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类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师德师风的培养与实践研究
——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例

2024-01-02 05:40鲁妍妍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师德师卫生学院

鲁妍妍 王 景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高职院校兼职教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间的“天然纽带”,这一群体的职业素养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探索兼职教师师风师德建设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本研究中的“兼职教师”采用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中对兼职教师的定义:“兼职教师是指受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担任特定专业课或者实习指导课教学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因此,卫生类高职院校 “兼职教师”特指从医药卫生行业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

1 卫生类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现代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

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卫生类高职院校兼职教师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训指导;举办学术讲座或论坛,带学生到医院开展课程和毕业综合实践教学,与专任教师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开发与课程建设等[1]。兼职教师“双重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时,不仅需要具备本专业所要求的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师德师风。兼职教师师德师风培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深化内涵发展,促进校医合作

对卫生类高职院校而言,基于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背景,兼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能优化其师资结构,弥补专职教师不足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兼职教师是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应聘请更多临床经验丰富、医德医风优良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参与教学和实践指导,兼职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所具备的职业道德通过个人的教育行为融合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2]。另一方面,兼职教师作为校医建立深度合作的天然桥梁,通过人员互聘和资源共享,有助于提升校医合作的紧密度,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1.2 引领专兼交流,加强团队建设

兼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师德师风影响着整个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兼职教师自身在行业中具备的工作态度、职业操守、职业道德,将在无形中感召和带动其他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主动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为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奠定基础。专兼职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有助于丰富职业精神、形成教师文化。

1.3 培育学生素养,提升育人质量

兼职教师作为医护专业人才的教育者,承担着守护群众健康、教育人才的重任,同时也是医学生与未来医护职业“首次接触”的“引路人”。兼职教师对医学生的影响作用,不仅体现在对专业技能知识学习的显性教育,更重要的是其个人在行业中的职业角色和职业素养所产生的隐性教育。兼职教师在教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可以将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业文化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救死扶伤、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观念,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以及高质量就业创业。

2 当前卫生类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群体具有多元性、分散性、不稳定性等特征,这一群体的师德师风建设在内容上、进程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对卫生类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判分析,发现其兼职教师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2.1 政治觉悟不高

因行业和医院对校医合作、产教融合的支持度不高,兼职教师很难得到行业和医院的支持和推荐;部分兼职教师未受过系统的教学培训,少数兼职教师的敬业精神淡化,使命感、责任感淡薄,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和育人意识较弱;部分兼职教师言谈举止不文明,师德师风失范,不利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2.2 责任意识不强

根据调查发现,部分高校未将兼职教师纳入学校的师资队伍培养规划,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兼职教师既要承担医院的主业,还要在工作之余承担高校的教学工作,精力有限,很少有时间参加高校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能力培训、科研项目等。部分兼职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仅仅把兼职教学作为增加额外收入的途径,不注重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

2.3 归属感不强

因当前卫生类职业院校师资缺口较大,且聘用过程不够规范,导致聘请的兼职教师在专业能力、职业角色、职业素质等方面的现状与“知识前沿、技术先进、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人才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少数兼职教师不认可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主人翁意识不强,和其他师生沟通交流较少。

3 卫生类高职院校加强兼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实践

兼职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因其群体的特殊性需要深入研究、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加之其他因素影响,更需要重点探讨、系统分析。卫生类高职院校要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机制建设、组织队伍建设、文化精神建设等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制度上的引领、组织上的引导、文化上的感染,进而提升兼职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是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公办卫生健康类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号)等文件精神,持续强化顶层设计、党建引领、精神塑造、典型宣传,严把师德师风标准,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和“五爱五尽”家校情怀深厚的教师队伍。

3.1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院长、书记为组长,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宣传部、组织统战部、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工作部、工会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各系部负责人组成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协调全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二是构建长效机制。制定《职业学院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试行)、《职业学院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与规范,划清红线、亮明底线,将师德师风教育、宣传、考核、监督等有机结合,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严格考核管理。将“有德+育德”作为兼职教师考核的重点,并将其贯穿于“入口”“流动”和“考核”全过程,在兼职教师人才聘用方面,将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每年定期开展兼职教师测评,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广泛接受各界的监督、意见和建议,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

3.2 党建引领,提升建设实效

一是强化学院党委主体责任。将学习贯彻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精神,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研究并总结学院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工作机制。组建健康服务志愿队等,鼓励兼职教师加入,守护社区群众的生命健康,服务地方卫生事业,推动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二是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大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力度,将学校的党支部与教学工作全面融合。邀请兼职教师参加党支部活动,专题学习学院的规章制度,开展教学文书书写和教学能力提升等相关培训,加强兼职教师对学院相关规章制度的了解,增强其育人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同时,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建设”等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举办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全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引导广大专兼职教师加入活动,崇师德、铸师魂。三是强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共产党员示范行动”,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党性修养有机结合。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岗”“共产党员先进示范团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优秀党员教师与兼职教师“一对一”结对,以课程或项目为依托,积极带动兼职教师学习,使兼职教师“干有示范,学有榜样”,引导兼职教师时刻明确自身的政治身份,增强“四个意识”,争做“四有”好老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3.3 精神塑造,丰富建设内涵

一是开展大学习,凝聚思想共识。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兼职教师师德师风教育,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内容,将兼职教师的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师要争做“四有”好教师和“四个引路人”的要求上来,创新并凝练富有特色的家校情怀,并将其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二是开展大讨论,提升职业素养。组织兼职教师结合专业特色、学院实际,按照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深入开展大讨论,对标杆、找差距、见实效,规范兼职教师履职履责,弘扬新时代教师道德风尚,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不忘初心、潜心育人,增强教师职业的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三是开展大总结,凝练师德成果。学院组织专兼职教师围绕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及时总结经验、凝练成果,撰写理论文章、调研报告、心得体会近百篇,丰富师德师风建设内涵,扩大师德师风建设成效。

3.4 典型宣传,营造良好风尚

一是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教师节、开学季、毕业季、校庆日等集中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开展兼职教师入职宣誓,举办“我看立德树人”演讲和征文比赛,聆听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创新师德师风宣传形式,引导兼职教师潜心治学治教,营造风清气正的师德师风氛围。二是丰富宣传载体。发挥校园广播、官网官微、板报橱窗等宣传作用,充分将文字与影像、声音、互联网相结合,使高尚的师德师风润物无声地浸润兼职教师的心田并转化为日常行为,使兼职教师牢记崇高使命、践行师德规范,展现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道德风范。三是注重典型示范。大力宣传张桂梅、黄大年等同志的先进事迹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激发广大兼职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深入挖掘行业医德、学院师德的典范,让“卫生人”讲述“卫生事”,用“卫生事”教育“卫生人”,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宣传推介,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4 启示

通过持续不断地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院涌现一批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学院连续三年获得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表彰,荣获第二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五届中国志愿服务项目银奖。学院领导被授予“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首届“双城杯”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等荣誉称号。学院多名教师获评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三八红旗手、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四川省首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职业院校护理“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等。总结成绩,主要有以下三点经验启示,可供同类高职院校借鉴。

4.1 加强政治建设是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

《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对标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引导教师坚定“四个自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2 加强精神塑造是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灵魂

兼职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和精神风貌,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形象和学生的成才。要用正确的思想引领人、用优秀的典型激励人、用丰富的活动教育人,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家校情怀深厚的兼职教师队伍。

4.3 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保障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大事,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把兼职教师纳入教师队伍管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激励制度、考核制度、监督制度、惩处制度、问责制度,促进兼职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师德师卫生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卫生与健康
学院掠影
卫生歌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