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育人的融合创新

2023-12-30 05:43王晓辉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华育人思政

王晓辉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30 次提及“文化”一词,第八点专门论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文化育人的重要性。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建构在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上,并以此获取丰厚的精神养料和精神导向。因此,如何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党和国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其对于提升高校思政课育人成效、实现“铸魂育人”的根本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的多重价值

(一)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独特的精神内涵,既可以为培养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重要资源,又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注入文化基因。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弘扬,是高校思政课育人的重要环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价值追求,其所倡导的“国而忘家”“兼济天下”“修身内省”等精神,与思政课育人所强调的价值规范具有一致性。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思政课、社团活动和文艺演出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如“家国情怀”“忠孝之义”“思辨意识”等融入其中,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人生观、诚信观等纳入思政课育人范畴,提升高校思政课育人成效;而思政课育人所倡导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境界等,对于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也具有指导意义。在思政课育人过程中,高校应厘清建设思路,一方面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另一方面也要对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素材进行整理研究,实现其价值的创造性转化。

(二)深化高校思政课育人的文化内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而这些人才势必会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高校既要培养掌握专业知识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也要使这些人才具备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思政课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育人巧妙融合起来,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大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仁义诚信”的价值观念、“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实现了思政课在广度、深度和高度等维度上的进一步拓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加强个人修养,保持向善之心,自古以来就是先贤所秉承的教育目标和道德准则。从“克己复礼”到“修身齐家”,从“崇德尚善”到“兼济天下”,皆蕴含着深厚的道德观念,是滋养文化基因、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资源。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能为思政课注入鲜活的文化基因,使思政课的理论更加生动和形象,提升思政课的深度和效度。思政课教师切记不要因循守旧、一味进行枯燥的理论输出,要善于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形象可感的先辈经验、古人事迹等,通过讲故事、演话剧等形式展现出来,为思政课注入生机和活力。应该注意的是,二者的融合,并不是机械地照搬和应用,而是要注意从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改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与高校立德树人总目标相协调。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增强了思政课的科学性。古往今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直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育人相融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用当下所倡导的时代精神、价值观念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和向心力。

(三)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3]在五千年的历史赓续中,中华传统文化以制度礼仪、经史典籍等多种形式为载体,积淀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的了解,增强文化认知,提升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宏观的历史环境支撑,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素材资源。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可以通过课堂知识学习,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爱国思想,诠释着中华儿女赤诚坦荡的爱国情怀;“厚德载物、格物致知、有容乃大”的儒家文化启迪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业精于勤荒于嬉”等教育思想,穿越千年,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其应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细致查阅与深入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并进行多渠道、多方面的积累、创新,进而应用于课堂授课实践。总之,影响大学生思想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多领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新格局,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教学相长,形成强大的教育聚合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的具体路径

(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素材,完善思政课育人课程内容

从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发展现状来看,传统课堂仍是实现思政课育人的主战场。传统课堂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育人的融合,需要从“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2 个方向同时入手。

1.坚守传统课堂教学育人主阵地。思政课理论知识的讲解依然要以传统课堂为主,但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上,可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思政课育人相关的内容,并将其纳入教材或教案中,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善恶之辨”和“是非之辨”等哲学命题,帮助大学生厘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大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下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以上论述,秉承的是“显性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这也是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采用并起到一定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2.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遵循“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4]。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社会在科技的助力下正日新月异,而大学生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心理期待也日益增高,他们需要的是与时代紧密相连、与互联网渗透融合的创新教学方式,因此,传统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鉴于这种发展形势,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及时转变思路,将“隐性教育”融入作为日常备课和讲课的重要命题,探索如“理论知识视频化”“传统文化可视化”“趣味故事实践化”等新型教育方式。思政课教师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讲述与教学环境等相融合,在具体实践中摸索和形成新的课程内容和讲授方法。例如,将节气、传统节日、典籍等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嵌入思政课理论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实践是理论的验证。将思政课育人理念隐性融入实践过程,是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重要教学方式。

(二)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镜率”,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浸润引领模式

要想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率,实现普及化,离不开科技手段的运用和助力。

1.与科技发展同步,丰富教育载体。当今社会,互联网已走入千家万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联网+”也成为高校开展教育的必要手段。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实现传统文化可听、可观的创新发展。例如,通过打造精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广泛传播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高校要与时俱进,积极研发和引进教育软件、微信小程序、网络教育平台等,开展“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大赛”“古诗词说唱”“文化趣事脱口秀”等活动,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时随地走入大学生生活。同时,引进VR、AI 等先进技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育人深入融合,让大学生在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创新教学方法,让思政课堂“活”起来。思政课因为其课程性质,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容易流于枯燥,特别是一些纯理论知识的讲授,会使课堂缺乏活力。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紧密结合网络科技发展,在更新教育硬件设备的同时,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让授课方法“潮”起来。新时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更加“前卫化”和“年轻化”,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授课时应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实际,运用“年轻化”的表达语言和表达手段,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增加学生的信任度。例如,思政课教师可充分运用互联网构建班级云课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其中,采用动画、VR 等方式创建教学微视频,还可以依托传统文化故事构建虚拟体验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不仅为大学生呈现实景化的礼仪、节日等文化习俗,还可使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再抽象,进而让大学生在可感知、能体验的过程中达到润心、修身、立德的目的。

(三)拓展教育教学空间,增强思政课育人场域的延展性

1.打通校内外壁垒,实现全过程联动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的内涵和路径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要想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必须要强化育人方式与外部环境的融合,利用外部环境的发展条件,实现校内外的聚心合力,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育人环境。思政课教师应以社会环境的现状和需求为基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化。这一举措并不是要进行文化复古,而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的发掘、阐释、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仅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还是在新时代能够焕发出生机活力的“活”的学问。因此,思政课教师应精耕细作、认真钻研,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理论知识的契合点,增强思政课育人的延展性。

2.实现理论与实践互通结合,共同构建高校思政课育人新格局。高校是当前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战场,应发挥引领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解读和弘扬,既要在课堂上以理论知识讲解的方式进行,也要“功夫在校外”,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渗透。思政课教师应打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流于表面的现象,激发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认知并践行。高校可以根据我国传统的文化节日,开展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如“中国优秀作品荐读”“书香阅读马拉松”“中国诗词诵读大赛”等;可以聚焦一些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节假日,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举行主题纪念日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体悟;也可以在校园内张帖宣传标语或制作文化展示墙,“使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最直接的经验,将理论知识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5]。

四、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更迭延续,具有顽强生命力、无穷创造力、强大引领力。新时代,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挖掘精神底蕴,适时地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的伟大事业中,是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的历史命题,也是实现“铸魂育人”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高校要精准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育人的融合路径,最大程度地挖掘并彰显民族文化自信的“软实力”。同时,还要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功能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从而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中华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