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

2024-01-03 05:41杨玉梅福州理工学院福建福州350599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24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思政时代

杨玉梅(福州理工学院 福建福州 350599)

书 名: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

作 者:董扣艳

出版单位: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 年09 月

定 价:58.00 元

ISBN:9787308229654

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技术,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灯光等多种媒介表现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的传播样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运用全媒体技术进行深入改革,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规律,改变以往扁平化的思政教育模式,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好地满足培育大学生发展的时代要求。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一书,归纳总结了全媒体时代对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义和运行规律,展现了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变化、新图景、新矛盾,并从全媒体的“全程”“全员”“全息”“全效”等特性出发,基于“破”与“立”、“道”与“术”、“法”与“器”、“守正”与“创新”等辩证关系,深入探讨了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

首先,该书探讨了全媒体时代创新发展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义。一是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认为大学生是网络媒体使用频率较高的群体之一,通过网络媒体,大学生会就相关热点话题发表点评评论。高校通过加强对全媒体的应用和管理,将全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进行充分结合,利用全媒体技术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符合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从而弥补以往高校思政教育的不足之处,为大学生提供更加鲜活、更具生命力的教育资源,以此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力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鉴别网络媒体中的各种信息,正确看待网络媒体中的舆论评价,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主动发声,对负面言论予以正面回应,以自身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二是有助于建设新时代和谐校园。该书认为大学生深处全媒体时代,在查询信息和交流沟通方面虽然更加便捷,但由于自身社会阅历不足,以及缺乏一定的信息判断能力,容易受到一些恶意言论的误导,从而产生一些非理性行为,对和谐校园建设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高校有必要强化对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引导和监管,通过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大学生及时提供意见交流平台,对大学生反映强烈的问题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予以充分说明,从而使学生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回应和解决。同时,全媒体时代进行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解惑、疏导等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提高网络自律意识,为建设和谐校园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三是有助于提升国家网络治理能力。该书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已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空间之一,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国家也需要不断提升网络治理能力。“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已成为当前国家网络治理的重大目标之一。作为培育高端网络技术人才和创造传播高尚网络文化的主渠道,高校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着力在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探索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内在规律上下功夫。因此,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是全媒体时代下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核心要义,从而为国家网络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助推国家网络治理手段多样化、丰富化。

其次,该书分析了全媒体时代赋予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特征。一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推送的精准度。书中认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运用全媒体时代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通过整合与分化将思政教育信息推送至大学生面前。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信息采集系统,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汇总记录其在网络中的信息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对所汇总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并对同一类信息绘制数据图谱、建构数据模型,分析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准把握大学生的行为特征;通过内容推送系统,利用已有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图谱,运用推荐算法对大学生和网络信息进行相互匹配,推送大学生喜爱的思政教育内容;通过用户反馈系统,及时回收网络反馈信息的时间、次数,从而不断调整对大学生群体兴趣爱好的判断和分析。二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传播效果。该书认为全媒体时代,生活化、日常化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传播的主要方向,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供给的需求。全媒体可以促进思政教育内容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精准对接,以贴近大学生网络浏览偏好的方式传播教育内容。具体来说,全媒体可以改变以往传统媒体扁平化、严肃化的报道形式,而是以叙述性的方式,通过娱乐、消费、文艺等与大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信息,以轻松化、活泼化的形式对事件进行描述,使思政教育内容更具生活气息、更加生动具体,引发学生的认同和共鸣。高校借助全媒体技术,以新媒体平台为传播载体,以生活化、大众化信息内容为传播导向,形成思政教育内容传播新路径,推动高校隐性思政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影响力度。该书认为传统媒体仅仅单纯以固定版面推送新闻信息,与大学生实际需求具有一定差距,难以使分散的大学生个体凝聚成有机整体。而全媒体技术则可以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设置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大学生参与讨论,以此激发大学生的交流热情。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利用收藏、订阅等长效关注机制,将相关大学生群体长期聚集于同一话题之中,形成兴趣爱好相似的圈群,高校则可以进一步对大学生的网络浏览偏好进行科学引导,掌握大学生关注的信息内容和类型,在网络媒体中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实现教育内容话语转换,掌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以推送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度。

最后,该书就全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作出一定思考。一是搭建全媒体教育平台,占领网络思政教育主阵地书中认为搭建全媒体教育平台,不仅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思政讲台,将思政课堂延伸至网络领域,拓展了思政教育的范围空间,实现现实与虚拟、线下与线上的有机结合,还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学习的新渠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供给侧思维,厘定教育平台的发展重点,突出教育内容的思想性、管理性和生活性,以多元化、精准化的服务提高学生用户的体验感和互动性。并且,高校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全媒体运营人才,充分赋予大学生运营管理教育平台的自主权,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教育平台文章撰写、版块研发、活动组织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自主学习,使教育平台更加契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需求,切实发挥教育平台的筑魂育人作用。二是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该书认为积极创作导向正确、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是全媒体时代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着力点和侧重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主动了解大学生的偏爱喜好,摸清大学生的真实诉求。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应突出时代性,应积极聚焦时政热点,引导大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深入社会实践中设计教育主题,挖掘教育内容,激发创作灵感,以生动鲜活的故事案例,增强网络文化产品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应突出思想性,高校应将国家的大政方针融入到网络文化产品的设计、研发和推送全过程之中,深入贯彻国家的价值主张,以网络文化产品打造主流网络文化,提升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和领导力。三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队伍的全媒体素养。该书指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否具备扎实的全媒体素养,事关全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功能能否得到有效发挥。高校应开展网络素养教育专业方面的培训,指导思政教育工作者主动学习全媒体技术。此外,高校还可组织思政教育工作者赴全媒体企业参观交流,感受全媒体的运营流程。总之,通过专业培训、实训演练等方法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全媒体信息处理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等技术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诉求,并以此为标准开展高质量的思政教育,推动思政教育智能化发展。

综上所述,该书分析了全媒体时代思政教育过程研究的理论依据,围绕全媒体场域中思政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结构功能、运作机理、基本态势等展开学理性研究,梳理出全媒体时代思政教育过程的新变化、新矛盾和新特质,以及高校未来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走向,为深化全媒体时代思政教育提供了借鉴,为理论研究作出了学术贡献。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思政时代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