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视角下的韩斌英译《平如美棠》诗词①

2023-12-28 09:20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饶平互文互文性

周 畅

1. 引言

中国人的爱情佳话古有沈复叙述夫妇生活的《浮生六记》,前有杨绛书写知识分子家庭的《我们仨》,今有《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简称《平如美棠》)中的一对平凡夫妻。《平如美棠》是一部图文兼具的爱情史诗,记载了中国20世纪社会历史大背景下,作者饶平如与其妻毛美棠相知相爱相守近一甲子的故事,平实纯真,感人至深。自出版以来,该书热度不减,频频登上各大读书榜单,豆瓣等平台不断更新读者反馈。该书曾拿下中国图书装帧设计领域的“奥斯卡”——“中国最美的书”这一重要出版奖项,《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也曾载文评价该书之“美”与“爱”。

本书国外译介方面,有法文、西班牙文、英文、意大利文、韩文、德文、荷兰文等译本出版。其中,英文版OurStory:AMemoirofLoveandLifeinChina由英国当今翻译界首屈一指的人物韩斌(Nicky Harman)翻译,著名的企鹅兰登书屋推出,荣获2017年英国笔会翻译奖。《亚洲书评》(AsianReviewofBooks)称赞“韩斌的译文读起来很流畅,让人感受到原作的活力”(Milne,2018),《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ChristianScienceMonitor)、《科克斯书评》(KirkusReviews)、《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Weekly)等专业书评杂志也载文评介。

韩斌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译介20余年,是中国当代文学海外推介窗口纸托邦(Paper Republic)的创始人之一,5次获得英国笔会翻译奖,2020年获中国出版界最高涉外奖项“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韩斌的译介视野广阔,译介小说、非虚构类文学以及诗歌80余部(篇),涉及韩东、贾平凹、严歌苓、颜歌、黄蓓佳等作者的作品。其中,《平如美棠》是韩斌成熟期的翻译,也是其最喜爱的爱情故事。她在2021年华美协进社与纸托邦合办的论坛等多个场合公开推介此书。

无论是客观数据还是主流媒体以及读者的评价,都表明《平如美棠》是中国文化成功“走出去”的一个实例,但目前译学界关注较少,只有少量文章涉及该书民俗文化的英译。古今诗词穿插在《平如美棠》的叙述中,是该书文学性、文学表现力以及张力的重要泉源。本文深入挖掘原作中互文性引用的诗词语料,解析韩斌的互文性阅读与重构过程,以期丰富对《平如美棠》英译本以及韩斌翻译的研究。

2. 《平如美棠》中诗词的互文性解读

互文性是文本之间互相指涉、互相映射的性质(李玉平,2006),是语篇的7个特性之一。该术语脱胎自俄国文学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Mikhaïl Bakhtin)的“对话”理论,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受其启发在20世纪60年代末做进一步解释:任何作品的本文都是像有许多引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他本文的吸收和转化。互文性理论此后经历了持续的发展,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热拉尔·热奈特(Gérard Genette)等学者的著作中均见论述,并出现了文本和文本的狭义互文性与文本与社会历史的广义互文性的分野。考虑到《平如美棠》个人史的性质,本文采取的是广义互文性的视角,将原作中对于社会文本的诗词书写也纳入讨论范围,其最明显的表现方式即作者及其家人写的部分诗词。

