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模型探讨

2023-12-27 05:06郎五可李伟伟刘振锋兰纪红原平方
新乡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分配权重

郎五可,李伟伟,刘振锋,兰纪红,原平方

(新乡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2022 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的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估领域第一个被纳入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内的团体标准。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修订成为了各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工作重点在于落实“三个三”,即:落实“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三个目标,落实“培养目标支撑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支撑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支撑课程目标”三个支撑关系,落实“培养目标评价、毕业要求达成评价、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三个评价机制。这“三个三”涵盖了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质量评价三个层次, 形成了专业培养和质量评价体系即达成度评价体系。 此体系的设计和实行环环相扣, 涉及从课程教师到专业负责人, 需要的样本数量大,工作量大,评价周期长。 为此很多研究者进行了达成度评价系统的设计、 课程达成度评价系统的软件设计等工作[1-3]。 田劲松以可拓学为基础,利用物元模型中的关联函数描述评价对象的归属程度, 建立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物元模型,结合权重,利用加权关联函数值定量评价达成度[4];孙文洁等依据课程目标与毕业指标之间的支撑关系和各考核环节分数所占比例,构建了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5];叶有祥等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两级实践类课程达成度指标模型[6]。 但是基于理论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计算模型讨论较少。 因为在达成度三级评价体系中,课程目标评价数据是基础,所以进行课程目标评价模型的设计和讨论很有必要。 本文在传统综合成绩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要求,提出了几种达成度评价模型, 以指导教师使用达成度分析的方法进行课程考核和评定学生成绩。

1 传统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把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并给以一定权重,根据加权平均计算综合成绩。表1 是传统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计算表。

表1 传统课程考核方式成绩评定计算表

按照表1, 首先设置课程的考核方式并分配合理的权重,其次提供平时考核成绩的平均分,按加权平均计算综合成绩。 某学生的综合成绩为

这种考核方式以综合成绩是否及格评定学生课程学习是否合格,计算简单,容易理解,前期的成绩统计工作量也不大。 此表中成绩取的是各考核方式下考核期内的平均值, 它只能反映学生在某种考核方式下的平均水平, 看不到学习过程效果, 如某一章的学习效果。换句话说,传统考核方式结果对学生过程性学习效果的体现较差,只能反映学生整体和平均的学习效果。

2 新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在传统评价体系里,课程目标只有一个,默认为综合成绩及格即为达到课程目标。 新的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是以多课程目标为基础的, 称为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做法是:将课程目标根据毕业目标指标点细化并赋予一定权重, 给各个课程目标设置或者分配考核形式及权重,评价时先计算每个课程目标达成度,然后通过加权平均计算每位学生的课程达成度, 以此作为某学生课程考核是否及格的评定依据。

某学生单项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计算式为

课程目标i达成度是某目标的完成程度, 可以以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百分制表示,这里选择后者。 达成度数值越小表示完成度越差。

某学生课程达成度也称平均达成度, 定义为多个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加权平均,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新的评价体系首先要设置多课程目标, 然后为每个课程目标分配考核方式和权重。 实际以课程达成度(百分制)作为课程成绩,相当于传统评价模式里的综合成绩,根据评价判据,判断学生课程综合完成效果。

2.1 课程目标、考核方式及权重

在新的课程评价和考核体系里,课程目标要和专业培养方案里毕业要求的二级指标点挂钩,一般至少设置2 个课程目标并分配相应权重, 权重之和为1。同时每个课程目标的权重要在各考核方式之间分配,由此形成了一个二维的权重表,如表2 所示。

表2 课程目标和考核方式的权重分配表

由表2 可知:每个课程目标都要进行考核,不同考核方式的权重之和等于课程目标的权重,即

某考核方式j的权重为

2.2 成绩评定

一种简单的课程达成度评价方法是: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如果不考虑课程目标,每种考核方式下考核若干次,取平均成绩作为计算基准,进行达成度计算,如表3 所示。

表3 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表之一

某学生课程目标i的完成情况即达成度为

某学生的课程达成度(或者叫平均达成度)为

按表3 进行达成度分析,首先要确定课程目标、考核方式,然后设计权重分配表2。 除此之外,提供每位学生每种考核方式的算术平均成绩即可。 每种形式的考核,可以有若干次,也可以只有1 次。 即在教学过程中,需记录学生每种考核方式下的成绩,取算术平均即可,计算相对容易。 因D=Z,所以课程达成度的评定成绩和传统评定方法的综合成绩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从达成度的角度看, 传统考核中的综合成绩相当于学生的课程达成度, 区别在于传统考核方式只能给出总的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 而新方法可以反映学生每个具体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提供的信息更多。教师根据学生各个目标的达成情况, 了解学生在特定知识点或能力上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方式,利于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

