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劳动精神

2023-12-30 07:50杨道宇
教育文化论坛 2023年6期

摘 要:阳明心学基于经典儒学的入世精神,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劳动精神观。一是在以劳育美层面,倡导事天尽性的崇高精神,弘扬劳动生成人与自然的光荣使命;二是在以劳增智层面,倡导以劳致知的求真精神,主张在以劳动形成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身体化;三是在以劳树德层面,倡导为善去恶的致善精神,主张通过以正确之法做正确之事的“正事”行为,成就良知生长与万物生长;四是在以劳创新层面,倡导成物成己的创造精神,主张通过批判性反思直面事物本身,依据事物自身变化创新治理事物的方法,通过文化融通使事物得到综合治理;五是在以劳健体层面,倡导强体力行的实干精神,弘扬居安思危、以苦为乐、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的艰苦奋斗,勇担为天地立心以使万物顺天致性的责任,践行学以致用以知识改造世界的笃行精神。

关键词:阳明心学;劳动精神;以劳育美;以劳增智;以劳树德;以劳创新;以劳健体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3)06-0043-09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3.06.005

劳动精神是劳动素养的核心,是支撑劳动不断进行下去的精神状态与人格特质,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便在于培养人的劳动精神[1]。劳动精神之于人、劳动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使得我们必须对劳动精神的内在本质进行历史、现实与理性的反思。中华传统文化则是进行历史反思的宝贵资源。

作为中华传统实践哲学的典型代表,王阳明心学基于传统儒学的入世精神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劳动精神观。遗憾的是,虽有学者将阳明心学归入实践哲学的阵营[2]16,但这种劳动精神观并没有被明确提炼出来,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以劳育美、以劳增智、以劳树德、以劳创新、以劳健体五方面,对散落在王阳明心学著作中的劳动精神观进行深入挖掘与阐释,并以现代理论对其作系统论证,以期引发对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视与思考。

一、事天尽性的崇高精神

王阳明认为,劳动是崇高的、光荣的、神圣的,这不仅表现为劳动使人真正成为人,而且表现为劳动生成自然,使物依照“物之理”规定的内在目的尽性生长,二者是一体的,并最终统一于“弘道”以使万物生长。

(一)劳动促使人养成崇高精神

在王阳明那里,人性之中最值得崇敬的便是人人生而皆有的良知,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人成为人并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物。人若想活出人的尊严,就必须对使人之成人的良知保持高度的崇敬之心,必须将良知作为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将在良知引导下的人生视为“学为圣人”的神圣之旅[3]87。二是因为良知不仅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更是“天地之心”。良知是天置灵根,是天地之大德的人心化。“使万物生生不已”是天地生生之大德,自然界在自身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将自己的生生之大德给了人,内化为人的良知,从而使人成为万物之灵,可以为天地立心,替天行道,为万世开太平。对此,人不仅应对天地生生之德保持纯洁的崇敬之心,更应像感恩父母给予自己生命一样,感恩天地将生生之大德化为人的良知,使人拥有人之为人的本质[4]。

在王阳明看来,劳动之所以是崇高的,主要在于劳动是良知工夫,通过促进人的良知生长而使人之为人的本質不断生成,从而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虽生而拥有良知这一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但良知却天生弱小,只是善端,需要充分生长才能使人真正成人。在此基础上,王阳明指出人的良知只有在格物劳动中才能得到充分生长,才能从先天的潜在形式变为现实的具体之物。良知是本体与工夫的统一,人的内心良知是良知本体,只有在良知工夫中才能成为现实,否则只能是虚而不实。正如王阳明所说:“有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3]334在此基础上,王阳明认为格物劳动是促进良知生长、使人之成人的真正工夫。良知本体属于意念的范畴,它通过人的身体活动而客体化为事;人依据良知去做事的过程便是格物,便是劳动;良知本体只有在格物劳动中,才能得到充分生长,才能由虚变实。由此作为良知工夫的劳动便成了良知的生长源,成了人的本质所在。人之初生虽然具有良知这一人之为人的本质,但这只是表明人具有成为人的潜质与倾向,至于这种潜质与倾向能否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则取决于作为良知工夫的劳动。人越投入到劳动中,良知越能得到充分发展,人就越具备人之为人的本质。因而,人要想成为人,就必须将劳动视为神圣的事情,对劳动保持崇高的敬意,满怀憧憬地投入到劳动中去,并在劳动中成就良知。

