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的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12-30 23:08潘玲梁江川缪小清
中国商论 2023年24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广州

潘玲 梁江川 缪小清

摘 要: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白云区是广州市住宿业企业数量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中心城区。本文以白云区住宿业为例,探索广州加速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面分析广州市白云区住宿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高端住宿产业集群布局、扶持住宿业企业做强做优、打造会展酒店目的地品牌、加强白云区住宿业品牌宣传推广、加强住宿行业内外部沟通协调等五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住宿业;高质量发展;城市消费;广州

本文索引:潘玲,梁江川,缪小清.<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24):-134.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12(b)--04

1 引言

城市住宿业是指以满足消费者商务、旅游、休闲、度假等需求,在城市地区提供以过夜接待为主、兼备餐饮、娱乐等其他多种相关服务的行业[1-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升级,住宿业业态不断丰富,不仅有星级饭店、连锁品牌酒店等提供标准化服务的传统酒店业,近年来还新增了民宿、酒店式公寓、客栈、度假别墅等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非标准住宿业。城市住宿业高质量发展,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对于丰富“吃住行游娱购”旅游产业链、拉动内需消费、吸纳劳动力就业、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格局变化而做出的以消费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2019)。广州市于2021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国际消费中心试点,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引[3]。《广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水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并明确了白云区的发展定位,即建设面向全球特别是东南亚地区、集文商旅体娱于一体、具有广州特色风情的消费集聚区[4]。

白云区是广州市住宿业企业数量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中心城区,拥有空港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物流批发产业集聚、常住人口密集和商贸客流频繁等优势,住宿业的经济发展潜力和社会综合效益巨大。然而,白云区住宿业发展总体呈规模小、品牌少、分布散等特征,与该地区要建成具有国际水准和全球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目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亟需抓好住宿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和建设,加快推动住宿业资源整合、产业集聚、业态创新,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增长极。鉴于此,本文旨在阐明白云区城市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白云区城市住宿业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白云区城市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2 研究综述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概念经历了“生产城市”到“消费城市”的认识转变[5],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经济与社会》中首次提出“消费城市”的概念,即为依靠君侯、官僚、地主等社会特权阶层的消费发展经济的城市[6]。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率先提出现代消费城市理论,指出大城市的增长将越来越依靠作为消费中心的城市功能,后工业城市功能逐步从“服务生产”转向“服务消费”,城市发展会越来越倚重于消费功能与定位[7]。

国内学者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建设路径等进行了探讨。赖穗怡(2021)从消费资源的供给、消费力组织的系统性协同性条件、消费力引领的前沿性和独特性、营商环境与消费环境四个角度解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内涵[8]。赵文哲(2022)认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包含消费的国际性、消费的多样性和消费的中心化三层含义[9]。刘司可等(2023)研究发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路径是多元化的,核心是都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10]。陶希东(2022)认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最重要的是城市本身应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收入水平 [11]。张小英(2022)从国际知名度、消費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政策引领度五个维度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估指标体系[12]。

不少研究发现,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汪婧(2019)认为拥有发达的服务体系、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和城市宜居宜游性高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具备的基本特征[13]。王蕊等(2023)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六大条件,即经济水平高度发达、服务业主导、开放水平高、宜居水平高、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优[14]。张城铭等(2019)研究发现,交通条件、食宿服务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15]。刘社建(2021)指出旅游与消费相互推进实现良性循环,丰富的文化、艺术氛围,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具备对外地旅游者的城市友好氛围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必要条件[16]。李梦杰(2021)认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需通过文商旅相融合的新业态发展来创建城市新名片,从而实现对消费者“功能性+情感化+精神化”全方位需求的满足[17]。

3 广州白云区住宿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住宿业数量

住宿业属于准入门槛较低、完全市场竞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其市场经营主体的构成非常复杂。不同部门和平台基于各自不同的统计口径或入库标准,对于白云区住宿业企业总体数量的统计结果不一。统计部门数据显示,白云区共有827家住宿业单位,但笔者通过对携程、美团平台住宿业经营单位的网络大数据抓取,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7月31日,携程平台共有330家,美团平台共有1034家。美团平台登记注册标准相对更低,包括众多民宿、公寓、旅馆等微型住宿设施,因此,系统显示的住宿业数量较多。通过对上述名单进行查重、整理、合并,经确认,白云区住宿业经营单位为1342家(见表1)。

