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丑角化妆设计的相关研究
——以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为中心

2023-12-29 00:14林婉玲
戏剧之家 2023年32期
关键词:金莲丑角厦门市

林婉玲

(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 福建 厦门 361021)

一、研究背景

高甲戏又称戈甲戏、九甲戏,产生于明末清初,形成于清代中叶,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广受当地人的热爱和关注,主要流传于中国闽南以及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的前身是“天福兴”戏班,自1931 年演出至今已经演出九十余年,是闽南地区剧团中演出历史最为悠久的剧团之一。同时,金莲陞高甲剧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保护单位,其演出曾荣获2017 年全国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剧团中的演员曾荣获“梅花奖”和“白玉兰奖”,在高甲戏表演艺术领域享有盛誉,在整个高甲戏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其角色的化妆造型深入人心,曾在中国戏剧节上荣获优秀舞美奖,并多次获得福建省戏剧会演化妆造型设计奖和厦门市“金鹭奖”化妆造型设计奖等知名奖项。高甲戏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化妆方面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由于笔者担任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化妆造型工作,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调查闽南地区高甲戏丑角的角色发展和化妆特征,以及通过访谈记录厦门金莲陞高甲剧团化妆的发展和丑角造型特征。希望本研究能为高甲戏的化妆造型等提供参考,并促进高甲戏丑角在化妆设计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二、高甲戏起源及丑角发展

关于高甲戏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其受到当地古老的木偶戏(傀儡戏)和梨园戏等剧种的影响,明朝时,四平戏的洪埔师综合四平戏、竹马戏、宋江戏等重新创作、编导,并被认为是“合兴戏”之源流,引用南音锦曲,因出现了九种颜色,也被称为“九甲戏”;民国初年,江西、上海的京班来到闽南地区,因为表演语言为普通话,京班并没有得到特别大的传播。京班艺人只好到闽南地方乡社的各武术馆教戏,学习的艺人使用闽南方言演出,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喜爱,也被称为“说本地话的京剧”。高甲戏的起源至今仍存有一定的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高甲戏是综合民间的众多戏曲艺术而成,这也对高甲戏的传统妆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在高甲戏逐渐走向兴盛时,各种丑行逐渐创立了各自的表演程式,其中,以模仿木偶戏的傀儡丑、布袋丑、破衫丑、公子丑等最为突出。丑行表演艺术不断丰富与完善,使得丑行逐渐取代武行成为高甲戏最具特色的表演艺术行当。丑角通过幽默诙谐的演出方式,在舞台上展现独特的戏剧风格和形式,展现了地方剧种文化艺术的魅力与特色。男丑和女丑是高甲戏中的两个主要丑角类型。男丑又分为文丑和武丑两类,文丑可以根据服装的不同进一步分为长衫丑和短衫丑。长衫丑包括官袍丑、公子丑、书生丑、员外丑等,而短衫丑则有家丁丑、破衫丑、衙役丑、小二丑、光棍丑、娃娃丑等角色。武丑则包含师爷丑和捆身丑。相对来说,女丑的角色相对简单,包括媒婆丑、夫人丑、老婆丑和奴婢丑等角色。

三、高甲戏丑角化妆特征

从前,九甲戏将历史人物根据社会地位、忠奸善恶、为人处世风格等作出区分,划分为大花(白北)、二花(红北)、三花(黑北)、老生、小生、笑生、苦旦、花旦、彩旦九种脸谱。其中,笑生一般指男丑,彩旦指女丑。丑角表演绝非俗气地逗人发笑,而是丑中带美的艺术。在创造丑角角色的时候,需要通过分析角色的性格和人物特征,挖掘适合丑角表演特点的元素,模仿木偶浮夸的表演形式,然后通过化妆来展示其丑化的形象,以求“笑果”。高甲戏的丑角与其他剧种的丑角造型有所不同,全新创意的角色使得高甲戏这个剧种变得灵活多样,充满趣味。在众多的高甲戏剧团中,除了一些传统的丑角形象之外,较为现代的创新角色通常只在该剧团内部传承演绎。

