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

2024-01-01 08:04王晶莹
成才之路 2023年34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立德树人高校

王晶莹

摘要: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其具有的便捷、快速、高效等功能优势,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可行载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以及思政素养的提升,而且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新媒体技术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实践,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平台实践等方面,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能效,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信息技术;大学生;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4-0041-04

近年来,传统意义上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已经逐渐被新型教学方法所代替,如借助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使学生通过实践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独立完成学习内容,提高综合素养能力。当前,部分学校通过在思政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融合新型信息技术,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科学化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思想文化环境,为创新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本文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以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创新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大学生思政课程教学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新媒体就是一种以数字化信息为载体,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中介,囊括丰富的信息资源,传播速度更快的新型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广义上的新媒体是新的媒介工具及技术的总称,强调人们对媒体和技术使用的过程;狭义上的新媒体是指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传播媒体,强调媒体所具有的信息科技含量[1]。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操作性较强、工作效率高、快速、便捷等特点,因为其突出优势而进行多样性及普及性的应用,能够在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提高或拓展人们的信息能力,有效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是塑造学生三观和职业道德的重要课程,其授课方向要求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教学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开,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化与全程化指导结合。

1.授课方向要求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大学生思政课程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符合当前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发展所需要的指导性课程。我国教育部门始终遵循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注重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坚持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2]。其中,大学生思政课程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教学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开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思政课程是一门公共课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宗旨,能从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方面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意愿与国家发展形势进行有效融合,为社会人才培养创造有利发展条件[3]。

3.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化与全程化指导结合

从大学生自我认知角度出发,学生的性格不同、兴趣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因此职业规划与实现路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生思政课程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融入学生的各个学习发展阶段,根据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困惑进行指导,能够满足实现个性化发展需求[4]。

新媒体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信息的高速传播,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以及思政素养的提升,而且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能提升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有效调动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高校在开展思政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问题、案例、素材等知识非常多,而且很多知识需要结合一定的人生经验或法律常识才能掌握。对于没有正式踏入社会,人生经验相对较少的学生来说,要完成大量的有深度的思政课程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库和精品课件,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的素材和资料解读,从而开拓视野,掌握更多相关联的知识内容。信息技术中的视频、图片、音频和AI模拟等的穿插,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有利于创设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烘托积极快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思政教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养,增强职业竞争力[5]。

2.有利于學生思政素养的提升

高校思政课程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能够为学生提供提高思政素养的重要材料。新媒体时代,高校在思政课程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融入信息技术的思政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把握思政教学改革方向,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能有效发挥思政的育人功能,符合新时代发展特征,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此外,高校通过在思政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想和三观的引领,能使学生对网络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让学生避免受到错误思潮和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政素养,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仅有利于推动思政课程的高效开展,而且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有积极意义。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将抽象的思政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使复杂的过程趋于简单化,将枯燥的思政内容变得可视化,便于学生理解,从而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借助网络和新媒体,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束缚,让学生实现碎片化学习,极大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6]。教师通过微信、QQ等线上交流工具随时进行知识传递,可以更加直接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通过短视频、动画片、VR展馆参观的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共鸣,达到教学目的。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推动课程教学有效开展。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在思政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思政教学,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思政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综合思政素养。教师应借助互联网技术,体现思政课改教育理念,应用网络资源,融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融入生活化教学内容,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平台实践教学,以完善思政课程体系,促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1.借助互联网技术,体现思政课改教育理念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更加注重开展深度教学,使学生深入感受和掌握思政知识内容。对此,思政教师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出发,转变思政教学策略,如借助网络平台搜索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等,再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以多媒体形式在课堂上播放,或利用图表、图画或者目录等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挖掘,思政教师要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资源,从实际问题出发,使之与教材内容深度融合。此外,教师可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知识学习需求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从而探索出有利于学生思政素养提升的相关方法和措施,并结合实际问题,精选大学思政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7]。

2.应用网络资源,融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组织大学生开展思政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要结合新型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融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探索思政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第一,问题设置法。问题设置法指的是教师在文本教学过程中,用表格或者目录的形式设置与文本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系列问题来解读所要学习的文本内容。教师可在教学平台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情境模拟法。情境模拟法是指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场境,让学生在情境下对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所要求的内容进行理解与感悟。教师可在网络上搜索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播放给学生观看,从而营造贴近实际的学习场景,以辅助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红色纪念馆、红色博物馆的视频资源,让学生云游革命圣地,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身临其境,从而深化理解,完善知识体系。第三,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教师给学生布置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指导学生开展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師可在课前或课后布置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进行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时间,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提高思政学习能力。综合以上教学方法,教师顺应新课改教育理念,营造和谐、民主、愉快的课堂气氛,构建全新的思政课堂,能使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效提升思政素养,推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另外,教师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如举办辩论比赛等,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辩论,使学生在辩论中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培养社会责任感。对于辩题,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时事热点让学生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进行辩论,也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件让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辩论。在学生辩论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一些观点进行干预和科学点拨,从而避免辩论脱离主题,提高育人效果。教师还可以在一些重大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学生针对相关的思政知识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网络知识竞赛,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或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同学生一起观看相关主题的影视作品,并在播放过程中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和探讨,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知识[8]。

3.借助多媒体技术,融入生活化教学内容

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要围绕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入“四史”等相关思政教学内容,并且结合新时代发展背景,讲解各个行业取得的成就,从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相关思政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使学生在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建立有效连接,提高综合素养。而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适当融入生活中的思政教学材料,加强思政学科之间的融合,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思政知识内容。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专题教学,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点滴事物进行关注,使学生将生活中的思政知识进行有效分解,自觉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也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或游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人物或者相关场景等进行演绎,或对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进行模拟,并融合思政课程知识内容,让学生体会思政学习内容在生活中的具体实践。这样,思政教师在思政综合性实践活动中,从生活教学理念出发,让课本知识内容与学生实践体会相联系,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思政知识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培养学生的思政知识领悟能力。

4.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平台实践教学

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合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政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大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知识,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为此,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推送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思政素材或时事新闻,让学生合作探究,也可以拟定一些主题,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提出一些思政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综合意见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与合作,能够有效提高合作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思政素养。此外,学生在平台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在思政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能力培养角度入手,注重分析活动开展目标、开展内容以及开展方法等,以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完善自我。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一些思政问题,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对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所涵盖的知识进行搜集与整理,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例如,教师可在“大学生职业道德”章节中融入“公民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整合优秀教学资源,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在思政课程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思政课程的授课方向要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教学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开,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化与全程化指导结合,这能够使大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高校以及教师应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特点,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途径,如借助互聯网技术,深入理解思政课改教育理念,应用网络资源,融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也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平台实践活动教学,推动思政课程高效开展,以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阴菲菲.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J].新闻与写作,2021,23(15):302-304.

[2]卢保琅.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研究———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人民长江,2021,52(06): 105-106.

[3]王帆.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研究[J].大学,2021, 16(08):303-305.

[4]李馨雨.新媒体时代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4):203-205.

[5]刘东伟.新媒体时代成人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2):402-403.

[6]权瑞华.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12):111-113.

[7]姜建红,杨子飞.大数据技术与高校思政工作兼容性问题的逻辑勘察[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4(06):126-131.

[8]陈洁楠.网络直播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大学, 2022(S2):115-117.

Reflect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y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ang Jingying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onstantly updating and iterating, and its functional advantages such as convenience, speed, and efficiency make it a feasible carrier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learning of students’ knowledge and skills,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novate the method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aspects such as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and platform practice,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cultivate more talents with ric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high moral qualities for socialist construction.

Key words: universit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立德树人高校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