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业需求的产后恢复课程实践项目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4-01-04 01:23马常兰周寒寒连燕舒徐城娟马继伟
全科护理 2023年36期
关键词:咨询指标体系专家

马常兰,周寒寒,连燕舒,徐城娟,马继伟

随着“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的全面推进,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1]。产后康复是产后保健的重要内容,是孕产期保健的延续,做好产后康复服务不仅能提高产科质量,也能提高产妇和婴幼儿的生活质量。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及母婴健康行业的高速发展,目前产后康复服务的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和升级。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2]。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加大了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对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挑战。基于文献回顾及实地调查结果,产后恢复的服务范畴包括产后母乳喂养、腹直肌分离与盆底肌修复、产后塑形、科学“坐月子”、心理康复等内容[3-10]。本研究在对产后恢复需求充分调研和专家函询的基础上,以产后恢复工作领域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对接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标准,构建基于行业需求的产后恢复课程实践项目指标体系,可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成立课题组

由教授1人、副教授4人、助教1人和主管护师3人共9人组成,主要从事妇产科学及护理教育、康复治疗技术职业教育、中医学及中医适宜技术、助产临床实践及教学管理等专业领域。课题组负责研究设计、遴选专家、组织专家讨论、质量控制、产后恢复课程实践项目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以及专家咨询问卷的编制、发放、收集、数据录入和分析等。

1.2 初步拟定指标

课题组在对产后康复需求充分调研和文献研究基础上,学习“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江苏省产后康复服务规范(2020版)[1,11-12],结合“1+X”产后恢复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现状,通过专家访谈、小组讨论依据产后恢复工作领域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要求搭建课程框架,对产后恢复课程实践项目进行分类,构建产后恢复课程实践项目指标体系初稿,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

1.3 质量控制

制定严格的专家纳入标准,积极争取专家的全程配合;2轮问卷发放时间前后间隔在4~6周,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问卷回收后立即核查,发现缺项、漏项直接电话联系专家询问原因并完善问卷;对数据库进行双人校验核对。

1.4 专家咨询

1.4.1 选择咨询专家

采用目的抽样法,遵循代表性和权威性原则,本研究邀请了来自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产后康复机构共29名专家。纳入标准:1)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职称;2)从事妇产科临床、康复治疗技术、中医诊疗及产后康复教学或实践工作10年以上;3)熟悉产后康复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自愿参与本研究,对本研究有一定积极性;5)能坚持完成至少2轮专家咨询。

1.4.2 编制专家咨询问卷

编制的问卷分为3个部分。1)致专家信和填表说明:详细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指导思想,确保专家深入地了解研究内容并提出建设性建议。2)专家情况:包括专家一般资料(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专业领域等)和专家权威程度(判断依据、熟悉程度等)。3)指标体系:包括产后恢复课程实践项目指标评价咨询表,邀请专家对每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从“很不重要”到“很重要”分别计1~5分,并在每个指标后设有“建议增加/删除指标”栏和“修改意见”栏,征求专家意见和建议。

1.4.3 实施专家咨询

2020年11月—2021年5月通过当面发放或电子邮件形式发放问卷,进行2轮专家咨询。本研究指标筛选标准:重要性赋值均数≥3.5分、变异系数(CV)<0.25、满分比>20%[13]。第1轮专家咨询后,课题组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依据指标筛选标准并结合专家意见对条目进行删减、补充和修改,形成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并注明第1轮专家的修改意见和数据分析结果,以同样方式再次发放问卷,根据第2轮咨询结果形成产后恢复课程实践项目指标体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专家积极程度用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用专家权威系数(Cr)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重要性赋值均数及满分比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W值)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家基本情况

29名专家分别来自7所三级综合医院、8所三级妇幼保健院、5所二级综合医院和3家非医疗产后康复机构,专家年龄36~63(43.93±7.07)岁,工作年限为10~48(21.03±7.08)年,见表1。

表1 专家基本情况(n=29)

2.2 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

2轮咨询均发放2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6名(89.7%)专家提出了文字建议。专家权威系数为专家熟悉程度系数和判断依据系数的算术平均数,一般认为专家权威系数≥0.70即专家权威程度较高[14]。本研究专家熟悉程度系数为0.90,判断依据系数为0.78,专家权威系数为0.84。

2.3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重要性赋值均数及满分比表示[15]。本研究一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为(4.96±0.08)分,满分比为95.86%;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为(4.94±0.07)分,满分比为93.34%;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为(4.66±0.39)分,满分比为70.99%。

2.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指标的变异系数反映的是专家对某一条目判断意见的波动情况,变异系数越小,专家的协调程度越高。一般认为指标的变异系数>0.25,表明专家对该指标存在较大分歧[16]。本研究第1轮指标变异系数在0.00~0.33(大于0.25的有6项),第2轮指标变异系数在0.00~0.20。2轮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27和0.141(均P<0.001),第2轮肯德尔协调系数较第1轮有所提高,表明专家意见协调性增加,见表2。