笔者同时考虑《平如美棠》文字叙述和图画中的古今互文性诗词,共收集33处文本,其中表明参军决心的词句“乘万里风,破万里浪”等10处体现在图画上。从表现手法上来看,所指涉的诗词既有对他人作品的引用,涉及李商隐、白居易、元好问、欧阳修、李白、杜甫、许浑、杨慎、姜夔、洪炎、聂夷中、顾贞观、释绍昙、曹操、毛泽东等古今诗人词人的作品,也有作者本人及其家人写的诗词。引用指涉作者饶平如从小浸润的传统的儒学教育,既有“逐字逐句的、直白的借用”,即原封不动的直接引用,也不乏对前文本改造和转化式的间接引用,其中,直接引用共计26处,常有特殊的标记,如引号、不同字形或特殊排版等。如在描述家乡南城风景时,作者引用了同乡诗人洪炎《南城邓氏亭》一诗中“小麦青青山一曲,江南千里伤春目。盱母江头唤渡人,遥指麻源第三谷”(饶平如,2013)13两联。间接引用共7处,前文本被融入文本肌理,被引内容形式上外显程度较低。如在感慨与美棠的相遇时,作者化用李商隐的名作《锦瑟》中的诗句:“此景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我们各自是香梦沉酣的天真岁月,相逢也是惘然。”(饶平如,2013)32自作诗词则反映其从军抗战、婚姻死亡等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阅历,涉及文本作品与社会文化历史的互动,其中,最动人的莫过于全书结尾处作者为妻子作的挽辞:“坎坷岁月费操持,渐入平康,奈何天不假年,恸今朝,君竟归去;沧桑世事谁能料?阅尽荣枯,从此红尘看破,盼来世,再续姻缘。”这首词作反映了夫妻二人携手度过的艰难岁月。按内容进行分类,书中诗词则可分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等写景诗词8处,“人生有几?念良辰美景,一梦初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等抒情诗词9处,“倭寇侵华日,书生投笔时。毁家纾国难,大义不容辞。封侯宁有种,捣穴好旋师。功成儿解甲,宜室拜重慈”等明志诗词10处,以及“阿婿宁州买翠茶,阿姑渡背种新瓜。小郎无事划船去,夜藓松脂斗铁叉”等叙事诗词6处,写景、抒情、明志、叙事4类诗词分布较为均匀。

在叙述中,作者选择恰当的诗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被指涉的诗词融会贯通在行文中,与叙述文字形成叠加效应,营造表达意境,丰富意涵与情感,形成《平如美棠》富有余味的文学审美韵味。正如韩斌在专访中谈到,她被《平如美棠》的语言之美所深深吸引,“语言十分优美……书中没有粗鄙之语,更没有恶骂诅咒……是一本单纯、纯净的书”,但她同时十分清楚原作中众多互文性诗词对于翻译所构成的障碍和挑战,“我不得不说这些诗很难……但对于饶平如来说,他运用自如,十分了解诗歌的复杂性,非常能够欣赏其中的美感”。接下来,本文重点考察韩斌对互文性诗词的阅读与重构。

3. 译者的互文性阅读与重构

翻译是“合阅读与阐释之力造就的一种语言转换的实践活动”(尼南夏纳,2001)。也就是说,从互文性的角度审视,译者作为作者与译语读者之间的中间者,处理原作中的互文关系大致可分为互文性阅读和互文性重构2个阶段。

负责任的译者在识别互文关系的基础上,追本溯源,并调动译语文学文化文本与语言资源,在译文中努力重构这种互文关系,传神达意。当然,将互文性阅读和互文性重构分开表述并不是说2个阶段呈现绝断式的关系,因为翻译活动的转换实际上要求2个过程来回进行,译者不断穿梭在识解与重构的旅途中。韩斌对受众一直都有非常清楚的预设——普通英语读者群体,他们缺少对中国文学文化的深入了解,而愿意“涉足试试”。韩斌本人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英语读者了解中国文学文化的“窗口”,在译本中通过直接引用、斜体、单独排列、增译、译本后注5种方式完整地重构原作中的互文关系。接下来试举几例分析。

3.1 直接引用

例①

原文:县城内外水络细布有如叶脉。环抱县城的翠峰迤逦深秀。环山中有名的数麻姑山和从姑山。宋人有诗咏:

小麦青青山一曲,江南千里伤春目。

盱母江头唤渡人,遥指麻源第三谷。

凭诗意来看,家乡的风致恐怕从宋代以来便大抵如此,鸡犬之声相闻,舟人拥楫而歌,山水相连的千里江南想来也是这样代代如此。(饶平如,2013)12—13

译文: The town and surrounding countryside were crisscrossed with waterways, like the veins of a leaf, and encircled by serried ranks of beautiful jade-green peaks. Among the most famous were Magu Mountain and Conggu Mountain. There is a Song dynasty poem which goes:

Flourishingfieldsofwheatandgreen,greenmountains,awindingroad.

ThelandoftheSouth,stretchingathousandli,bringstearstotheeyesinspring.

MotherXustandsattherivercrossing,callstotheferryman,pointsfarofftothethirdvalley,Mayuan.

