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刍探

2024-01-01 08:04许乃跃
成才之路 2023年3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生立德树人

摘要:高职生核心素养是其融入新时代社会发展和个体身心全面发展最为基础的品质及能力,包括品质人格、技能水平等。高职学生核心素養培养转化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课程介质之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必修基础性课程,其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二者之间存在一体的必然联系,在“三观”形成、现代道德人格塑造和新时代主体精神培育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基铸魂育人优势,高职院校必须建构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机制体制,高标准建设师资队伍,全面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党的领导地位,完善教学改革创新顶层设计,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改革创新。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生;核心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5-0017-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ZYB393)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而立德则是育人之首要任务,是教育的基础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核心素养作为素质、知识、能力的综合体,要求高职学生既要有过硬的技术技能,又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2]。高职院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理解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深刻内涵,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深入研究,用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1.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3]这体现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定位,使得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得到凸显。以德智体美劳发展为基础的全面发展是核心素养培养的终极目标,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4]。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抓好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动力引擎

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传统教学意识仍然存在,部分师生在心理、实践等层面存在主体性不强、主动性不足、创新举措不多等问题,这会影响到新时代高职生的知识掌握,特别是“三观”的塑造。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应立足于国际国内大环境,从时代性与前瞻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针对性与灵活性、应用性与探索性方面建设课程体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承担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导引和价值统领责任,需引导高职学生瞄准自我位置,将自我思想认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学会担负起自身的重要责任[5]。而持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方法改革,能够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输入不竭的动力与活力,真正发挥出坚定高职生理想信念、锤炼高职生意志品质的前沿阵地作用。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目标就是培育高职学生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科学的“三观”,引导其努力创造人生价值,在汇聚人心、价值领航、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高职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关键成长期,对于其核心素养特别是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重要主导作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关系到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战略。

1.缺乏顶层设计,“三全育人”统筹工作不到位

思想政治课是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但部分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方面未能从全局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在领导机制、管理模式、践行方式、实施过程及监督评价体系等方面缺乏贯通。同时,对高职生核心素养研究深度不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未能充分对接核心素养培养要义(夯实各科文化基础、推动主体自主发展、强化社会参与),在思政课程体系改革、教师进修培训、组织开展教学、教学结果考核评价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

2.教学内容把握不够精准,教学方式方法相对滞后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教师需具备“六要”。但是,部分思政课教师仍存在政治理论功底不深,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不够精准,不能很好地处理重难点和关键点、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6]。同时,部分教师抱有守旧心理,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较弱,没有根据学生学情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相对滞后。

3.存在功利主义思想,注重技能掌握轻视理论学习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侧重专业技能课教学,尤其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对公共基础理论课特别是思政类课程不太重视。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新的育人任务,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但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完善的教学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调动起来,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创新上缺乏积极性。

4.学生基础薄弱,增加教学难度

部分高职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目标引领,学习态度不端正,文化基础不扎实,学习能力较弱。当前,“互联网+教育”已全面进军新时代高职教育。微信、微博等“新兴信息交流沟通传播媒介”成为高职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新兴传播媒介带来的是隔着屏幕相互交流的网络世界生活模式,网络中的各种信息会给高职学生的思想带来影响,使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0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渴望独立,思维活跃,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困难挫折面前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甘落后的心态,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学习内驱力不足,这使得课堂教学难度增大。

1.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问题意识不强,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一新形势,高职思政课改革根据新的时代要求一直在持续不断探索中。但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举措不够,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譬如,如何结合高职生年龄阶段的认知、思维、情感及个性发展特点来设计思政课堂,如何利用“微时代”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创建微课堂,如何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合力共同推动思政课程建设等。另外,随着信息化管理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数据资源池里存储了大量的教务系统、学工系统、后勤系统及学生一卡通系统数据,但许多高职院校尚未建立数据资源管理相关制度,没有对利用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寻找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数据寻找思政要素、利用数据实施“精准思政”等产生足够重视,难以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2.师资团队规划、投入不够,思政课教学改革效果不佳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建设技能型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019年开始的“职教高考”把中等职业、高等职业和本科应用型大学贯通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但是,部分院校的师资发展规划滞后,专职思政课师生比低于教育部的要求,同时存在教师结构性短缺情况。由于参加全国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提升学校办学影响力,部分高职院校更重视技能类师资团队资金投入、制度保障、激励措施,而将思政课师资团队建设排在靠后位置。另外,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完善的思政课教师培训进修机制,导致一些思政课教师的育人理念、教学举措等与新时代需求有较大差距。

