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2024-01-02 07:27廖小文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明育人生态

王 俊,廖小文,陈 云

(1.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2.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3.福建师范大学,福州 350000)

新时代“双碳”目标远景规划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当前,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抉择,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的重大事业。青年大学生同样是这一重大事业的参与者和受益人,作为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其知识水平和行动自觉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成效的直接反馈,也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因此,在新时代“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加强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总体现状

为考察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研究团队从个人基本信息、生态文明常识、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教育等五个维度和三十个题项内容着手设计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以闽南地区部分高校为例,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闽南师范大学(漳州)、华侨大学(泉州)、集美大学(厦门)和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漳州)等四所本专科院校的在校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采取线上随机发放和访谈定向发放相结合的形式,共回收问卷980 份,无效问卷15份,问卷有效率98.47%。根据问卷结果,归纳总结出有关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就

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伴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事业的推进而兴起的,发展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备受重视和关注。社会广泛达成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和“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是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一”的思想共识,党和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多项有关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各高校纷纷从科研、教学等方面大力推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改革与发展。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业已成为高校中的一项基础教育工程和社会中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其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初具规模。从教学课程上看,各高校不仅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等主干课程,而且还设有“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辅助课程。从教学内容上看,已经涵盖生态文明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教育等内容体系。此外,生态文明教育第二课堂活动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师资力量逐渐提高。其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日趋强烈。根据研究团队开展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和忧患意识日趋强烈,大部分青年大学生对环境状况“十分担忧”,并“非常关注”水和食物是否受到污染。同时,大学生在环保方面能很好地做到律己,也能积极主动参与有关生态文明的志愿服务、考察调研等活动。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也还存在教育主体单一化、教育内容浅层化和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弱化等诸多问题。

1.主体单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单一化问题明显,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形成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单一化主要体现在:当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各参与主体尚未形成教育合力和联动机制,且政府、社会团体、家庭等参与主体普遍存在弱化和形式化问题。首先,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性国家规划缺失,造成教育碎片化和随意性。国家尚未制定生态文明教育专门法律,政府也未建立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管理机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标准缺乏纲领性和统一性的法律给予约束,又缺乏主管部门对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目前,生态文明教育只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等行政法规中提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大打折扣。其次,社会有害价值观和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缺失给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经济发展优先于生态保护”等不良思潮长期禁锢着人类思想,无序开采自然资源、随意丢弃有害废弃物、过度释放有害气体等不良行为屡见不鲜,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有害价值观不断蔓延,再加上家长环保意识淡薄和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缺失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学生态文明观的树立,不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再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协同育人成效有待提升。在校内协同方面,大部分高校难以形成生态文明教育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教学、科研、思政、后勤等方面难以同向同行,各分管部门难以真正协同起来;在校外协同方面,高校与其他生态文明教育参与主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如教育内容未充分考虑社会真正需求、教育实践与社会企业联系不紧密等,导致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难以形成协同创新的教育合力。

2.内容滞后: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浅层化问题突出,形式化问题严重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浅层化问题主要体现在: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管理不规范、高校育人理念相对滞后、教学方法不尽科学。首先,教育教学体系不完整,教育管理不规范。从宏观角度看,高校尚未形成低年级到高年级一体化的纵向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横向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从微观角度看,生态文明教育主干课程覆盖面不广,大部分学校只是借助“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和部分主题党团日活动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知识和生态文明基本常识,并没有制定出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系统化和常态化的生态文明教育顶层设计。此外,高校普遍缺乏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管理体系。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行为没有量化评价机制,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进行约束和规范,对生态文明教育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跟踪监督和质量评价体系。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现状、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发展水平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缺失或不到位,造成了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不规范操作和严重的形式化问题。[1]其次,教育方法不尽科学,育人理念相对滞后。部分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片面强调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过分依赖课堂灌输及说教式教学而未重视实践体验式教学,缺乏教学创新性、生动性和趣味性等问题。同时,从教育部下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可以看出,各高校为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正在积极构建课程、科研和实践等“十大育人”体系,而生态育人并未纳入到育人体系之中。可见,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领域的育人理念存在明显滞后性,亟需关注并给予重视。