Seen through a poet’s eyes, the charm of my hometown had not changed much since the days of the Song dynasty: cocks crowed and dogs barked, the boatmen sang as they plied their oars, and the landscape of waterways and mountains had remained the same for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Harman,2018)27

以上片段是作者对故乡江西南城山清水秀、水陆交织的自然景致,以及人们怡然自得的生活场景的描写。叙述中作者直接引用了宋代江西诗派诗人洪炎《南城邓氏亭》一诗的前两联,自如地织入文字的肌理,增强描写的真实性,清新自然,真实而触人心底。

原作中引诗采取特殊字形且独立成行,译者可以十分容易地确定前文本。在重构互文关系时,韩斌重现这种特殊形貌,采用斜体,并独立成段——这也是贯穿译本的处理方式。但因首联意象较多,情景交织,故处理为独立的2句。

第一句颇有“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味,景语简单排列、组合,迅速勾勒出一幅乡野图景。韩斌也深得中文诗词此法,将译文处理为三个偏正短语,其中连用2个green,复原了原诗中“青青”二叠字收获的音韵效果。引诗第二句本身又包孕2个互文性元素——中国重要地理文化概念“江南”以及距离度量单位“里”,韩斌均识解出并译出。South采用首字母大写,使译语读者意识到该异域区位的特殊性。此外,译文中li前补填的数词a thousand,距离上恰符合作者站在江西角度所提的广义上的江南,横贯1000余里。以此也可以看出韩斌扎实的互文重构功底和对待翻译的严谨态度。

第二联二句指涉盱烈母子感动道教四大天师之一的许逊从而成仙的典故。韩斌与饶平如通信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盱母是谁?是不是道家盱烈的母亲?”,饶平如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引用《南城县志》,告诉韩斌“麻姑山和道教的关系很密切”。体悟到这层互文关系后,韩斌在译文中首字母大写人物Mother Xu并标记地点Mayuan,译文语义变得不透明,使译语读者意识到其可能与真实人物或事迹相关,并借助上下文进行解码,将2个互文性元素有机地织入译作中。略有遗憾的是,为保证译文诗歌的轻盈之感,韩斌并未在译文后注释中说明“Mother Xu”的具体内涵,译语读者难以识解其背后的故事。但从原文整体意境考量,原作就是在取诗歌中南城秀丽风景和麻姑成仙的民间传说这2个元素,符合少年时期的作者的心境与关注点,而诗歌中涉及的额外角色“盱母”则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译文中若过多阐释可能反而会扰乱叙述主线。

此外,译文在韵律方面尚存缺憾。大体而言,在中国文学史上,洪炎并不太出名,例如,其知名度不如同为江西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所引诗句对于中文读者来说也比较边缘、比较陌生,能在少年作者心中留下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第一、二、四句末“曲”“目”“谷”押韵,读来朗朗上口,而译文却没有体现这层音韵效果。

3.2 间接引用

“在文学艺术中,当原文本的片段,经过当前文本作者的‘过滤’,进入当前文本后,大都会发生变异。因此,文学艺术文本中很少有直接引语式的互文性,更多的是经过作者消化吸收和改写变形后的互文性。”(李玉平,2006)《平如美棠》中21%的文本涉及间接引用,互文关系显度较低,译者无可借助的互文性标记,对成功识别前文本造成一定阻力,相对容易忽视。

例②

原文:此景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我们各自是香梦沉酣的天真岁月,相逢也是惘然。(饶平如,2013)32

译文:Those moments could have become treasured memories, but regrettably we were both happily absorbed in our own young lives in those days.

NOTE. Inspired by the poem “Lute,” by Li Shangyin (813-858).(Harman,2018)56

上面一段文字出现在第一章《少年时》中,同时也是该章的主题语,作者化用了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句,借用此诗追忆少年时与美棠淡淡的、印象并不深刻的几次相遇。互文性诗句承载的悼亡之情叠加在此语境中,完全融入行文,使原作显现出愈加浓烈的珍惜、怀念之感。

国内外《锦瑟》一诗的英译版本多达十几种(刘锦晖 等,2020),较知名的3版是:讲究译诗“三美”的许渊冲所译的“Such feeling cannot be recalled again; / It seemed long lost even when it was felt then.”;“翻译了大半个中国”的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译的“This feeling might have become a memory to recall, / But, even then, it was already suggestive of sorrows.”;还有遵守“译诗成诗”翻译原则的英国汉学家唐安石(John A. Turner)所译的“What need their memory to recall today? / A day was theirs, which is now passed away.”。汉学家刘若愚的专集译本《李商隐的诗:中国9世纪的巴洛克诗人》(ThePoetryofLiShang-yin:Ninth-CenturyBaroqueChinesePoet)辑录此诗。韩斌并没有直接移植之前任何一版的译文,而根据具体语境,给出了自己的译文。