3.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标准

高职院校基本都制订了符合校情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但部分高职院校在规划里阐述比较多的是学校宏观的发展远景目标和重大的项目建设,而在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层面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标准。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制订了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规划,但不乏存在机制体制和规章制度缺漏、不易实施及考评困难的问题。譬如,课程体系建设上缺乏全局设计,课程安排上理论层面多于实践层面,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安排欠缺知识基础与能力拓展递进性规律的前后联系等。

加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更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质量规范与品质要求。思政课改革创新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起着基础和统领作用,对核心素养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

1.建构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机制体制

用新时代的标准建构思政课教学改革机制体制是护航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制度保障。“00”后大学生成长在优越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下,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被深深打上电子产品的烙印,崇尚个体独立,思想前卫,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团队合作意识薄弱,这要求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必须从机制体制层面着手,成立真正意义上独立建制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其作为专门统筹谋划开展思想政治理論课教育教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管理机构。在校级层面,要注重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考评机制等系列机制的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从最基础的工作机制入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高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融入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注重思想育人、文化育人、道德育人,用目标引领、问题解决、效果考评等系列举措,统筹擘画推进,精准靶向施策,明确关键重点,细化责任落实,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名师—带头人—骨干工作室领头雁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

2.高标准建设师资团队,综合提升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提出,高等学校应当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7]。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应专心从教,不能兼任非教学岗位管理职务。学校要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招聘或引进具有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学科教育背景的思政课高素质教师;要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方案、奖惩制度,用规章制度激发思政课教师持续提升教学能力的内驱力;要注重教学改革团队建设,结合教师实际情况,按照相关改革项目组建团队,提升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党的领导地位

坚持立德树人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原则。高职院校要旗帜鲜明地压实党管思政教育主体责任,全面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党委抓总、行政抓推、院系处室抓做的三方联动思政工作机制,全校全员参与,全面深入挖掘,拓展教育载体,创新活动举措,稳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进程,并将其纳入综合考评体系。要全面加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学习领会,牢记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党的领导地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开展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育人导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完善教學改革创新顶层设计,激发教师内在动力,助推核心素养培养

高职院校要从人才培养方案、思政课体系建设、思政课创新激励机制、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思政课教学实施规范、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统筹建设和管理实施。完善的顶层设计是学校教学创新的指挥棒,能够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方向和参照标准。高职院校要全盘谋划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举措,制定推进序时进展时间表、人员分工、责任区分、反馈处理、监督体系、考评细则等一系列规程化的制度,建立学校领导班子带头抓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长效机制。譬如,学校可以建立健全上专题党课活动制度,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给学生上党课不低于2次,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给学生上党课不低于3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处、教务处、组宣处及各院系负责人每学期给学生上党课不低于4次。另外,高职院校要创新思政课教师团队教学提升保障方式,反向用力,传导压力,激发动力。譬如,可以建立每周举行一次“进德修业”思政大讲堂专题讲座制度,邀请思政课教师面向全校师生分专题开设讲座。

5.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改革创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向心力和时代感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立足点是课程与课堂、教师与学生。把思政课程建设改革理通做实,充分激发师生教与学的内驱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为此,高职院校要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改革创新。要运用新媒体技术建设一批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中心,让教师选用对分课堂、混合式课堂、翻转课堂、互动式课堂等教学模式,运用任务驱动式、情境体验式、实践参与式、问题拓展式、非指导性教学等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教师要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并结合信息技术积极搭建互动课堂,为学生提供在线交流、在线学习等服务,让师生、生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即时交流。教师还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研学访问、撰写调查报告、主题活动、瞻仰红色革命基地、参观名人故居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能促进以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为内涵的社会参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苏格拉底说: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新时代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目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抓住时代新机遇,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创新探索,建设好新时代高职优质思想政治理论课,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使所培育的高职生成为时代需要的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17(01).

[2]罗珍,唐春霞,易希平.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职思政课的独特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与职业,2022(19):91-96.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Z].2019.

[4]许乃跃.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赜———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J].成才之路,2022(35):9-12.

[5]李静.“精准思政”理念下的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03): 27-30.

[6]曹俊萍.新时代加强和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2):76-80.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Z].2020.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Core Competencies

Xu Naiyue

(Suqian Higher Normal School, Jiangsu Suqian Province, 223800, China)

Abstract: The core literac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quality and ability for their integration into the new era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dividual physical and ment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cluding quality, personality, skill level, etc. The culti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re competencies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ust be established on a certain course mediu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s a public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an inevita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t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foundation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Three Views", the shaping of modern moral personal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new era’s subject spirit. To fully leverage the advantages of cultivating the foundation and cultivating the sou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construct a teaching reform mechanism system that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build a high standard teaching staff, comprehensively establish the leadership position of the Part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mprove the top-level design of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s and method systems.

Key words: new era;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生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