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及其实践路径研究

2024-01-02 07:27连亚晋彭立春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政生命情感

连亚晋,彭立春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201)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为国家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在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上好高校思政课至关重要。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高校思政课课堂出现了对学生生命发展、心灵成长关注度不够的现象,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无法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是提升课程效果、保持高校思政课“本真”、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

一、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的理论内涵

生命是教育的直接对象和载体,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健康人格,使人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与实践,得到更好的生命体验,从而促使自身更加全面、自由发展。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探求生命的本质与意义,必须明晰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的具体内涵。

(一)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强调生命本位

以往的高校思政课课堂注重知识传授与理论灌输,呈现以知识为本的特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思政课的应有之义,但一堂真正有效的高校思政课不应局限于此,应当营造更为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高校思政课堂全过程。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基于以人为本理念,更加强调生命本位,与以往知识为本的课堂有所区别。于学生而言,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能够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使学生的成长需求受到关注,做到启迪人心、净化心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于教师而言,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有助于激发高校思政课教师生命活力,以更加良好的生命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注重生命体验

人的情感表达需求与生俱来,通过情绪表达能够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增进彼此感情。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缺乏独立思考与辩证分析能力,情绪浮动大且易产生情绪困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塑造健全的人格离不开实践。尽管以往传统的知识课堂在教学中也涉及到情感和实践的培养,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主,对学生内心的情感与必要的实践活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的营造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意志等润化心灵的培养,激励学生产生新的思路与方法,帮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认识广阔世界,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师生共同探讨并分享知识的奥妙,从了解、触动到思考和行动的过程中自我推动、逐步整合,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共同经历美好的生命历程。

(三)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引领生命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关注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政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往的高校思政课更加偏向于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培养模式,学生往往充当被引导的角色。推动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的意义不是把具体而零碎的知识点搬到头脑中,而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是否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对问题是否产生了新的研究视角、自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能否得到进一步开发以及通过学习能否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人格愈发健全。换言之,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所追求的是在宣传社会主导的文化价值基础上充分注重学生的感悟和个人价值的追求,体现学生个性与风采,以学生健康、长远、全面发展为价值理念而不懈奋斗。

二、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的理论基础

对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的理论基础展开探究,能够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个体心理学中汲取有助于强化生命认知、提升高校思政课效果的部分,推动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

(一)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是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基础,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与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从生命的本质、历程、价值以及最终归宿对生命进行了详细阐发。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主张生命的自然性,即生命起源并依赖于自然,生命是有限度的,是人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生命具有社会性,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经营社会关系是社会性的人的本然所在;生命具有精神性,如果说生命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能够延伸长度、拓展宽度,精神生命则赋予生命以高度,达到丰富生命层次、提升生命质量及升华生命境界的效果;生命具有能动性,体现在人能够通过自觉的生命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解除了神学思想的束缚,以个人意志主宰生命;生命具有实践性,马克思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实践,人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对自我的否定与超越。将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作为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的理论来源,有助于充分认识生命特性,启发对生命价值的理性思考。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观是理论前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儒家、道家、佛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厚的生命观思想,为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滋养。儒家学说主张“贵生重死、三立不朽”,强调仁爱之心,认为生命是天地间最为宝贵的东西,如《易经·系辞传下》中所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要做到毫不畏惧、坦然面对;儒家学说还格外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和伦理意义,认为死而不朽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体现。道家学说主张“性命双修”,强调积德行善,即心性和生命都要不断精进;道家还认为人生在世要学会与“天命”抗争,放在当今社会即告诉青少年要有奋勇进取、披荆斩棘的斗争精神。佛教主张普度众生、善待万物,强调因果轮回,即“种善因得善果”,认为生命之间应当互相关爱,要有善良慈悲之心,以正确的态度看待生死,不过分贪恋有限的生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理论观照对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展开探讨,对人的生命发展,尤其是道德层面和生态层面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和生死自然观。

(三)个体心理学是理论借鉴

个体心理学是一门以个人发展理论为线索、以社会价值观念为动力,通过对人的自卑感及补偿、创造性自我、社会兴趣等展开研究的一门学说。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的整体性,主张全面看待生命个体,且每个个体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强调个体具有主观性,认为人理解世界的方式是主观的,因此,要了解一个人,“我们必须能以其人之目视之,以其人之耳闻之”,这启示我们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要以学生的视角看问题;强调个体具有创造性,个体心理学最早提出“创造性自我”概念,认为人应当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个体,人具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因而每个人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社会生活中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当得到充分发挥,使个体的兴趣爱好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展现,体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总之,个体心理学所倡导的个体特征与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在理论内涵上具有相通性与一致性,为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提供了有效借鉴。