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也不用引号等互文性标记,所映射的诗句自然地化入译文。但对于普通英语读者来说,他们很难意识到这种暗含的互文关系。为作补偿,韩斌在遵守英国现代出版业不用文中注的规定下——“提也不要提‘脚注’,现今大多数编辑极其厌恶脚注”(Alberoni,2018)——充分利用文后注,直接挑明原作中此段文字中存在的互文关系,解释作者“受到李商隐诗歌《锦瑟》的启发”,补齐互文性网络。韩斌译本中共有9处采取了类似的直接指明原作中指涉的前文本的做法。

译本中,章前主题语与章中重现内容两句译文保持一致,本身形成一种互文关系,文字间不断流露出淡淡的哀伤之感。但可能因《锦瑟》诗意之朦胧、解读之多,译本注释中却无对该诗整体的介绍,译语读者阐释此段文字的上下文阙如。读者可能会疑惑于Lute与treasured memories以及regrettably之间有什么关系,难以捕捉原作中互文关系的深层内涵。

3.3 图文互文

作为一本图文并茂的活历史,《平如美棠》中的图像符号与文字符号交相辉映,有时图画中的文字经过编辑又复现在文字叙述中,构成一种特殊的互文关系。正如译本的第一位读者、编辑尼克·斯基德莫尔(Nick Skidmore)所言,精美、细节详实的图画“让我坦然地沉浸于中国文化之中……对中国一无所知的读者也能够阅读此书,从中可以大致了解过去一百年间中国的变迁以及中国文化的样貌”。韩斌也表示,“书中的图画对我的帮助很大,翻译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做参考”。原作中的图画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表象系统激活语义系统,指引译者获取诗词的意义。韩斌虽然是第一次翻译此类带有大量图画的书,但译本却能在保证图与文的衔接、传神达意的同时,避免了重复啰唆,试考察一例。

例③

原文:又当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之际,则狂风大作,四面窗子噼啪作响,来回晃动,便能亲身体会“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情怀,此种山间野趣、画意诗情,绝非大城市中住钢筋水泥房屋之人们所能领略到的也。(饶平如,2013)171

译文:When the weather turned stormy, however, the windows on all sides would clatter and shake, and you actually felt it physically, just like the line from Xu Hun’s poem: “A storm is brewing, wind fills the tower.” Those who live in urban reinforced concrete homes can have no idea of the beauty of these mountains, and the painterly and poetic feelings they can inspire.

NOTE. This verse by Xu Hun (788-860) is frequently cited to describe the tense climate preceding a conflict. (Harman,2018)194

此段的背景是作者与妻子新婚后携手旅行,途经安顺,暂居六角亭房间共度风雨交加的夜晚。图画以明黄色和紫罗兰色为主色调,取景六角亭的其中三面,其中,床头一面的窗户呈打开状,其他窗外屋檐等细节填充黔地地域特色。读者可自主进行符际翻译,在互文性诗歌的解读中获得一种趣味性,加深理解。文字(图画中为繁体)不仅体现在名为《奇妙的“房间”》的画作中,也出现在正文叙述中,只是措辞略微不同,但大意一致,互文性诗词也保持一致。此段继承了所映射的唐代诗人许浑名诗《咸阳城东楼》中所描述的萧瑟之情景,但又超越了前文本的消极心境,产生了新的意义:作者与妻子在一起的时光,苦也是乐,艰难也充满诗情画意。图画配合文字,颇蕴古雅之风。

韩斌介入文本,增译just like the line from Xu Hun’s poem,直接揭示原文中的互文对象。然后,以英语语境中相似的习语A storm is brewing进行对译,唤起英语读者对风雨酝酿时短暂的平静之情境的联想,原作的阐释潜力得到释放,译文取得与原文近似的互文效果。同时,译文中tower一词又与原文中六角亭这一特别的居所构成互文关系,得到译语读者的共鸣。此外,韩斌在文后注中还进一步评注,“这句诗常被引用来描述冲突前的紧张气氛”(Harman,2018)380,从情感层面进一步加固互文关系。