(二)劳动成就自然的崇高精神

在王阳明那里,劳动之所以是崇高的,不仅在于劳动生成人的本质,使人成为人,与此同时也使自然界得以不断生成。人劳动虽首先是为己的,但却不是自私的,具有内在超越性。因为“心即理”,自己内心的良知即是天地生生之大德,从而使“人心”基于内在的善性而走向超越——天理[5]。这就决定了人依据内心良知展开劳动的过程,是向内生成人的本质与向外生成自然的统一,二者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问题上,王阳明虽不否认自然的自生成,但认为自从有了人,自然便越来越多地通过人致良知的劳动而不断生成,从而使得致良知劳动成了自然的生成源[3]279。

王阳明认为,劳动的崇高性不仅在于劳动可以成物,更在于使物按照物之理尽其所能地实现物自身的内在目的。劳动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按照自身所创造的价值类型可以分为成己劳动与成物劳动两种类型。成己劳动是为了成就劳动者自身,成物劳动则是为了成就物本身。西方劳动哲学常将人作为目的,将要改造的物视为人达到自身目的的工具,认为物没有自身存在的内在价值与目的,从而规定劳动只是人纯粹为了自身利益而改造自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自然成了人生存与发展的工具,除此之外再无别的价值。与此相反,中国儒学尤其是心学则认为,在劳动中人与物都是一种目的性存在。作为目的性存在的人需要在劳动中达至自身的内在目的——按照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充分实现自己;作为劳动对象的物亦需在人的劳动中达至自身的内在目的——按照自身存在的“物理”尽性发展自己。这两种目的是统一的,不是分离的。因为“心即理”,良知生长是人之为人的人性生长与物之为物的物性生长的统一,人性生长是本体,物性生长是工夫,人性生长只有在促进万物生长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得到实现[6]。劳动在其本质上是成物的实践活动,是促进万物生长使其顺天致性的事天过程,这决定了劳动的神圣性与崇高性。人的格物劳动不仅符合“天道”的要求,而且实现了“天道”的要求,是“弘道”,因而人是进入天地境界的“天民”。

二、以劳致知的求真精神

在王阳明那里,知行合一要求人养成以劳致知的求真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要求人通过劳动形成知识,超越纯粹书本学习的局限,而且要求将知识身体化,从而使人能够从“知道”中开出“知命”的劳动价值追求来,开出治理事物的劳动方法来,开出自由自觉的劳动习惯来。

(一)通过劳动获得知识的求真精神

王阳明认为,人要认识的理并不是冷冰冰的与人无关的死理,而是存在于劳动生活之中并通过劳动生活而显现的活理。理与生活之间的始源关系决定了人要想揭示理并使其在心中显现,就必须投入到最始源的使用理的劳动之中去,在对理的使用之中体验其真谛,从而完成对事物的认识,而不是只读圣贤书或进行纯粹的意识活动[3]134。

其一,记载理的圣贤书与理之间的表现与被表现关系,决定了圣贤书的根本价值在于通过语言而将理再现出来。学习圣贤书的真正使命不是记住书中的语句,而是看透语言后获取其所涉及的理本身。圣贤书不是天书,作者也不是上帝,学习者必须对圣贤书保持批判的态度,在依靠书获取真理的同时,警惕其中的谬误与不为、难为之处,进而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中进一步接近真理。因为经书亦存在“文盛实衰”的问题,即著经者们常将原本的天下公“道”据为己有,立门立派,将原本简明扼要的道理复杂化、华丽化、游戏化、新奇化,从而使著作中文字量越来越大、虚的成份越来越多,最终混淆读者的视听,蒙蔽读者的耳目,迷惑读者的心智,使读者难以通过经书接近真理[3]29。王阳明认为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根本途径便是劳动,即投身于理所在的事中,通过劳动实践体悟书中的真理。

