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功德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渊源

2024-01-03 04:40曾建萍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119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2期
关键词:功德敦煌剪纸

曾建萍(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一、剪纸艺术的历史探源

关于剪纸的起源与生成,至今尚未有完整的定论。传说中最常被引用的剪纸传说有“剪桐封弟”,它描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给其弟弟叔虞,并封其为诸侯的故事,这里剪纸被记录为古代的工艺品,但是其历史真伪性仍有待考证,深入地研究这些传说,可以更好地理解剪纸的起源,并将它们融入当今的文化。

从汉代蔡伦造纸开始,剪纸艺术便开始流行,当纸还未产生时,人类就开始利用片状材质,采用雕塑镂空的技法制作精美的工艺品,从金箔、皮革、绢帛到树叶,都可以看到剪纸的精美纹样。唐代诗人李商隐《人日即事》一诗中,就有“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之句。这首诗清晰地表明了这种剪纸的起源时期、地点以及所使用的材质。它所描述的“金”指的是金箔,而“彩”则指的是五颜六色的丝绸,这些都是当时极其珍贵的工艺品,而不是普遍流传的民间剪纸。

研究剪纸艺术的起源和传承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在以图片说话出现以前,人们就已开始使用图片交流。当人们在第一颗石子和第一根骨骼上打孔钻眼,割制第一张皮革时,就打开了雕塑工艺的大门,开启了人物塑造的发展之路,也为剪纸打下了基石。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形象造型和记号为民间剪纸提供了依据,如日月纹、锯齿纹、山水纹、旋涡纹等,这些艺术手法一直延续至今,在原生社会彩陶岩画、商周青铜器、汉画像石工艺中,都可以看到远古艺匠们对这一工艺形式的完美利用。今天的民间剪纸以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外观特征,彰显这些艺术形式之间的深厚历史渊源,令人惊叹不已。

二、功德剪纸的文化渊源及其概念

(一)佛教文化与剪纸艺术的文化交融

西汉时期,“人类文化大运河”的开辟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重要渠道,它不仅将异域世俗文化带入中国,还将佛教带入中国,使得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大行于中国,并在隋唐时期达至鼎盛。从时间上看,纸材料的发明也在西汉,唐代剪纸正处于大发展时期,佛教作为一个系统完整的宗教信仰,开始融入中国文化并进入世俗生活中,对民间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且最实用的民间艺术形式,开始为佛教服务,成为传播宗教文化的一种载体,百姓将剪纸运用于佛教民俗活动中,发挥装饰和供养的功能,同样剪纸的题材和用途也得到丰富。

(二)“功德剪纸”的定义及出现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中提出的“功德”一词,最初源自《礼记·王制》,它指的是佛经中的功业和品德,包括诵经、念佛、施舍等。佛教称为行善所生的利益。功德花,在原语义中是指用鲜花供养佛像。有关“功德剪纸”的文献和资料比较少。

表一 早期功德类剪纸统计

1.功德剪纸的早期遗存

谢生保在1998年5月出版的《敦煌艺术剪纸》中第一次提出了功德剪纸又或“功德花”的概念,将“功德花”定义为给佛、神进献,做功德的剪纸花样。随着佛教传到我国,民间老百姓在浴佛节、涅槃节、盂兰盆等佛教节日期间,会用精美的剪纸花样来表达对佛陀、菩萨的敬意。他认为,随着佛教传入我国,从魏晋到南北朝,它与中华文化和民俗融合在一起,民间艺术为佛教等宗教民俗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氛围。其中,剪纸工艺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它可以用来制作各种佛教节日的彩花、幡等,用来装饰佛堂道场。在佛门节日中,信教群众会将剪纸品作为敬佛神的供品,这种剪纸艺术渐渐发展成一种独特的工艺形式—功德剪纸。在唐宋时期,这种剪纸艺术已经发展到了令人惊叹的艺术水准。“双鹿佛塔”剪纸在藏经洞中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敦煌吐鲁番出土古代剪纸艺术品研究》一文中,作者张玉平沿用了功德剪纸的定义,并将其分成三类:佛门节庆装饰佛堂之功能用途,佛门节庆供养之功能用途,以及往来香客布施之功能用途。张玉平在谢生保的基础上增添并分析了“往来香客布施之功能用途”。《古丝绸之路出土剪纸功能用途管窥》一文,还较为清晰地从多角度分析了敦煌藏经洞(17窟)出土的六朵唐代的彩色纸花,这些彩色纸花除了用于装饰洞窟,还有可能被香客作来往布施之用。在《作为纸文明传统的中国剪纸—中国早期剪纸研究》一文中,作者乔晓光对早期不同剪纸资料及图片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此外,谢生保首先提到了一幅唐五代的剪纸“双鹿佛塔”,其内容由双鹿与塔组合而成,现藏于印度新德里博物院。其次,“佛塔剪纸”是一套被收藏在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院的对折式剪纸,即伯希和编号P.4518-38藏品。通过剪纸实物上的题记文本,我们可以推断它应该是在晚唐和五代时期创作的。再次,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套四幅唐代剪纸,当中一张“双鹿佛塔”与印度新德里博物院“双鹿剪纸”似出自一人之手,还有三幅为“小佛塔剪纸”。从次,是1996年4月日本“丝绸之路大美术展”中,由法国人伯希和搜集的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佛经工艺品,包括两件镂空剪纸菩萨:一件是水涡纹背光菩萨,大约可追溯到唐代,另外一件则是持幡飘带菩萨,大约可追溯到五代至宋代。最后,日本讲谈社出版《西域艺术》三卷本第三卷中收录了五朵从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物的纸花以及一件精美的剪花图案,令人叹为观止。

