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传承与应用

2023-12-28 10:35周知琳唐志扬李颖赵思媛张瑾欣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绵竹年画传统

□周知琳 唐志扬 李颖 赵思媛 张瑾欣/文

在全球化程度日趋深入的背景下,我国愈发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2011年,我国提出“文化强国”理念,推动了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绵竹年画作为我国传统年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深入研究绵竹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应用,探讨其制作工艺、传统与现代传承方式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重点关注绵竹木版年画在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绵竹年画的传承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1 绵竹年画的传承与保护

1.1 历史背景与现状

年画作为一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的装饰艺术,有辞旧迎新、驱除邪恶、祈求吉祥的美好寓意。它源自年俗习俗,承载了人们对驱除邪恶、迎接好运、祈福平安的期盼,凭借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

绵竹年画,起源于四川省绵竹市。与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1]。它以绵纸和竹板为主要材料,采用传统的木刻版印刷技艺制作而成,并于2002年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绵竹年画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明朝末年。当地人在过年期间制作简单年画以祈求丰收和福祉。随着时间推移,年画逐渐成为具有丰富主题和细腻技艺的艺术品。它于清朝逐渐兴盛,成为时代装饰和送礼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愈加重视,民间艺术逐步复兴以及政府和相关机构一系列保护和传承举措的推动与落实,绵竹年画再次焕发生机。目前,许多专门的研究机构会定期举办展览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各艺术家也在创作中不断取得突破,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赋予其新时代内涵和艺术表达方式。蜀地文化的瑰宝——绵竹年画,正在创新性发展,为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作出巨大贡献。

1.2 传承过程中的挑战与保护措施

绵竹年画传承面临着多方面挑战。人才断层和传统技艺失传是首要问题。老一代手艺人逐渐减少,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技艺的兴趣不足,导致传承中断。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年轻一代对绵竹年画的兴趣培养,鼓励其积极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艺,确保绵竹年画的传统技艺能够传承下去。此外,建立传承人之间的良好交流与合作机制也是关键。其次,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商品文化也对绵竹年画的传承构成了影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因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需要创新地将绵竹年画与现代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开拓新的市场和应用领域,扩大受众群。另外,文化认同和社会关注度的变化也造成挑战。外来文化的影响可能削弱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兴趣。因此,宣传和教育工作变得至关重要,需要提高公众对绵竹年画价值和意义的认知程度,增强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最后,资源限制和政府支持不足也是阻碍的因素之一。传承工作需要经济和人力资源支持,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仍有不足之处。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成立专业机构和组织,提供培训、资源和场所等支持,以促成多方合作的局面。

2 绵竹年画的应用及创新

2.1 分析绵竹年画在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中的应用

目前,绵竹以“酒乡画城,山水绵竹”为宣传标语建设“文旅名城”,“画”指的就是绵竹年画。“中国绵竹年画村”位于四川省绵竹市年画路,有“川西第一村”之称。年画村依托“年画”这一独特文化核心,结合当下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热潮,建造“巴蜀胜地,年画之乡”,开辟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2]。

通过举办年画展览、节庆等活动,年画村向公众展示绵竹年画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风采,提高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绵竹年画也可以作为文化礼品和纪念品,通过赠送和交流的方式传播绵竹的文化形象和民俗风情。

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年画通过在线平台,实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传播。相关机构设立官方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展示制作过程、艺术特征等相关活动,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参与。同时,相关机构也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提供采购和订制服务,便于各地游客和收藏者选购,助力年画文化的传播。

通过以上手段,更多人了解到绵竹年画的魅力,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提高。同时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绵竹年画的文化景观和特色商品将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不仅有助绵竹年画的传承和发展,也能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2.2 探究绵竹年画在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应用潜力