三、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的现实境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高校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尽管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教学目标理想化、教学内容理论化、教学模式僵硬化的现实困境。

(一)教学目标理想化,忽视生命动力

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教学目标过于理想化的现象,对学生生命成长关注有所缺失,忽视学生成长需要。高校思政课将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等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突出体现了课程的政治性。但一堂好的高校思政课不仅在于将理论完整讲述出来,更在于学生的自我消化与吸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社会价值,忽略了学生个体的现实诉求,较少关注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真实需要,学生无法体验到课程乐趣,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目前形形色色的不良社会思潮沉渣泛起,错误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思想渗透与误导防不胜防。教学目标的单一加重了这一现象的产生,忽略了学生的思想状态与生命成长诉求。

(二)教学内容理论化,缺少生命魅力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论化倾向,忽略了学生生活的丰富性和生命自身魅力,生命美学的美感有所缺失。受传统的课堂教学影响,高校思政课同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类似,即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并要求学生完成知识点背诵,以理性的知识记忆作为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标准,试图通过单一枯燥的理论填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命答卷。高校思政课课堂过于强调理性,课堂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程度不够紧密,缺乏对世界的关注与人的本心的呵护,减弱了生命的独特性,忽略了高校思政课本身立足于现实生活这一特征,使得理论与现实之间衔接不畅,弱化了生命应有的终极关怀。

(三)教学模式僵硬化,缺乏生命活力

当前高校思政课广泛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无法通过课堂教学明晰课程理论内涵与价值导向,自身主动性无法有效释放。讲政治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遵循,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味讲究政治高度而忽略学生内心所想。目前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受传统知识观影响的刻板痕迹,认为知识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经验与理智的产物、任何地方都适用的真理,将知识看作是外部输入的,对之不加以实践改造就原封不动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之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知识传播与被传播的工具。而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物,一个有思想的人,必然具有个体的主体性,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大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价值观念未完全形成,迫切需要高校思政课给予方向上的指引和情感上的熏陶。原有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只能被迫接受知识。如此,不仅不利于高校思政课课堂效果的提升,更是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的实践路径

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显然,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无益于课程实效性的提高,因此必须不断探索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的实践路径,“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作用。

(一)转变教师观念,探索生命高度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关键一环,承担着教育和引导学生的重要任务。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四有好老师”,即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应用到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中,即教师要有让学生绽放生命的理想信念、以学生生命为本的道德情操、构建好生命课堂的扎实学识、关爱生命成长的仁爱之心。树立绽放生命的理想信念,要求教师相信每个生命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断解放学生个性,点亮学生心灵之灯;坚守以生命为本的道德情操,要求教师不断提升道德水平与教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好生命课堂的扎实学识,鼓励高校思政课教师潜心学术研究,关注社会热点及重大现实问题,不断扩大学术视野,夯实自身理论基础;关爱生命成长的仁爱之心,要求教师学习个体心理学等心理学知识,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真正想学生之所想、忧学生之所忧。

正所谓“登高博见”,立意高,视野才广。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需要教师身体力行,不断探索生命高度。首先,育人目标要高,即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育人目标;其次,育人立场要高,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刻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再次,价值站位要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最后,思想品位要高,关注学生品德养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德育素养。总之,推动教师观念转变从而不断探寻生命新高度是促进生命个性绽放和个人修养形成的助推剂,是发挥课程育人价值、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的关键举措。

(二)发挥学生主体,拓展生命宽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出了学生在高校思政课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对于在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过程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及个人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发挥学生主体性,要提供丰富化的学习资源。鼓励并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从网络纷繁冗杂的信息中提炼有用信息,拓宽学生看世界的视野与渠道。其次,发挥学生主体性,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在案例教学法中,可以采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资源等能够体现蓬勃向上生命力的案例,帮助学生明确价值取向,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最后,发挥学生主体性,要拓展多元化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这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内在一致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贯彻“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是充分发挥生命主体性、拓展生命宽度的必然要求,是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营造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格局的关键,是新时代育人的正确方向。拓展生命宽度,需要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入手。

