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2024-01-02 03:31汪冏
幼儿美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内心世界绘画创作

汪冏

一、绘画是幼儿表现的“舞台”

幼儿的绘画作品具有主题丰富、形式多样、色彩明快等特点。从作品的内容来看,幼儿更善于表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喜欢的元素。深入挖掘,我们会发现绘画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隐形的“舞台”,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我,展现内心世界,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

1.绘画是幼儿生活经验和内心世界的生动再现

幼儿的绘画创作往往围绕着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元素展开,例如,自己熟悉亲近的人、园所周围的自然环境、喜欢的玩具等,通过搭配色彩、构思和设定形象等方式进行具体的创作表现。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幼儿作品中的元素并不是对所表现物象的具体描摹或生硬照搬,其造型、色彩、构图排布等是天马行空却又生动有趣的。这是因为幼儿在创作时会融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和思想,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呈现对事物外貌和特征的感知。从这个角度理解,幼儿绘画作品其实是幼儿生活经验和内心世界的生动再现。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能够让幼儿更加了解自己,在表现和创作的过程中增强自我意识和自主表达能力,还能够让家长和教师通过绘画作品深入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为更多观赏幼儿绘画作品的人带来了观察和思考世界万物的新视角。

2.绘画为幼儿搭建与外界交流的桥梁

绘画是幼儿与他人分享想法和感受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感知、观察、记录等方式与外界事物产生互动,幼儿创作的绘画作品可以成为幼儿与教师、同伴、家人之间对话的桥梁,起到促进沟通和交流的重要作用。

此外,绘画还是一种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交流方式。绘画的本质是一种非语言的艺术形式,幼儿可以通过创造视觉和图像信息表达自己的想法,跨越语言和国籍的限制进行多向交流,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二、绘画是幼儿情感表达的“窗口”

绘画为幼儿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情感、抒发情绪的可视化平台。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会不自觉地将内心的喜悦、哀伤、焦虑和烦躁等复杂情感转化为图像和符号。通过绘画,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减轻累积的坏情绪,缓解自身的情绪压力,找到情感宣泄和情绪调节的方式,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感。

此外,幼儿还能在欣赏作品时潜移默化地提升情感感知能力,增强自身对情感表达的敏锐度。通过分析画面中的色彩、线条、形状等多种艺术元素,幼儿能够将不同的情感与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相连接,深入领会作品传达出来的更深层次内涵。

三、绘画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绘画是一项十分具有创造性的活动。通过绘画,幼儿学会用更敏锐的眼光观察世界,从更细致的角度捕捉物象的特征。在创作过程中,幼儿发展了创造力、想象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等,提升了自身的耐心、毅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和个人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培养耐心、毅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精心构思的画面到细致入微的细节表现,幼儿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持续的关注;从构图的设计、色彩的表达到细节的完善,他们会遇到各种难题和挑战。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变得更加有耐心,坚持完成的毅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

此外,绘画还为幼儿们提供了一个“错误容忍”的环境。当幼儿们在绘画过程中用错颜色或对表现效果不满意时,他们可以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和调整。这种容错性能够让幼儿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以积极的心态学会接受挑战、面对失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灵活运用的能力和变通思维。

2.提升欣赏能力,促进审美观念的形成

绘画活动还能够引导幼儿赏析名家经典作品,通过感受、理解不同风格和形式的画作,欣赏和理解艺术的美,从中体会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价值和思想内涵。长此以往的积累会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提升欣赏能力,拓宽审美视野,培养独立的审美观念和品味。

3.发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创作前,幼儿往往会针对开放性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在交流讨论中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见解,思考创作的各种可能性,并尝试通过户外写生、创意绘本阅读等延伸活动,发掘自身潜在的创造力,在无約束的环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综上所述,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幼儿表现的“舞台”、情感表达的“窗口”,为推动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绘画的世界精彩纷呈,妙趣横生,幼儿观察、赏析什么是美,发现、探索如何表现美、在玩乐、感受中创造美,通过绘画作品尽情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巧妙想法!

猜你喜欢
内心世界绘画创作
王志惠:用拼布“画”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墙之隔》创作谈
问解民族舞 让孩子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创作随笔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