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着的英雄史诗

2024-01-03 07:42周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3年12期
关键词:林县红旗渠丰碑

周源

读懂红旗渠背后的故事,理解修建者的决心和意志,我們才能真正悟透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虽然隔着半个世纪的时间长河,但诸多黑白影像记录下来的火热场景依然有着触手可及的温度。这种真实感,如同凿在岩石上的痕迹,时光忘记不了,风雨洗刷不掉,每一处都在告诉我们其中的不易。

修红旗渠挖砌的土石多达2225万立方米,如果垒成宽2米、高3米的城墙,可以将哈尔滨和广州连接起来。翻开地图,直观地去感受这份壮举,相信没有人不被触动。当时的林县有近10万人参与了红旗渠的修建。这显然比愚公移山更震撼人心,并且这个故事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林县儿女用双手凿出来的。他们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与大自然抗争。

红旗渠是中国展现给世界的一个惊叹号。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而在当下之中国,在诸多超级工程相继亮相的时代背景下,它不再那么耀眼,甚至作为景区,也无法与那些热门打卡目的地相提并论,但它所流淌的精神始终没有停下。

有人问:“时代变了,如果放在今天,红旗渠还能不能修得成?”若有必要,肯定还可以!这是历史的答案,也是时代的答案。因为红旗渠精神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历史,源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积淀的毅力和韧性,然后带着红色基因穿越太行山,烙在了红旗渠,又延续到今天。红旗渠不只是艺术的丰碑、水利的丰碑,更是超越时空的精神丰碑。现在,它依然是“山腰上的中国”。

让我们致敬太行山上的英雄史诗,致敬那段艰苦又伟大的岁月。

逐光|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考察时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猜你喜欢
林县红旗渠丰碑
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丰碑
他们,是永远的丰碑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丰碑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丰碑颂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
“有才”林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