3.行为弱化:大学生知行不一问题相对严重,生态文明习惯尚未形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基本现状一般。具体体现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责任意识有待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体系尚不扎实、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当前,高校大学生对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具备高度的忧患意识,能及时关注热点生态问题与生态事件。如:有93.98%的大学生“十分担忧”我国当前的环境状况,有89.4%的大学生“非常关注”自己喝的水和吃的食物是否受到污染。然而,大学生的高忧患意识与弱行动能力形成了鲜明反差。只有19.88%的大学生会主动向身边的人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只有39.16%的大学生在发现污染环境行为之后会勇敢制止或反映举报。由此可见,大学生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相对薄弱。在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方面,73.13%的大学生没有选修生态文明相关课程,80.12%的大学生“知道的不多”或者“不了解”生态文明,关于“世界环境日是哪天”“PM2.5是什么”两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也分别只有49.52%和22.05%。这说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较为局限和片面,基本知识不牢固,知识体系未成型。在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方面,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生态文明忧患意识且有很好的律己表现,分别有92.17%和99.04%的大学生能做到“随手关灯和水龙头”“不乱扔垃圾”。但是,在某些利益对比之下,大学生往往会忽视生态环保问题,仅有34.58%的大学生“从不为了抄近路而践踏草坪”,仅有5.78%的大学生“完全不用一次性餐具”,仅有4.94%的大学生“完全不用一次性塑料袋”。这些暴露了大学生知行不一的严重问题,也更加说明通过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综合素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教育事业。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选择

针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之下,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家庭,应该协同创新形成教育合力;高校应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坚持深层生态文明教育,积极破解浅层化问题;同时,高校还应重视实践育人,践行知行合一理念,深化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能力教育。

(一)协同育人:构建“四位一体”协同创新教育合力,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项全民性和全程性的系统工程,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高校这一教育主体,更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家庭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破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主体单一化问题,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合力,进一步推进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入发展。

1.高校应协同校内校外资源,统筹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2016 年12 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从教学方面讲,根据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各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学科融合创新,鼓励多学科多角度和多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高校生态文明教学领域内的协同育人效应。2014 年10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中提出:“通过全机构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学校行政领导、教学、德育、科研、后勤等部门要各司其职,鼓励全员参与。同时要求学校借助教育外部,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部门的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协同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因此,从科研、德育等方面讲,各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还应动员行政教辅机关、团委学工部门和科研创新平台等众多部门参与其中,并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纳入到对二级学院(系)和机关部门的从严治党、基层党建与意识形态工作考核之中,让生态文明教育走深走实。此外,高校应主动与政府、社会团体、家庭产生联动,在校政合作、校企合作、家校联系中充分借助教育外部资源,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传达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会议及讲话精神,实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方向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频共振、相向而行;充分面向社会培养新时代“理性生态人”,在实习实践、考察交流、人才招聘等领域与社会企事业单位保持双向合作,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不断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体系和教育内容;充分联系家长保持家校长期联动,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优势,助力高校推行生态文明教育。

2.国家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法律及政策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外部环境

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正如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立法保障一样,生态文明教育也需要立法的支持。针对生态文明教育碎片化和随意性等问题,国家应立足实际,根据前期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从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教育任务、教育保障、监督机制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着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教育法》和相关配套的法规、制度等支持系统,从而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节约资源型、绿色发展型、低碳发展型和可持续发展型的产业发展,推动绿色社区、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和绿色家庭的创建行动,主动引导人们养成契合生态文明发展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习惯,积极营造珍惜和重用具备良好生态文明素养人才的选人用人环境。

3.发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功能,打造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第二课堂”

社会教育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都具有终身性和不可或缺性,社会思潮、社会价值观、社会行为都将影响着每一个人。因此,在“双碳”背景下,全社会应聚焦“双碳”目标,打造“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共享碧水蓝天”的良好社会生态环境,社会各领域全方位重视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双碳”目标而凝聚共识和汇聚力量;共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正确理念,摒弃“征服自然”“先污染后治理”的不良思潮;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绿色转型,谴责追责高污染高排放、非法毁林伐木、无序开采资源、猎捕食用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垃圾不分类等不良生态行为;共同营造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社会有害价值观。同时,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应该把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良好社会生态风尚传授给子女,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生态文明道德观、价值观和认知观,教育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只有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实践平台功能和家庭教育基础优势功能,打造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第二课堂”,方能助力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二)改革创新:高校应坚持深层生态文明教育,破解浅层化问题

浅层生态文明教育是以浅层生态学为基础,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功利主义发展观为出发点的教育活动。浅层生态文明教育把人作为宇宙的中心,把自然当作人类支配的对象,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对立。浅层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应有的基础性作用和时代性价值,最终只会误导我们把生态文明教育等同于环保宣传教育此类的表象认识。深层生态文明教育则是以深层生态学为基础,以实现人和社会生态化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实质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规律,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在某种程度上看,深层生态文明教育是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回应,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教育力量的必然要求。