其二,理本身的意义可分为名言意义与经验意义两种类型,通过书本学习学到的只是名言意义,仍需要把握经验意义,将二者贯通起来。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才是深度学习。实现这种学习的关键,在于投入到理所在的事中,通过劳动使理显现自身,从而把握理的经验意义,将其与名言意义融会贯通,克服知识学习的空洞化问题。

其三,王阳明强调“心即理”,认为对理的把握主要是通过人的意识活动而实现,并进一步指出把握理的意识活动不只是静观性意识活动,更是实践性意识活动。实践性意识活动一方面要求学习者必须劳力,必须以当事人的身份投入到使用理成就各种事功的操劳之中,形成对理的实践性认识,而不是以旁观者身份对理所寄身于其中的生活作壁上观,正所谓“绝知此事要躬行”;另一方面,要求学习者不仅要劳力,更要在劳力上劳心,自觉反思劳动实践,摆脱日用理而不知理的原始劳动状态,走上在劳动中主动求理的自觉之路。

其四,与“明理”相比,“明心”更可贵。在王阳明看来,在求真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不是认识理,而是对认识理的活动进行反思以提高认识理的能力。因为“求真”不是将万物之理装入心中,而是努力提升自身揭示理的能力,从而及时、高效地把握理。这种说法与海德格尔的解蔽真理观极其相似。后者认为第一位意义上的真理不是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而是存在论意义上的真理,是揭示真理的操劳本身。真正的“求真”不是求得各种理,而是对揭示理的操劳活动进行反思与完善[7]。在此基础上,王阳明认为只有劳动才是真正的磨心石,人只有投入到用心操劳的各种实际生活中才可能将心磨明。

(二)将知识身体化的求真精神

“行是知之成”[3]22。真知不可能是纯粹的理论性知识,还必须包含致用的维度,必须不断付诸劳动成为身体化的知识。

其一,真知是事实之知与动力之知的有机统一。“求真”不仅意味着获取事实之知的知“道”,更意味着从“知道”中坚持“知命”的劳动价值追求,从而将知识价值化。在王阳明看来,“知即是行,行即是知”[2]15。真正的知识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求真是求得事实之真与价值之真的完美统一。“知道”不仅意味着在认知意义上知晓天道与人道,更意味着在劳动实践的意义上自觉按照天道与人道的要求去完成待人接物的活动,从而使所涉及的劳动对象能够按照自身之性尽可能地发展自身,否则就不能真正称为“知道”。在此基礎上,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学、问、思、辨、行的求知活动,认为其本质是一种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做事的劳动实践进行的:行是做事的劳动实践,学、问、思、辨四种活动分别是“学怎样做事”“问怎样做事”“思怎样做事”“辨怎样做事”的劳动实践[3]134。

其二,真知是事实之知与能力之知的统一。“求真”不仅意味着“知道”,更意味着从“知道”中探索治理事物的方法,从而将知识方法化。在阳明心学那里,求知活动的根本要求是对事物之理进行“明觉精察”,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知识“真切笃实”。正所谓“若知时,其心不能真切笃实,则其知便不能明觉精察,不是知之时只要明觉精察,更不要真切笃实也。”[8]307从成物的劳动实践角度看,将知识“真切笃实”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求知者将所把握到的事物之理转化为治理事物的方法,从而使事物能够按照自身之理所规定的发展道路与方向发展自己。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假设是治理事物的方法根源来自于“天”,来自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理”,事物之理规定着治理事物的方法。

其三,真知是自觉之知。“求真”不仅意味着从“知道”中坚持“知命”的价值追求,探索治理事物的方法,而且意味着将这种依据事物之理促进事物发展的方法内化为自由自觉的劳动习惯,使道成肉身,使精神世界的知识获得肉身的存在形式,并在成物的劳动实践中实现知与行的完美统一[9]。在这里,知行合一的求真活动所生成的劳动习惯属于“理智性习惯”,而非“例行性习惯”,因为它使人能够自觉追求从“知道”中坚持天赋使命和治世方法,从而达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成就自然的劳动目的,而不是以日用而不知的方式消极适应自然环境[10]。

三、为善去恶的致善精神

在王阳明那里,“为善去恶是格物”[3]312,劳动在其本质上是一种为善去恶的价值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正向的价值实践活动,劳动内含着以正确之法做正确之事的“正事”精神,内含着以正事成就良知生长的致良知精神。

