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2023-12-31 03:34陈学彬
重庆行政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农民农村

陈学彬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所在,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和具体体现。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关键性胜利并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历史任务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八次提到“共同富裕”,四次提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对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战略部署。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庞大的群体是农民。只有实现了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一、共同富裕的战略安排和物质基础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要“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进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指出:“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这为共同富裕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历史演进中,共同富裕理念在充分融合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以经济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国家强盛推动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全面进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发展阶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由理想变成现实。

(一)共同富裕的战略安排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从先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富起来,到“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再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循序渐进、扎扎实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既是对共同富裕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同时也提出了实质性的要求。从共同富裕的主体看,是全体人民。既要实现人人都能公平享有共同富裕的成果,又要求所有社会成员都积极参与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中;从共同富裕的实质看,“富裕”不是单一性、低水平的,而是包含物质上的高水平、精神上的高层次和环境上的高质量的统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综合体现。一是发展质量高。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根据需求侧逻辑,共同富裕应该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富裕,是资源配置高效合理、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元化目标体系,是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协调、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的结果;二是分配差距小。根据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既要缩小区域差别、城乡差别和行业差别,还必须缩小收入差距,改善分配格局,在关注效率与公平的同时,更加注重低收入群体,通过逐步增加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是所涉范围广。一方面,共同富裕不只涉及经济领域,同时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全覆盖;另一方面,共同富裕除社会成员在财富上的共同享受外,还体现在权利、地位、机会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公平和共享。

(二)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不是凭空而定的,而是具有较强的现实条件和物质基础。一是全国经济实力实现总体性跃升,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同步跃升,这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二是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国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弥补了实施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三是已经有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这种先富地区和先富群体既是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更能起到辐射引领作用;四是社会制度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教育、医疗、卫生和基本养老服务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得到全面提升,为共同富裕实施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五是城乡居民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望更强,动力更足,参与共同富裕实施的能力更高。

二、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

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中,第一次出现“共同富裕”概念是在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针对农民提出的“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粮食及其他农作物的产量,增加收入,争取共同富裕的生活。”同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首次提出:“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尽管脱贫攻坚工作为扎实推进农民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民实现共同富裕依然面临许多困境。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收入是影响居民贫富最直接的因素,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农民的收入已大幅提高。但和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差距仍旧很大。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值为2.56(见表1)。

从表中不難看出,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仍旧属于我国的中低收入群体。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依靠扶贫政策增加收入的农户,收入基础并不稳固,风险承载能力并不持续,一旦稳定增收受到威胁时,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将再次拉大。

(二)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新时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具体而言,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上的不平衡不充分,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居住环境打造,还是医疗卫生条件,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农村都远远滞后于城镇;二是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不充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需求格局也随之提高,但在资源共享、就业机会、消费体系、服务质量上,农村相差城镇太远。这种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障碍。

(三)农民致富能力相对不足

从农民自身来看,大多数愿意留在村里的农民,年龄基本在45周岁以上甚至更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发展动力不足、致富能力有限的情况。而选择外出务工的45周岁以下农村青壮年,近年来由于疫情影响,就业呈现出太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收入受到影响,致富目标受到限制;从产业增效看,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农业产业产值不高、附加值不大。就目前看,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普遍较低,农民很难在农业产业增收中达到共同富裕。

(四)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机制不健全

共同富裕,是新时代面临的全新课题,推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没有经验可循,更不能全凭“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一套完整的体制机制,在力争做大“蛋糕”的同时,确保分好“蛋糕”。然而,对于如何促进农民增收,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与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要求不相符。

三、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路径探析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农村是短板,农民是重中之重,必须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投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并调整分配制度,健全制度保障,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进程。

(一)加大投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利用乡村振兴契机,加大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全面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做好乡村规划,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统筹推进,在基础设施上优先满足农业农村发展要素配置,避免低水平建设。加强乡村治理,深入推进环境整治,逐步消除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瓶颈,从而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二是着力解决好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现实利益问题,加大力度,弥补短板,提高农村生活品质;三是加大乡村干部的优先配备和政策性倾斜,确保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保障。

(二)深化改革,促进要素资源流动

促进农民共同富裕,需要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做大农村“蛋糕”。一是让农村闲置土地“活起来”,包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实现土地资源依法有序流转,大力发展优质、生态、高效农业,提高土地亩均效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二是让农村闲置房屋“忙起来”,让民房变民宿,以经营或租赁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让城乡人力资源“动起来”,促进人力资源城乡流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同时,鼓励愿意回农村的城市人参与乡村建设,让更多资源资金留在农村;四是让留守老人“干起来”,发展老人产业,激发农村留守老人的积极性,让他们力所能及参与增收致富行业;五是让文旅资源“火起来”,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把山水文化特色资源转化为发展胜势,吸引留住更多游客,让“绿水青山”转化为更多的“金山银山”。

(三)创新激励,增强农民致富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促进农民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是等不来的,要共同奋斗,推进农民共同富裕,主体是农民。对此,必须激励农民,把握机遇,积极创造。一是帮助农民提升致富技能,确保“志”“智”双扶,这是增强农民致富本领的首要条件;二是想方设法增加农民的财政性收入,让农民成为一种有保障的人人向往的职业;三是提高农民地位和农业产业价值,带领群众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保障农民经营性收入;四是激励外出务工的“城归精英”,返乡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将资源资金留在农村;五是建立先富带后富对口联结机制,多管齐下帮助提高农村弱势群体致富能力。

(四)完善机制,健全共富保障

推进共同富裕,更需要把顶层设计摆在重要的位置,从全局规划当前和未來,以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此基础上,作为直接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基层政府,需要找准定位,科学谋划。一是完善市场激励机制,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破制约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壁垒,通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更好推动城乡融合;二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中调动农民致富积极性,以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通过三次分配扶持农民低收入群体或弱势群体;三是加快制定和完善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四是建立农村高质量发展机制,充分保障粮食安全,贯通产销链和农文旅融合,加快转化生态涵养、休闲体验功能的高端拓展。

作 者:中共重庆市城口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责任编辑:张 波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饸饹面“贷”富农民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