得回到辩证统一原则上去做出理性的反思才行。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照搬别人的防虫办法,就是不留意自己传统文化中的防虫经验和做法,思想上的这种短路若不引起警惕,类似的事件还可能重演,这应当是我们深为可虑之所在。

四、木本农作物转型中的困境:对顺应自然的一种思考

我国地域辽阔,优秀的农业文化遗产琳琅满目,农业的南北分野十分明晰。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受到历史积淀的干扰,我国农业的南北分野经常会在不经意中陷入模棱两可的困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认识和理解的误区恰好在于,没有清醒地意识到木本农业的客观存在,以至于在当下农业现代化转型中,不免将对草本农业的理解、管理和转型方式,强加于我国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的木本农业,从而酿成不应有的损失,归根结底其实质正在于突破了“顺应自然”的底线。

木本农业乃是人类农业文化结构中一个特定的门类,其起源和草本农业(或称大田农业)在历史时期相同步。但在其后的历史进程中,草本农业所支撑的国家和民族逐步演化为人类发展进程的主流,具有不可替代价值的木本农业则逐步被边缘化。但木本农业存在的价值不容低估,直到今天木本农业依然是全人类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极高的农业门类。在我国的近现代历史上,木本农业所发挥的进出口经济效益,甚至反超了传统的草本农业产值,桐油、生漆、茶叶、蚕丝直到20世纪80年代依然是我国挣取外汇的主导农产品①吴合显,罗康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价值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20年第9期。。

所谓木本农业是指以高大乔木或多年生藤本作物为栽培对象的农业门类。这一农业门类主要发端于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地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纬度的南北跨度极大,因而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特别是西南山区和东南丘陵带,不仅是木本农业的起源地,还是木本农业文化遗产储备极为丰富的地带。时至今日,木本农业所创造的国民经济产值依然不逊色于传统的草本农业。但由于受到了传统思维习惯的干扰,我国学术界对木本农业的研究还远远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举例说,我国不少木本农业的主导产品在行政管理体制中,就呈现为不该有的模棱两可、自相矛盾状况。茶油和茶叶都是典型的木本农业产品,但在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中,茶油树归林业部门管,茶叶却归农业部门管。但这两种农作物都是生物属性极为相近的山茶科植物。再如,漆树除了能产出价值不菲的生漆外,种子是一种典型的食用油作物,但在时下的农业行政管理框架内,却是将漆树的种植作为家庭副业分类。再如葛藤,在我国的先秦时代是名副其实的农作物,《诗经》中有十几首诗都是以植葛、用葛作为描写对象,但在当下却变成了救荒野生植物或者甚至是被视为田间杂草加以清除。

桄榔是一大类棕榈科高大植物的泛称,其中有二十几种桄榔类植物乃是全球范围内普遍种植并高效利用的木本粮食农作物,其单位面积的粮食年均产量并不逊色于杂交水稻的产量②耿中耀:《主粮政策调整与环境变迁研究——以中国南方桄榔类物种盛衰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但当下却成了农业部门脱控的野生植物。其中的个别物种,如董棕反倒成为濒危植物,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甚至不少农学家和生物学家都不太关注这一类型农作物曾经是我国南方各少数民族的主粮。在我国浩瀚的文献中,有关桄榔的记载随处可见。与此同时,东南亚各国甚至非洲和拉丁美洲,欧洲的南部至今还在广泛种植这一类型的农作物,而且能够获得丰厚的经济收入③耿中耀:《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吉首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9 年,第124页。。棕榈油、橄榄油、椰子油和我国的茶油合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而今前三种作物的种植与利用蒸蒸日上,而我国的茶油产量30多年来却徘徊不前,教训不能不说沉重。

值得郑重提醒之处在于,木本农业和草本农业存在着不容混淆的区别。木本农作物已经种活,往往要三四年以后才能收获,有的甚至长达十数年或者数十年的时间。而草本农业的种植对象通常都是当年种,当年收,或者头年种来年收。这将意味着草本农业的经营必须严格遵循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季节性经管。而木本农作物,种不是大事,但管护却几乎需要天天照看,才能确保其在数年后获得丰收。草本农业翻耕、除草、施肥得严格按照季节推进,木本农业则不同,几乎可以不施肥,但为木本农作物排除与之伴生植物和动物的种间竞争和种类竞争则需要不分季节的持续推进,一天也不容许中断,随时都得巡视并及时地做出精准的处置。

时下我国茶油产业发展之所以徘徊不前,不少农学家误判为是植株老化。但各族乡民则认定茶油树可以存活数百年,甚至600年树龄的茶油树只要管护得法,照样可以产出优质的茶油。这样的古油茶树,在武陵山区、南岭山区随处可见,而且生机盎然,“老化”之说实属违背了茶油树的生物属性。大片的茶油林不结果的原因,各族乡民人人心中有数,其主要原因是大家都忙着进城打工,茶油林无人管护,才沦落至当下这样的生产困境。乡民们认为更麻烦的是,茶油林的产权归属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产权归属不明或不断变动才是各族乡民不乐意认真管护茶油林的关键原因所在。而这一主因恰好是此前的行政管理体制突破了“顺应自然”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导致的负面影响。