(一)以正确之法做正确之事的“正事”精神

在王阳明那里,劳动作为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它既不是单纯的知,也不是单纯的行,而是知行合一的整体,是劳心与劳力的有机统一。劳动在其本来意义上是知行合一,之所以特别强调行中的知,主要是因为世间存在着不知明觉精察的劳动者,这种人在劳动时无所用心,缺乏事前筹划、事中监测与事后反思这些明觉精察的思维活动,只是闷起头来盲目去做,致使自己的劳动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对于这种只知劳力不知劳心的劳动者,必须强调劳动中知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在劳动前做好筹划、劳动中做好监测、劳动后做好反思,从而摆脱“只知埋头拉磨,不知抬头看路”的妄行;之所以特别强调知中的行,主要是因为世间存在着不知真切笃行的劳心者,这种人只知闭上眼睛空想而不去查看事物的实际情况,不肯将想法付诸于实际的劳力行动,更不愿意坚持不懈地笃行。对于这种只知劳心不知劳力的劳动者,必须强调劳动之中行的重要性,使其想法符合实际,并通过劳力将想法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而开物成务[3]21。陶行知将这种知行合一的劳动思想概括为: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劳动,真正的劳动必须是劳心与劳力的有机结合,必须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心上劳力[11]。

在王阳明那里,劳动作为具有正向价值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正其不正以归于正”的实践过程[12]74,在做事的内容与方法上都内含着正确行动的正义精神[6]。首先,劳动的正义精神主要表现为劳动是正义的事业,是做正确的事。在这里,并非人的做事行为都是劳动,只有依据良知促进万物生长与良知生长的行为才可以真正称之为劳动,由劳动而形成的事也因而被称为“正事”。判断所做之事正与不正的根本依据,是良知而不是社会规范或私欲。符合良知的劳动可以促进良知生长和万物生长,是人弘扬天地生生之理的实际行动。在此基础上,王阳明进一步指出:由于社会规范只是良知的客观化,从而决定了社会规范不能充当判断事务正与不正的第一标准,虽然符合社会规范的常常是出自良知的;人的欲望可分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符合良知的欲望是合理的,否则就是不合理的[3]185。在这种意义上,劳动的正义性不仅在于被利益相关者认可,更是在于被认可后形成的价值,因为利益相关者可能会基于不合理的欲望而对自己所关切的事进行认可性评价[13]。其次,劳动的正义精神还包括做事方法的正确性维度,它不仅表现为做事方法符合内在良知与外在规范的要求,从而使行为具有某种美德伦理或规范伦理,而且表现为做事方法对于所做之事的有效性,使做事者能够有效地达到既定目的。

(二)以正事成就良知生长的致良知精神

在王阳明那里,良知与作为劳动的正事之间是一种本体工夫关系,良知是本体,正事是工夫,良知生长必须依靠正事工夫才能得以完成,因为人的良知不可能通过诸如佛家冥思默想之类的纯粹意识活动而得到生长,只有通过匡正劳动才能得到充实与发展,除此之外再无他法[14]。在王阳明看来,人的良知是一种自觉的反思性意识,人一旦有意识活动,良知便会知晓。不但知晓意识在活动,知晓意识活动的善恶性质,而且自然倾向于好善恶恶。然而,由于物欲之蔽等不良影响的存在,人不能在劳动实践中真诚地好善恶恶,久而久之,人禁不住地以为恶小而为之,以为善小而不为,并最终以恶为善,以善为恶,自昧良知。克服这种障碍的唯一工夫即是“正事”。正如王阳明所提出的,良知虽然喜欢善念,但如不能依据善念去格物,去劳动,去做实事,做正事,其喜欢善念的意念不真诚,劳动也不本真;良知虽然厌恶恶念,但如不能在恶念所在的恶事上去格物,去正其不正,其厌恶恶念的意念不真诚,劳动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12]74。

