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文媒体与华文文学的互动研究

2023-12-28 22:49蔡梦虹
新闻传播 2023年19期
关键词:华文东南亚文学作品

蔡梦虹

(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 潮州 521041)

一、东南亚华文媒体与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东南亚华文媒体的发展历程

东南亚华文媒体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萌芽阶段、发展阶段、繁荣阶段、萎缩阶段和恢复阶段。其一,萌芽阶段。东南亚华文媒体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19 世纪初,以“世界上第一个以华人为受众的中文近代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东南亚华人聚居地马六甲由英国传教士米怜创办”[1]为标志性事件。其二,发展阶段。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华人移民潮。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地区,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这为华文媒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 世纪末,一些早期的华文报纸开始在东南亚地区出版,如在新加坡由福建籍侨商薛有礼创办的中文报纸《叻报》于1881 年出版。这些报纸不仅提供了新闻和信息,还成为华人社区的重要联系纽带。20 世纪初,以1923 年由新加坡著名侨领陈嘉庚创办的《南洋商报》以及1929 年由南洋著名华侨企业家胡文虎创办的《星洲日报》为重要标志,在东南亚掀起新一轮创办华文刊物的浪潮[2]。其中最知名的华文报纸之一《南洋商报》于南洋(即当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带)地区发行,在当时华人社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三,繁荣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五十年代后期,随着新闻技术和印刷技术的进步,东南亚地区的华文媒体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些新的华文报纸开始涌现,并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这些报纸不仅报道本地新闻和时事,还关注中国的发展和华人社区的动态。同时,一些华文杂志和出版物也开始面世,丰富了华文媒体的内容。其四,萎缩阶段。随着中印(尼)签订《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以及新马泰菲等国“禁止外国人办报”政策的出台,东南亚华文媒体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发展陷入萎缩阶段。其五,恢复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得益于各国政局日趋稳定,东南亚华文媒体的发展迎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

(二)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

东南亚华文文学缘起于中国,伴随着中国人移民东南亚而诞生。随着中国移民在居住国组建华人社团、兴建华人学校、创办华人刊物,华文文学应运而生。这些早期移民将自己的文化与语言传承至今,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东南亚华文文学逐渐独立于中国文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它融合了华人移民与当地文化的元素,创造出独具风格的文学作品。其发展历程亦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一,萌芽阶段。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贸易与移民时期。在东南亚,华人移民带来了华文文字与文化。华人社区中的文人士子开始创作华文文学作品,记录各自的生活境况、思想以及与主流社会的互动。其二,发展阶段。在19 世纪,随着华人移民浪潮的增加,东南亚华文文学迎来了一个发展黄金时代,尤其是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这个时期的作家纷纷出版小说、散文集与诗集,涉及的主题包括移民经历、家庭生活、社会问题等。这些作品对于华人社区起到了凝聚力与文化传承的作用。其三,繁荣阶段。在20 世纪初,东南亚华文文学开始与当地文化交融,受到了马来文学、爪夷文学、泰文学等本土文学的影响。一些作家开始创作描写当地风土人情、历史传统与社会问题的小说与诗歌,如马来西亚作家林海音的《荣光与激情》等作品。其四,萎缩阶段。在20 世纪的后半叶,东南亚华人社会迎来了政治动荡与社会变革。随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国家独立,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意识开始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华人文学的创作。其五,复兴阶段。进入21 世纪,随着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华文文学得到了一定的复兴。许多新一代的作家开始涉足华文文学创作,并且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风格与主题。现代东南亚华文文学的作品涉及社会问题、身份认同、历史记忆以及个人情感等多个层面。

由此可见,东南亚华文媒体和华文文学在发展历程上呈现出大致重叠的发展轨迹。总体来说,东南亚华文媒体和华文文学的发展史反映了华人社会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尽管在某些历史时期受到了种种限制与挑战,但东南亚华文媒体和华文文学仍然在东南亚华人社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华人身份与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东南亚华文媒体与华文文学的发展困境

东南亚华文媒体和华文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亦面临着相似的发展困境,譬如,包括语言环境困境、文化认同困境、跨文化交流困境、资金与资源支持困境等。

(一)语言环境困境

多语竞争是东南亚华语语言环境的一大特征。东南亚地区拥有许多具有多元民族背景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东南亚各种语言之间的竞争激烈。以新加坡为例,尽管官方语言是英语,但华语作为大多数华人的母语也处于一种竞争环境中。这种竞争不仅来自于英语的普及,还来自于当地各族裔之间的多语使用。在这种环境下,华文媒体和华文文学往往面临人们对其他语言媒体和文学作品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华文媒体和华文文学的发展空间。

(二)文化认同困境

文化认同是东南亚华文媒体与华文文学发展面临的另一大困境。许多老一辈东南亚华侨华人保持着强烈的文化认同,其与自己祖国或祖籍国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然而,作为当前华侨华人的生力军,新生代华侨华人多半在居住国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成长,受居住国的文化影响深远,甚至在思想上被“同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出现迷失。在这种情况下,东南亚华文媒体和华文文学的发展面临着重要受众的文化认同困境。