草本农业收获的主要对象都聚焦于作物的籽实,而木本农业收获的对象却千姿百态、不胜枚举。如木薯、葛藤、板脚薯收获的对象为可供食用的地下块根;桄榔收获的对象主要是收获树干中的髓部,此外发出的嫩芽也可以充当蔬菜收获,而且已经种活后的第4年起就可以连续收获十多年之久,直到砍伐收获其髓部为止,某些桄榔类农作物甚至是直接从其花莛上收获糖汁;漆树则是划破其韧皮部,收获其汁。收获对象不同,收获的方式也会千差万别。葛藤长出的嫩芽和未着地的不定根需要天天采收,主要作蔬菜食用,这乃是《诗经》中“菜葛”一诗所描绘的景象;茶叶也需及时采摘,延误了时日,采下的茶叶价格便会落差极大;桄榔类作物的嫩芽收获时,还得和灵长类的野生动物“开战”,因为这样的嫩芽也是它们的食物来源。对这样的收获方式而言,像草本农业所需要的防虫、防病几乎没有必要,防兽害反而成了经营中的关键性操作内容。块根类的木本农作物收获时也另有章法,不是与灵长类动物“作战”,而是与啮齿类的野生动物打交道。因此,需要经常巡视、驱赶,甚至射杀各种啮齿类动物,必须严加防范刺猬、鼬、兔子、野猪等啮齿类动物对块根类的木本农作物的损毁,否则就无法确保丰收。

更奇特的是木本农作物管护过程中修剪下来的枝叶也是收获的对象。凡属樟科类木本农作物,修剪下来的枝叶,甚至主伐后留下的树桩更需要挖地收获,因为它们是提取名贵香料樟脑精的原料。茶油树修剪下来的枝条,不仅可以做各种农具和工艺品,还是培养蘑菇的基材。葛藤的韧皮、构树的韧皮、木棉的籽实纤维、桄榔木的纤维,在历史上一直是各民族重要的纺织原料。构树通过修剪获取其韧皮,木棉则需要通过挂网,葛藤则需要齐根割取长达十多米的藤蔓,蒸煮后获取纤维。诸如此类的收获操作,技术技能素养在草本农业中是根本找不到踪影。但对于木本农业的经营而言,却必不可少。因为它们都是顺应木本作物生物属性,逐步发明健全完善而来的重要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离开了这样的本土知识和技术架构,再加上必需的社会制度保障,木本农业的复兴就无从谈起。我国茶油产业在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徘徊不前,失败的主因正在于此,若不改弦易辙,茶油产业的复兴终将无从谈起。

正因为在我国现行的农业管理体制中,受到历史积淀的干扰,未能正视木本农业和草本农业的实质性区别,以至于在当下的农业现代化转型中很自然地会表现为乱象丛生。不少农学家、林学家和行政官员对木本农业知之甚少,以至于在推动茶油和茶叶产业现代化转型时,习惯性套用草本农业的管理办法经营木本农业,于是要求各族乡民挖掉上百年树龄的老茶油树和茶叶树,配种新品种的茶油树和茶树。这样的做法,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引发严重的生态损失和农业文化遗产损失。木本农业适宜种植的地带与草本农业具有本质性的差异,木本农业适宜种植于陡坡山区,草本农业根本无法在这样的山区进行规模性种植。不过,在这样的地区其水土流失的风险极高,一旦挖出老树根改种新品种,水土流失必然会随之而至。面对这样的风险,何谈农业现代化转型。何况,即使要推广新品种,只需将新品种的枝条嫁接至老树上,同样可以收到相似的收益。我国很多重要的木本农业文化遗产,本身就属于木本农业。比如漾濞核桃、普洱茶、久安茶、玉露茶等,都可以在上百年的老树上采摘。《茶经》一书明确记载,在三峡地区甚至数千年树龄的老茶树还可以采茶。如果改种新品种违背木本作物的生物属性、自然属性,违背木本农业的技术体系和制度保障,这又如何奢谈农业现代化转型与发展。

五、结语

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乃是大势所趋,但农业现代化并不等于推倒重来。事实上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不管采用何种现代技术和科研成果,没有一项可以离开我们的先辈们为我们驯化、流传下来的农作物物种。即使科学技术昌明的今天,也无法造出新物种,并确保不发生生态负效应。一切意义上的现代化转型,其中必然包含着特定的时空场景,今天的农业现代化,乃是针对当下的农业而言,而今天的农业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今天搞农业现代化,祖宗传下来的所有农业遗产乃是一切现代化转型的基础之基础。转型其实质仅仅意味着有选择、有实验的引进当代科学技术装备、手段和方法,使传统农业得以升级换代而已。就这一意义上说,一切农业都是联系人类和自然的纽带,一切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转型都得遵循“顺应自然”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今天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问题不断出现,归根结底其根源在于此前的行政管理和科研取向制约了我们的思路和观念,使我们趋向于认定只要是新技术、新方法,便可以不加区分地机械照搬无需选择地推广,这乃是造成今天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最大制约因素。只有回到“顺应自然”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我国当下农业现代化转型才有望顺利实现。特此提请多一点辩证统一思维,但愿就此与学界同仁、社会各界共享。

猜你喜欢
木本茶油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茶油飘香
木本曼陀罗的写生方法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
木本花卉花期调控技术
山里茶油郎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南昆山木本野生植物资源及应用前景
茶油总DNA提取技术及扩增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