在此基础上,王阳明进一步指出良知是知,作为致良知的“正事”是行,二者是知行合一的,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不但如此,良知与致良知的正事之间的本体工夫关系是相对的。若从良知只能在致良知的正事中才能得到生长的角度看,作为工夫的致良知则成了良知真正意义上的生成源,成了本体。“有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是从工夫说本体,是从“良知只有在致良知的劳动中才能得以生长”角度赋予致良知劳动以本体性地位。这种说法不仅类似于劳动生成本质论,而且明确凸显劳动的价值,认为劳动是正向的价值实践行动,只有以正确之法做正确之事的正事活动才能真正称为劳动,由此以劳育德成为可能。人的本质首先是价值与实践意义上的,而不是心智与认识意义上的。如果说“劳动生成人的本质”是中西文化的共识,那么劳动生成人的本质是智性取向还是德性取向则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注重通过劳动生成人改造世界的理性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通过劳动生成人的道德德性。

四、成物成己的创造精神

在王阳明那里,劳动作为一种成物成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旨在促进人与物不断发展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内含着创造精神,主要表现为面向事物本身的批判精神、成己成物的变革精神和互联互鉴的融通精神。

(一)面向事物本身的批判精神

在王阳明看来,人要想通过劳动成物成己,就必须为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合理思考,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面向事物本身的批判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指向对他者的批判,而且指向自我批判。对他者的批判主要涉及对他者的言说是否符合事物本身进行合理思考,从而在依靠他者言说得到真理的同时忘记言说。在阳明心学那里,语言不是空无所指的游戏,而是言之有物的说事行为,对事物的言说与事物本身之间构成了摹本与原型的关系,这决定了言说合理性的根本依据在于言之有物,在于与言说所涉及的事物本身相符。与事物本身相符的言说,即使出自默默无闻之辈也不敢以为非;与事物本身不符的言说,即便出自学术泰斗也不敢以为是[15]。普通人的悲哀之处主要在于过于相信学术泰斗的言论,对其言论深信不疑,从而忘记了言论所意欲再现的事物本身,忘记了任何人都可能犯错,进而失去对他者言说的批判性思考。这种悲哀如同拿着祖先留下的遗产记录本却不知遗产在哪里的富家子到处炫耀记录本就是遗产本身一样可笑[8]349。自我批判,则主要指批判者在进行批判性思维活动时应同时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自身,时刻警惕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并竭力避免,从而将心镜磨明,将自身提升至圣人水平。正如胡塞尔所说,在现实生活中,用来照物的心镜(意识)总是个体的,总是这个人那个人的,而任一具体的人都不是上帝,都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需要将个体的经验还原为人类的经验[16]。

(二)成己成物的变革精神

在王阳明看来,人要想通过劳动成物成己,就必须具备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创新治理事物方法的变革精神。王阳明虽然与传统儒学家一样认为治理事物的正确方法必然要符合与遵循事物之理,是事物之理的自然运用,但他并不认为治理事物的正确方法是唯一的。相反,王阳明认为治理事物的方法是多元与动态的,这是由事物发展的动态性与情境嵌入性所决定的。一方面,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常常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需要,人治理事物的方法应依据事物自身发展需要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像对树苗的浇水量必须随着树苗在不同生长阶段需水量的变化而改变[3]252。另一方面,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同时面对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人治理事物的方法应依据外部环境的变迁而进行相应的改变,就像对树苗的浇水量必须依据外部环境的干湿情况而做出不同的处理,而不是在雨天与晴天都浇同样的水。在此基础上,王阳明进一步指出,治理国家的方法亦应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环境的不同而不断进行变革。之所以要这样做,不是因为原来的治理方法不合理(原来的治理方法在当时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与条件下是合理的),而是因为国家发展环境的变化与发展阶段的变迁使得原本合理的方法变得不再适宜。正如王阳明所说:“文武之法,即是尧舜之道。但因时致知,其设施政令,已自不同,即夏、商事业施之于周,已有不合。故周公思兼三王,其有不合,仰而思之,夜以继日。”[3]34