2.清代剪纸《功德花·四小人》

《中国纹样词典》由郭廉夫、丁涛、诸葛铠编写,在1998年出版,其中提到清代剪纸《功德花·四小人》纹样出自广东省佛山地区。“功德”是佛家语,《大乘义章》中提到,“功谓功能,善有资润利益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善行家德,名为功德。”纹饰取意于此。其纹样结构用均齐形式,四个连续带有宗教意味的小人均对角出之,方形中心处为铜钱图形;四小人举起的手臂构成花的一部分,好似供奉之意,显为巧合手法。整体又组成辐射形的花,纹饰紧凑且满,形成浑然一体的美感且富有装饰性(图七)。

图七 清代剪纸《功德花·四小人》

3.总结

综合前人的定义和总结,广义上,所有供养佛菩萨像、有利于佛教传播的行为都可被称为做功德,除了定义的功德剪纸为给佛、神敬献,做功德的剪纸花样、利于佛教传播的剪纸也可算是“功德”剪纸。

三、功德剪纸的活态遗存

张玉平在其论文《敦煌吐鲁番出土古代剪纸艺术品研究》中指出,功德剪纸的主要来源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该地区气候干旱,雨水少,纸张不宜霉烂,这种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助于保存纸质文书和剪纸作品。因此目前仅在较为干燥、少朝代更替、战火纷争的敦煌出土了数量很少的功德剪纸。

第二,自晋唐以来,敦煌和吐鲁番的居民就一直很爱惜文书和纸张,这种传统在西北边陲尤为突出。敦煌莫高窟位于塞外,储存了大批纸质文书和稀缺的剪纸艺术品,为当地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色彩。距敦煌近一千多公里的高昌(今吐鲁番市),虽然荒凉偏远,少有人类侵扰,但却发现了大批引人注目的纸质手写文书、极少数的纸冥器以及十多张剪纸。相比之下,中原地区佛寺多灾祸,战火、兵灾频发,使得剪纸作品的保存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古代剪纸艺术品在甘肃省敦煌、中原地区吐鲁番等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在中原地区却很少见。

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在发现古代剪纸实物的地区,发现了许多仍然被不同民族使用的剪纸遗存,这让我们有机会将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从这些活态的剪纸中,我们可以看到剪纸文化的历史痕迹,以及古今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陕西宝鸡地区的一些乡村,剪纸仍然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小型团花类和功德类剪纸,它们与千年前的剪纸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令人惊叹不已(图八、图九)。

图八 徐引娣 剪纸《佛塔》(神庙用),尺寸为37 cm×30 cm

图九 唐秋英 庙堂用的对联花 184 cm×42 cm

除此之外,在云南一些传统的傣族地区,在傣族人民祭祀仪式、佛教节日中也能看到“功德剪纸”的踪迹。傣族人民崇尚赕佛,傣族佛寺中常挂着大量用来供奉的剪纸。傣族民间的剪纸技艺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宗教信仰流行时期,人类就将其当作祭拜神明的礼物。随着佛法的传入,傣族人民又将其当作赕佛的布施用品,以表达他们对佛法信念的尊重。佛教艺术在不断发展,从进贡给佛祖的色彩缤纷的佛幡到由全村一起制作的本土化佛寺艺术,都是民间百姓的创作成果,形成了一种简洁而又充满活力的田园风格,色彩明快,充满童真的气息。

四、功德剪纸的民俗文化功能

剪纸艺术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它的传播范围广,样式繁多,基础扎实,比其他艺术形式都更具有实用性。随着丝绸之路带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非本土的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相融,剪纸艺术在这一文化背景下衍生出“功德”这一新用途,剪纸艺术的文化功能和内涵都更加多样化。虽然出土功德剪纸的古遗存较少,但填补了早期剪纸实物的空缺,提供了珍贵的图像实物资料,在一定程度上记录并且证实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从“功德”剪纸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它的历史渊源,更可以感受它在当下活态遗存中所展现的多样性和发展,它既保留了传统的剪纸技艺,又融合了现代元素,使得文化传承具有稳定性,并且不断发展变化。功德剪纸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的载体,蕴含丰富的生命情感和文化历史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功德敦煌剪纸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互动平台
剪纸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立塔写经”与“内外之际”:唐代妇女的佛教功德活动
剪纸
剪纸
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