作为一项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遗产,绵竹年画通过创新的方式,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打造各种各样的文创产品,拓展市场应用。首先,绵竹年画可以成为文化衍生品的重要元素,通过将年画元素运用到文化衍生品的设计中,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产品,如明信片、书签、笔记本等。年画本属于文化内容,讲究文化内涵,可开发年画衍生品,让艺术走进生活,同时兼具实用性[3]。不仅如此,绵竹年画可应用于家居装饰领域,如墙画、壁挂、桌面摆件等用品和装饰品,为家居环境增添独特的艺术氛围。这些产品具有装饰功能,同时还传递历史和文化意义,在家便能感受浓厚传统氛围。

绵竹年画还可应用于时尚服饰和配饰设计,如服装、包包、围巾等时尚单品中,赋予产品独特的风格和文化特色,提高时尚爱好者和消费者的喜爱。这种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形式,不仅展示绵竹年画的独特魅力,也推动时尚产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再者,结合数字化技术,开发出互动体验的文创产品。通过将年画图像转化为数字化格式,结合虚拟现实、游戏等方式,打造沉浸式体验产品。如此,既能够激发年轻一代的兴趣,又能够拓展绵竹年画在数字娱乐领域影响力。

3 绵竹年画的社会影响与价值

3.1 分析绵竹年画对当地社区和民众的影响

绵竹年画作为社区文化的关键元素,通过年画展览、民俗活动,促进社区内居民之间的交流,也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当居民们共同参与年画的制作和展示时,他们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文化传统,这有助于塑造身份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对于艺术家和手工艺人来说,成为年画传承人是一项荣誉,他们为能够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这种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助力年画传统的延续和创新。

此外,绵竹年画的吸引力不仅局限于当地社区,还扩展到了外来游客和艺术爱好者。他们纷纷前来参观和购买年画作品,这为当地社区带来了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重要的是,绵竹年画在国际上也崭露头角。通过艺术展览、文化展演和展销会等国际性活动,它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绵竹年画不仅令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还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3.2 探讨绵竹年画的文化价值和传统意义

绵竹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和传统意义。它反映了发源地悠久的历史、民俗风情和独特的岭南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美的制作工艺和饱满的构图展现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尊崇。从年画图案、色彩和主题,人们了解到该地区的风土人情、信仰习俗和社会生活,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绵竹年画采用木版雕刻的传统工艺,艺术家们运用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刻画出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和富有韵律感的画面,通过艺术手法将传统文化与审美体验相结合,给人美的享受和艺术的触动。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对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绵竹年画在传统意义上具有辟邪驱鬼、祈福祥瑞的功能。作为一种民俗装饰艺术,年画常常出现在家庭和公共场所,用以辟邪、祈福。年画图案常常传达吉祥如意的寓意,如瑞兽、花鸟、寿字等,寄托人们对幸福、安康和吉祥的美好愿望。它是年俗习俗的一部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绵竹年画的文化价值和传统意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岭南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祝福和幸福生活的期望。绵竹年画的传承和弘扬,不仅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促进文化交流,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3 研究绵竹年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作为一项传统文化艺术,绵竹年画是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其制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和手工艺人,他们掌握着独特的雕刻和绘画技艺。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木材供应、纸张制造、绘画用品等产业链的形成。绵竹年画的销售和市场推广也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

其次,绵竹年画在旅游业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吸引众多游客和爱好者前来参观和购买。旅游者不仅可以欣赏到绵竹年画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了解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作为旅游景点和文化特色,给当地带来了收入和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繁荣。

绵竹年画的推广和应用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将相关元素应用于文化衍生品、家居装饰、时尚服饰和配饰等领域,创造出多样化的文创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这不仅提高就业机会,提升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也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融合,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4 结语

作为一项传统文化艺术,绵竹年画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是当地旅游业的重要推动力,吸引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旅游,实现了文化传播。绵竹年画的传承与应用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背景下,绵竹年画面临着新的挑战,但我们坚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绵竹年画能够继续弘扬传承,顺应时代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绵竹年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四川绵竹红岩什邡式磷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牛年画牛
年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缸鱼年画之旅
老传统当传承
论高校教育中绵竹年画的传承与创新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试论绵竹年画的美学特征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