高甲戏的丑角被戏称为“小花脸”,通常根据人物性格、品行、身份而定化妆造型。1993 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福建卷》对高甲戏的丑角化妆特征有简单描述:丑角化妆和鼻梁上的“豆干块”是根据人物性格、品行、身份而定。女丑则于额际扎黑纱巾或黑色昭君眉,用假发代替真发,尾端打个结或挂个“羊角髻”,插上鲜花或用红纸自制扎花(现在头饰和假发都进行了美化),面敷浓粉,两颊各涂胭脂一团,腮边勾画黑色、褐色或白色的大环,嘴巴周围还点个黑痣。丑角角色面部化妆色彩对比强烈,使用丰富的颜色,如黑、白、黄、绿、青、金等。这些颜色的搭配展现了夸张的个性,也体现了闽南人民爱恨分明的性格特点。虽然高甲戏与京剧等传统戏曲有许多相似的表演角色,但它们在妆面造型上都有独特的设计和画法。除了彩绘之外,高甲戏还使用面具等形式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髯口有大胡(满)、开口、三杯(也叫“三只”,即三绺)、五柳(五绺)、四喜、短胡、角须(耳毛子)以及一些小型改良须。其中,在高甲戏中的丑角化妆造型中,八字短须是最具特色的。这些短须通常由剧团的工作人员自制,用时夹在演员的鼻中隔部位,依靠气息来控制短须的摇摆,以展示诙谐的人物性格和生动的角色舞台效果。通过丰富的彩绘、夸张的化妆和灵动的配饰,丑角演员可以在未表演时仅凭面部妆容就能让人感受到丑角的性格特点。

四、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化妆的相关特征

(一)化妆专业的发展

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在化妆方面一直秉承传统设计,演员会在演出前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妆容的打造。在创作新角色时,演员会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服装等因素,自行设计妆容,并独自完成化妆和演出工作。直到2000 年,金莲陞高甲剧团才开始拥有专职的化妆工作人员。由于演员众多,同时演出的情况较多,相对简单的造型一般由演员在化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独自完成,而较为复杂和精细的造型则由专职化妆工作人员负责。随着专职化妆工作人员的加入,化妆的环境及化妆使用的产品和工具得到的较大的提升,剧团的新剧目角色的造型设计得到了大幅改善,审美水平和角色形象的塑造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二)化妆设计理念

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的造型设计主要分为传统和近现代两种类型。在传统剧目中,他们继续传承高甲戏原始造型,面部的化妆彩绘并没有进行太大的改变。而在近现代剧目中,剧团主要进行原创作品的表演,但依然参考传统角色的造型进行创作。在进行全新角色的化妆设计时,金莲陞高甲剧团有一套系统而严格的流程。首先,他们会深入了解剧本中的角色,分析角色所处的时代背景、性格特点和职业等基本因素,并参考服装和舞美等环境因素,制定多样化的化妆设计计划表。然后,根据不同的设计稿进行试妆,最后在舞台上进行试妆和试镜。剧团的专家和观众会共同选出最适合角色的化妆设计造型。有一些作品的角色造型设计在确定好后也会随着社会大众审美的改变进行细微的调整,这样的化妆设计流程不仅高度贴合角色的塑造,而且提升了新时代观众对艺术的欣赏体验。

(三)丑角化妆设计特点

丑角面部彩绘所使用的颜色以黑、白、灰、红为主,通过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进行塑造。设计师从角色中寻找共性,进而提炼和表达个性,这是丑角妆扮设计的关键。丑角化妆设计始终遵循“丑角不一定丑陋,造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行当出发的妆容只是起点,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塑造人物来实现追求”这一理念。因此,丑角化妆设计紧紧围绕人物角色展开,不脱离故事背景时间,既要遵循共性,又要追求个性。只有这样,才能融入传统与创新,实现正确的实践,而不是简单地为了丑化角色而进行设计,如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创作的代表剧目中,《班头爷》《阿搭嫂》《大稻埕》中丑角角色的造型深入人心。