表2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2.5 指标筛选结果

根据指标筛选标准、专家意见以及课题组讨论结果对指标进行删减、补充和修改,具体如下。1)删除6项:“指导孕产妇乳房清洁和日常保健”“产妇产后骨盆旋移的评估”“剖宫产术后瘢痕增生的预防”“孕产妇心肺功能锻炼的指导”“运用操作仪器进行子宫恢复”“能叙述孕产期不良情绪对胎儿身心健康的危害”。2)修改6项:将“指导产妇的哺乳姿势及婴儿衔乳含乳和有效吸吮方法”修改为“指导有效母乳喂养”,将“运动初步指导”修改为“主动运动指导”,将“产妇盆底肌的检测”修改为“产妇产后盆底肌检测流程及报告分析”,将“腹式呼吸运动指导”修改为“盆底肌锻炼指导”,将“掌握中医九大体质类型的基本知识”修改为“中医九大体质类型的辨识”,将“心理护理”修改为“孕产妇心理疏导与调适”。3)补充2项:“产后体重控制的膳食指导”和“不同体质类型产妇的健康宣教”。经过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产后恢复课程实践项目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大小排序依次为乳房保健技术(0.320)、生殖保健技术(0.308)、形体恢复技术(0.262)、孕产妇心理疏导与调适(0.064)、产妇体质调理技术(0.046)。详见表3。

表3 产后恢复课程实践项目指标体系评价表

2.6 实施分段培养

根据产后恢复课程实践项目指标体系,依托医院和企业实现校、院、企三方联动,在课程培养上紧密对接、分工合作实施阶段性实践教学[17]。1)第一阶段(18学时):学校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产后康复技术课程,校内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混编型教学团队共同参与授课,将课堂教学与行业需求融合起来,依据岗位需求和从业标准,着重于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操作的训练,为学生进入医院或企业进行实训教学打下基础。2)第二阶段(36学时):学生以小组形式到医院或企业进行见习和实践教学,由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带教指导,着重于产后康复技能工作实践的培训。3)第三阶段(20学时):通过系统学习后进行强化训练,准备参加由第三方评价机构组织的统一考试,根据教学目标及实际岗位要求,重点考核学生在工作情境中所体现的隐性职业素养,如服务意识、团队协作能力、交往及沟通能力等指标。

3 讨论

3.1 可靠性和科学性分析

选择专家是德尔菲法的关键,专家一般定义为研究对象领域的“知情人士”,拥有该领域丰富的知识并对该研究感兴趣。本研究29名专家来自产科医疗、康复、中医、助产及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89.66%的专家相关领域工作年限在15年以上,72.42%的专家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75.86%的专家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指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主要通过专家积极性、专家权威性和专家协调程度体现[14]。权威系数越大,专家的权威程度越高,本研究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4,说明专家对本研究兴趣大,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代表性和权威度。本研究第2轮咨询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0~0.20,2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27和0.141(均P<0.001),表明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咨询结果较为可靠。

3.2 实用性和可行性分析

由从事产后恢复实践与教学的行/企业专家对本指标体系进行可行性评判,保证了指标体系内容的实用性。本指标体系从理论知识点到技能规范要求都进行了细化,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很不重要”到“很重要”分别计为1~5分。通过指标赋值计算各指标得分,统计更直观,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更强。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为(4.73±0.31)分,满分比均>20%。本研究采取专家会议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使专家意见更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同时,根据各级指标的评价结果,可反馈目前高职院校产后恢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对接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标准,达到课证融通、育训结合、德技并修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与可行性。

3.3 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析

专家对构建的医卫类高职院校产后恢复课程实践项目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重要性意见一致,说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均应具备最基本的实践能力,符合产后恢复职业技能等级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要求,有助于推进产后恢复事业发展与质量提升。调查发现,催乳与乳腺疏通、盆底功能评估和治疗、子宫复旧、形体恢复、排尿功能康复和心理康复是产妇选择频次较高的产后康复项目[18],将上述项目所需的理论和技能作为产后康复课程的教学框架。二级指标包括孕产妇的乳房日常护理、产后乳腺常见问题处理、皮肤管理、盆底康复指导、孕产妇主动运动指导以及中医体质辨识,说明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除了需具备突显产后恢复技术特色的实训操作技能,还需具备较强的健康评估与健康指导的能力,为育龄女性和孕产妇提供个体化和科学的健康教育。三级指标中的“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调理”,此操作专业性强且有一定的风险,很难在校内实践教学中实施,故仅要求了解相关知识点即可。“运用操作仪器进行腹部、腰背部、腿部、手臂的塑形调理”和“运用操作仪器对产妇腹直肌分离、妊娠纹进行恢复调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多种物理疗法的原理、适应证及禁忌证,建议操作仪器环节应在临床见习和实习安排中体现。特别补充并强调了“孕产妇营养膳食指导”与“体重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帮助孕产妇树立主动运动的理念,重视心理问题要早发现、早干预,强调孕产期不良情绪的排查与预防等人文关怀。

3.4 校院企三方联动实践教学成效

高职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为各级各类医院培养专门护理人才的同时,也需要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19]下的大健康产业领域培养人才。创新三方联动的教学模式,提高了用人单位的教学参与度,院校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训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学生的产后康复技能、团队合作精神、职业能力等综合技能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18]。通过系统学习后参加由第三方评价机构组织的统一考试,第一届64名选手顺利考取1+X产后恢复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合格率为100%,推动了产后康复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5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工作

本研究咨询专家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积极性和权威性,仅局限在江苏省内,存在难以避免的主观因素,意见可能不完整,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结果的可行性。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产后恢复课程尚缺乏统一教学标准和教材,后续课题组将按照专家会议精神编写“1+X产后恢复”课证融通教材,把深化“三教”改革和“1+X”证书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和人才需求同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坚持产学结合,以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的,加强学生职业规划及职业素养培养,以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加强学生对产后康复职业的认可,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20]。

本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行业需求的产后恢复课程实践项目指标体系,咨询结果真实可靠,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产后恢复是一门跨领域较多且实践性较强的新兴学科,目前该指标尚处于初步应用阶段,下一步课题组将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中,不断地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并修订完善。

猜你喜欢
咨询指标体系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专家答疑
健康咨询