(三)跨文化交流困境

东南亚地区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等特征,使得该地区的跨文化交流面临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宗教差异、社交礼仪和行为习惯差异等方面的困境。在跨文化交流中,双方成长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会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上的错位,在交流活动中更容易出现理解偏差和思想冲突[3]。以宗教差异为例,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多元宗教共存,如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可能导致信仰冲突和观念分歧,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尊重和理解。又以社交礼仪和行为习惯为例,东南亚地区各国有着不同的社交礼仪和行为习惯。例如,在某些国家,直接表达意见可能被视为冒犯或失礼,而在其他国家则被视为坦率和诚实。了解并遵守当地的社交礼仪和行为习惯是实现有效交流的重要一环。正如上文所说,不少新生代华侨华人已深受居住国文化的影响。可见,东南亚华文媒体和华文文学的发展亦面临着跨文化交流困境。

(四)资金与资源支持困境

华文媒体和华文文学在东南亚地区的经营和发展往往还面临着资金和资源的短缺。相比于其他主流媒体和文学,在资源投入和市场开拓方面,华文媒体和华文文学的发展相对局限。

三、东南亚华文媒体与华文文学的相依共荣

鉴于东南亚华文媒体与华文文学相近的发展轨迹和面临的共同困境,两者能否寻求一条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发展之路成为新的思考。东南亚华文媒体和华文文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领域,它们彼此相互促进,为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东南亚华文媒体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等形式传播东南亚华文文学作品,为东南亚作家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和读者群体,同时东南亚华文文学也为华文媒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华文媒体内容更加多元化和有深度。

首先,得益于华文媒体对华文文学作品的推广,华文作家拥有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和更为广泛的读者群体。东南亚地区拥有大量华文媒体平台,如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和社交媒体平台等,这些媒体平台通过出版、传播和翻译华文文学作品,吸引了广大的华人,甚至非华人读者。强大的市场需求不仅为华文文学作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更激发了他们创作作品的愿望和动力。一方面,通过网络和社交华文媒体平台,华文文学作家们可以实现观点的实时在线互动交流,为作家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与互动话题,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为创作带来更多灵感;另一方面,华文媒体之间的互动和转载,使得华文文学文章、小说等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使其获得更多读者群体的关注和认可,从而提高了作品和作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东南亚华文文学为华文媒体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素材。东南亚地区有很多优秀的华文作家,其用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和小说等等。这些作品主题丰富、内容广泛,涵盖了各个领域,既有传统华人文化的表达,也有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些文学作品可以成为东南亚华文媒体报道的重要源泉。借助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东南亚华文媒体可以拓展其内容及话题,创作出更具深度和内涵的新闻报道、评论和专栏等。从这个角度看,东南亚华文文学能使东南亚华文媒体的报道内容更为丰富多样,也同时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华人文学的价值和内涵。

最后,东南亚华文媒体与华文文学的良性互动促进了东南亚华人社会的文化认同与传承。东南亚华文媒体以其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成为增强当地华人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渠道。东南亚华文媒体不仅仅传递信息和新闻,更能通过华文文学的传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东南亚华文文学作品也源源不断地汲取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多元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为华文媒体提供了新鲜和丰富的话题,以及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推动了媒体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化,推动了华文媒体的发展和创新。同时,东南亚华文文学作品通过借助华文媒体的传播,能将东南亚华人的价值观、情感和思想进一步传递给读者,推动当地华人社会的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

尽管华文媒体与华文文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仍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以进一步加强这种关系。如何进一步加强东南亚华文媒体与华文文学交流与合作?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其一,东南亚华文媒体可通过组建专栏、特辑或节目,推出有关华文文学的系列报道和评论。华文媒体应积极主动挖掘优秀华文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可通过组建专栏、特辑或节目的方式,推出有关华文文学的系列深度报道或评论,向广大读者介绍和推荐体裁多样、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华文文学作品。通过华文媒体的内涵挖掘、专业评论和宣传推广,读者能更容易接触、了解和欣赏到优秀的华文文学作品,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华文文学和华文媒体的受众群,助力二者的协同发展。

其二,东南亚华文媒体可与华文文学作家建立合作关系。东南亚华文媒体可以邀请华文作家撰写专栏文章或参与专题访谈,分享其创作背景、动机、历程等,让读者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华文作家的创作理念和作品背后的故事,同时能提高作家的能见度和知名度。这种互动可以激发更多受众对华文文学的兴趣,在促进华文文学繁荣发展的同时,也能培养更多东南亚华文媒体的忠实受众。

其三,东南亚华文媒体可举办华文文学相关的赛事或活动。譬如,华文媒体可定期组织华文写作比赛、文学讲座、读书会、研讨会、论坛等活动,一方面鼓励媒体从业者与作家互动交流,另一方面推动更多读者关注和参与华文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此举不仅能为作家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能为读者提供参与和交流的机会,更能加强华文媒体、华文作家和读者三者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在提升受众参与度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华文媒体与华文文学的推广和发展。

此外,还可通过评选奖项,加强与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等方式为东南亚华文媒体和华文文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譬如,东南亚华文媒体可以设立华文文学奖项,奖励华文文学作家在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又如,东南亚华文媒体可加强与当地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华文文学教材和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更好培养和发展新一代华文文学爱好者,使华文文学事业后继有人。

结语

东南亚华文媒体和华文文学在发展历程上呈现出大致重叠的发展轨迹。而二者在发展过程中,亦面临着相似的发展困境,包括语言环境困境、文化认同困境、跨文化交流困境、资金与资源支持困境等。基于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促进关系,寻求二者的共生共荣之道,有利于东南亚华文媒体与华文文学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东南亚华文媒体为华文文学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平台和更广泛的读者群体,东南亚华文文学为华文媒体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素材,二者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华人文化传承的进一步发展,助力东南亚华人社会文化认同的进一步加强,为东南亚华人社会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华文东南亚文学作品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