3.2 住宿业类型

白云区住宿业经营主体类型多样,包括酒店、宾馆、公寓、民宿、旅馆、旅店、青年旅舍、客栈、山庄、招待所等。其中,酒店宾馆数量最多,占比62.3%,公寓其次,占比27.7%,民宿第三,占比5.2%。旅馆、青年旅舍、客栈、山庄、招待所等较少,合计比例不足5%。此外,除了便捷商旅酒店之外,近年来白云区住宿业还出现了电竞、投影、爱情、星空等主题新业态。

本文以美团酒店平台的分类为依据,并与携程的酒店等级合并整理,其中美团的豪华型相当于携程的五星级水平,高档型相当于携程的四星级水平,舒适型相当于携程的三星级水平,经济型相当于携程中的二星级及以下水平。结果如表2显示,经济型酒店占绝大多数,数量达1107家,占总数的82.5%;舒适型酒店163个,占12.1%;高档型酒店63个,占4.8%。而豪华型酒店仅7家。从控股情况来看,私人控股企业为绝大多数,约占95%。

3.3 酒店品牌

经统计,进驻白云区的国外知名酒店品牌仅有5个,包括万豪、希尔顿、雅阁、雅高和温德姆;国内知名酒店品牌有东呈、锦江、华住、首旅如家、亚朵等13个;入选广东省文旅厅公布的《广东省星级饭店名录》的白云区辖内星级饭店只有4家。国内品牌酒店入驻较多,国外品牌酒店入驻较少,酒店品牌以经济型的商旅酒店品牌为主,缺乏奢华型、休闲度假型酒店品牌入驻。

3.4 经营效益

以广州市统计局2021年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为例,白云区住宿业企业827个,数量位居在全市之首,占全市住宿业企业总数的21.5%。但营业收入仅为15.02亿元,住宿业从业人员9277人,低于广州市其他中心城区。依照白云区统计部门划定的“四上”企业标准,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的认定标准是要求企业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且年度纳税总额100万元以上,年度营业收入达到200万元。白云区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120个,2022年营业额共计约16亿元,企業纳税总额超过8000万元。

4 广州市白云区住宿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高端酒店品牌进驻少

白云区总体住宿业整体呈现以经济型酒店为基部的金字塔结构,酒店等级和整体消费水平不高,缺乏高端住宿消费竞争力。白云区作为广州的国际交通枢纽门户,不仅拥有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火车站、广州白云站等重要交通枢纽,也拥有广州国际会议中心、广州民营科技园、广州设计之都、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等重大发展平台,但豪华型酒店只有7家,且超五星级酒店或奢华型酒店尚无,高端品牌酒店数量远远落后于广州其他中心城区的传统商业旺地。白云区高端酒店主要围绕机场、白云新城、白云山零散分布,其他人气商圈、现代产业园区较少,不利于知名酒店品牌在白云区的产业布局。此外,白云区的商圈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整体营商环境与国内外高端酒店品牌的选址标准仍有一定差距,适合酒店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的市场条件仍不具备。

4.2 企业经济社会效益不高

白云区住宿业企业数量多而不强,存在“规模不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带动效益不够显著。白云区现有住宿单位1342个,白云区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120个,2022年营业额共计约16亿元,企业纳税总额超过8000万元,对于增加地方税收、拉动消费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具有重要作用。但从白云区住宿业企业总量和“四上”企业的标准来看,白云区纳税限额以上企业规模仍有较大拓展潜力。住宿业企业对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相关政策制度设计仍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

4.3 城市发展定位不突出

白云区星级及高端酒店主要围绕白云机场、白云新城、白云山散分布,数量相对缺失,且未发挥产业带动效应。住宿业态发展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目前,广州市对白云区会展业的发展定位明显偏低:在广州市会展业“一主、两副、五小片、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中,白云新城仅属于“五小片”之一;在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载体布局中,白云新城仅属于“N个都市特色商圈”之一。鉴于目前白云新城项目布局和业态组合,白云新城有潜力成为广州标志性的会展服务中心,并与琶洲会展区相互呼应形成广州城区一南一北两个会展服务中心的格局。

4.4 行业交流机制与平台缺乏

白云区尚未成立住宿业相关行业交流平台,住宿业服务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信息不对称,缺乏供需两端牵线搭桥的机构、机制和举措。白云区工商企业云集,但本地企业对本地酒店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不强,如何让本地酒店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网络、引导本地企业在本地酒店进行商务会展接待消费,对于酒店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至关重要。

5 广州市白云区住宿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5.1 优化高端住宿产业集群布局

广州应以规模化、连锁化、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多元化为方向,引入高端酒店,打造高端酒店品牌,与商贸、文化、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构建高端住宿新生态。依托白云新城国际会议区、白云国际机场临空经济产业新城、帽峰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加快在周边区域规划选址,开发高端会议酒店、空港商务酒店、休闲旅游度假酒店。进一步提升住宿产业链支链的支撑力量,完善相关城市配套服务设施,深化会议展览、交通运输、文化演艺、旅游度假、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体育赛事等行业与住宿业协同发展,激发文商旅融合消费潜力,补齐高端酒店发展短板,提升白云区整体接待服务水平。