1.坚持深层生态文明教育,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是人们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4]恩格斯也曾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5]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均主张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人类来源于自然且依赖自然。因此,在处理人和自然两者关系上,人类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且遵循自然规律。我国古代儒家代表董仲舒倡导“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家创始人老子的“道法自然说”指出人类行为的最高法则是自然法则,人应该顺其自然,积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佛家“众生平等”的思想强调佛、人、动物和植物等世间万物是平等的,认为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均有佛性,人类不应破坏自然中万物的生存规律。可见,中华民族主流传统文化的共同观点在于人需要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需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6]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要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与其他四个建设并驾齐驱的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开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7]习近平不但提出了“两山论”观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世界承诺,而且还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根本大业”“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和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等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这些重要思想理念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在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期,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全面学懂、弄通、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科学知识、国情世情、伦理道德、法律知识等认知观和价值观教育中做到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指导,在生态文明参观考察、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实践能力教育中做到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行动指南,从而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主导方向。

2.坚持深层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完善育人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当代大学生作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完善生态育人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育新时代“理性生态人”,是高校的使命与责任。首先,高校应该统一认识,将生态文明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像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一样,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育人纳入“三全育人”和“十大育人”体系范畴,增加生态育人过程性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其次,高校应该统一认识,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协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其他专业课,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全员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功能,将生态文明教育灵活引入各学科课程之中,实现多角度多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再次,高校应该统一认识,有效改进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教育活动。传统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侧重于教师课堂灌输及说教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互动参与和实践体验,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高校应结合新时代教育特点和教育要求,积极寻求教学方法的突破和改进。一方面,高校需要注重学生主体差异性,因类施教。生态文明教育理论课程的开设、实习实践的布置和志愿服务的开展,都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性格、年龄发展阶段特征,以生态文明教育的性质、内容和目标为出发点,以学生兴趣和特点为基础,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高校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改进具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增加互动讨论法、实验演示法、观察体验法、活动参与法和问题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3.坚持深层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改革教育体系,规范教育管理

在推进深层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高校还需有效破解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不完整、教育管理不规范的浅层化问题。第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顶层设计,推动学科体系建设。高校应根据国情发展和社会需求,协同相关的学科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学科体系,专注于生态文明领域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生态文明科学研究。第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考核评价,建设生态文明教育“金课”。高校应将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中,提高教育覆盖面。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育成效,高校还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学改革范畴,并推行教学督导与教学考评机制。制度监督、教学互评和教育改革等举措,有助于建设既有理论又有实用价值的生态文明教育“金课”。第三,规范生态文明教育管理,健全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考评制度。高校在规范生态文明学科建设与发展、督导和考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的同时,还应该针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和行为建立健全相关考评制度,如:将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和劳动实践纳入必修或选修学分范畴,将生态文明行为与学生综合测评挂钩等。

(三)实践育人:践行知行合一理念,深化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能力教育

近年来,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我国业已成为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从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实施,到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从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到制定实现“双碳”目标的远景规划,中国都切实履行了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与义务,同世界各国开展生态环保的交流合作,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联动局面,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及“中国力量”。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做出的言必行、行必果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国家尚且如此,作为青年大学生,更应该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传承生态文明精神、助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践行知行合一理念,通过实践活动自觉将内化于心的生态文明观念外化于生态文明行为。

一方面,高校应重视实践育人,积极打造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育人平台。通过开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和党团日主题活动等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团委和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引领作用,结合国家法律政策和重大节假日背景,举办校园环保知识竞赛、节水节电和垃圾分类倡议活动以及其他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党团主题活动,以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覆盖面。鼓励大学生踊跃参加校内外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公益行动以及考察调研活动,大力培养和践行大学生处理生态问题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可以主动参加绿色校园、绿色社区和文明城市建设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培养奉献精神、提升生态素养;也可以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到农村或企业开展生态问题考察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还可以结合生态公益创业项目、生态文明调研结果,组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赛事活动,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高校还应持之以恒,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有效结合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程。此外,教务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学分制,对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给予学分认定或学分转换。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和完善学分制度,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教育的长期性和系统性,也将助力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的知行合一综合素质。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伟大工程,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无论是国家和社会,还是高校、家庭和个人,都应该“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既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又要守正创新、协同育人,共同致力于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事业,全面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从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文明育人生态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