(三)互联互鉴的融通精神

在王阳明看来,人要想通过劳动成物成己,就必须具有互联互鉴的融通精神。世间任何事物所包含的属性都不止一种,除了决定其本质的理之外,还存在其他的理。人若想通过劳动成就事物的生长与发展,就不能只讲一种理,而必须将存在于事物之中的各种理有效地融合起来,在综合平衡中找出治理事物的有效方法。这就决定了劳动者必须将儒释道等各种文化融通。在王阳明看来,儒释道是看待事物的不同视角,各自都在深刻把握事物某一属性的同时忽视了其他属性,如同盲人摸象,只得一端。儒释道虽都是对事物之理的把握,属于道的范疇,但单独一种文化充其量只是“小道”,要想把握“大道”,就必须拆除文化间的藩篱,使各种文化互联共鉴成为有机共同体,正所谓“道大无外,若曰各道其道,是小其道矣。”[17]1161在王阳明看来,对各种文化的互联共鉴,是恢复各种文化间的本源关系,因为各种文化在本源上是一家。文化间的藩篱是人为建立的,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人难以看到篱笆墙外的其他文化,更不知学习其他文化以增进对事物的理解和把握,此即王阳明的“厅室之喻”[17]1161。在文化融通过程中,学习者在以平等开放心态看待各种文化的同时,必须以自身文化为中心和支点汲取其他文化的营养,而不是邯郸学步——非但没能汲取其他文化的优点,反而把自身赖以生存的本土文化淡忘了。

五、强体力行的实干精神

在王阳明那里,劳动作为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蕴含着强体力行的实干精神,主要表现为艰苦奋斗的苦干精神、勇担责任的担当精神和学以致用的笃行精神。

(一)艰苦奋斗的苦干精神

王阳明认为,劳动作为强体力行的实干活动,蕴含着艰苦奋斗的苦干精神,主要表现为居安思危、以苦为乐、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等方面。一是居安思危。劳动作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存在着风险因素,因而人在劳动过程中必须抱谨慎态度,时刻警惕劳动中存在的各种潜在危险,防患于未然[8]357。二是以苦为乐。劳动作为强体力行的实践活动,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皮肉筋骨之苦。面对这种劳苦,劳动者应有炼金成精的以苦为乐精神。炼金成精的过程虽须经烈火焚身、千锤百炼之痛,但唯此才能获得成精的结果;劳动者亦应将劳动带来的肉身之痛视为所必经的“生长痛”,在肉身之苦中体验精神的解放与快乐[8]258。三是持之以恒。在王阳明那里,以成物与成己为目的的劳动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劳动者须牢记成物成己的初心,持之以恒地投入到成物成己的劳动中,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弥补差距的有效办法,日益接近成物成己的劳动目的。四是攻坚克难。王阳明认为,劳动不是浅干与伪干,而是将自身投入到事物中的实干、真干、深干,从而要求劳动者具备攻坚克难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劳动中磨炼自我,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勇担责任的担当精神

王阳明认为,劳动是替天行道、创造世界的过程,蕴含着为天地立心的担当精神。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界将生生之仁心给了人,化为人的良知,从而使良知与天理合一,使人成为人而与动物区别开来。然而,人与生俱来的良知只是善端,只有经过扩充才能成为人的现实德性[18]。这一事实决定了人生的根本责任在于致良知,即将人之为人的天生善端不断扩充,从而使人之为人的本质得到充分实现,真正成为人。而人要想成为人,就必须勇敢自觉地担负起致良知的使命,将自身投入到依据良知改造世界的劳动之中去,通过劳动达成成物与成己的双重目的[12]74。与传统的儒家入世精神一样,王阳明认为人要想使自己成为圣人,就必须投入到帮助他人成人的劳动实践中,必须投入到帮助万物顺天致性的劳动实践中,而不是进入佛道所提倡的“只顾自己成仙,不管他人死活”的修仙之路。因为劳动实践是良知的工夫,人的良知只有在成就他人发展与事物生长的劳动实践中才可能得到生长,才可能化为人的现实德性[19]。在此基础上,王阳明进一步指出,人不但应意识到只有通过成就他人、成就事物才能成就自己,而且应把这种意识转化为人生信仰,激发改造世界成就万物生长的热情,调动起全部的能量去实现在成物中成己的劳动目的。