译本中图画与文字来回指涉,文字的阐释得到视觉映像的加强,译出图画上的文字后,韩斌不再重复翻译正文中的相似段落,译本中其他几处也如此处理。

3.4 广义互文

例④

原文:2008年3月23日,美棠的追悼会在龙华殡仪馆举行,我挽她:

坎坷岁月费操持,渐入平康,奈何天不假年,恸今朝,君竟归去;

沧桑世事谁能料?阅尽荣枯,从此红尘看破,盼来世,再续姻缘。

(饶平如,2013)295

译文:On March 23, 2008, Meitang’s funeral was held at the Longhua Funeral Home. I wrote this poem of lament:

Weenduredthemostdifficultoftimes,andgraduallyourlivesbecamebetter.ButheavengrantedussofewyearstogetherandtodayIgrievebitterly,becausenowyouaregone.

Whocananticipatethevicissitudesoflife?Ihavebeenthroughgoodtimesandbad,andamdisillusionedwiththisearthlyworld.Ilongonlytobereunitedwithyouinthenextlife.

(Harman,2018)328

如果说前3例都是文本到文本狭义上的互文,那么这首作者写的词就是文本到全书乃至个人史、中国文学史广义上的互文。此段落在原作正文的最后几行,随着美棠的离世,叙述也画上句号,悲伤之情达到顶点。词中“天不假年”“君归去”“沧桑世事”“看破红尘”等典故、习语镶嵌在“坎坷”“操持”等指涉前文的叙述细节中,格外真挚。

韩斌感同身受,“我的心沉了!……这是我译过的唯一一本(我也曾译过一些令人相当痛苦的东西),初稿、后续修改稿以及编辑稿,每次到最后几页我都感到喉咙哽咽”(Alberoni,2018)。其译文自然流畅,endure与grant、gradually与so few、anticipate与disillusion形成强烈对比,vicissitude与grieve、bitterly相承,以全书为背景,反复吟唱,在个人岁月的缓缓流淌中,将哀恸、悲戚之情反复渲染。

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看到韩斌小心谨慎地潜入原作,发掘互文性诗词,构建原文中的互文性网络。通过全面检视译文,笔者发现韩斌译出了原作中88%的互文性诗词,未译出“‘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她的当票都存在一个铁盒子里,满满一盒,却早已无力赎回”(饶平如,2013)26和“我终于在1979年11月16日回到上海,次日报上了户口。‘冰与雪,周旋久’”(饶平如,2013)272句中的互文性元素,而只取其大意来建构译文,疏漏了“我站在九江开往镇江的轮船甲板上,看着那‘滚滚长江东逝水’,憧憬着未来”(饶平如,2013)19和“山形依旧,流水澹澹,江月年年,星汉灿烂,原都不是为了要衬得人世无常的”(饶平如,2013)312句中的互文性诗词,而只视其作情景交融的描写,并以贴合原文的优美的散文式风格译出。

4. 结语

《平如美棠》中的互文性诗词是该书文学性的重要来源,但于翻译而言,却成为一项不小的挑战。本文细致地分析了韩斌翻译《平如美棠》中互文性诗词的过程,认为韩斌以强烈的责任心,进行积极的互文性阅读,发掘原作中潜在的回应、联系与对话,并充分利用译语语言文化资源,以结构相对灵活的散文体进行自译,通过直接引用、斜体、单独排列、增译、译本后注5种做法在译本中重构了原作中绝大部分的互文性诗词,传递原文意境,传达作者的交际意图。不足之处是存在个别疏忽,以及互文性网络建构不够深入、不够强健的情况。

正如《观点》(LePoint)周刊评介法语版《平如美棠》时所言,饶平如“寥寥几滴笔墨却胜过连篇累牍的宣传说教”(安薪竹,2018)。有理由相信,普通英语读者能够以韩斌的译本为基点,依托互文性,对中华诗词乃至整个中国文学文化产生兴趣,从而温和地培养和形塑对中国文学文化的想象与认知。

猜你喜欢
饶平互文互文性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人生苦短 唯有深情不可辜负
耄耋老人手绘画册缔造爱情童话
饶平如与毛美棠:60年相濡以沫缔造爱情童话
饶平掠影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