(四)代表角色创作理念

1.《班头爷》。以金莲陞剧团原创剧目《班头爷》中的经典“傀儡丑”班头爷为例,他的表演借鉴模仿“掌中木偶”,有看似机械僵硬、棱角分明的科步,又有活泼灵动的“小字型”、踢脚、坐凳、小开合等程式动作。化妆设计独具特色,在班头爷的角色中,使用白色元宝形状(“猪腰饼”)勾勒眼部周围的造型,同时借鉴木偶的面部形象,遮盖眉眼区域以突出贪图小利、鼠目寸光的贪婪形象。使用红色油彩或红胭脂塑造出酒糟鼻的造型,再加上褐色的唇色,以凸显班头爷嗜酒成性、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性。使用自制的丑角小巧八字短须夹在鼻中隔,通过不同的气息吹动,灵活而又风趣,搭配弯弯的鬓角造型凸显人物滑头滑脑、心机深沉的内心活动,与剧中班头爷角色的描述完美契合。除此之外,其他原创丑角化妆造型都尽量夸张地塑造人物的特点,更贴近广大观众的审美趣味,因此备受喜爱。班头爷角色的扮演者吴伯祥也因《班头爷》剧目荣获福建省第五届中青年演员比赛银奖,并多次获得厦门市“金鹭奖”演员奖等表演大奖。

2.《阿搭嫂》。《阿搭嫂》是2005 年由曾学文完成剧本,2006 年4 月金莲陞剧团投入排练的剧目,获得福建省第23 届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在中国戏剧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中日韩戏剧节、国际戏剧协会第33 届世界代表大会等活动中大放异彩。剧目中的大部分角色为丑角,其中的阿搭嫂和天成的丑角塑造最具有代表性。为了塑造阿搭嫂亲切且热心的性格,把以往女丑化妆造型中嘴角旁的黑痣改到了眉毛上方。再搭配弯弯向下括弧的柳叶眉,凸显出眼珠如斗、四处打探的眼神。明明是大嘴,却反其道而行,设计了尖尖樱桃嘴,夸张的唇部表现方式更能凸显角色伶牙俐齿的性格,凸显了角色滑稽的特点。除了眼、眉、嘴部的造型设计外,进一步在面颊处加上夸张的腮红,配合角色夸张的表演动作,满足现代观众娱乐消费的审美心理需求,造型和表演的结合把一个急公好义且热心肠的阿搭嫂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阿搭嫂》中还有一位“赌徒”的角色——“天成”,眉毛用了丑角特有的倒八字,红色的油彩眼线搭配棕红色眼影,表现天成这一角色作为赌徒急红眼的面部特征。

3.《大稻埕》。《大稻埕》荣获中宣部第14 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六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入选“2016 年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名录”、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剧目中的金全顺船头行的二少爷(也称老二)是烟鬼形象造型的丑角扮相。在老二的角色造型中,设计了较为夸张的八字眉,眉头起点移动到了原来的眉毛中间位置,眉尾夸张拉至眼尾,灰色眼影和棕褐色的眼周渐变和褐色唇部颜色刻画出因长期吸食鸦片而导致的面部生理特征。搭配老二的表演方式,把老二萎靡的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

五、结论

高甲戏中的丑角行当以诙谐幽默的表演方式和多样夸张的化妆造型在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备受追捧。不同地域的高甲戏团推出了属于自己的剧目、角色和人物造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不仅在传承传统剧目表演艺术方面作出了贡献,而且在创作新剧目和角色化妆造型方面也采用严谨的设计流程,并一直秉持满足人物需求的理念进行不断的创新。相信其他高甲戏团也在通过独特的方式塑造全新的角色,并在角色化妆造型方面持续努力。希望本研究可以在高甲戏相关的学术领域及未来高甲戏角色化妆造型方面的创作中提供一定的启发。

猜你喜欢
金莲丑角厦门市
丑角的“通知”
我校入选2021年度厦门市“金砖示范单位”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张华全 金莲 曹严匀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金莲小厨的小本生意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京剧中的丑角
回家路上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