5.2 扶持住宿业企业做强做优

联合商务、文旅、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加强对现有住宿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扶持工作,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度培育计划。引导酒店加快升级改造,加强自身服务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支持企业规模扩张,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尤其要鼓励住宿业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小微企业规范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对首次实现“升规上限”的住宿业企业,予以奖励。对达到限额以上标准的住宿业企业,对其新设或升级门店、供应链建设、数字化运营等具有行业示范或城市特色的基础设施软硬件投入给予资金补助。

5.3 打造会展酒店目的地品牌

支持白云新城国际会议区升级建设,加强区内各类商文旅体设施的深入融合,对标国际国内一流,实施白云新城内部“微改造”工程,高标准提升片区发展品质,完善便民公交接驳和慢行交通系统建设,通过标识系统、公共艺术、景观小品等方式,营造会展住宿消费商圈的国际化氛围。在广交会、美博会、车展、医博会、家博会等重大会展期间,开通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南站往返白云新城国际会议区的大巴专线。联合有关部门推进境外旅客购物离境免退税政策实施,积极争取在白云新城内设立免税店、离境退税商店,打造免退税购物新业态。举办各类高端国际会议会展活动,全面打造高端会展商旅目的地、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枢纽门户、总部经济集聚区、云山西麓宜居新城。

5.4 加强白云区住宿业品牌宣传推广

加大白云区住宿业品牌宣传力度,引导本地企业留在本地进行接待消费。充分利用白云区住宿业集群优势,争取白云区本地企业将公司年会、商务接待、员工培训、产品发布等需求留在白云区本地消费。深化住宿业企业与化妆品、家居、皮具、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的头部企业合作,重点对接广州民营科技园、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等产业园区,助力白云区住宿业为本地企业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全方位高质量接待服务。支持在白云国际机场、白云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窗口、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宣传平台开展住宿行业和品牌宣传,优化提升白云区城市品牌形象,吸引外地游客来白云区住宿消费。政府部门指导或主办的住宿行业促消费活动,可向区属宣传资源申请公益广告发布渠道(如报刊亭、地铁灯箱等),按公益成本价支付相关费用。

5.5 加强住宿行业内外部沟通协調

凝聚酒店、公寓、民宿及各类住宿经营单位力量,成立区级住宿业行业协会,搭建政府、行业、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健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发布企业接待服务信息需求的畅通机制,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通过政策宣传、标准制定、业务培训等方式,协助商务部门开展相关工作。通过投放广告、联合营销、组团参展等活动,加强行业内和跨行业的学习、交流、合作与发展,进一步释放住宿业市场的发展活力,构建形式多样、活动丰富、政企互动的行业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国家统计局.住宿、餐饮业和旅游[EB/OL].(2019-12-2)http://www.stats.gov.cn/sj/zbjs/202302/t20230202_1897094.html.

高佩.中国城市住宿业的演化与发展[J].中国商界,2020(4):108-110.

魏颖.新时代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思考[J].产业创新研究,2020(1):14-19.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广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EB/OL].(2022-04-18)https://www.gz.gov.cn/zt/jjsswgh/sjzxgh/content/post_8276633.html.

姜薇,刘士林.消费中心城市: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J].社会科学,2022(2):87-94.

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二卷下册)[M].阎克文,译.第1版.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1378-1380.

EDWARD L G,JED K,ALBERT S.Consumer city[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1,1(1):27?50.

赖穗怡.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思路与对策[J].城市观察,2021(3):49-59.

赵文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内涵及实施路径[J].人民论坛,2022(5):75-77.

刘司可,路洪卫,彭玮.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模式及启示:基于24个世界一线城市的比较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21(5):70?77.

陶希东.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功能特征与核心要义[J].人民论坛,2022(5):70?74.

张小英.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广州建设方案研究[J].城市观察,2022(3):21-36+159-160.

汪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内涵和形成机制[J].经济论坛,2019 (5):17-23.

王蕊,李琳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共性分析、发展模式与政策建议[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3):98-108.

张城铭,翁时秀,保继刚.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地理格局[J].地理学报,2019,74(10):1980-2000.

刘社建.“双循环”背景下上海构建国际消费城市路径探析[J].企业经济,2021,40(1):5-13+2.

李梦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创新:以武汉市为例[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1(4):7-9.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广州路壹号院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