一是突出德育实效,加强道德教育、品德教育和美德教育,不断磨炼学生品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二是突出智育理念,即打破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促进师生、生生之间沟通交流。三是加强体育锻炼,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意志力,提升自信心、抗挫能力和团队凝聚力。四是注重美育熏陶,不断创新美育教育形式,从课程、校园环境等方面着手,促成科学素养与艺术情怀的结合。五是加强劳动教育,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增强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总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对学生释放生命个性和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开展情感教育,营造生命厚度

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教育承担着推动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的重要任务,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效果的润滑剂。离开情感教育,教师无法说服和打动自己,学生也无法获得丰富的情绪体验,高校思政课便成为干瘪的理论灌输课。因此,从情感教育视角出发展开教学,是当下推动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的必要举措。开展情感教育,需要创设情理相融的教学情境,做到以情动情。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要将对学科的认同与尊崇转化为积极健康的情感状态,将对自身职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转化为饱满充实的政治热情投入到高校思政课中。开展情感教育,需要设计体验感丰富的实践活动,做到以情说理。这就要求立足高校思政课情感向度和大学生情感需求,在教学环节与实践体验中更加注重情感引导。例如对社会热点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调查,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真实情况并获取最直观的情绪体验。开展情感教育,需要培养对高校思政课的情感认同,实现情通理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等问题深入思考,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形成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

司马迁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将丰富的情感体验注入生命,不仅是对自我生命的延续,更是对内的延展,即生命厚度的累积。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需要开展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认知、情绪、价值和行为等一系列丰富的情感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营造生命厚度。一是要培育道德感。情感教育是发展道德的根本动力,通过情感教育的熏陶,促进情感与认知的融合,从而形成稳固、长期的道德情感。二是要培育理智感。在高校思政课课堂中向学生传授情绪转化法、心理换位法等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情绪冲动,同时加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新事物的兴趣,全面提升理智感。三是要注重美感培育。以美学尺度和美的规律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做善于发现美、挖掘美的人——即科学理论的美、历史美和人性美,在高校思政课中带领学生体味人类崇高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类走向独立解放和国家富强的辉煌历程。总之,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离不开情感教育,只有注入情感的高校思政课才是有温度的高校思政课,只有具备丰富情感体验的高校思政课才能营造生命厚度。

(四)完善评价体系,挖掘生命深度

推动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构建完备的评价体系也十分重要。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发生命的创造性与独特性,增进对自我、对他人的了解,养成批判性思维,从而深化对生命的认识,促进生命反思成长。完善评价体系,首先要注重评价功能的发展性。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生活观念以及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促进学生品德行为内化,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切实提升学生课堂获得感。其次,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做到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增值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结合。打破单一尊崇分数的评价模式,关注学生个体生命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潜力与动能,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再次,注重评价内容的综合化。教学评价的内容既要关注知识方面,又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以最终是否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养成为评价尺度。最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同评价主体的具体任务有所不同,但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采用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社会导师评价等多元化主体评价,提升评价主体广度,增进对学生生命状态的了解。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即是说,只有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多样融合,人的本质才能够得到真正展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解放、获取自由。生命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完备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为参照,不断挖掘生命深度,推动高校思政课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一是要形成对生命发展的理性认识,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是人对生命的基本认知,是人考察自身一切问题、实现生命价值协调发展的方法论,要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并且寻找有价值的知识与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综合素质。二是要形成对生命死亡的情感接纳,要学会接受和面对生命的死亡,明白死亡是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真正感受死亡给我们带来的意义和价值,让大学生接受生命的有限性,从情感上接受死亡,活在当下。三是要培养对生命孤独的共处能力,生命在实现自身能动性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作为个体与同类相对立,作为类别与他类物种相对立。孤独是每一个生命体的必经体验,与孤独共处是生命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必备技能。总之,完善评价体系是继承马克思主义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体现,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促进生命反思成长和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不断优化的关键举措。

五、结语

总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人、成就人,高校思政课亦是如此。而生命化课堂更加关注个体本身,有助于个体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和完善自己,实现其生命价值。同时,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也更加注重课程效果,有助于提升课程实效性与亲和力。因此,推动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思政生命情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