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阁巷

2024-01-01 23:04王秀贞
青年文学家 2023年31期
关键词:纪念堂虾皮糯米饭

王秀贞

是田野冒出一丛丛绿,是岸边树木绽出的嫩芽,是油菜花风中含笑,是润湿的空气,还是那日渐柔和的风?

反正,在季节界限不甚分明的江南小镇,春,不知何时就莅临了阁巷。

对春的感觉,往往是从日头开始的。夜,渐短;昼,渐长。

冬的阁巷,暮色苍茫的时候是寒峭,是寒气浸润,是匆匆归家的催化剂;而春的暮色,是料峭,是微寒,是霞光,是缓缓归。

阁巷鲜高层,多平房,天光、云影,都无遮拦,一抬头,就可直面广阔的天空,一举目,庄稼、田野就视野在线。

暮色的阁巷,烟火气渐渐升腾,乡间小道,街道巷弄,带有各家食味的饭菜香气从一扇扇门溢出来。

循香归家,不错的,素来有“鱼米之乡”称誉的阁巷养出来的人特别注重饮食,大多数阁巷人无鲜不欢,海鲜还分早集晚集。至于做法,蒸、煲、炒、炸,爱吃的阁巷人总是有翻新的菜式。

晚饭的时间,通常会比较长,家里有老人的通常会酿家烧,饭前或饭后,男主人通常会喝点儿小酒。有时来个串门的,边上添双筷子,边聊边喝,一坐便可到夜色阑珊。

春晨的阁巷,是被赶早市的摊贩匆匆的脚步和早餐店袅袅的煤烟唤醒的。微寒的风,隐隐散发着青草的清香和花香的空气,伴着偶尔几声清亮的鸟鸣。渐渐地,家家户户开窗开门,或忙碌,或从容的一天便拉开了序幕。家有老人住在边上的往往习惯自己做早餐,上班一族通常脚步匆匆,在早餐店买几份包子或者糯米饭。阁巷的糯米饭是和着虾皮、香干、肉、葱在锅里翻炒出来的,粒粒入味,在其他地方是比较罕见的。我最爱学校边上那家早餐店的豆腐脑,如羊脂般,撒些葱花、虾皮、香脆的碎油条,再舀上一两勺肉汤,又嫩又香,加一份糯米饭,四块钱便可以唇齿留香了。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春日午后的阁巷适合慢生活,时光显得有点儿悠长。太阳暖暖地爬上墙,日影、树影、花影互相映衬。后院的花啊,草啊,菜啊,满眼的绿色,满目的生机,含苞的、绽放的、吐蕊的,肆意生长—春,原本就是它们的领地。一方小木桌、一把竹椅、一杯茶,置身其间,直面屋后的玉带,放眼数顷良田,如此虚度一段时光,亦是乐事。

小桥流水在这里亦寻常,柏树村青瓦白墙的民居环绕着高则诚纪念堂。在油菜花黄遍田野的时候,纪念堂满树粉粉的玉兰花含笑风中,招引着你去观赏。作为南戏鼻祖的故里,柏树村保持着素来的淳朴和低调。以实木为主的古风建筑,古香古色的陈设,回廊、石径、池塘、花木、天井、衣冠冢……坐在堂前,看陽光从天井洒落,渐渐西斜,不知今夕何夕。沿着乡间小道一路行去,高则诚纪念堂就坐落在河边,后面是田野,听说计划打造一个四季花开的后花园,如果愿景实现,那将是一个新的“打卡”点。

无烟雨,不江南。春天,天青色,一排排墙体略有青色的民居,一条条弯弯的河流,蒙蒙的细雨,如烟,如雾。

撑一把伞,不一定是油纸的,就这样走在街巷间,冷不防你就会碰到一个丁香般的姑娘,披肩发,袅袅娜娜。

檐前,雨从屋檐滴滴答答下来,犹如挂了一张张雨帘。听,雨打在芭蕉上、窗台上、树叶上、花瓣上,或急或缓,或轻或重,宛如一首交响乐。乡间,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无遮无挡,在雨中撒欢儿,发丝间、衣间,附了细密的雨珠。

“绿遍山原白满川”,春天多雨,农耕时节,田里远望便是白茫茫的一片。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培秧、插秧已被撒播代替,恍惚间还能想起静默地肃立或行走在田头的耕牛。在春雨里,稻种从出土,泛绿,绿意一点点加深,抽秧,拔节……一转眼,蹿得老高老高了。

最是春深留不住,谷雨之后,没多久,夏,便盛大登场了!

猜你喜欢
纪念堂虾皮糯米饭
五彩缤纷的糯米饭,可以吃吗?
小年夜里赤豆糯米饭在飘香
糯米饭
虾皮是个宝,老人宜常吃
跟踪导练(一)2
中正纪念堂“空间解严”疑有算计
靠吃虾皮来补钙,靠谱吗?
虾皮变黄就别吃了
“中正纪念堂”存废成岛内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