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堂名医张仲景

2024-01-01 21:26王剑
小读者之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郎中张仲景医术

王剑

东汉时,南阳郡有个郎中叫沈槐,他七十多岁了,没有子女。他整天发愁医术无人继承,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慢慢地就忧虑成病了。

当地的郎中们来给沈槐看病,但谁也没看好,老先生的病越来越重。有一天,来了一位年轻的郎中,他仔细察看了沈槐的病情,马上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五斤,做成丸粒,外边涂上朱砂,让病人一顿吃完。

沈槐看了药方,觉得很好笑,就让仆人把做好的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药丸把年轻郎中嘲笑一番。他一心只想着这事可笑,竟把原来忧虑的事全抛到脑后了,不知不觉,病竟然好了。

这个看病“不走寻常路”的年轻郎中就是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涅阳(今河南邓州)人。他从小博览群书,从史书上看到扁鹊行医的故事时,对扁鹊精湛的医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当时,南阳郡有一位名医叫张伯祖,医术很高,经他诊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痊愈了。张仲景诚心诚意拜到张伯祖门下,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炮制药材,都比别人用心。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的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没过多久,张仲景就在南阳一带小有名气,医术已经超过了他的老师。

张仲景看病不拘成法,简单实用,一个药方通常只有几样药材。有一天,他诊病时遇到一位大便干结的老人,如果给老人用泻药,老人身子虚弱,怕有生命危险。正在为难之时,他看到窗外一群蜜蜂正在嗡嗡地采蜜,似有所悟,连忙让弟子取出蜂蜜放在铜盆里温火慢熬。受热的蜂蜜开始浓缩变干,张仲景将它搓成细长的条块,塞进了老人的肛门内。过了半个时辰,老人体内的大便终于顺利排出。这种疗法,就是今天“灌肠疗法”的由来。

张仲景除了医术高超,还非常孝敬父母。南阳郡向朝廷推荐人才时,就把他举荐为“孝廉”。后来,朝廷任命他到长沙做太守。张仲景虽然入了仕途,但并没有荒废医术。有一次,他下乡察看时,听说当地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经验。他立即换上布衣,登门求教,对“王神仙”的治疮疗法用心研究,获益很大。

长沙百姓听说张太守医术高明,纷纷登门求医。但在当时,当官之人不能随便进入民宅。一心想为百姓解除病痛的张仲景,无奈之下就让衙役贴出告示: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请要治病的百姓前来。张太守端坐在大堂上,挨个儿为百姓诊治。百姓听到这个喜讯,都奔走相告。于是,每逢初一和十五,長沙太守的衙门前便聚满了来自四面八方求医看病的百姓,有的人还从数十里外一大早赶来。张仲景的这一举动,首创了名医坐堂的先例,被后世传为千古佳话。

当时,各个州郡经常有瘟疫发生,很多人因此丧生。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每次瘟疫暴发,“村村闻哭声,家家戴重孝”。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暗暗发誓:“我是个医生,治好瘟病是我的本分!大丈夫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于是,他毅然辞去官职,一方面“勤求古训”,反复研读《素问》《难经》等医书典籍;另一方面“博采众方”,对民间习用的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诊法,“考校以求验”,并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刻苦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张仲景终于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此书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它确立的六经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伤寒杂病论》是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医学典籍,被誉为“方书之祖”“万世宝典”,其影响“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张仲景也因此被后世称为“医圣”。

(摘自《郑州日报》,有删改)

猜你喜欢
郎中张仲景医术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你是“急先锋”还是“慢郎中”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
文化
急先锋和慢郎中
郎中治病(下)
郎中治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