(三)学以致用的笃行精神

在王阳明那里,劳动是用知识改造世界的过程,蕴含着学以致用的笃行精神。王阳明反对知而不行,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认识世界,更是为了改造世界;不怕不了解世界,而怕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而不去“致知”[2]18,即不将所学到知识用于对事物的改造,将所学束之高阁,使知识失去本身的价值。王阳明认为,人生的根本任务是在成物中成己,即在对世界的改造中完成对自身的改造,从而达至改造世界与改造自己的有机统一,这便是致良知的根本内涵。对世界的认识是为改造世界的劳动实践服务的,只有服务于改造世界的劳动,才能真正体现知识的价值。正是在此意义上,王阳明反对知行分离的主知主义,赞成知行合一的实践立场,认为“真知必谓行”,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劳动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为此,必须反对知而不行。在此基础上,王阳明认为改造世界的劳动不是不要知识的蛮干,不是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而是知识统帅下学以致用的“笃行”,而是坚持用知识改造世界的“智造”,而是思想引领下的实际行动。

综上所述,王阳明以道德之心何以会创生万物为切入点,基于知行合一,形成了独具心学特色的劳动精神观。其在以劳育美方面表现为事天尽性的崇高精神,在以劳增智方面表现为以劳致知的求真精神,在以劳树德方面表现为为善去恶的致善精神,在以劳创新方面表现为成物成己的创造精神,在以劳健体方面表现为强体力行的实干精神,从而使人通过劳动达至自我与参天化育的双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

[2]冈田武彦.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王阳明大传(中)[M].杨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

[3]王阳明.传习录[M].北京:中国书报出版社,2012.

[4]于述胜.“生生”:天地之德,人生之的——先秦儒、道思想中的意义世界通诠[J].教育学报,2015,11(6):91-99.

[5]汤一介.儒学十论及外五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9.

[6]杨道宇.良知的自然生长倾向及其教育——兼论“教育即良知生长”与“教育即生长”的异同[J].教育学报,2016,12(5):14-24.

[7]张汝伦.《存在与时间》释义:第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673.

[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壹)[M].北京:线装书局,2012.

[9]高兆明.论习惯[J].哲学研究,2011(5):66-76+128-129.

[10]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5-57.

[1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集团,2005:106.

[1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肆)[M].北京:线装书局,2012.

[13]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10.

[14]冯友兰,等.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王阳明心学[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6:85.

[1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叁)[M].北京:线装书局,2012:175.

[16]杨道宇.以事为本的课程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27.

[1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新编本)[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18]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92.

[19]杨道宇.试论阳明心学的“共享型独立人格”说[J].教育研究,2017,38(3):130-139+153.

On the Laboring Spirit of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in Yangming's Philosophy of Mind

YANG Daoyu

Abstract:Under the impact of the "tangling with worldly affairs" spirit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 Yangming's philosophy of mind has formed the concept of labor spirit of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Firstly, in terms of nurturing aesthetics through labor, advocating the lofty spirit of doing the best for heaven and promoting the glorious mission of labor to generate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secondly, in terms of increasing wisdom through labor, advocating the spirit of seeking truth through labor, and the physicalization of knowledge while forming knowledge through labor; thir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stablishing virtue through labor, advocating the spirit of kindness through the spirit of doing good and avoiding evils, advocating that by doing the right thing with the right method, one can accomplish the growth of conscience and the growth of all; fourth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through labor, advocating the creative spirit of achievements for oneself and all, and that one can face the essences of things through critical reflection, innovate the methods of governing the things based on the changes of the things themselves, and comprehensively govern the thing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s; fifthly, at the level of labor and physical fitness, advocating down-to-earth attitude of enhancing fitness and doing practical work, carrying forward the arduous struggle featuring the sense of danger in times of peace, staying positive in adversity, perseverance, and overcoming obstacles through hard work, tak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setting values of mind for heaven and earth to tap the potential of all according to their natures, applying the resolve to practic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ld with knowledge learned.

Key words:Yangming's philosophy of mind; laboring spirit; nurturing aesthetics with labor; increasing wisdom with labor; establishing virtue with labor; innovation with labor; strengthen fitness with labor

(責任编辑:梁昱坤 郭 芸)

收稿日期:   2023-07-10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心学教学文化的现代意蕴研究”(20JD047)。

作者简介:杨道宇,男,河南商丘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