若将每种考核方式下的每次考核成绩对应到相应的课程目标上,则表3 可以变成表4。

表4 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表之二

由表4 可得某学生课程目标i的完成情况即达成度为

某学生的课程达成度(或者叫平均达成度)为

其中,

如果按照表4 进行评定, 需要提供课程目标考核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即m×n个成绩,该成绩数量是表3 的m倍。将式(9)和式(7)比较可知,表4 的评定结果和表3 的评定结果不一致,但是差别不大,因为

实际使用时发现,加权平均和算术平均差别不大,一般xij差别不大,很少超过10%,故式(10)和式(11)结果相近, 所以课程目标达成度按照这两种方式计算结果差别也不大。 但是按照表4 进行成绩评定能提供更多细节, 但表4 的使用难点在于如何将每次考核和不同的课程目标一一对应。实际上,很多时候平时成绩的统计是以章为基础的,期末考试的分值分配也是按照不同章节的重要程度分配的,假设某课程共有k章,表4 可以进一步细化为表5。 表5 和表2 相比,在课程目标权重分配、考核方式权重分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各章的分配权重,由2 维变成了3 维,且它们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表5 课程目标权重、考核方式权重在各章中的分配之一

由表5 可以得到每一章的权重,即

使用表5 需要提供每章不同考核形式下的成绩pijh,即对每位学生需要记录m×k×n个成绩。 每个权重下面对应一个成绩,此表太大,不再列出。

某学生课程目标i的达成度为

某学生的课程达成度(平均达成度)为

以3 个课程目标、4 种考核方式、6 章内容为例,教师需记录或提供每位学生72 个成绩,这无疑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实际上,根据工科专业课的章节设置特点,很多时候每个课程目标并不能覆盖所有章节, 所以可以将表5 简化为表6。 每一个课程目标只对应某些章节,这样需要提供的成绩数量(k×n)就会大大减少。

表6 课程目标权重和考核权重在各章之间的分配之二

某学生课程目标i的达成度为

某学生的课程达成度(平均达成度)为

3 达成度分析举例

表7是一个6章的化工课程按照表6设计的权重分配表。

表7 某课程的权重分配表

由表7 可知,课程共有2 个课程目标,权重设置分别为50%。 考核方式共有4 种,其中平时3 种,占比分别为10%、35%、15%,合计平时占比为60%,期末占比为40%。 各章总占比分别为9%、32%、9%、18%、19%、13%。 各章在期末考试中的占比可以作为试卷各章分值分配的依据。 另外,由表7 还可知考核次数:线上作业5 次,线下作业4 次,期中测试1 次,期末考试1 次。在具体实施上,对于化工专业课程来说,线下作业一般偏重计算和分析, 线上作业偏重基本概念和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一般以客观题型为主。

另外由表7 可知,期中和期末只有一个成绩,在计算达成度时,如何将一个成绩在各章之间分配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学生的卷面总成绩乘以各章的权重,另一种是卷面各章实际得分乘以期末考试的权重。 第二种方式要求在试卷出题时按照各章的权重分值进行分配,然后再统计各章的得分,这样工作量就增加了。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设计达成度计算模型可以发现, 达成度评价方法是为了加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而细化和量化了课程过程性评价。具体在课程设计上体现为:提高了平时成绩的占比,期末试卷的题型以主观题为主,明确了各章的占比;不仅能作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也能作每章的达成度计算。 这种改革使教师更注重过程性考核的统计和反馈, 达成度结果的分析有利于教师调整相应的教学设计, 比如当应用能力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较低时,教师会考虑适当增加习题课或者案例课学时。

由以上模型分析可知, 要使达成度分析结果合理有效,且计算简单,必须有一个好的课程目标设计及权重分配。 因此,在进行学生课程达成度评价时,必须有准确的课程总体设计,如课程目标、考核方式及权重分配,并且要统计相当数量的平时成绩用以计算达成度。为了便于应用,建议课程目标设置不超过3 个,考核方式设置不超过5 种,采用表6、表3 或表4 的方式进行达成度计算,即能满足评价要求,数据统计和计算量相对不大。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分配权重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权重常思“浮名轻”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